第19课《故乡的杨梅》课件(沪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故乡的杨梅》课件(沪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上)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1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08-19 21:3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9张PPT。故乡的杨梅鲁彦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11个词语(细雨如丝、贪婪、甘露、四季常绿、狭长、桂圆、细腻、果肉、嘴唇、甜津津、豆腐)。
2、通过读课文了解作者对故乡的爱,对杨梅的爱。关于作者鲁彦,浙江省宁波市人。抗战爆发后,他不得不背井离乡,到别的城市去生活。先后到过长沙、武汉、桂林等地。人在他乡,对于家乡的一景一物都会倍感亲切与留恋,杨梅勾起了作者对故乡无尽的思念,作者正是睹物思乡,借物抒情,凭借着这小小的杨梅抒发出心中对故乡的深沉的爱。 *整体感知
说说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杨梅的,各是什么样子?杨梅的外形: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等杨梅渐渐长熟,刺也渐渐软了,平了。摘一个放进嘴里,舌尖触到杨梅那平滑的刺,使人感到细腻而且柔软。杨梅的颜色:外皮的颜色: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
果肉和汁水的颜色:你轻轻咬开它,就可以看见那新鲜红嫩的果肉,嘴唇上舌头上同时染满了鲜红的汁水。杨梅的味道: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1、作者一开始写西北春天里细细的若断若续的雨丝,有什么作用呢? 2.????? 作者对故乡的雨、天、田野、山河、四季、故居等点点零碎记忆的叙述,又有什么作用呢细节探究3、为什么课文前后都提到了落在西北春天里的雨?又为什么说西北的雨像夏天的雨?
语言品味
它是淡红的,像娇嫩的婴儿的面颊,随后,变成深红,像是处女的害羞,最后黑红了。
“荔枝的光色呆板的,像玻璃,像鱼目;杨梅的光色,确是生动的,像映着朝霞的露水。” 达标测试:
(1)作者围绕杨梅的( ),把杨梅果的( )、( )、( )的特点写得具体生动。
(2)这遍课文之所以亲切感人,写得具体生动,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作者对杨梅( )、( )进行了细致地观察。 可爱形状颜色味道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
………
……
?可爱味道颜色形状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拓展延伸:
你的家乡有什么特产?选一特产,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运用学过的表现手法,进行一下细致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