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四年级上苏教版6《可能性》教材说明及教学建议+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四年级上苏教版6《可能性》教材说明及教学建议+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8-08-07 21:54:24

文档简介

《可能性》教材说明及教学建议
【教材说明】
这部分内容教学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主要包括简单的随机现象,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可能性的大小。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先教学简单的随机现象,再教学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例1主要教学简单的随机现象。教材创设了四个小朋友摸球的游戏情境,同时呈现了装有1个红球和1个黄球的口袋,引导学生思考:从口袋里任意摸出1个球,可能摸出哪种颜色的球?并在交流中初步认识从这个口袋里任意摸出1个球,可能摸到红球,也可能摸到黄球。接着,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摸球实验:从口袋里任意摸出1个球,摸后放回,一共摸10次,记录每次摸出球的颜色。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展示摸球的结果,交流摸球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进而认识到:每次摸出球的颜色是不确定的,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黄球。这样,先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经验作出判断,再通过摸球试验加以说明,并在讨论和交流中逐步明晰简单随机现象的特点。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学生准确把握简单随机现象的本质,又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随后的“试一试”通过两个层次的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确定性事件的两种情况,即,有些事件是一定会发生的,有些事件是不可能发生的。教材先呈现了装有2个红球的口袋,同时引导学生讨论:从口袋里任意摸出1个球,可能摸出哪个球?摸出的一定是红球吗?为什么?并在交流中明确:每次摸出的不是这个红球,就是那个红球,因此摸出的一定是红球。接着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如果在口袋里放2个黄球,可能摸出红球吗?为什么?进而认识到口袋里装的是2个黄球,没有红球,从口袋里任意摸出1个球,不可能是红球。这样,在初步认识简单随机现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实例了解确定性事件的特点,既教给了学生正确区别确定性事件和不确定性事件的方法,又凸显了简单随机现象的特点,有利于强化学生的认识。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例2主要教学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随机事件的发生虽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并非毫无规律可循,在纷繁、无序的偶然现象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必然的规律。对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定性刻画,可以通过简单推理直接作出判断,也可以通过一定数量的重复试验,根据频率的稳定性作出判断。但由于受知识基础和思维水平的限制,学生对由试验数据所表现出的频率的稳定性判断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教材创设了摸牌的游戏情境,并安排了三个层次的活动。第一层次,呈现了红桃A、红桃2、红桃3、红桃4这4张扑克。引导学生思考:把这4张牌打乱后反扣在桌上,从中任意摸出一张,可能摸出哪l张?摸之前能确定吗?并通过交流,使学生体会到从这4张牌中任意摸出l张,每张牌都有可能被摸到,摸之前不能确定;摸出的可能有红桃A、红桃2、红桃3和红桃4,一共有4种不同的可能。第二层次,把4张牌中的“红桃4”换成“黑桃4”,同时提出问题:从中任意摸出1张,摸出的扑克牌是红桃的可能性大,还是黑桃的可能性大?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体会到“红桃有3张,黑桃有1张,摸出红桃的可能性大”。第三层次,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开展摸牌游戏:把上面的4张扑克牌打乱次序后反扣在桌上,从中任意摸出l张,摸后放回,再打乱后继续摸,一共摸40次。将每次摸到牌的花色记录在教材提供的表中。并在获得试验数据后,引导学生比较摸出的结果,说说统计结果能不能说明“摸出红桃的可能性大”,进而对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获得深刻的体验与认识。上述活动,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扑克牌为模型,先由4张同一花色的扑克牌,引导学生从点数的角度去讨论,进而获得对等可能事件前提条件的认识,初步学会列举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的方法;再通过换掉一张扑克牌巧妙改变了模型的结构,引导学生从花色的角度展开更深入的探究,进而认识到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可能性的大小是可以描述的;在此基础上,通过摸牌的操作,引导学生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频数与可能性大小之间的关系,并以此强化已经形成的认识。经历这样的过程,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而且有利于学生初步体验从纷繁、无序的现象中探寻一般性规律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初步的探索意识和随机意识。
随后的“练一练”提供了三个袋子,袋子里分别装着1个红球和2个黄球,2个红球和1个绿球,3个黄球。先让学生看图说说从每个口袋里任意摸出1个球,是否可能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最后安排的“动手做”主要引导学生通过摸球游戏,初步体会根据事件出现的频数估计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方法,进一步体验事件出现的频数与可能性大小之间的关系,感受从看似杂乱、无序的现象中寻求确定性规律的过程,加深对简单随机现象的认识,增强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建议】
1.这部分内容可以用2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教学第64~65页例1和“试一试”,第65~66页例2和“练一练”,完成练习十第1~4题;第二课时完成练习十第5~9题。
2.例1的教学,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先出示二个不透明的空口袋,再分别往里面放1个红球和1个黄球,让学生说说从口袋里任意摸出1个球,可能摸出哪种颜色的球,摸之前能不能确定摸到球的颜色,明确:从这个口袋里任意摸1个球,可能摸出红球,也可能摸出黄球,但摸之前不能确定摸出的是什么颜色的球。再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摸球试验,记录每次摸出的结果,并结合反馈与交流,说说在摸球活动中有哪些体会。同时,活动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呈现红球和黄球后,要告诉学生,这里的两个球,除颜色外,形状、大小、材质都完全相同,这样可以保证摸出2个球的机会均等。第二,组织摸球活动前,要通过示范教给学生正确的操作方法。如,每次摸之前要把口袋里的球摇一摇或搅一搅;摸球时不能看着口袋里的球去摸;每次摸出1个球,记录下颜色后,要把球放回再摸。第三,要精心组织好小组内的操作活动,确保操作活动有序、有效地开展。如,可以让小组内同学轮流摸球,并由摸球的同学记录结果;要注意提醒学生按顺序记录摸出球的颜色。第四,组织反馈时,既要让学生说说摸出红球有几次,黄球有几次,又要通过对不同小组摸球结果的比较,使学生体会到每个小组摸到红球和黄球的次序和次数各不相同,但摸出的球中都既有红球,又有黄球。第五,交流参与活动的体会时,要重点围绕简单随机事件的特点展开交流,使学生体会到:摸球前无法确定摸出球的颜色,摸到红球和黄球的机会是均等的;这样的摸球试验是可以重复进行的,且每次试验的结果可能是不一样的,摸出的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黄球。
“试一试”可以先出示装有2个红球的口袋,引导学生讨论口袋里装着2个红球,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摸出球的结果怎样,并通过交流明确:从这个口袋里任意摸出1个球,摸出的不是这个红球就是那个红球。所以,摸出的一定是红球。然后启发学生思考:如果口袋里只放了2个黄球,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可能摸到红球吗?并在交流中明确:口袋里只有2个球,且两个都不是红球。所以,从口袋里任意摸出1个球,不可能摸出红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回顾例1和“试一试”的活动过程,说说通过刚才的活动知道了什么,并适当进行归纳和总结,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有些事件的发生与否是确定的,要么一定发生,要么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件叫作确定事件;有些事件的发生与否是不确定的,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这样的事件叫作不确定事件,不确定事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结果。
3.例2的教学,要重点帮助学生体会两点:一是能列举出简单随机事件中所有可能的结果;二是初步体会到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可能性的大小是可以描述的。教学时,可以分三步组织学生活动。第一步,出示例题中的4张扑克牌,告诉学生这4张扑克牌的形状、大小、背面图案等都完全相同,同时提出问题:把这4张扑克牌像这样(示范把扑克牌洗一下)打乱后反扣在桌上,从中任意摸出l张牌,可能摸出哪张牌?摸出牌的结果一共有几种可能?摸之前能确定摸出哪一张吗?并通过交流,明确:4张牌中的每一张都有可能被摸到,摸到4张牌的机会是均等的,但摸之前不能确定摸出的是哪一张;摸出牌的可能的结果一共有4种,分别是红桃A、红桃2、红桃3、红桃4。第二步,把“红桃4”换成“黑桃4”,并组织学生讨论:现在的4张牌,分别是红桃A、红桃2、红桃3和黑桃4,如果从中任意摸出l张,摸出的牌是红桃还是黑桃的可能结果一共有几种?是摸出红桃的可能性大,还是摸出黑桃的可能性大?组织交流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根据列举出的所有可能的结果进行判断,即,摸出牌的所有可能的结果有4种,分别是:红桃、红桃、红桃、黑桃。在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中有3种是红桃,1种是黑桃,所以,摸出红桃的可能性大。此外,由于在所有可能的结果中,有些结果是相同的。可能有学生会认为可能的结果是2种,而不是4种。这里要告诉学生,从4张牌中任意摸出1张,4张牌都有可能被摸到,所以,摸到牌的可能一共有4种。解决问题时要把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一一列出来。这也是学生正确理解和判断可能性大小的难点和关键。第三步,先让每个小组的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4张扑克牌,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同时注意两点:一是要通过示范,使学生明确正确的操作方法。即,每次摸牌前,都要把牌洗一下反扣在桌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每张牌都有可能被摸到。即,摸到每一张牌的机会是均等的。二是摸牌试验结束后,要组织学生对各小组的摸牌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看试验结果能否说明“摸出红桃的可能性大”o
随后的“练一练”可以先让学生看图判断,并和同桌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然后组织全班交流,着重让学生说说从左边两个口袋里任意摸出1个球,都可能摸出红球,为什么从第二个口袋里摸出红球的可能性大。
4.“你知道吗”可以先让学生独立阅读,说说从中知道了什么,再通过比较,使学生体会到:抛一枚均匀的硬币,落下后,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是相等的;而每抛一次,在抛之前结果都是不确定的。重复若干次这样的试验后,会出现正面朝上或反面朝上的次数多一些的情况,但如果把同样的试验重复足够多的次数,正面和反面朝上的次数就会很接近。所以,人们有时会根据多次试验中某一事件出现的次数来判断这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5.练习十的教学,要突出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这一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和推理等活动,进一步体会简单随机事件的特点,巩固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方法。第1、2题,要把重点放在正确区分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的思考方法上,同时使学生学会用“一定”“不可能”和“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其中,第2题要通过操作和交流,使学生认识到:从口袋里任意摸出1个球,要使摸出的结果不可能是绿球,只要在口袋里不放绿球就可以了;要使摸出的结果可能是绿球,口袋里除了有绿球外,必须还有其他颜色的球;要使摸出的结果一定是绿球,口袋里只能放绿球,不能放其他颜色的球。第3题可以先出示转盘,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交流,明确转盘上6个相等的区域中,涂的颜色分别是黄色占3个,蓝色占2个,绿色占1个,所以,转动转盘,指针停在黄色区域的可能性最大,停在绿色区域的可能性最小。此外,还可以照样子做一个转盘,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学生的认识。第4题可以先出示题中的4张扑克牌,让学生在同桌间互相说说从中任意摸出1张牌,摸出哪一个点数牌的可能性大,摸出哪两个点数牌的可能性相等,再组织全班交流,并说明理由。
第5题可以先让学生看图说说转动每个转盘,指针落在红色区域的可能性分别是怎样的,再逐一回答书上的问题。第6题可以先出示题目,让学生思考放铅笔的方法,再按要求完成操作,并通过展示和交流,使学生明确:要使摸到红铅笔的可能性大,就要使口袋里红铅笔的支数比蓝铅笔多;要使摸到的红铅笔与蓝铅笔的可能性相等,就要使口袋里红铅笔和蓝铅笔的支数同样多。第7题,要通过交流,使学生认识到两点:(1)从1~9这9张卡片中任意摸出1张,每张卡片都有被摸到的可能,可能出现的结果一共有9种。(2)在全部9张卡片中有5张卡片上的数是单数,4张卡片上的数是双数,所以,从中任意摸出1张,摸到单数的可能性大。第8题,要在课前布置学生分小组准备好试验用的正方体。组织活动时,可以先引导学生根据正方体面上的数想到:抛起这个正方体,落下后, “3”朝上的可能性最大,“1”朝上的可能性最小。再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开展抛正方体的游戏,并用涂方格的方法记录试验结果。完成活动后,要让学生展示并交流试验的结果,说说自己对试验结果的看法。第9题可以先让学生估计摸到每种正方体的次数,再按要求进行游戏,并将试验结果和估计的次数进行比较,进一步感受判断可能性大小方法的合理性。
6.思考题可以先引导学生依次列举出小明和小刚同时各抛一枚硬币,落下后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1)正面,正面;(2)正面,反面;(3)反面,正面;(4)反面,反面。再对所有可能出现的4种结果进行分析,明确在可能出现的4种结果中,朝上的面相同的有2种,朝上的面不同的也有2种。所以,朝上的面相同和朝上的面不同的可能性相等。说明这个游戏规则是公平的。
7.“动手做”的教学,一要做好课前准备。所准备的游戏材料,既要符合构成简单随机事件的前提条件,又要考虑取材方便,便于操作。例如,游戏所需要的球,可以是乒乓球,也可以是玻璃球,还可以是其他的替代品。二要注意活动的实效性。要在教给学生游戏规则和操作方法的同时,强调游戏双方要自觉遵守游戏规则。
《可能性及可能性大小》参考教案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4~65页例1和“试一试”,第65~66页例2和“练一练”,第67页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实例,初步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能列举出简单随机事件中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能正确判断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交流等具体的活动中,初步感受简单随机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应用有关可能性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形成初步的随机意识。
3.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感受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红、黄、绿这三种颜色的球各2个(形状、大小、材质完全相同)、扑克牌、投影仪等;学生分小组准备红桃A~4、黑桃4这5张扑克牌。
教学过程:
一、揭题
谈话: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通过玩一些游戏,来研究游戏中隐藏着的数学知识。(揭示课题:可能性)
二、探究
1.教学例1。
谈话:先请看,(出示一个不透明的口袋,并示意口袋是空的)这是一个不透明的空口袋,(拿起1个红球和1个黄球)这里还有2个球,1个是红球,1个是黄球,这2个球除了颜色不同外,形状、大小、材质等都完全相同。把这2个球放人口袋里(把球放人口袋),现在口袋里有1个红球和1个黄球,请大家想一想,如果从口袋里任意摸出1个球,你认为摸出的会是哪个球?(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黄球)
启发:可能(板书:可能),这词用得好!你能解释为什么可能摸出红球,也可能摸出黄球吗?
谈话:对呀: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黄球,到底能摸到哪个球并不确定(板书:不确定)。情况是不是这样呢?我们可以通过摸球游戏来检验,先看老师怎样摸球,(边讲解边示范)像这样每次在摸球前先用手在口袋里把2个球搅一搅,再任意摸出1个球,看一看是什么颜色,并把摸出的结果记录在这张表里,然后把球放回口袋里,搅一搅,再摸。会做这样的游戏了吗?请小组长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口袋,在口袋里放1个红球和1个黄球。小组合作,轮流摸球,摸10次,并按顺序记录每次摸出球的颜色。
学生按要求活动,教师巡视。
反馈:你们小组的摸球结果怎样?请各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到投影仪前展示你们组摸球的结果,并说说摸出红球和黄球各多少次。
展示后,把各小组的记录单对应着排列起来。
讨论:请大家比较各个小组的摸球结果,看你能发现什么?
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并加以适当引导,明确:各小组摸出红球的次数、黄球的次数不完全相同;每次摸出的球的颜色也不完全相同;但每个小组都既摸出了红球,也摸出了黄球。
提问:通过摸球游戏,你有什么体会?
指出:这样的摸球游戏,之所以要让这两个球除颜色外,其他的都完全一样,就是要使每个球都可能被摸到,也就是每个球被摸到的机会是均等的。
【设计说明:例1的重点是帮助学生初步认识简单随机现象。我们知道,概率(可能性)的研究对象是现实世界中的不确定现象,也叫随机现象。随机事件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特征:可以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进行试验;每个试验的可能结果不止一个,并且能事先预测试验的所有可能的结果;进行试验之前不能确定哪一个结果会出现。上面的教学环节,紧紧围绕简单随机事件的特点展开,首先出示装有1个红球和1个黄球的口袋,同时说明口袋里的2个球除颜色外,其他方面都完全相同+,这是构成随机事件的必要条件,也是学生认识简单随机事件的起点;接着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判断“从口袋里任意摸出1个球,摸出的会是哪个球”,并在交流中认识到“摸出的球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黄球”,凸显了“摸之前并不能确定摸到球的颜色”,进而初步获得对不确定现象特征的感知;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摸球试验,使他们在操作、思考和交流中确切感受并强化对简单随机事件特征的感知,并由此形成正确而清晰的认识。】
2.教学“试一试”。
出示口袋,并在口袋里放2个红球。
提问:现在口袋里有几个球?是什么颜色的?
再问:如果从这个口袋里任意摸出1个球,结果会怎样?(板书:一定)
提问:如果口袋里只放了2个黄球,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可能摸出红球吗?为什么?(板书:不可能)
追问:如果口袋里放1个黄球和1个绿球,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能摸出红球吗?
比较: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例1和“试一试”的学习过程,想一想,同样在口袋里摸球,例1和“试一试”有什么不同?
3.小结:像这样,有些事件的发生与否是确定的,要么一定发生,要么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件又称为确定事件;有些事件的发生与否是不确定的,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这样的事件又称为不确定事件。(板书:确定性 不确定性)
【设计说明:“试一试”主要帮助学生认识确定事件。确定事件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发生或不可能发生的事件,是相对于不确定事件而言的。认识确定性事件目的是帮助学生弄清不确定事件的外延。为此,教学时先呈现装有2个红球的口袋,引导学生在思考和交流中认识到有些事件一定会发生;接着通过师生对话帮助学生认识到有些事件不可能发生。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比较例1和“试一试”有什么不同,并通过适当讲解,帮助学生认识不确定事件和确定事件,以加深对不确定现象的认识与体验。】
4.教学例2。
谈话:通过摸球游戏,我们知道了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接下来,我们来玩摸牌游戏。(出示例2中的4张扑克牌)这里有4张扑克牌,分别是红桃A、红桃2、红桃3、红桃4。看,4张牌除了点数不同外,形状、大小、背面的图案等都完全相同。如果把这4张牌打乱后反扣在桌上,(示范洗牌后把牌反扣在桌上)从中任意摸出1张,可能摸出哪一张?摸之前能确定吗?
提问:可能出现的结果一共有多少种?(可能出现的结果一共有4种,分别是红桃A、红桃2、红桃3、红桃4)
把“红桃4”换成“黑桃4”,提问:把“红桃4”换成“黑桃4”后,现在的4张牌中既有红桃,又有黑桃。如果从这4张牌中任意摸出1张,可能出现的结果一共有多少种?
学生中可能出现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可能出现的结果一共有2种,分别是红桃和黑桃;一种认为可能出现的结果一共有4种,分别是红桃、红桃、红桃、黑桃。
讨论:可能出现的结果到底有多少种呢?请大家在小组里讨论,弄清楚哪种意见是对的,为什么。
学生在小组里讨论,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并在必要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反馈:你们小组认为哪种意见是对的?为什么?
明确:一共有4张牌,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一共有4种,分别是红桃A、红桃2、红桃3和黑桃4。就是说,在所有4种可能出现的结果中,红桃有3种,黑桃有1种,列举时,可以用“红桃、红桃、红桃、黑桃”来表示。
谈话:如果从这4张牌中任意摸出1张,是摸出红桃的可能性大,还是摸出黑桃的可能性大?先自己想一想,再把你的想法与同学交流。
明确:4张扑克牌中有3张是红桃,1张是黑桃,摸出红桃的可能性大。
提问:要知道上面的判断是不是正确,可以怎么办?
谈话:下面我们通过摸牌游戏来检验是不是摸出红桃的可能性大。请看老师怎样操作,(边讲解边示范)每次摸牌前,要把牌洗一下,使牌全部打乱,并把牌反扣在桌上,像这样排好,(指第1张牌)现在你知道这1张是什么牌吗?(指第2张牌)这1张呢?如果从中任意摸出1张,你能知道是哪一张吗?(指其中任意1张牌)我想摸这1张,(摸出指的牌)记下摸出的花色,把牌放回去,打乱后反扣在桌上,再摸……
谈话:会做这样的游戏吗?请各小组长拿出课前准备好的这4张扑克牌,小组合作,照上面的样子进行摸牌游戏,小组同学轮流摸牌,一共摸40次,并记录每次摸出牌的花色。
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摸牌游戏,教师巡视,注意发现学生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指导,必要时提醒其他小组注意。
各小组派代表展示摸牌的结果,并说明摸到红桃和黑桃各多少次。
在投影仪上同时展示各小组的摸牌结果,比较:请大家比较各小组的摸牌结果,你能发现什么?
提问:通过刚才的摸牌游戏,你又有哪些收获?
指出: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要先列举出整个事件中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再根据列举出的结果作出判断。
【设计说明:例2主要帮助学生理解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并学会正确地进行判断。列举简单随机事件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是正确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关键,也是学生认知上的难点。为了突破难点,教学中着重引导学生经历三个层次的探索活动:首先,以红桃A~4这4张牌为例,帮助学生学会列举随机事件中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其次,把4张牌中的“红桃4”换成“黑桃4”,引导学生再次进行分析和比较,并着重讨论可能的结果中有相同情况出现时怎样进行列举,进而突破难点,初步学会根据随机事件中所有可能的结果,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方法;再次,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开展摸牌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既验证了前面的推断,又加深了学生对简单随机事件的理解与体验。这样的设计,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既突出了简单随机事件的本质内涵,又抓住了学生认知过程中的难点和关键,使教与学之间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而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与方法,更是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现实世界的智慧眼光。】
5.教学“你知道吗”。
谈话:我们今天研究的可能性问题有趣吗?很多数学家和科学家对这样的问题也非常感兴趣。下面是几位学者做抛硬币试验得到的数据。请大家先读一读第66页的“你知道吗”,再和同学说说从中知道了什么,想到些什么。
反馈:通过阅读,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和交流,体会到虽然每个人试验的结果中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次数不相等,但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次数都是比较接近的,这也说明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设计说明:抛一枚硬币,落下后,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抛之前是不可预见的,但重复同一试验,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多,正面和反面朝上的次数就会呈现出相对稳定的规律性。这正是概率这门学科实用价值的重要方面。但受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限制,学生不可能在课堂上成千上万次地重复同一试验。及时提供历史上著名学者通过试验获得的数据让学生阅读,既弥补了教学的不足,加深了学生的认识与理解,又有利于学生拓宽视野,感受科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练习
1.做练习十第1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读一读,再独立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2.做练习十第2题。
出示题目的条件和第(1)题,让学生先和同桌说说要使摸出的球不可能是绿球,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再同桌合作在口袋里放球,并组织全班交流。
出示第(2)(3)题,让学生同桌合作完成。
反馈:要使摸出的球可能是绿球,可以怎样在口袋里放球?要使摸出的球一定是绿球呢?
3.做第66页“练一练”。
出示题中的口袋图,让学生说说每个口袋里分别有几个球,各是什么颜色的。
提问:从每个口袋里任意摸出1个球,可能摸到红球吗?
指左边两个口袋,提问:从这两个口袋里任意摸出1个球,哪个口袋里摸出红球的可能性大?为什么?(每个口袋里都有3个球,第一个口袋里是1个红球,2个黄球;第二个口袋里是2个红球和1个绿球。从第二个口袋里摸出红球的可能性大。)
再问:题中的三个口袋相比,从哪个口袋里摸出红球的可能性最大?
4.做练习十第3题。
出示题中的转盘,提问:这是一个转盘,转盘的圆面被平均分成了几份?分别有几种颜色?每种颜色各有几份?
再问:转动转盘,停下后,指针可能停在哪个区域?
再问:转动转盘,指针停在哪种颜色区域的可能性最大?停在哪种颜色区域的可能性最小?为什么?
5.做练习十第4题。
出示题中的4张扑克牌,谈话:这里有4张扑克牌,分别是2张梅花6、1张梅花8和1张梅花10。如果从中任意摸出1张,摸出几的可能性大?
再问:摸出8和10的可能性相等吗?
【设计说明:练习的设计,紧紧围绕本课的教学重点展开。在层次安排上,先帮助学生巩固区分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的方法,再巩固判断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在内容选择上,既有古典概型,如摸球、摸牌等,也有几何概型,如转盘,有利于学生从更深层次上获得对简单随机事件的认识与体验,为以后学习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奠定基础。】
四、总结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怎样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还有哪些收获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