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口1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窗口1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算理和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
2. 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结合护绿行动,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
教学难点:理解口算的算理。
教具准备:课件、小棒板贴、计数器板贴、珠子板贴。
学具准备: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
师:孩子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板书课题)我们都知道花儿的本领可大了,它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净化空气呢,最近天气这么热,想一想,如果花儿缺了水还能美化咱们的环境吗?(不能)那我们能为花儿做些什么呢(浇水)真是好主意,这不,亮亮、东东和芳芳已经行动起来了,想不想一起去看一看呢?(想)好!那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校园的一角。仔细观察大屏幕,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课件出示3条数学信息)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评价。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
预设:
(1)亮亮和东东一共浇了多少棵花?
(2)亮亮和芳芳一共浇了多少棵花?
……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师: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怎样列式呢?
学生列出算式,教师适时板书:26+3、26+30
追问:这些问题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
学生回答,教师提升:对,把几部分合起来就要用加法计算。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校园一角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渗透花儿能美化环境,叶子还能净化空气的环保教育。直接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会使学生很快进入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思考阶段,增强他们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
二、你说我讲
1.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
(1)选择学具,自主探究。
提问:那26+3等于多少呢?
预设:等于29 。
提问:为什么等于29呢?咱们请小棒和计数器来帮着我们研究研究好吗?
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掌握信息。
(2)组内交流,感悟算理。
师:你能用小棒或计数器把研究的过程说给小组内同学听听吗?
小组交流。
(3)组间交流,理解算理,完成共学单。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用小棒算一算?
学生借助小棒展示计算过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对于这种算法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学生可能问:为什么要先算6根加3根?教师适时把9根单根的小棒用虚线框起来。
提升:对,6根和3根都是单根的,都表示几个“一”,所以要先把它们加起来。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用计数器算一算?
学生借助计数器展示计算过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对于这种算法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提问:为什么要把3拨在个位上,不把它拨在十位上?
提升:对,这个3表示3个“一”,所以要拨在个位上。
提问:十位上这几个单个的珠子,它们表示——?
学生回答。
提问:回想刚才用小棒算、拨珠子算的过程,想一想,26加3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6+3=9,20+9=29。
(4)提升方法,沟通联系。
沟通联系:刚才小棒和计数器帮着我们把26+3这种新口算变成了以前学过的一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加一位数的口算,算出了得数。那6+3=9在小棒图中是指哪一部分?在计数器上又是指哪一部分呢?
学生回答,教师画箭头指向小棒图和计数器图。
讲解:现在我们知道了亮亮和东东一共浇了29棵。
(5)随机巩固:
争当口算小能手:延学单第一题第一排
42+3= 5+33= 54+2= 6+23=
第一道算式找生说一说,说出口算过程。其它直接说得数。
2.探究“两位数加整十数”
(1)自主迁移,独立计算
质疑:要解决亮亮和芳芳一共浇了多少棵花?又该怎样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开动脑筋想一想,如果有困难,可以再请小棒和计数器帮帮忙。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掌握信息。
(2)组内交流,感悟算理
提问:你能把计算的过程说给同组同学听听吗?
(3)组间交流,理解算理,完成共学单。
提问:谁愿意到前面来用小棒算一算?
学生借助小棒展示计算过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对于这种算法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质疑:为什么要先算2捆加3捆?教师适时把5捆整捆的小棒用虚线框起来。
预设:它们都是整捆的,都表示几个“十”,所以要先把它们加起来。
提升:对,这个3表示3个“十”,所以要拨在十位上。
师:回想刚才用小棒算、拨珠子算的过程,想一想,26加30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随机板书:20+30=50,50+6=56。
(4)提升方法,沟通联系。
整捆的,都表示几个“十”,所以要拨在十位上。
(5)随机练习:
争当口算大王:延学单第一题第一排
35+20= 40+23= 54+10= 60+27=
第一道算式找生说一说,说出口算过程。其它直接说得数。
【设计意图】借助小棒和计数器展示计算过程,为学生搭建直观算理到抽象算法的桥梁,促进算理和算法的有效结合。让学生质疑互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由学具操作提升算法并进行沟通,突出算理的教学,渗透数形结合和转化的思想。
三、自主练习
1.想一想,画一画
33+4= 33+40=
3.
苹果和梨一共有多少个?
□○□=□(个)
以具体的问题引领学生从“积极”“合作”“会问”“会想”“会用”几个方面全面回顾梳理,帮助学生积累一些基本的活动经验,养成全面回顾的习惯,培养自我反思、全面概括的能力。
五、课堂回顾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说给你的同桌听听吧!
课件15张PPT。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一、情境导入亮亮浇了30棵。东东浇了3棵。芳芳浇了26棵。亮亮和东东一共
浇了多少棵花?亮亮和芳芳一共
浇了多少棵花·?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有关加法的问题吗?亮亮浇了30棵。二、你说我讲 想一想,为什么要先算 6 +3 呢 ?亮亮和东东一共浇了多少棵花?26 + 3 =29(棵)6+3=920+9=29百十个 想一想,为什么要把这3个珠子拨在个位上?二、你说我讲亮亮和东东一共浇了多少棵花?26 + 3 =29(棵)6+3=920+9=2924 + 3 =24 + 3 =27 为什么要先算4加3? 试一试42+3=44+4=31+8=5+33=6+23=54+2=453856483929试一试 想一想,为什么要先算 20+30 呢?二、你说我讲亮亮和芳芳一共浇了多少棵花?26 + 30 =56(棵)20 + 30 = 5050 + 6 = 56 百十个想一想,为什么要把这3个珠子拨在十位上?二、你说我讲56(棵)亮亮和芳芳一共浇了多少棵花?26 + 30 =20 + 30 = 5050 + 6 = 5634+20=5434+20=为什么要先算30加20? 试一试35+20=22+70=31+30=40+23=60+27=54+10=556364926187试一试 为什么3要加在个位上,而30中的3却要加在十位上呢? 2 6 + 3 0 = 5 6 2 6 + 3 = 2 9二、你说我讲33+40=33+4=百十个百十个3773三、自主练习 1.画画算算。 346325三、自主练习2.过桥游戏。 5998473+5540+5854+5588250+3220+27三、自主练习3.降落游戏。去年栽了30棵树。今年又栽了45棵。湖里有23只天鹅。(1)一共有多少棵树?(2)一共有多少只天鹅?(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30 + 45 75三、自主练习一共有多少棵花?23 + 6 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