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第十四章电磁铁与自动控制复习教学设计(沪粤版九年级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物理:第十四章电磁铁与自动控制复习教学设计(沪粤版九年级上)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4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0-01-15 20:3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十四章 电磁铁与自动控制复习课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1.通过磁铁等磁性物质,感知物质的磁性和磁化现象,了解磁性材料在生活中的用途。
2.认识磁场,知道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
3.通过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知识结构
热点精讲
一、磁场和磁感线
主要考查对磁场和磁感线的认识和有关方法,如知道磁场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磁感线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利用转换法研究磁场等。
例1 (2006年重庆市)物理研究中常常用到“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理想化模型”、“类比法”等科学方法。在下列研究实例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的是( )
A.研究电流时,从分析水流的形成来分析电流的形成
B.研究磁场时,用磁感线描述空间磁场的分布情况
C.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关系时,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
D.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将撬棒抽象为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评析 新课程在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强调过程和方法。下面是初中物理常用的一些科学方法。
⑴控制变量法:所研究的问题如果涉及到多个因素,我们在研究其中两个因素间的关系时,一定要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如以下探究均用到了控制变量法: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电流的关系,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等。
⑵理想化模型:磁感线、光线、杠杆等物理名词,并非指某个具体的实物,而是人们根据大量实物提炼抽象出的一种理想化模型。建立理想化模型,有助于我们忽略事物的次要因素,抓住事物的共性和基本特征来研究问题。
⑶类比法:不同事物之间往往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电压和水压、电流和水流等,可以将抽象难懂的事物类比具体形象的事物,以帮助我们理解。
⑷转换法:我们看不见磁场,可利用小磁针受力转动、细铁屑分布,间接研究磁场。我们看不见电流,但可以根据电流产生的效应推知电路中是否有电流。分子的热运动我们是看不见的,但通过扩散现象,我们可以间接认识分子的运动。
转换法与类比法的区别是:转换法两事物之间有内在联系、直接关系;而类比法的两事物之间一般没有内在联系,只是形式上类似。
⑸等效法:引入合力(包括浮力产生的原因)用到了“等效法”。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把几个力等效合成为一个力,可以使问题简单化。
⑹比值定义法:利用两个物理量的比值可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如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即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利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还有:密度、压强、功率、比热容、热值等。
二、右手螺旋法则
右手螺旋法则: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曲跟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一致,则大拇指所指的一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
多为作图题,考查右手螺旋法则的应用,如已知电流方向判断螺线管的N、S极,已知螺线管的N、S极判断电流方向,根据要求画螺线管的绕线等。
例2 (2006年四川省南充市)在图14—1中,电路图未画完整,请根据所画出的磁感线,在通电螺线管上方B处填入电池的符号,并标出通电螺线管A端的极性(选填“N”或“S”)。
解 图14—1中已给出磁感线的方向,这是解答本题的突破口。在磁体外部,磁感线是由N极到S极,由图可知,通电螺线管A端应为S极,右端为N极,根据右手螺旋法则,可以判断出电流的方向,进而确定电源的左端为正极。
答案:如图14—2所示。
评析 解答这一类的问题,必须复习掌握好以下知识点:右手螺旋法则;通电螺线管和磁铁外部的磁感线,都是从N极出来,回到S极;小磁针N极受力的方向,与该点磁场、磁感线的方向相同;在电源外部,电流从正极流出,流回电源负极。
三、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实验
通过实验,探究电磁铁磁性的强弱跟电流、线圈匝数是否有关。
重点考查实验的设计(如电磁铁的制作、电路的连接、电流强弱和匝数的调控、磁性强弱的显示等),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和现象得出结论。
例3 (2006年江苏省盐城市)小张同学在做“制作、研究电磁铁”的实验中,猜想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应该与电流大小有关,还与线圈的匝数有关。为此他用铁钉和漆包线绕制成匝数不同的甲、乙两个电磁铁,并找来了相关的实验器材,如图14—3所示。请你将图中器材连成一个电路,使该电路既能用来做探究磁性强弱与匝数多少有关,又能用来探究与电流大小有关的实验。
⑴研究磁性强弱跟线圈的匝数关系时,闭合开关S后,通过观察比较 得出结论;
⑵在⑴的基础上,再研究磁性强弱跟线圈中的电流关系时,只需移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通过观察比较 得出结论;
⑶实验中小张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解 若用装置完成探究磁性强弱与匝数多少有关的实验,需要保证通过两个线圈的电流相等,只改变线圈匝数,观察知甲、乙线圈的匝数不等,把甲乙串联起来即可满足要求;若用来探究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有关,可单独取甲(或乙)电磁铁为研究对象,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就能在甲(或乙)在线圈匝数不变的前提下,改变电流,观察比较,得出结论。
答案:电路图如图14—4所示。
⑴甲、乙电磁铁吸引小铁钉的数目 ⑵移动滑片前、后甲(或乙)电磁铁吸引小铁钉的数目 ⑶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评析 本题考查探究过程和方法,其中科学方法是探究过程的灵魂和主线:⑴控制变量法,如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跟线圈匝数的关系时,必须保持电流相等,所以将两线圈串联接入电路;⑵转换法,电磁铁磁性的强弱是看不见的,可通过吸引小铁钉的数目间接显示出来。
中考题精练
1.科学家在物理学领域里的每次重大发现,都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最早利用磁场获得电流促使人类进入电气化时代的科学家是( )
A、贝尔 B、奥斯特 C、沈括 D、法拉第
2.如图所示,电磁铁左侧的C 为条形磁铁,右侧的D 为软铁棒,A 、B 是电源的两极。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 .若A 为电源正极,则C 、D 都被吸引
B .若B 为电源正极,则C 被吸引,D 被排斥
C .若B 为电源正极,则C 、D 都被排斥
D .若A 为电源正极,则C 被排斥,D 被吸引
3.如图8所示,当开关闭合时,位于电磁铁右端的小磁针的北极向右偏转。那么 ( )
A.电源的a端为正极;滑片向右移动时,电磁铁的磁性增强
B.电源的a端为正极;滑片向右移动时,电磁铁的磁性减弱
C.电源的b端为正极;滑片向右移动时,电磁铁的磁性增强
D.电源的b端为正极;滑片向右移动时,电磁铁的磁性减弱
4.根据磁感线的方向和小磁针的指向判断,下列四幅图中错误的是 ( )
5. (多选)关于磁感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磁感线上任何一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B. 磁体外部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N极出来,回到S极
C. 磁场中的磁感线是确实存在的
D. 磁感线是由铁屑构成的
6.如图3所示,是一种水位自动报警器的原理示意图,当水位达到金属块A时,出现的情况是( )
A.红灯亮 B.绿灯亮
C.红、绿灯同时亮 D.红、绿灯都不亮
7.两个外形完全相同的条形铁条a、b。如图甲,用手拿住b,a掉不下来;如图乙,用手拿住a,b会掉下来,这个现象说明 ( )
A.a、b均是磁铁 B.b是磁铁,a不是 C.a是破铁,b不是D.a、b均不是磁铁
8.在图 9 中,标出通电螺线管和小磁针的 N、S 极及磁感线的方向。
9.如图12,为使螺线管上方的小磁针在图示位置处于静止,请根据所标电流(I)的方向,画出螺线管的绕法,并在螺线管外部的磁感线上画箭头表示它的方向。
10.(2分)螺线管通电后,小磁针静止时指向如图所示,请在图中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S极,并标出电源的正、负极。
11.(3)继电器是利用低电压、弱电流的通断来间接控制高电压、强电流电路的装置。请在图6所示电磁继电器示意图中接低压电源的位置画上电池符号。
12.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回形针与细线相连,并在空间某点处于静止状态,细线被拉紧,此时回形针受_______个力的作用.当将铁片插入磁铁与回形针之间,回形针将_______(自由下落/保持静止)
13.鸽子是人们喜爱的一种鸟类,它们具有卓越的飞行本领。鸽子靠什么来导航呢?有人做了一个实验:他在鸽子的颈部系了一块小磁铁后再将鸽子放飞,发现鸽子迷失了方向。请你根据以上现象回答:
(1)这个人设计本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一个什么样的猜想?_______ _ ___ ;
(2)他在做本实验时,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放飞了不同品种的几十只鸽子,这是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永磁体的磁场
磁体
磁极
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
磁化
磁感线
地磁场
电磁铁的磁场
奥斯特实验
磁场分布
右手螺旋法则
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电磁继电器
通电螺线管
磁场
图14—1
图14—2
图14—3
图14—4
电源
a
b
P
图8
A B C D
A
B
C
D
E
图6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