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升华和凝华(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3.4升华和凝华(试卷)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8-08-07 18:13: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4升华和凝华
一.选择题(共19小题)
1.(2018 淮安)下列现象中,由凝华形成的是(  )
A.初春,冰雪消融汇成溪流 B.盛夏,烈日炎炎土地干涸
C.深秋,清晨草地出现白霜 D.严冬,寒风凛冽湖水结冰
2.(2018 兰州)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  )
A.冰雪消融 B.白雾茫茫 C.霜打枝头 D.滴水成冰
3.(2018 攀枝花)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此时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出现白霜,白霜形成的物态变化是(  )
A.液化 B.汽化 C.凝固 D.凝华
4.(2018 高新区模拟)雪形成的物态变化属于(  )
A.凝固 B.凝华 C.升华 D.熔化
5.(2018 武进区一模)仲春的江南偶尔也会下雪,原因是由于暖湿气流上升,遇到云中的小冰晶,水蒸气在小冰晶表面直接变成固态,使小冰晶越来越大,如果地面温度低于或接近0℃,下落时就会形成降雪。水蒸气在小冰晶表面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液化 B.凝固 C.凝华 D.先液化再凝固
6.(2018 岳阳模拟)下列现象的形成属于凝华的是(  )
A.雾凇的形成
B.屋檐下的冰锥的形成
C.火山口周围形成一系列的矿物
D.黄山云海的形成
7.(2018 双清区二模)严冬的早晨,可以发现窗户的玻璃上有一层“冰花”,这是由于(  )
A.室外的冷空气先液化成小水珠,再凝固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外壁
B.室外的热空气向玻璃加热液化成小水珠,再凝固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内壁
C.室内的水蒸气向玻璃放热凝华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内壁
D.室外的水蒸气向玻璃放热凝华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外壁
8.(2018 宜兴市一模)在空中喷洒干冰是人工增雨的一种方法。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冰粒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水蒸气变成冰粒、冰粒变成雨滴的物态变化过程分别属于(  )
A.凝华、熔化 B.凝华、液化 C.升华、液化 D.升华、熔化
9.(2018 高青县一模)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放出热量的一组是(  )
①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棒上出现的“白霜”
②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③水烧开时壶嘴处出现的“白气”
④钢水浇铸成火车轮。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2018 江阴市二模)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B.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C.从冰箱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表面有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用久了的白炽灯泡内表面发黑,是钨蒸汽液化后再凝固的结果
11.(2018 都江堰市模拟)寒冷的冬天,早晨我们常常会看到铁丝网上的针状的霜,关于它的形成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B.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C.空气凝华形成的 D.空气凝固形成的
12.(2017秋 东台市期末)下列自然现象的形成过程属于凝华的是(  )
A.缥缈的雾 B.晶莹的露 C.洁白的霜 D.朦胧的雨
13.(2017秋 内乡县期末)对以下自然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春日清晨,草叶上形成露珠是升华现象
B.深冬时节,树枝上出现雾凇是凝华现象
C.晚秋时节,瓦片上出现白霜是凝固现象
D.夏天傍晚,院子里洒水利用液化吸热降温
14.(2018 乌鲁木齐)利用干冰(固态CO2)进行人工降雨的过程中,干冰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升华 B.凝华 C.汽化 D.液化
15.(2018 呼和浩特)在试管中放少量碘,塞紧盖子放入热水中。当固态碘变为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后,将试管从热水中取出,放入凉水中,碘蒸气又会变为固态碘附着在试管内壁上,关于物质碘的物态变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先放热升华后吸热凝华 B.先吸热升华后放热凝华
C.先放热熔化后吸热凝固 D.先吸热熔化后放热凝固
16.(2018 市中区三模)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舞台上用干冰制作云雾,是汽化现象
B.秋天草地叶片上的露珠,是液化现象
C.屋顶瓦上结了一层白霜,是熔化现象
D.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是凝华现象
17.(2018 博山区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天刚从游泳池里上来感觉冷是由于水蒸发放热
B.在寒冷的北方不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较低
C.汽车加油时应熄火是因汽油在常温下易升华,汽油蒸气遇明火容易爆炸
D.舞台上用干冰能制造的白雾,是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18.(2018 根河市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冰,变成0℃的水内能不变
B.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
C.固体清新剂在使用时发生了升华
D.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
19.(2018 昆明二模)下列现象与形成原因搭配正确的是(  )
A.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升华
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熔化
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干了﹣﹣液化
D.水正在慢慢地结冰﹣﹣凝华
 
二.多选题(共8小题)
20.(2018 大连一模)在试管中放少量的碘,塞紧塞子。过一会儿,看到试管内出现少许紫色的碘蒸气。把试管放进热水中,很快紫色的蒸气充满整个试管。再把试管从热水中拿出,立即放入冷水中,发现紫色蒸气消失,试管壁出现紫色碘颗粒,冷水的温度略微升高。从该实验中能获得的信息是(  )
A.试管中碘先升华后凝华
B.常温下碘不能升华
C.温度越高碘升华越快
D.冷水温度升高,一定是碘蒸气凝华放热
21.(2017秋 呼和浩特期末)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 进行人工降雨的主要过程是:干冰在高空中直接变成气体,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冰晶,冰晶下落时变成雨。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干冰直接变成气体是熔化过程
B.干冰直接变成气体是放热过程
C.水蒸气直接变成冰晶是凝华过程
D.冰晶下落时变成雨是吸热过程
22.(2017秋 临清市期末)下列关于“冰棒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刚从冰箱拿出的冰棒,包装纸上沾有“白粉”,属于凝华现象
B.剥去包装纸,冰棒“冒气”,属于汽化现象
C.剥去包装纸,过一会儿,冰棒“流汗”,属于液化现象
D.冰棒放入茶杯,杯子外壁会“出汗”,属于液化现象
23.(2018春 海淀区校级期中)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  )
A.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升华
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会变干﹣﹣液化
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马上变干﹣﹣汽化
D.水正在慢慢地结冰﹣﹣凝固
24.(2017 泰安一模)生活处处皆物理,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
A.放在衣柜的樟脑丸变小了﹣﹣凝华
B.水烧开时,壶嘴出现“白气”﹣﹣液化
C.用吹风机将头发吹干﹣﹣汽化
D.严冬,堆成的雪人变小﹣﹣熔化
25.(2016秋 抚宁县期末)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
B.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放热
C.一瓶水放在冰箱中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瓶子外壁会变湿,是由于水蒸气液化
D.北方的冬天,为了保存蔬菜,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华放热
26.(2017秋 红桥区期中)下列物态变化的事例中,不正确的是(  )
A.电冰箱冷冻室内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B.夏天阴凉地方的石头比较潮湿,这是液化现象
C.舞台上用干冰制作“云雾”,这是汽化现象
D.衣柜中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这是汽化现象
27.(2017秋 静宁县校级期中)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这种固体在常温下不经熔化就会直接变成气体,所以叫干冰。干冰具有很好的致冷作用,可用于人工降雨。这是由于干冰在常温下会迅速变为气体,吸收热量,促使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从而达到降雨的条件。 上面一段描述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  )
A.升华 B.凝华 C.汽化 D.液化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28.(2018 兴化市一模)某同学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将碘锤放入热水中,观察到碘锤中固态碘逐渐消失,紫色的碘蒸气充满碘锤,此过程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在上述实验中,小明同学猜想:固态碘可能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为验证猜想,他查询了一些资料:通常情况下,碘的熔点是113.5℃,碘的沸点是184.4℃,水的沸点是100℃.请你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说明小明的猜想为什么错误:   。
(3)小明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温水,然后放入一小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此时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有大量白雾,则水中气泡的主要成分是   (二氧化碳/水蒸气)。
29.(2018春 无锡期中)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碘的熔点为113.7℃.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图甲的碘颗粒吸热会   (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   ;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气凝华是通过   方式改变内能。
30.(2016秋 江阴市期末)某同学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将碘锤放入热水中,观察到碘锤中固态碘逐渐消失,紫色的碘蒸气充满碘锤,此过程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在上述实验中,小明同学猜想:固态碘可能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为验证猜想,他查询了一些资料:通常情况下,碘的熔点是113.5℃,碘的沸点是184.4℃,水的沸点是100℃.请你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说明小明的猜想为什么错误:   
(3)小明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温水,然后放入一小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此时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有大量白雾。水中气泡的主要成份是由   (选填“二氧化碳”或“水蒸气”),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由   形成的。
 
 
一.选择题(共19小题)
1.(2018 淮安)下列现象中,由凝华形成的是(  )
A.初春,冰雪消融汇成溪流 B.盛夏,烈日炎炎土地干涸
C.深秋,清晨草地出现白霜 D.严冬,寒风凛冽湖水结冰
【解答】解:凝华指的是物体由气体直接变为固体的过程。
A、冰雪消融,是冰雪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土地干涸是液态水变为气态水蒸气的结果,属于汽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霜”是固体,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凝华;故C符合题意;
D、湖水结冰,是液态水变为固态冰的凝固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018 兰州)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  )
A.冰雪消融 B.白雾茫茫 C.霜打枝头 D.滴水成冰
【解答】解:A、冰雪消融是固态冰雪变为液态水的过程,属于熔化现象,故A错误;
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故B错误;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故C正确;
D、滴水成冰,是液态水变为固态冰的过程,属于凝固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3.(2018 攀枝花)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此时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出现白霜,白霜形成的物态变化是(  )
A.液化 B.汽化 C.凝固 D.凝华
【解答】解:易拉罐的下部有白霜形成,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态的冰晶,即白霜。
故选:D。
 
4.(2018 高新区模拟)雪形成的物态变化属于(  )
A.凝固 B.凝华 C.升华 D.熔化
【解答】解:当气温骤降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直接变为小冰晶,逐渐从空气飘落下来,这便形成了降雪。
故选:B。
 
5.(2018 武进区一模)仲春的江南偶尔也会下雪,原因是由于暖湿气流上升,遇到云中的小冰晶,水蒸气在小冰晶表面直接变成固态,使小冰晶越来越大,如果地面温度低于或接近0℃,下落时就会形成降雪。水蒸气在小冰晶表面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液化 B.凝固 C.凝华 D.先液化再凝固
【解答】解:水蒸气在小冰晶表面直接变成固态,使小冰晶越来越大,是凝华现象。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6.(2018 岳阳模拟)下列现象的形成属于凝华的是(  )
A.雾凇的形成
B.屋檐下的冰锥的形成
C.火山口周围形成一系列的矿物
D.黄山云海的形成
【解答】解:
A、雾凇是固态小冰晶,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故A正确;
B、冰锥是固态的,是液态水凝固形成的。故B错误;
C、火山口周围形成的一系列矿物,是液态岩浆放热凝固形成的,故C错误;
D、黄山云海是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D错误。
故选:A。
 
7.(2018 双清区二模)严冬的早晨,可以发现窗户的玻璃上有一层“冰花”,这是由于(  )
A.室外的冷空气先液化成小水珠,再凝固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外壁
B.室外的热空气向玻璃加热液化成小水珠,再凝固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内壁
C.室内的水蒸气向玻璃放热凝华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内壁
D.室外的水蒸气向玻璃放热凝华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外壁
【解答】解:严冬的早晨,可以发现窗户的玻璃上有一层“冰花”,这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向玻璃放热凝华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内壁。
故选:C。
 
8.(2018 宜兴市一模)在空中喷洒干冰是人工增雨的一种方法。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冰粒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水蒸气变成冰粒、冰粒变成雨滴的物态变化过程分别属于(  )
A.凝华、熔化 B.凝华、液化 C.升华、液化 D.升华、熔化
【解答】解:
水蒸气变为冰粒,是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它叫做凝华;冰粒变为雨滴,是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它叫做熔化,故A正确。
故选:A。
 
9.(2018 高青县一模)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放出热量的一组是(  )
①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棒上出现的“白霜”
②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③水烧开时壶嘴处出现的“白气”
④钢水浇铸成火车轮。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答】解:①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棒上出现的“白霜”是凝华形成的,凝华放热;
②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是汽化现象,汽化吸热;
③水烧开时壶嘴处出现的“白气”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
④钢水浇铸成火车轮是凝固现象,凝固放热。
故选:B。
 
10.(2018 江阴市二模)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B.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C.从冰箱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表面有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用久了的白炽灯泡内表面发黑,是钨蒸汽液化后再凝固的结果
【解答】解:A、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糕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从冰箱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表面有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该选项说法正确;
D、用久了的白炽灯泡内表面发黑,是钨丝高温下升华,然后又遇冷凝华的缘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11.(2018 都江堰市模拟)寒冷的冬天,早晨我们常常会看到铁丝网上的针状的霜,关于它的形成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B.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C.空气凝华形成的 D.空气凝固形成的
【解答】解:霜是固态的,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形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
故选:B。
 
12.(2017秋 东台市期末)下列自然现象的形成过程属于凝华的是(  )
A.缥缈的雾 B.晶莹的露 C.洁白的霜 D.朦胧的雨
【解答】解:
A、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露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霜”是固态的,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故C符合题意;
D、雨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2017秋 内乡县期末)对以下自然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春日清晨,草叶上形成露珠是升华现象
B.深冬时节,树枝上出现雾凇是凝华现象
C.晚秋时节,瓦片上出现白霜是凝固现象
D.夏天傍晚,院子里洒水利用液化吸热降温
【解答】解:A、草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A错误;
B、树枝上出现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B正确;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C错误;
D、夏天傍晚,院子里洒水利用汽化吸热降温,故D错误。
故选:B。
 
14.(2018 乌鲁木齐)利用干冰(固态CO2)进行人工降雨的过程中,干冰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升华 B.凝华 C.汽化 D.液化
【解答】解:
人工降雨过程中,在高空云层中撒播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会迅速吸热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使周围的温度降低,部分水蒸气液化成水滴,部分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形成降雨。
故选:A。
 
15.(2018 呼和浩特)在试管中放少量碘,塞紧盖子放入热水中。当固态碘变为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后,将试管从热水中取出,放入凉水中,碘蒸气又会变为固态碘附着在试管内壁上,关于物质碘的物态变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先放热升华后吸热凝华 B.先吸热升华后放热凝华
C.先放热熔化后吸热凝固 D.先吸热熔化后放热凝固
【解答】解:碘由固态变为碘蒸气,是升华现象,需要吸收热量;碘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板会放出热量直接变成固态的碘,这是凝华现象,故B正确。
故选:B。
 
16.(2018 市中区三模)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舞台上用干冰制作云雾,是汽化现象
B.秋天草地叶片上的露珠,是液化现象
C.屋顶瓦上结了一层白霜,是熔化现象
D.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是凝华现象
【解答】解:
A、“云雾”实际上就是小液滴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的温度降低)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故A错误;
B、秋天草地叶片上会出现露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为液态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故B正确;
C、屋顶瓦上结了一层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属于凝华现象,故C错误;
D、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樟脑丸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D错误。
故选:B。
 
17.(2018 博山区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天刚从游泳池里上来感觉冷是由于水蒸发放热
B.在寒冷的北方不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较低
C.汽车加油时应熄火是因汽油在常温下易升华,汽油蒸气遇明火容易爆炸
D.舞台上用干冰能制造的白雾,是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解答】解:A、蒸发是汽化的一种,蒸发过程中吸收热量,故A错误;
B、在北方很冷的地区温度非常低,所以应该选凝固点低的物质做测温物质,一般选酒精温度计,而水银的凝固点高,故B错误;
C、液态的汽油变成汽油蒸汽属于汽化现象,不是升华现象,故C错误;
D、舞台上利用干冰能制造白雾,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白雾,故D正确。
故选:D。
 
18.(2018 根河市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冰,变成0℃的水内能不变
B.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
C.固体清新剂在使用时发生了升华
D.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
【解答】解:A、0℃的冰变成0℃的水,温度虽然不变,由于熔化时吸收了热量,故内能增大,故A错误。
B、“白气”是小水滴,是壶嘴冒出的水蒸气遇冷放出热量发生的液化现象,故B错误;
C、固体清新剂在使用时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发生了升华现象;故C正确;
D、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而不是引力;故D错误。
故选:C。
 
19.(2018 昆明二模)下列现象与形成原因搭配正确的是(  )
A.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升华
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熔化
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干了﹣﹣液化
D.水正在慢慢地结冰﹣﹣凝华
【解答】解:A、灯泡用久了,灯丝由固态变为气态升华,灯丝会变细,故A说法正确。
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中的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汽化,衣服变干,不是熔化,故B说法错误。
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由于汽化而“消失”,不是液化,故C错误。
D、水正在慢慢地凝固而结冰,不是凝华,故D说法错误。
故选:A。
 
二.多选题(共8小题)
20.(2018 大连一模)在试管中放少量的碘,塞紧塞子。过一会儿,看到试管内出现少许紫色的碘蒸气。把试管放进热水中,很快紫色的蒸气充满整个试管。再把试管从热水中拿出,立即放入冷水中,发现紫色蒸气消失,试管壁出现紫色碘颗粒,冷水的温度略微升高。从该实验中能获得的信息是(  )
A.试管中碘先升华后凝华
B.常温下碘不能升华
C.温度越高碘升华越快
D.冷水温度升高,一定是碘蒸气凝华放热
【解答】解:在试管中放少量的碘,塞紧塞子。过一会儿,看到试管内出现少许紫色的碘蒸气,说明不需加热碘就会升华;
把试管放进热水中,很快紫色的蒸气充满整个试管,说明温度升高升华加快;
再把试管从热水中拿出,立即放入冷水中,发现紫色蒸气消失,试管壁出现紫色碘颗粒,冷水的温度略微升高,可能是碘蒸气凝华放热现象,也可能是水吸收试管的热量。
故AC正确、BD错误。
故选:AC。
 
21.(2017秋 呼和浩特期末)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 进行人工降雨的主要过程是:干冰在高空中直接变成气体,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冰晶,冰晶下落时变成雨。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干冰直接变成气体是熔化过程
B.干冰直接变成气体是放热过程
C.水蒸气直接变成冰晶是凝华过程
D.冰晶下落时变成雨是吸热过程
【解答】解:A、B、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干冰是一种非常容易升华的物质。当它升华时,会从周围空气吸收大量的热。故选项A、B错误;
C、干冰升华过程中吸收热量,导致空气温度急剧下降,使周围水蒸气放热凝华形成固态的小冰晶。故选项C正确;
D、冰晶在下落过程中吸收热量,由固态熔化成水,同时吸收热量。此选项正确。
故选:CD。
 
22.(2017秋 临清市期末)下列关于“冰棒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刚从冰箱拿出的冰棒,包装纸上沾有“白粉”,属于凝华现象
B.剥去包装纸,冰棒“冒气”,属于汽化现象
C.剥去包装纸,过一会儿,冰棒“流汗”,属于液化现象
D.冰棒放入茶杯,杯子外壁会“出汗”,属于液化现象
【解答】解:A、刚从冰箱拿出的冰棒,包装纸上沾有“白粉”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小冰晶附着在包装纸上形成的,是凝华现象,故A正确;
B、剥去包装纸,冰棒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棒变成小液滴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故B错误;
C、剥去包装纸,过一会儿,冰棒“流汗”,说明冰棒由固态慢慢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故C错误;
D、冰棒放入茶杯,茶杯的温度随之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杯子外壁变成小液滴附着在杯子上,杯子看起来像出汗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故D正确。
故选:AD。
 
23.(2018春 海淀区校级期中)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  )
A.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升华
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会变干﹣﹣液化
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马上变干﹣﹣汽化
D.水正在慢慢地结冰﹣﹣凝固
【解答】解:A、灯泡用久了,钨丝受高温升华为气态钨,所以灯丝会变细,属于升华。故A正确;
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是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故是汽化。故B错误;
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马上变干,由液体变为气态,属于汽化。故C正确;
D、水结冰是水由液态变成固态,故是凝固。故D正确。
故选:ACD。
 
24.(2017 泰安一模)生活处处皆物理,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
A.放在衣柜的樟脑丸变小了﹣﹣凝华
B.水烧开时,壶嘴出现“白气”﹣﹣液化
C.用吹风机将头发吹干﹣﹣汽化
D.严冬,堆成的雪人变小﹣﹣熔化
【解答】解:A、放在衣柜的樟脑丸变小了,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A错误。
B、水烧开时,壶嘴出现“白气”,是壶嘴里冒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B正确,
C、用吹风机将头发吹干,头发上的水分变成了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故C正确;
D、严冬堆成的雪人变小,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故D错误。
故选:AD。
 
25.(2016秋 抚宁县期末)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
B.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放热
C.一瓶水放在冰箱中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瓶子外壁会变湿,是由于水蒸气液化
D.北方的冬天,为了保存蔬菜,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华放热
【解答】解:A、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变质,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故A错误;
B、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吸热,故B错误;
C、由于从冰箱取出的一瓶水,温度比较低,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发生液化。故C正确;
D、冬天在菜窖中放几桶水,水受冷就会凝固,凝固要放出热量,使菜窖的温度不至于过低而将菜冻坏,故D错误。
故选:ABD。
 
26.(2017秋 红桥区期中)下列物态变化的事例中,不正确的是(  )
A.电冰箱冷冻室内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B.夏天阴凉地方的石头比较潮湿,这是液化现象
C.舞台上用干冰制作“云雾”,这是汽化现象
D.衣柜中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这是汽化现象
【解答】解:A、电冰箱冷冻室内出现白色的霜,是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冰晶,这是凝华现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B、夏天阴凉地方的石头比较潮湿,是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水滴,这是液化现象,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舞台上用干冰制作“云雾”,干冰升华吸热,周围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这是液化现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D、衣柜中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这是升华现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ACD。
 
27.(2017秋 静宁县校级期中)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这种固体在常温下不经熔化就会直接变成气体,所以叫干冰。干冰具有很好的致冷作用,可用于人工降雨。这是由于干冰在常温下会迅速变为气体,吸收热量,促使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从而达到降雨的条件。 上面一段描述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  )
A.升华 B.凝华 C.汽化 D.液化
【解答】解:由“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可知,二氧化碳的初态是气态,末态是固态,此过程是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属于凝华;由“这种固体(干冰)在常温下不经熔化就会直接变成气体”可知,物质的初态是固态,末态是气态,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属于升华;由“促使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可知,物质的初态是气态(水蒸气),末态是液态(水滴)或固态(小冰晶),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属于液化,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属于凝华。综合以上分析可知,在题干描述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凝华、升华和液化。
故选:ABD。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28.(2018 兴化市一模)某同学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将碘锤放入热水中,观察到碘锤中固态碘逐渐消失,紫色的碘蒸气充满碘锤,此过程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升华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在上述实验中,小明同学猜想:固态碘可能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为验证猜想,他查询了一些资料:通常情况下,碘的熔点是113.5℃,碘的沸点是184.4℃,水的沸点是100℃.请你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说明小明的猜想为什么错误: 热水温度低于碘的熔点,碘不可能熔化 。
(3)小明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温水,然后放入一小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此时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有大量白雾,则水中气泡的主要成分是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水蒸气)。
【解答】解:(1)试管中的固态碘在热水中,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属于升华过程;
(2)由数据知,水的沸点是100℃,而碘的熔点是113.5℃,所以碘在100℃的沸水中不可能熔化;
(3)干冰在热水中迅速由固态升华成为气态,形成气泡,同时吸收热量。
故答案为:(1)升华;(2)热水温度低于碘的熔点,碘不可能熔化;(3)二氧化碳。
 
29.(2018春 无锡期中)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碘的熔点为113.7℃.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图甲的碘颗粒吸热会 升华 (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 熔化 ;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气凝华是通过 热传递 方式改变内能。
【解答】解:甲图,在水中加热,水的温度约为100℃,碘的熔点为113.7℃,所以碘不会熔化;碘颗粒吸热会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则该物态变化为升华。
图乙中,酒精灯外焰温度约为800℃,高于碘的熔点,碘吸热可能熔化;
停止加热后,碘蒸汽凝华放热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内能。
故答案为:升华;熔化;热传递。
 
30.(2016秋 江阴市期末)某同学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将碘锤放入热水中,观察到碘锤中固态碘逐渐消失,紫色的碘蒸气充满碘锤,此过程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升华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在上述实验中,小明同学猜想:固态碘可能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为验证猜想,他查询了一些资料:通常情况下,碘的熔点是113.5℃,碘的沸点是184.4℃,水的沸点是100℃.请你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说明小明的猜想为什么错误: 热水温度低于碘的熔点,碘不可能熔化 
(3)小明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温水,然后放入一小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此时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有大量白雾。水中气泡的主要成份是由 二氧化碳 (选填“二氧化碳”或“水蒸气”),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由 水蒸气遇冷液化 形成的。
【解答】解:
(1)试管中的固态碘在热水中,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属于升华过程;
(2)由数据知,水的沸点是100℃,而碘的熔点是113.5℃,所以碘在100℃的沸水中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