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1 光沿直线传播
一.选择题(共11小题)
1.(2018春 东台市月考)下列现象中不能表明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是( )
A. 林间光柱 B. 日食
C. 彩虹 D. 手影
2.(2017秋 海安县校级月考)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明设计了一个开有正方形大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去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则太阳光下小明不可能观察到的光斑形状是( )
A.三角形 B.长方形 C.正方形 D.圆形
3.(2017秋 莒县月考)下列四种物理现象中,不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物理现象是( )
A.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B.日食
C.影子的形成
D.看不见不透明物体后面的物体
4.(2018春 东莞市校级月考)下列物体中属于天然光源的是( )
A.月亮 B.蜡烛的火焰 C.日光灯 D.北斗星
5.(2017秋 滦南县校级月考)以下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
A.皎洁的月光 B.晶莹的露珠 C.璀璨的钻石 D.漂亮的萤火虫
6.(2017秋 睢宁县期中)以下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A.反射太阳光的平面镜 B.月亮
C.篝火 D.放电影时所看到的屏幕
7.(2017春 泰顺县校级月考)爱好科学探究的小明同学用教室中的日光灯为光源,让灯光垂直照射在纸板一个很小的“△”形孔上,那么在桌面上形成的光斑是( )
A. 形 B.“○”形 C.“△”形 D.“□”形
8.(2017秋 林甸县校级月考)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B.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C.月亮不是光源,因为它本身不发光
D.日食、月食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9.(2017秋 耒阳市校级月考)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是不正确的( )
A.光只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
B.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
C.光在玻璃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D.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10.(2017春 杭州月考)将一只易拉罐的上部剪去,罐的底部开一个小孔;将另一只直径比前一只略小的易拉罐上下两底都剪去,然后在一端蒙上半透明纸;将第二只如图所示套入第一只易拉罐中,用它做小孔成像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的成像原理是光的折射
B.物体离小孔越远,像就越大
C.透过小孔得到的实像一定是放大的
D.物体与小孔距离不变,纸与小孔距离越大,像也越大
11.(2017秋 金堂县月考)下列现象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 )
A.立竿见影 B.一叶障目 C.鱼翔浅底 D.射击瞄准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2.(2018春 武邑县校级月考)晴天的正午时分,在茂密的树阴下,会看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而在地上留下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这是光的 现象,光斑大小不同的原因是 。
13.(2017秋 绥滨县校级月考)(1)水母(2)眼睛(3)发光的灯泡(4)月亮(5)萤火虫(6)星星,以上这些属于光源的有 。是人造光源 。
14.(2017春 临沭县校级月考)太阳和月亮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请你根据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在图中,当地球上的人分别处于空间区域 区时,可以看到日偏食;处于空间区域 区时,可以看到日全食;处于空间区域 区时,可以看到日环食。
15.(2016秋 万全县校级月考)光在 中传播的速度最大,约等于 m/s.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速度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作图题(共3小题)
16.(2018春 东莞市校级月考)如图中MN是一块大的挡光板,板上有一很小的孔S可透过光,挡光板后面有一光屏PQ,挡光板前有一物体AB,请画出物体在光屏PQ上所成的像A′B′。
17.(2017秋 普安县校级月考)如图所示,AB为发光体,CD是不透明的遮挡物,EF为光屏,试用作图法确定屏上最暗部分的范围。
18.(2017秋 灌云县校级月考)门口前有一个小孩经过,那么在室内可以看到整个小孩的范围是什么,请在图中用图来表示出来。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9.(2016秋 江阴市校级月考)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四种开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边长或直径均为5cm).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
(1)下列符合实验要求的卡片是
(2)小华将选出的纸板正对着阳光,保持纸板与地面距离不变,按照上述方法慢慢向左侧移动覆盖,白纸上光斑大小将 (填“变大”“不变”“变小”),光斑亮度 (填“增强”“不变”“减弱”);当光斑形状为圆形时,继续移动覆盖的卡片,减小通光孔的大小,白纸上光斑大小将 (填”变大””不变””变小”)。
20.(2017秋 宜兴市校级月考)如图所示,找一个空的易拉罐,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敲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就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其实就是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
(1)蜡烛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 (填“实像”或“虚像”);其成像的原理是 ;
(2)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
C.蜡烛的正立像D.蜡烛的倒立像
(3)将蜡烛在孔前绕顺时针旋转,则它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时针 旋转(选填“顺”或“逆”)
一.选择题(共11小题)
1.(2018春 东台市月考)下列现象中不能表明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是( )
A.
林间光柱
B.
日食
C.
彩虹
D.
手影
【解答】解:A、林间光柱,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日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是由于空气中有大量的水,将太阳光进行折射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
D、手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017秋 海安县校级月考)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明设计了一个开有正方形大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去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则太阳光下小明不可能观察到的光斑形状是( )
A.三角形 B.长方形 C.正方形 D.圆形
【解答】解:在卡片到地面(孔到光屏)的距离一定时,当孔较大时,在地面上形成的是孔的像,形状与孔的形状相同,因为孔是正方形的,当用乙去覆盖在甲上,孔不可能是正方形的,可能是长方形或三角形;故A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当孔小到一定程度时,地面上的光斑是太阳经孔成的像(小孔成像),光斑的形状与太阳的形状相同,是圆形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2017秋 莒县月考)下列四种物理现象中,不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物理现象是( )
A.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B.日食
C.影子的形成
D.看不见不透明物体后面的物体
【解答】解:
A、闪电后才听到雷声属于光速和声速现象,不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B、日食和月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影子是光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形成的光照不到的暗区,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看不见不透明物体后面的东西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造成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2018春 东莞市校级月考)下列物体中属于天然光源的是( )
A.月亮 B.蜡烛的火焰 C.日光灯 D.北斗星
【解答】解:
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源分为自然光源与人造光源两大类;月亮自身不能发光,只能反射光,所以月亮不是光源;北斗星是恒星,能自身发光,故是天然光源;燃烧的蜡烛、日光灯是人造光源。
故选:D。
5.(2017秋 滦南县校级月考)以下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
A.皎洁的月光 B.晶莹的露珠 C.璀璨的钻石 D.漂亮的萤火虫
【解答】解:皎洁的月光、晶莹的露珠、璀璨的钻石本身都不发光,是反射别的物体的光,则它们都不是光源,故ABC错误;漂亮的萤火虫自身能发光,是光源,故D正确;
故选:D。
6.(2017秋 睢宁县期中)以下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A.反射太阳光的平面镜 B.月亮
C.篝火 D.放电影时所看到的屏幕
【解答】解:月正在反射阳光的平面镜、亮、放映电影的屏幕本身不能发光,只能反射光,因此不是光源;篝火能够自身发光,属于光源。
故选:C。
7.(2017春 泰顺县校级月考)爱好科学探究的小明同学用教室中的日光灯为光源,让灯光垂直照射在纸板一个很小的“△”形孔上,那么在桌面上形成的光斑是( )
A. 形 B.“○”形 C.“△”形 D.“□”形
【解答】解:当日光灯管发出的光通过纸板上的“△”小孔时,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桌面上就会形成日光灯管的像,因此光斑的形状与日光灯管的形状一样,与孔的形状无关。
故选:A。
8.(2017秋 林甸县校级月考)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B.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C.月亮不是光源,因为它本身不发光
D.日食、月食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解答】解:A、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A正确;
B、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108m/s,光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故B错误;
C、能自身发光的物体才是光源,月亮不能发光,不是光源,故C正确;
D、日食、月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正确。
故选:B。
9.(2017秋 耒阳市校级月考)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是不正确的( )
A.光只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
B.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
C.光在玻璃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D.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解答】解:因为光只要在同一均匀介质中就沿直线传播,并不只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也不是总是沿直线传播的,对于不均匀的介质,即使是同一种介质,其传播方向也有可能发生改变。
故选:D。
10.(2017春 杭州月考)将一只易拉罐的上部剪去,罐的底部开一个小孔;将另一只直径比前一只略小的易拉罐上下两底都剪去,然后在一端蒙上半透明纸;将第二只如图所示套入第一只易拉罐中,用它做小孔成像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的成像原理是光的折射
B.物体离小孔越远,像就越大
C.透过小孔得到的实像一定是放大的
D.物体与小孔距离不变,纸与小孔距离越大,像也越大
【解答】解:A、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
B、小孔成像的大小与像到小孔的距离、物到小孔的距离有关,故B错误;
C、小孔成像的过程中,倒像的大小跟蜡烛到小孔的距离有关,当物距大于像距时成缩小的实像,当物距小于像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故C错误;
D、在物体距小孔不变的情况下,半透明纸是像的位置,因为成像的大小取决于像到小孔的距离,则半透明纸与小孔距离越大,像也越大,故D正确;
故选:D。
11.(2017秋 金堂县月考)下列现象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 )
A.立竿见影 B.一叶障目 C.鱼翔浅底 D.射击瞄准
【解答】解:A、立竿见影,即影子的形成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故A不符合题意。
B、一叶障目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故B不符合题意。
C、鱼翔浅底意思是透明而清浅见底的江里,鱼群摆动鳍尾,任意遨游。我们看到鱼和池底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故C符合题意。
D、射击瞄准要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2.(2018春 武邑县校级月考)晴天的正午时分,在茂密的树阴下,会看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而在地上留下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这是光的 直线传播 现象,光斑大小不同的原因是 缝隙高度不同 。
【解答】解:树叶的缝隙其实就是一个个小孔,圆形光斑就是太阳的像。地面上的圆形光斑就是由于树叶之间形成许多小孔,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太阳的像。
当缝隙离地面越高,所成的像就会越大。
故答案为:直线传播;缝隙高度不同。
13.(2017秋 绥滨县校级月考)(1)水母(2)眼睛(3)发光的灯泡(4)月亮(5)萤火虫(6)星星,以上这些属于光源的有 (1)(3)(5)(6) 。是人造光源 (3) 。
【解答】解:(1)水母、(3)发光的灯泡、(5)萤火虫、(6)星星自身能够发光,都是光源;
(2)眼睛不会发光,不是光源;(4)月亮自身不能够发光,反射太阳光,故(2)(4)不是光源;
(3)发光的灯泡是人造光源。(1)水母、(5)萤火虫、(6)星星是自然光源。
故答案为:(1)(3)(5)(6);(3)。
14.(2017春 临沭县校级月考)太阳和月亮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请你根据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在图中,当地球上的人分别处于空间区域 2 区时,可以看到日偏食;处于空间区域 1 区时,可以看到日全食;处于空间区域 3 区时,可以看到日环食。
【解答】解:由图可以看出:
1区是太阳光完全照射不到的区域,因此在1区域会看到日全食;
太阳的部分区域发出的光能照射到2区,因此在2区域内会看到日偏食;
在3区域内看不到太阳的中间部分,但可以观察到太阳的边缘部分,因此在3区会看到日环食。
故答案为:2;1;3。
15.(2016秋 万全县校级月考)光在 真空 中传播的速度最大,约等于 3×108 m/s.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速度将 变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答】解:光在真空中速度最大,其数值是3×108m/s;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等于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光在其它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所以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光的传播速度将减小。
故答案为:真空;3×108;变小。
三.作图题(共3小题)
16.(2018春 东莞市校级月考)如图中MN是一块大的挡光板,板上有一很小的孔S可透过光,挡光板后面有一光屏PQ,挡光板前有一物体AB,请画出物体在光屏PQ上所成的像A′B′。
【解答】解:根据光沿直线传播A发出的光线连接小孔的下沿,B点发出的光线连接小孔的上沿,并分别延长交于MN交点之间即AB的像,如图所示:
17.(2017秋 普安县校级月考)如图所示,AB为发光体,CD是不透明的遮挡物,EF为光屏,试用作图法确定屏上最暗部分的范围。
【解答】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AB为发光体,首先作出发光点A射向遮挡物CD边缘的光线AC、AD,延长后交于光屏EF上的G、F两点,则GF之间就是发光点A照射不到的区域;
同理,作出发光点B射向遮挡物CD边缘的光线,则在光屏上的照射不到的区域为EH。
所以重叠部分GH就是屏上最暗部分的范围,如图所示:
。
18.(2017秋 灌云县校级月考)门口前有一个小孩经过,那么在室内可以看到整个小孩的范围是什么,请在图中用图来表示出来。
【解答】解:由小孩的头部画出过窗户最上面的光线和最下面的光线,得到一个区域;再由小孩的脚部画出过窗户最上面的光线和最下面的光线,得到另一个区域两个区域相交的范围就是看到整个小孩的位置和范围;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9.(2016秋 江阴市校级月考)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四种开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边长或直径均为5cm).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
(1)下列符合实验要求的卡片是 C
(2)小华将选出的纸板正对着阳光,保持纸板与地面距离不变,按照上述方法慢慢向左侧移动覆盖,白纸上光斑大小将 变小 (填“变大”“不变”“变小”),光斑亮度 不变 (填“增强”“不变”“减弱”);当光斑形状为圆形时,继续移动覆盖的卡片,减小通光孔的大小,白纸上光斑大小将 不变 (填”变大””不变””变小”)。
【解答】解:(1)C图中随着卡片乙向左移动,孔的形状始终是三角形,并且逐渐变小,故C符合要求;ABD三图中随着卡片乙向左移动,孔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不符合要求。
(2)因为太阳光是平行光,开始时孔较大,所以形成的是和孔面积大小相等的光斑,故刚开始时,白纸上光斑大小将变小,因为太阳光的亮度不变,所以光斑亮度不变;当小孔到地面的距离一定时,小孔越来越小,地面上就越容易得到太阳的像,此时光斑形状是圆形,继续移动覆盖的卡片,减小通光孔的大小,白纸上光斑大小将不变,光斑亮度减弱。
故答案为:(1)C;(2)变小;不变;不变。
20.(2017秋 宜兴市校级月考)如图所示,找一个空的易拉罐,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敲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就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其实就是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
(1)蜡烛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 实像 (填“实像”或“虚像”);其成像的原理是 光沿直线传播 ;
(2)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D
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
C.蜡烛的正立像D.蜡烛的倒立像
(3)将蜡烛在孔前绕顺时针旋转,则它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时针 顺 旋转(选填“顺”或“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