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逐帧动画和补间动画的制作—动作补间动画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课 逐帧动画和补间动画的制作—动作补间动画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桂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8-08-07 16:53:59

文档简介

第四课 逐帧动画和补间动画的制作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理解“动作补间”动画的概念。
★让学生掌握制作“动作补间”动画的一般步骤,并学会制作简单的“动作补间”动画,知道逐帧动画与补间动画的区别。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协作学习,培养学生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鼓励学生勇于实践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培养学生爱国敬业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意识。
2学情分析
上节课主要初步了解了FLASH软件的窗口界面及动画原理、帧的基本概念,熟悉并进行了工具箱的一些操作,制作一简单的逐帧动画,本节课在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学习,直接进入“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中去。学生对动画制作是相当感兴趣的,因此本节课积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地主动探究“动作补间”动画制作方法,从而让学生系统的掌握“动作补间”动画的一般步骤。
3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掌握制作“动作补间”动画的一般步骤。
★难点: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熟练地制作“动作补间”动画。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导入】
动作补间动画
教学过程:
案例分析,引入新课:
引入:在一次小组活动中,小迪和茵茵两人进行了电脑动画制作比赛,比赛题目是将一个正方形图变成一个圆形图,并要求能够大致演示变化过成。小迪用补间动画制作只用了5分钟就完成,而茵茵用的是逐帧动画制作花了约30分钟才完成制作,而且动画效果也没有小迪的好。
思考:为什么小迪只在三个位置分别绘制了正方形、八边形和圆形就能实现图形变化的动画效果。(运用补间动画)
新课
动作补间动画的概念:指对象的大小、位置、角度等发生了变化的动画。
通过案例分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知道补间动画能更好的实现动画效果,增加学习补间动画制作的欲望,为后面学习做好铺垫。
做中学:
老师操作演示:模拟物理课中的阴力实验:制作一个立体小球弹跳的动画效果。步骤如下:
(1)建立文档。
(2)制作背景图层选择图层1,执行“文件→导入→导入到舞台”命令,完成背景制作。
(3)制作立体小球。新建图层2,命名为“弹球”,并绘制立体小球。
(4)制作元件。选择“弹球”,转换为图形元件。
(5)插入关键帧。在“弹球”层第15帧插入关键帧,将球从底部拖到上部,再选择第30帧,插入关键帧,再将球拖到地面,重复几次,向上高度不断减少,到地面距离相等。
(6)创建补间动画。选择“弹球”层,的两个关键帧之间并右击,执行“创建补间动画”命令,完成动作补间制作。
(7)调整速度。逐一选择每个关键帧并打开属性面板,调整球的速度。
(8)保存文件。保存文件并测试影片。
总结归纳:
动作补间动画操作的要点:①运动对象必须转换成元件;②需要建立关键帧;③在关键帧之间创建补间动画。(学生在上一节课已经有了制作动画的经验,但如何制作“补间动画”没有一个系统的概念,因此通过老师操作演示和学生看操作步骤自行模仿实践相结合,完成《做中学》的任务,以掌握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同时可以提高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在巡视时,可以适当的选取优秀学生做小老师来帮助其他同学,消除班级中的个体差异。)
实践应用与探究:
学生分组共同完成探究的任务。
探究目的:通过制作《乡村月夜》动画,巩固元件及动作补间动画知识。探究“时间轴特效”中“转换”功能的使用方法。
探究准备:背景素材。
探究过程:(1)新建文档。(2)制作背景。(3)添加图层,制作月亮。(4)制作月亮移动。(5)创建补间动画,调整月亮上升速度。(6)制作星星图层。(7)制作文字图层。(8)保存文件,测试影片。
探究结果:总结和讲述“时间轴特效”中“转换”功能的使用方法。(掌握动作补间动画操作的要点,并进一步探究,培养学生探究动画制作技术的兴趣,让学生总结探究结果,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提高探究热情及创新能力。)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作品,并讲述基本操作过程,其他组进行评价,老师总结。选作品时不但可选择优秀做品展示,也可选较不成功的作品,让学生提示不成功的原因及修改方案。将评价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表达自我的能力、语言表述能力,引导学生能够正确的、善意的、艺术的评价他人和自己,创造一个民主的开放的课堂氛围。
总结与提出希望
同学们,通过这一节课学习我们发现,制作动画并不难,然而动画制作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产业,与动画强国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希望大家力学习,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我国的动画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鼓励学生,提高学生爱国情感。
课件10张PPT。八年级信息技术课件执教 黄廷相
主题二 补间动画制作
--任务一:动作补间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案例分析 在一次小组活动中,小迪和茵茵两人进行了电脑动画制作比赛,比赛题目是将一个正方形图变成一个圆形图,并要求能够大致演示变化过程。
小迪分别在第1帧、第15帧和第30帧插入空白关键帧,并在相应帧处分别绘制一个正方形、一个八边形和一个圆形。然后将三处图形执行“分离”命令。并创建形状补间动画,运行后便看到图像由正方形变成圆形的过程,他仅用了5分钟就完成制作。
茵茵则用逐帧动画的制作方法,将正方形变为圆形的过程用一幅幅不同多边形表示,最后一幅为圆形。她花了约30分钟才能完成,而且动画效果也没有小迪的好。思考:为什么小迪只在三个位置分别绘制正方形、八边形和圆就能实现图形变化?答:运用补间动画实现。学习目标理解动作补间动画的概念。能够制作简单的动作补间动画,并比较它与逐帧动画之间的区别。动作补间动画的概念 动作补间动画是指对像的大小、位置、角度等发生变化的动画,其制作方法是在两个关键帧上分别设置同一运动对像的不同属性,如对像的位置发生移动、对像的大小发生变化、对像的旋转角度发生变化等,从而创建这两个关键帧之间变化的动画效果。
模拟物里课中的阻力实验:制作一个立体小球弹跳的动画效果,由于阻力作用,弹出的小球随着时间变化,弹跳高度逐渐降低。操作步骤:
(1)新建flash文档 。 (2)制作背景图层。
(3)制作立体小球。 (4)制作元件。
(5)插入关键帧。 (6)创建补间动画。
(7)调整速度。 (8)保存文件,并测试影片。 探究目的:通过制作《乡村月夜》动画(图2-7),巩固元件及动作补间动画知识,探究“时间轴特效”中“转换”功能的使用方法。探究准备:背景素材。探究过程:互相交流进行。探究结果:将制作星星从左到右“淡化、涂抹”的渐变效果操作方法如下:
(1)选中该图层中的 。
(2)执行 命令。
(3)在弹出的 对话框中设置 数和 变化效果。对像(所有星星)插入—时间轴特效—转换转换播放的帧方向知识技能回顾从外部导入图片外部帧关键帧位置、大小、角度等两关键帧补间动画-100100提出希望 同学们:通过这一节课学习,我们发现制作动画并不难,然而动画制作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产业,与动画强国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希望大家努力学习,用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为我国的动画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