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透镜(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5.1 透镜(同步练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8-08-08 16:46: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1 透镜
一.选择题(共17小题)
1.(2018 广安)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岸边的人在水中所成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物体离平面镜越近像越大
C.使用投影仪可以在屏幕上形成正立放大的实像,光在屏幕上发生了漫反射
D.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可用来矫正近视眼
2.(2018 沂源县一模)下面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3.(2018 兰州模拟)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因此通过凸透镜的光一定会聚在焦点上
B.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焦点,凸透镜有实焦点,凹透镜有虚焦点
C.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
D.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凹透镜后一定经过焦点
4.(2018 南岗区一模)三只激光笔发出三束光线射向凸透镜,在A点交汇的两条光线经透镜在右侧B点交汇,关于此光路涉及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透镜右侧的F点是像点,B点也是像点
B.因为B点是像点,所以B点会有能量的聚集,F点不是像点因此F点不会有能量的聚集
C.所有经过A点的光经凸透镜后都会交于B点
D.此光路并没有体现出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5.(2018 张家口二模)如图所示,O为凸透镜的光心,Q1OQ2为凸透镜的主光轴,F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用f表示透镜的焦距,A′B′为物体AB的像,A′B′箭头方向平行于主光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AB在图中M区域,与主光轴平行
B.物体AB在图中M区域,与主光轴不平行
C.物体AB在图中P区域,与主光轴平行
D.物体AB在图中P区域,与主光轴不平行
6.(2017秋 崆峒区期末)下列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7.(2018春 凤翔县期末)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如图所示。图甲和图乙中方框内的透镜依次是(  )
A.凸透镜、凹透镜 B.凸透镜、凸透镜
C.凹透镜、凸透镜 D.凹透镜、凹透镜
8.(2017秋 无为县期末)图中只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前后的光路(图中未画出透镜)情形。请你根据光路的方向判断其中属于凸透镜是(  )
A.a B.b、d C.c D.a、b、c、d
9.(2017秋 常州期末)如图所示,虚线方框内为透镜,透镜左侧的两束光经过透镜折射后的出射光如图所示。甲、乙两图中的虚线方框内(  )
A.甲为凸透镜,乙为凹透镜 B.甲为凹透镜,乙为凸透镜
C.甲、乙都为凸透镜 D.甲、乙都为凹透镜
10.(2017秋 唐河县期末)如图所示是透镜对光的作用,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1.(2017秋 抚宁县期末)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通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方向
B.通过透镜的每一条光路都是可逆的
C.焦距越长,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越强
D.凸透镜的边缘一定比中央薄
12.(2018春 临淄区校级月考)光线经过甲乙两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则关于两透镜的类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凸透镜,乙是凹透镜 B.甲是凹透镜,乙是凸透镜
C.甲、乙都是凸透镜 D.甲、乙都是凹透镜
13.(2017 房山区一模)下列光学器件中,对光有会聚作用的是(  )
A.平面镜 B.凸面镜 C.凹透镜 D.凸透镜
14.(2017 马山县二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对平行光有发散作用
B.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不在同一平面内
C.一束太阳光可以通过三棱镜分解为七种不同的色光
D.人离平面镜越远,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就越小
15.(2016秋 宝塔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虚线方框内各放置一个透镜,远处发出的两束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如图所示,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a)为凸透镜(b)为凹透镜 B.(a)(b)都为凸透镜
C.(a)为凹透镜(b)为凸透镜 D.(a)(b)都为凹透镜
16.(2018 高新区模拟)如图甲所示虚线方框内各放置一个透镜,发光点S发出的两束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如图乙所示,则(  )
A.甲为凹透镜,乙为凸透镜 B.甲、乙都为凸透镜
C.甲为凸透镜、乙为凹透镜 D.甲、乙都为凹透镜
17.(2016 祁阳县二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
B.人离平面镜越远,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就越小
C.一束太阳光可以通过三棱镜分解为不同的色光
D.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不在同一平面内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8.(2018 内江)在森林中旅游时,导游会提醒你,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这是由于下雨时瓶内灌了雨水后,相当于一个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太阳出来后,它对光线有   作用,可能会引起森林火灾。
19.(2018春 定兴县期末)夏天,小明的爸爸经常开车带他出外旅游。小明发现爸爸喜欢在烈日下洗车,并认为这样洗车后车身上的水干得快。小明却告诉爸爸这样洗车不好,原因是水滴能形成   镜,对光起   作用,使车漆最上部温度升高,久之,车漆会失去光泽,并且造成色泽不均匀。
20.(2017秋 兰陵县期末)在森林里决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后相当于一个   镜对太阳光有   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
21.(2017秋 紫金县校级期末)在森林里游客如果随地丢弃装水的透明圆饮料瓶,可能会引起森林火灾,这是因为饮料瓶相当于   镜,它对光有   作用;透过装了水矿泉水瓶看手指,看到的手指是   的(选填“放大”、“缩小”或“不变”)。
22.(2017秋 淮安区期末)如图所示,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前后移动卡片纸,得到一最小、最亮的光点,测得光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是 5cm.光点是由凸透镜对光的    作用形成的,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3.(2017秋 西城区期末)在如图中画出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24.(2018春 陈仓区期中)在森林和草原中旅游时,请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因为饮料瓶内进入水后,饮料瓶就相当于一个   透镜,对太阳光有   作用,容易引起   灾。
25.(2017 益阳模拟)如图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   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三.作图题(共4小题)
26.(2018 深圳)如图所示,完成凸透镜的光路图。
27.(2018 达州)完成光路图,根据图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作出相应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
28.(2018 南充模拟)根据图中所给的折射光线,补充相应的入射光线。
29.(2018 霞山区校级模拟)请在题图中画出光线AO的折射光线和BC的入射光线。
 
四.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30.(2018 郑州模拟)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小羽为了研究凸透镜对不同颜色光的会聚作用。
(1)小羽第一次用红色平行光来研究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实验如图甲所示,则他利用红色平行光测得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小羽回想起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如图乙所示),受此启发,于是他在图甲的实验装置中改用紫色平行光来进行实验,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要使紫色平行光也会聚在光屏上,则光屏沿光具座应该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
 
 
一.选择题(共17小题)
1.(2018 广安)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岸边的人在水中所成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物体离平面镜越近像越大
C.使用投影仪可以在屏幕上形成正立放大的实像,光在屏幕上发生了漫反射
D.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可用来矫正近视眼
【解答】解:
A、“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
B、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不会变大,故B错误;
C、投影仪可以在屏幕上形成正立放大的实像,为了使各个方向的人都能看到屏幕上的像,故光在屏幕上要发生漫反射,故C错误;
D、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因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近视眼应该配戴凹透镜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故D正确。
故选:D。
 
2.(2018 沂源县一模)下面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A、光线的箭头方向画反了。不知哪是反射光线,哪是入射光线,故本选项错误。
B、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要小于入射角,而图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本选项错误。
C、凹透镜具有发散光线的作用,图中通过凹透镜的光线会聚了,故本选项错误。
D、从焦点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主光轴射出。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D。
 
3.(2018 兰州模拟)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因此通过凸透镜的光一定会聚在焦点上
B.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焦点,凸透镜有实焦点,凹透镜有虚焦点
C.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
D.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凹透镜后一定经过焦点
【解答】解:A、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但光线通过凸透镜不一定能会聚于一点,故A错误;
B、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焦点,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故B正确;
C、凸透镜对所有光线有会聚作用,故C错误;
D、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一定经过焦点,故D错误。
故选:B。
 
4.(2018 南岗区一模)三只激光笔发出三束光线射向凸透镜,在A点交汇的两条光线经透镜在右侧B点交汇,关于此光路涉及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透镜右侧的F点是像点,B点也是像点
B.因为B点是像点,所以B点会有能量的聚集,F点不是像点因此F点不会有能量的聚集
C.所有经过A点的光经凸透镜后都会交于B点
D.此光路并没有体现出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解答】解:A、在A点交汇的两条光线经透镜在右侧B点交汇,说明B点是像点;根据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可知,F点是凸透镜的焦点,不是像点。故A错误;
B、因为B点是像点,所以B点会有能量的聚集,F点虽然不是像点,但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在F点交汇,所以也有能量的聚集。故B错误;
C、因为B点是像点,所以,所有经过A点的光经凸透镜后都会交于B点。故C正确;
D、由图可知,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更加靠近主光轴,所以此光路并体现出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5.(2018 张家口二模)如图所示,O为凸透镜的光心,Q1OQ2为凸透镜的主光轴,F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用f表示透镜的焦距,A′B′为物体AB的像,A′B′箭头方向平行于主光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AB在图中M区域,与主光轴平行
B.物体AB在图中M区域,与主光轴不平行
C.物体AB在图中P区域,与主光轴平行
D.物体AB在图中P区域,与主光轴不平行
【解答】解:
由题意知,像A′B′成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根据凸透镜成像的特点,此时物体应在二倍焦距以外,且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因此物体应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且物体在主光轴下方,根据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利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作出物体AB,由图可知,物体应在主光轴下方,所以物体在图中P区域,箭头方向向右斜上方,与主光轴不平行。
故选:D。
 
6.(2017秋 崆峒区期末)下列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
A、对于凸透镜,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故A正确;
B、从焦点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主光轴,故B错;
C、从虚焦点发出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更加发散,而图中折射光线是平行的,故C错;
D、对于凹透镜,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焦点,故D错。
故选:A。
 
7.(2018春 凤翔县期末)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如图所示。图甲和图乙中方框内的透镜依次是(  )
A.凸透镜、凹透镜 B.凸透镜、凸透镜
C.凹透镜、凸透镜 D.凹透镜、凹透镜
【解答】解:光通过甲中透镜后折射光线变得会聚了,因此应是凸透镜。
光通过乙中透镜后折射光线变得发散了,因此应是凹透镜。
故选:A。
 
8.(2017秋 无为县期末)图中只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前后的光路(图中未画出透镜)情形。请你根据光路的方向判断其中属于凸透镜是(  )
A.a B.b、d C.c D.a、b、c、d
【解答】解:a、两条将要会聚的光线,经图示透镜折射后,变得发散,因此该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为凹透镜。
b、两条将要会聚的光线,经图示透镜折射后,变得平行射出(发散),因此该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为凹透镜。
c、从主光轴的一点发出的光线经图示透镜折射后,变得会聚,因此该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为凸透镜。
d、两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图示透镜折射后,变得发散,因此该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为凹透镜。
则其中属于凸透镜的只有c。
如图所示:
故选:C。
 
9.(2017秋 常州期末)如图所示,虚线方框内为透镜,透镜左侧的两束光经过透镜折射后的出射光如图所示。甲、乙两图中的虚线方框内(  )
A.甲为凸透镜,乙为凹透镜 B.甲为凹透镜,乙为凸透镜
C.甲、乙都为凸透镜 D.甲、乙都为凹透镜
【解答】解:从一个发光点发出的两束光通过甲透镜后折射光线变得会聚了,因此是凸透镜。
平行于主光轴的两束光通过乙透镜后折射光线变得会聚了,因此是凸透镜。
故选:C。
 
10.(2017秋 唐河县期末)如图所示是透镜对光的作用,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A、对于凹透镜,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焦点,故A错误;
B、对于凹透镜,指向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故B正确;
C、对于凸透镜,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故C错误;
D、对于凸透镜,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故D错误。
故选:B。
 
11.(2017秋 抚宁县期末)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通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方向
B.通过透镜的每一条光路都是可逆的
C.焦距越长,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越强
D.凸透镜的边缘一定比中央薄
【解答】解:A、对于透镜,通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方向。故A正确;
B、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所以通过透镜的每一条光路都是可逆的。故B正确;
C、焦距越长,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越弱,故C错误;
D、根据凸透镜的概念可知,凸透镜的边缘一定比中央薄。故D正确。
故选:C。
 
12.(2018春 临淄区校级月考)光线经过甲乙两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则关于两透镜的类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凸透镜,乙是凹透镜 B.甲是凹透镜,乙是凸透镜
C.甲、乙都是凸透镜 D.甲、乙都是凹透镜
【解答】解:光通过甲透镜后折射光线会聚了,因此甲为凸透镜;而光线经过乙之后,折射光线发散了,故乙应为凹透镜。
故选:A。
 
13.(2017 房山区一模)下列光学器件中,对光有会聚作用的是(  )
A.平面镜 B.凸面镜 C.凹透镜 D.凸透镜
【解答】解:A、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平行光入射、反射的也是平行光,对光没有会聚作用,故A错误;
B、凸面镜是利用了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路线的作用,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B错误;
C、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C错误;
D、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D正确。
故选:D。
 
14.(2017 马山县二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对平行光有发散作用
B.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不在同一平面内
C.一束太阳光可以通过三棱镜分解为七种不同的色光
D.人离平面镜越远,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就越小
【解答】解:A、凸透镜对任何光都有会聚作用,故A错误;
B、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一定在同一平面内,故B错误;
C、一束太阳光可以通过三棱镜分解为七种不同的色光,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故C正确;
D、平面镜成像时,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始终相等,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15.(2016秋 宝塔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虚线方框内各放置一个透镜,远处发出的两束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如图所示,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a)为凸透镜(b)为凹透镜 B.(a)(b)都为凸透镜
C.(a)为凹透镜(b)为凸透镜 D.(a)(b)都为凹透镜
【解答】解:由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两个图中都是凹透镜。
故选:D。
 
16.(2018 高新区模拟)如图甲所示虚线方框内各放置一个透镜,发光点S发出的两束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如图乙所示,则(  )
A.甲为凹透镜,乙为凸透镜 B.甲、乙都为凸透镜
C.甲为凸透镜、乙为凹透镜 D.甲、乙都为凹透镜
【解答】解:发光点S发出的两束光通过甲、乙透镜后折射光线变得会聚了,因此两图都应是凸透镜。
故选:B。
 
17.(2016 祁阳县二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
B.人离平面镜越远,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就越小
C.一束太阳光可以通过三棱镜分解为不同的色光
D.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不在同一平面内
【解答】解:A、据课本知识可知,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A错误;
B、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人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等大的,故B错误;
C、白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分解为七种颜色的色光,故一束太阳光可以通过三棱镜分解为不同的色光,故C正确;
D、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故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8.(2018 内江)在森林中旅游时,导游会提醒你,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这是由于下雨时瓶内灌了雨水后,相当于一个 凸透镜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太阳出来后,它对光线有 会聚 作用,可能会引起森林火灾。
【解答】解:因为瓶内灌了雨水后,瓶中水的形状是中间厚、边缘薄,符合凸透镜的形状特点,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如果热量集中,会造成树叶燃烧,造成火灾。
故答案为:凸透镜;会聚。
 
19.(2018春 定兴县期末)夏天,小明的爸爸经常开车带他出外旅游。小明发现爸爸喜欢在烈日下洗车,并认为这样洗车后车身上的水干得快。小明却告诉爸爸这样洗车不好,原因是水滴能形成 凸透 镜,对光起 会聚 作用,使车漆最上部温度升高,久之,车漆会失去光泽,并且造成色泽不均匀。
【解答】解:在阳光下的水滴好比一个小的凸透镜,把太阳光进行了会聚,同时也会聚了太阳光的能量,使得局部高温,从而伤害汽车的外表。
故答案为:凸透;会聚。
 
20.(2017秋 兰陵县期末)在森林里决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后相当于一个 凸透 镜对太阳光有 会聚 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
【解答】解:
雨水进入饮料瓶之后,瓶中水的形状是中间厚、边缘薄,符合凸透镜的形状特点,它能使太阳光会聚于焦点,使焦点处的光最集中、温度最高,可点燃枯草、枯枝和树叶等易燃物,造成火灾。
故答案为:凸透; 会聚。
 
21.(2017秋 紫金县校级期末)在森林里游客如果随地丢弃装水的透明圆饮料瓶,可能会引起森林火灾,这是因为饮料瓶相当于 凸透 镜,它对光有 会聚 作用;透过装了水矿泉水瓶看手指,看到的手指是 放大 的(选填“放大”、“缩小”或“不变”)。
【解答】解:装水的饮料瓶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凸透镜,它能使太阳光会聚于焦点,焦点处的光最集中,温度最高,可点燃枯草、枯枝和树叶等易燃物。
透过装了水矿泉水瓶看手指,此时的矿泉水瓶相当于放大镜,故看到的手指是放大的。
故答案为:凸透;会聚;放大。
 
22.(2017秋 淮安区期末)如图所示,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前后移动卡片纸,得到一最小、最亮的光点,测得光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是 5cm.光点是由凸透镜对光的 会聚  作用形成的,凸透镜的焦距是 5  cm。
【解答】解:在卡片纸上得到一最小、最亮的光点即为凸透镜的焦点,焦距指的是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由此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5cm,光点是由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形成的。
故答案为:会聚;5。
 
23.(2017秋 西城区期末)在如图中画出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解答】解:
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过焦点,由此可以确定这条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24.(2018春 陈仓区期中)在森林和草原中旅游时,请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因为饮料瓶内进入水后,饮料瓶就相当于一个 凸 透镜,对太阳光有 会聚 作用,容易引起 火 灾。
【解答】解:因为瓶中进入水之后,瓶中的水形状是中间厚、边缘薄,符合凸透镜的形状特点,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如果热量集中,会造成树叶燃烧,造成火灾。
故答案为:凸;会聚;火。
 
25.(2017 益阳模拟)如图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 会聚 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11.0 cm。
【解答】解: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就是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焦距,根据图示中光屏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可以读出该凸透镜的焦距f=41.0cm﹣30.0cm=11.0cm。
故答案为:会聚;11.0。
 
三.作图题(共4小题)
26.(2018 深圳)如图所示,完成凸透镜的光路图。
【解答】解:
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
 
27.(2018 达州)完成光路图,根据图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作出相应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
【解答】解: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变,过二倍焦距处的折射光线的入射光线通过凸透镜另一侧二倍焦距处,如图所示:
 
28.(2018 南充模拟)根据图中所给的折射光线,补充相应的入射光线。
【解答】解: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
 
29.(2018 霞山区校级模拟)请在题图中画出光线AO的折射光线和BC的入射光线。
【解答】解:
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30.(2018 郑州模拟)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小羽为了研究凸透镜对不同颜色光的会聚作用。
(1)小羽第一次用红色平行光来研究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实验如图甲所示,则他利用红色平行光测得凸透镜的焦距为 10.0 cm。
(2)小羽回想起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如图乙所示),受此启发,于是他在图甲的实验装置中改用紫色平行光来进行实验,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要使紫色平行光也会聚在光屏上,则光屏沿光具座应该向 靠近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
【解答】解:(1)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该点为凸透镜的焦点,由图知,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为40.0cm﹣30.0cm=10.0c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