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穆罕默德阿里改革》课件(共7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穆罕默德阿里改革》课件(共7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8-09 19:51: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70张PPT。欧洲宗教改革核心知识概阅时间:16世纪
地点:发源于德意志,发展到整个西欧。
领域:宗教和政治。
形式:宗教改革和政治革命。
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和政治运动。
主体:资产阶级及接受资产阶级思想意识的基督教徒,封建领主,农民群众等。1、了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 2、简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埃及历史上的作用 课标要求埃及风光非洲国家
地理:地处非洲大陆东北部。临红海、地中海,领土包括位于亚洲西南端的西奈半岛,海岸红长约2700千米。境内地势平坦,沙漠面积占国土的95%以上。埃及最高峰凯瑟琳山在西奈半岛南部,海拔2637米。尼罗河纵贯南北,下游三角洲地区支流纵横,多湖沼。苏伊士运河为著名国际航道。大部分地区干燥少雨,属热带沙漠气候。年降水量较多的地中海沿岸仅有150-170毫米,北部年降水时不足30毫米。气温日较差很大,沙漠地区可达40度以上。
简史: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3200年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后被波斯人和希腊马其顿人征服。公元前30年,罗马人占领埃及,进行长达600年的统治。公元639年,阿拉伯人入侵。1517年沦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一个行省。19世纪50年代起,英、法势力日益渗入。1882年,英国军队占领埃及。1914年起沦为英保护国。1922年2月28日,英被迫宣布埃及为独立国家,但保留对国防、外交、少数民族等问题的处置权。1952年7月23日,法鲁克王朝被推翻。直到1956年英国军队撤出苏伊士运河区。 1953年6月18日成立埃及共和国。1958年2月同叙利亚合并,成立阿拉伯联合共和国。1961年叙利亚脱离。1971年改国名为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文明古国
外族入侵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开展了工业革命,他们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把殖民扩张的触角伸到世界每一个角落。一些尚处于农业文明的国家,如埃及、中国、日本等都受到其武力侵略和思想冲击。如何摆脱落后的局面,富国强兵,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主要问题进行改革,向西方学习,实现社会转型日本的明治天皇中国的洋务运动及光绪帝和康有为 同古印度、古巴比伦文明一样,古埃及文明早已隐没在茫茫戈壁荒漠之中。自9世纪始,埃及出现过多个异族王权。16世纪初期,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占领埃及;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和英国先后侵略过埃及。各种政治集团在埃及争权夺利,战乱频仍,人民痛苦。
1805年,穆罕默德·阿里王朝建立,一场划时代的改革开始了。改革使几个世纪停滞不前的埃及社会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使埃及成为地中海东部最强大的国家。由此,埃及成为亚非最先开始实行近代化的国家。这次改革无论在埃及还是非洲历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专题教学总体设计思路
19世纪初期埃及人民在阿里的领导下进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近代化改革
改革的目的是:应对西方工业文明的挑战,摆脱外敌入侵,结束本国马木鲁克四分五裂的封建统治,实现富国强兵。一、待解决的文明古国(一)资本主义文明的冲击
——阿里改革的背景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发生的背景18C末19C初奥斯曼统治下的封建帝国埃及18C末马木鲁克的封建统治英法对埃及的争夺一、资本主义文明的冲击阅读教材思考并归纳改革前埃及的社会状况。① 16世纪开始埃及主要处于哪个帝国统治之下?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是由伊斯兰化的突厥人建立起来的军事帝国。16世纪中叶,苏里曼一世统治时期(1520~1566年),奥斯曼帝国臻于鼎盛,帝国的版图囊括了昔日拜占廷和阿拉伯帝国统治的大部分地区,形成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17世纪末的奥斯曼帝国疆界奥斯曼土耳其的兴起和扩张知识概览:
①建立:13世纪末,一个突厥人部落的首领奥斯曼在小亚细亚建国,国家名称──奥斯曼土耳其。
②政权特点:军事封建国家
③国教:伊斯兰教
④都城:伊斯坦布尔即拜占廷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攻占拜占廷首都)
⑤影响:16世纪,成为地跨三大洲的大帝国。②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下的埃及存在哪些政治集团?帕夏(总督)、马木鲁克、近卫军马木鲁克 马木鲁克原意“奴隶侍卫队”,他们原是埃及统治者从中亚和高加索等地买来的奴隶,编入军队充当侍卫。13世纪中叶。马木鲁克在埃及建立了自己的王朝。埃及被奥斯曼帝国征服后,马木鲁克仍保留了相当的实力,他们生性强悍、习于骑射,为了各自帮派和家族利益,经常进行仇杀、凶斗活动,劫掠民财,是埃及社会动乱的祸源之一。埃及国内的三大政治力量:
①马木鲁克:奥斯曼帝国征服埃及前的马木路克王朝的统治者。原意为“奴隶”(mamluk),曾是埃及阿尤布王朝时期从中亚买来的军事奴隶。
②帕夏:土耳其派遣驻埃及的总督,代表素丹,是埃及的最高行政长官。
③近卫军:有土耳其近卫军和马木路克近卫军两类。③他们三者之间平时的关系如何?争权夺利。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马木鲁克的势力超过帕夏和近卫军的势力2、马木鲁克的统治政治上经济上外交上(1)在政治上争权夺利,内战频繁,社会动荡不安;1、马木鲁克的统治(1)在政治上争权夺利,内战频繁,社会动荡不安;
(2)经济上占有全国大部分的土地,实行包税制度,税收繁多、沉重,残酷地压榨人民;2、马木鲁克的统治包税制
 基本内容:
①凡能够向政府预付一年土地税的,就可以获得包税权
②包税人在包税区享有绝对的权利,包税人将土地分租农民耕种,可以随意在包税区内向农民征收地租和各种捐税,税收余额归自己所有。
③包税权可以世袭,也能转让或出卖。
 
实质:
奥斯曼帝国对埃及进行掠夺的一种经济手段。
  包税人“在夜晚催促农民第二天早早起来干活。谁稍晚一点,哪怕家里有紧要事情,也不行,乡丁们会来揪着他的胡须又打又骂”。
——埃及历史学家迦白鲁谛④包税制给埃及经济造成什么影响?经济残破,农业、手工业破产⑤包税制给埃及阶级关系造成了什么影响?阶级矛盾尖锐,农民、城市平民反抗斗争不断⑥经济落后、阶级矛盾尖锐会给埃及的军事造成什么影响?造成军事力量弱小(1)在政治上争权夺利,内战频繁,社会动荡不安;
(2)经济上占有全国大部分的土地,实行包税制度,税收繁多、沉重,残酷地压榨人民;
(3)对外奉行闭关的政策,极力排斥西方先进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2、马木鲁克的统治总结:
国力衰弱
局势动荡⑦埃及在近代遭受了哪些国家的侵略?法国、英国3、法国和英国的殖民入侵 目的:史实影响背景:英法相继开展和完成工革,加紧对外扩张
埃及地理位置重要;政局动荡,经济落后英法企图占领埃及,作为其争霸东方的基地。(欧洲霸权和殖民霸权)1798年拿破仑远征,变埃及为殖民地1801年英土联军和埃及人民赶走法军1807年英军被迫撤离埃及给埃及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
客观上打击了埃及封建势力,传播了西方资阶思想文化,促成了埃及民族觉醒 【材料阅读与思考】
请思考:法国进攻埃及的原因有哪些?它占领埃及的最终目的何在? 法国侵略埃及主要原因
埃及地理位置重要,
与英国争霸,打击英国对外扩张势头
最终目的
建立法国对外扩张的东方基地,称霸世界1798年法军侵入开罗 政治上打击封建军事集团马木路克势力;
经济上废除封建的包税制,注意改进农业生产技术,促进农业生产;
文化上加大对古埃及文化的研究和保护。
这一系列措施客观上猛烈冲击了埃及封建社会结构,结束了它与世隔绝的状态,从而揭开了埃及社会大变革的序幕。 拿破仑对埃及的殖民统治,其中侵略性是主要的,但不可否认的是,拿破仑在埃及的统治给埃及的历史进步打开了大门。(二)“乱世”中的穆罕默德·阿里埃及首都开罗的穆罕默德·阿里大寺政治人物:穆罕默德·阿里 穆罕默德·阿里(1769-1849)出生于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爱琴海沿岸海港卡瓦拉,阿尔巴尼亚族人。成年后,做过生意,交游广泛,结识了很多西方人,逐渐认识到奥斯曼帝国的衰败和西方的先进。1801年,穆罕默德·阿里应征入伍,随军开赴埃及,同法军作战。他能征善战,迅速成为高级将领,掌握了奥斯曼帝国驻埃及军队的大部分军权。1805年迫使土耳土素丹任命他为埃及总督(帕夏),建立起穆罕默德·阿里王朝,成为埃及实际上的国王。【合作学习】
指出法国败退后埃及国内的主要矛盾和面临的革命任务?外国资本主义和埃及人民
农民阶级和本国马木鲁克封建集团主要矛盾      革命任务反侵略
反封建二、“乱世”中的穆罕默德·阿里背景:内忧
外患过程目的:奥斯曼帝国和马的封建统治
英国的侵略结束四分五裂的封建统治,实现富国强兵土军主力将领-1805年为总督-1807年领导打败英军评价:民族英雄,完成国内统一,符合埃及人民的意愿 结果:埃及人民在亚历山大港抗击英国侵略二、中兴埃及的改革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内容及影响埃及金字塔远眺“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
—阿里 由于连年的战争,埃及经济
十分落后,军事力量也非常弱
小,这种情况远不能适应抵御外
来入侵的需要。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建立强大
的帝国,阿里认
识到必须进行全
面的改革,富国
强兵。背景——
政局动荡、经济落后、外部危机、条件具备2、经济落后:埃及盛行包税制,沉重的剥削导致农业和手工业遭到严重破坏,阶级矛盾激化
3、外部危机:18世纪末19世纪初,已进行工业革命的法、英先后侵略埃及,埃及面临着严峻的外部挑战
4、条件具备:1805年穆罕默德·阿里王朝建立。面对内忧外患,阿里志在推行维护统治、抵御侵略、建立强国这一富国强兵的、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1、政局动荡:属于奥斯曼帝国行省的埃及,各种政治集团(马木路克、帕夏和近卫军)争权夺利,战乱频仍改革背景中的核心概念细解与掌握核心概念列举:
一大帝国:奥斯曼帝国
政治力量:马木路克、帕夏、近卫军
经济制度:包税制
国际形势:工业革命时英法对外殖民
政治人物: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土地制度取消免税地没收宗教地产,打击宗教势力废除包税制兴修水利,推广改良农具,引种新的农作物品种设立专门机构加强对农业生产的管理恢复和发展了农业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为工业提供原料和积累资金背景:萨拉丁城堡屠杀事件阿里的“鸿门宴”
 1811年,阿里邀请开罗附近的马木鲁克大小头领及其随从470人前往萨拉丁城堡出席宴会。平素骄横惯了的马木鲁克头领根本不会想到阿里敢把他们怎么样,因此他们只带了少数随从,肆无忌惮地前来赴宴。宴会结束后,早有准备的阿里立即对疏于防范的马木鲁克首领发动突然袭击。通向大门有一段石头垒成的高墙,前面是狭窄的下坡石阶小道,当马木鲁克们经过此处时,阿里军队突然从高墙上推下无数块大石头,把他们砸得抱头鼠窜,与此同时,密集的子弹又毫不留情地雨点般飞过来,结果只有一人漏网,其余的全部被歼。紧接着,阿里在全国展开大搜捕,一共消灭了1000多人,残余分子或仓皇逃窜各地,或就地宣誓效忠阿里。至此,统治埃及达500年之久的马木鲁克作为一股政治势力不复存在。宗教长老阶层过去起的作用及后来的威胁:
在反英法侵略、推翻马木路克统治和阿里上台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势力日益膨胀
后逐渐成为骄奢淫逸的封建主,引起人民不满,给阿里政权带来威胁
1809年颁布法令
规定宗教地产不再享有免税权,对于没有地契或地契不合规格的宗教地产收归国有
措施打击了宗教势力,削弱了宗教对政治的影响废除包税制将全部包税地收归国有,其中一半土地分配给王公贵族、政府官吏和地方豪绅——新封建地主——构成统治基础
改革赋税制度
各种捐税折合为单一的土地税,并按土地等级制定标准
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承认土地占有者有转让和抵押土地的权利 发展机器工业创办近代工厂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培养本国技师,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行政手段减少进口,保护民族工业促进民族经济发展;
加快埃及近代化进程。  1834年,法国元帅马尔蒙参观了亚历山大造船厂,他在访问记中写道:“这个厂建立不到六年,就造了十艘主力舰。每艘备有百门大炮,其中七艘已在海上游弋,另外三搜即将下水……埃及是一个没有木材、铁矿和铜矿的国家,是一个缺乏训练有素的工人和水手的国家。正是在这个国家里,建成了造船厂,并在短期内把海军扩展到如此惊人的地步。”改革行政制度中央设高级国务会议简化地方行政区划大力压制马木鲁克势力
(撒拉丁城堡大屠杀)整顿治安,消灭盗匪加强了中央集权,稳定了社会秩序
埃及出现了数百年未有的统一局面有的学者认为,穆罕默德·阿里的政治改革,使他成为埃及的独裁者。试比较埃及与同时代其他国家的政治制度,谈谈你自己的看法。提示:
此时,英国是君主立宪制、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制和两党制。德国、俄国,还有亚洲的中国和日本,仍处于封建专制制度的统治之下。
阿里的政治制度与同时代的英美相比,无疑是独裁的,但与仍是封建专制制度的国家相比,阿里已经是一个比较开明的君主了。创办步兵学校,聘请外国教官;
加紧征兵,加强训练发展海军,建成两支舰队积极对外扩张军事实力增强,
获得民族独立仿照西方教育制度,建学校派留学生建印刷厂,办报纸引进西方科技;
促进文化繁荣;
培养改革人才㈠经济上:创办近代工业
㈡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
㈢军事上:发展步兵海军
㈣教育上:用西方教育体制取代传统二、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内容三、阿里改革的结果1、结果1849年阿巴斯一世上台,废除了阿里的一切改革措施,阿里改革最终失败。2、失败原因(2)穷兵黩武,连年的对外战争(1)专制残暴,矛盾激化、危机加重三、阿里改革的结果2、失败原因(3)欧洲列强的干涉根本原因----没有改变落后的封建制度 ⑴重要原因:改革给人民带来灾难。为了对外战争,阿里不断征收重税,并强制人民参军,激化了阶级矛盾,激起了人民的反抗。
⑵经济改革的困难。一是资金匮乏,工厂的产品大多用于对外战争,没有多少利润;二是管理不善,工厂的厂长多是现役军官,他们营私舞弊,克扣工人工资。
⑶外商挟技居奇。外商将老式的、甚至完全报废的机器高价卖给埃及政府;外国技师故意不向埃及人传授技术,有意破坏生产。
⑷欧洲列强的破坏:阿里帝国的建立,引起欧洲一些列强的嫉恨,它们想方设法破坏改革。(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的西欧以囊括世界为己任,埃及必定成为列强扩张对象的重要选择。列强宁可维持腐朽的奥斯曼土耳其,也不愿埃及在中东地区称霸,以避免成为他们拓展殖民地的障碍。) 穆罕默德·阿里的对外扩张从1811—1841年,分四次出兵分别指向四个国家或地区,即东方的阿拉伯半岛、南方的苏丹、西北的希腊、北方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1、扩张的原因改革后国力增强,巩固了专制和独立。2、扩张的情况3、扩张的后果一方面赢得了国家和民族的独立;另一方面使埃及元气大伤,动摇了阿里政权的根基,是导致阿里改革失败的重要原因。 18世纪末19世纪初,封建落后的埃及先后遭到法国和英国的殖民侵略,在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斗争中崛起了穆罕默德·阿里。为巩固政权、实现民族复兴的雄心,阿里进行了伊斯兰世界中第一次有利于阿拉伯民族近代化的改革。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涉及到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教育等方面,其突出的进步之处在于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力,发展本民族的社会经济。但改革未能涉及对政治体制的根本性改造,所以改革的性质可认定为有利于埃及近代化发展的封建改革。
由于改革自身的缺陷,更由于西方势力的镇压,改革失败了,但它改变了埃及的社会面貌,拉开了埃及近代化的序幕。 关于改革的性质一种认为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运动;另一种认为是封建主义性质的改革运动。2、阿里改革的评价㈠性质有利于埃及近代化发展的封建改革㈡积极影响:政治---结束混乱局面,建立中央集权,经济---建立近代工业,提高社会生产力军事---增强军事实力,维护埃及主权文化---引进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推动
埃及历史进步 ⑴改革给人民带来灾难。
因为对外战争,阿里不断征收重税,并强制人民参军,激化了阶级矛盾,引起了人民的反抗。
⑵经济改革的困难。
一是资金匮乏,工厂的产品大多用于对外战争,没有多少利润;二是管理不善,现役军官担任厂长,他们营私舞弊,克扣工人工资。㈢局限性——对外扩张:㈡积极作用:
改革使埃及发生了数百年来未有的变化,使埃及成为地中海东部的头等强国——2、阿里改革的评价㈠性质有利于埃及近代化发展的封建改革之后埃及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工商业大为衰退,被英法所控制。但穆罕默德·阿里启动的埃及近代化进程毕竟已难以阻止。更重要的是,埃及由此成为阿拉伯世界中接受西方思想和先进技术的桥头堡。19世纪后半期的阿拉伯进步分子大多以埃及为活动基地。他可以说是一个改变了中东政治格局和近代化进程的帝王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与中国洋务运动的相似点创办近代企业、兴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和创建军队等内忧外患富国强兵,巩固封建统治地主阶级改革失败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历史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