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最弱小的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认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通过分角色朗读,抓重点词句理解“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和事物,引导学生成为有怜悯之心,善良的人
【教学重难点】
1.抓重点词句理解“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的含义,初步感受反问语气的作用。2.通过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说话的不同语气,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达标检测
谈话导入,创设情境
同学们,放假的时候你最喜欢和家人去什么地方度假呢?(生自由说),今天,我们这里也有一位小主人翁和家人一起度假,看看他们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吧!(板书课题:我不是最弱小的)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学生字,小组汇报
①自由的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②与同伴合作,朗读课后生字,相互评价
③标注自然段,将生字在课文中圈画出来
2.检查巩固
①认读“闷热、旷地”等词语(课后积累运用第一题),师生评价
②自主识字
③指导书写“垂”字,注意书写时,竖压竖中线,“娇”书写时,“女”字部,第一笔为撇点,第三笔横变为提;书空
④描红临写
⑤小组互评,所描红的生字
3.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读全文,思考: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你懂得了什么?
(假日里,萨沙一家人去森林里度假,遇上暴雨,因为一件雨衣引起了萨沙的思考的故事,懂得了我们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的道理)
②读第二段,说说本段围绕那句话来写的?
(森林里是那么美好,中心句)
③将你觉得美的句子勾画下来,与同伴交流你喜欢它的原因。
“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一朵花刚刚开放,粉红粉红的,芳香扑鼻。”(出示对应的图片)
(一丛丛体现花多,粉红粉红可以看出花颜色漂亮,芳香扑鼻,说明花的味道很好,更增添了森林的美)
“爸爸在旁边聚精会神的看书。”
(聚精会神可以看出森林的环境不仅美,而且很安静,能让爸爸专注的看书)
师:多么和谐的画面呀!妈妈和孩子们一起探索着大自然的秘密,爸爸专注的看着自己喜欢的书,谁能来读一读这几句话。
快乐的假期就是要这样轻松的度过,真的一直都是这样安静吗?
(出示课件)“突然雷声大作,先是飘下几滴雨点,接着大雨如注。”
④谁来读读这句话,你为什么要这样读?
(重读“突然”,轻读“飘下”,重读“大雨如注”)
师:谁再来读一读(师生互评)刚刚还是一幅美丽的画面,现在就被这场雷阵雨给摧毁了。这时发生了什么呢?
“爸爸赶忙把雨衣给了妈妈,结果妈妈没有穿雨衣,却把它给了萨沙。”
(“赶忙”表现出爸爸快速反应将雨衣给妈妈,怕她淋病了,体现了爸爸对妈妈的爱;“却”表现出妈妈关心自己的孩子,害怕年纪小的妹妹被雨淋病了,提现了妈妈的爱)
小结
师:真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呀!萨沙接过雨衣穿上了吗?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1.出示上节课所学习词语,开火车读
2.突然,大雨倾盆,妈妈将雨衣递给了最小的妹妹,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进课文中去吧!
二、精读课文,重点赏析
1.默读3-8段,边读边思考:从母女俩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样的疑问呢?可以标注在一旁,读完后与小伙伴说说你的想法。
①课件出示母女对话,生活中,大家和妈妈有过这样的对话吗?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谁来试试?
②指名读(评价:萨沙要读出疑问,好奇的语气;妈妈:读出关心,疼爱的语气)
师:大家读得可真好,那你们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③为什么妈妈要把雨衣给萨沙,而不是给“我”?(萨沙年纪小)
为什么妈妈说“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这句话呢?
萨沙真的弱小吗?她真的谁都保护不了吗?
师:大家可真会提问题,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再将文章分角色朗读一遍,老师来读妈妈,你们来读萨沙,读完后,请你们告诉老师,你们能体会出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吗?
2. 为什么妈妈说“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这句话呢?
联系上文,结合实际生活说说你的理解。
(萨沙只有四岁,生活自理能力差,需要大人的帮助,体质也没有托利亚强壮,妈妈才会说这样的话,列举身边正能量的例子即可)
①分男生、女生再读3-4段,读出萨沙的疑问,妈妈耐心、语重心长的解释
3.听到妈妈的解释,小萨沙是怎样回答的呢?
(出示)“这么说我就是最弱小的了?”萨沙反问道。
(“反问”一次突出了小萨沙的不服气,她觉得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可以处理自己的事情,所以再一次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出示)“要是你谁都保护不了,那你不就是最弱小的吗?”妈妈笑着回答。
①妈妈为什么要笑着回答呢?
(听到女儿的回答,觉得他很可爱,也很天真,年纪小,需要大人的照顾,肯定是弱小的,妈妈的笑体现了妈妈对儿子浓浓的爱)
②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呢?
(指名读、小组合作读,评价:读出儿子的不服气,妈妈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
4.萨沙是怎样证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请你找出文中相关语句读一读。
(出示)“他掀起雨衣,盖在粉红的蔷薇花上。”
(“掀起、盖上”说明萨沙动作很麻利的将雨衣快速搭在美丽的花朵上,体现了萨沙的善良,纯真,可爱)
5.为什么萨沙要将雨衣盖在蔷薇花上呢?
(出示)“滂沱大雨已经打落了几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它娇嫩纤弱,毫无抵抗能力。”
“滂沱大雨”(出示对应图片)体现了雨水力量很大,“娇嫩纤弱”(出示对应花的图片体现刚刚开放的蔷薇花有弱不禁风之感,引起了萨沙的怜悯之心)
师:谁能读出“大雨滂沱”的样子呢?(指名读,小组合作读)听完大家的朗读,老师仿佛看见了那可怜的小花,被大雨欺负的样子,你们觉得蔷薇花可怜吗?小萨沙跟你们也是一样的感觉,那我们还能说小萨沙是最弱小的吗?(齐读)
(出示)“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突出“最弱小”朗读指导)
三、总结升华
师:看来,我们班有着很多跟小萨沙一样强大的孩子,妈妈听到小萨沙的问题会怎样回答呢?
(我们家的小萨沙也能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和事物啦!妈妈再也不小看你啦!)
看来我们都不是“最弱小的”人啦!
板书设计:
我不是最弱小的
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爸爸(保护)妈妈
妈妈(保护)萨沙
萨沙(保护)蔷薇花
1.把下面音节补充完整。
l() p() t() h()
聊 滂 沱 毫
2.看拼音写词语
bǎohù fāngxiāng léishēng
( ) ( ) ( )
dīchui niánjí hǎoma
( ) ( ) ( )
3.填一填
滂 沱()()
()嫩() 弱
大 雨()()
()声 大 作
4.森林还有什么样的美景?
5.妈妈和孩子们在聊些什么?
爸爸看的什么书?
7.“赶忙”体现出了什么,妈妈的举动体现出了什么?
8.“我”会产生什么样的想法呢?
9.“这么说我就是最弱小的了?”里面含有什么意思,你能换一种说法来说明吗?
10.妈妈说这句话是想说明什么?体现出妈妈对萨沙怎样的感情?
用“因为”造句 。
你们喜欢小萨沙吗?为什么?
13.你们在生活中又遇到过和小萨沙同样的情况吗?你们是用什么样的方式告诉家长你不是“最弱小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