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古诗二首(课件+朗读)

文档属性

名称 3 古诗二首(课件+朗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8-09 12:50:11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3 古诗二首池上 池 上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现在已是初夏时节,让我想起了《小池》这首诗。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古诗也是讲的夏日池塘发生的事。 自由读读这首诗。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原籍山西太原,祖上迁下陕西渭南。晚年官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诗人简介  请同学们读古诗,说说以下这些字词的意思。解懂,知道。行动后留下的痕迹。一种水生植物。踪迹浮萍  请同学们读一读并想一想这句诗的意思。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天真活泼的农村儿童,他撑着一只小船,偷偷地去采人家的白莲花。 读第一句诗并思考:(1)怎样的荷塘,怎样的白莲? (2)小孩如何偷采白莲的? 考考你  请同学们读一读第二句诗,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句诗的意思。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回来的时候,他不懂怎样掩盖留下的踪迹,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荡开,船后留下了一道清清楚楚的水路。 小组讨论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天真活泼的农村儿童,他撑着一只小船,偷偷地去采人家的白莲花。回来的时候,他不懂怎样掩盖留下的踪迹,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荡开,船后留下了一道清清楚楚的水路。 指导朗读  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这首诗,并画出它的节奏。    池 上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指导朗读  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这首诗,并画出它的节奏。     池 上
小娃 撑 小艇,偷采 白莲 回。
不解 藏 踪迹,浮萍 一道 开。古诗简析 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将一“偷莲”小童的憨态描绘得惟妙惟肖。诗中最传神的当是“不解藏踪迹”一句,写尽小童顽皮、纯真情态。 课外作业  1、背诵课文。 2、依据《池上》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所 见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袁枚: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一生做过几个地方的知县,除了赢得贤明政声之外,留下的文学著作也很多,有《小仓房诗文集》、《随园诗话》、《随园随笔》和笔记小说《子不语》等。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振:震荡。樾:树阴。林樾:林中成阴的地方。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牧童骑着黄牛缓缓地行走在林间小路上,嘹亮的牧歌声透过树林,回环呼应。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欲:想捕:捉。鸣蝉:正在鸣叫的知了。意欲:心想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立:站立不动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大概是想捕捉那只正在鸣叫的蝉吧,牧童突然停止了行走,不再高声唱歌了。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考考你:
季节?
(夏天)理由?(意欲捕鸣蝉)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考考你:
心情?
(愉快)理由?(歌声振林樾)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诗人展示一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画面动静结合,活泼有趣。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抒发了作者对乡村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