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内能(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13.2内能(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8-08-10 15:16:34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3.2 内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
关于内能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的冰块内能为零 B.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C. 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D. 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
下列生活情景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锯木头时,锯条变热 B. 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变热
C. 用冰袋降温 D. 跑步使身体变得暖和
下列过程中通过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发烧时用湿毛巾敷额头能降温
B. 丁香树开花时花香四溢
C. 水烧开会把壶盖顶起
D. 小球由高处下落的过程中速度变快
在下列实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热水倒入茶杯,茶杯的温度升高
B. 将冰冻食物放在水中解冻,水变凉
C. 刚煮熟的鸡蛋放在冷水中,鸡蛋的温度降低
D. 寒冷的冬天,双手互搓,手的温度升高
如图所示,瓶内有一些水,用带孔的橡皮塞把瓶口塞住,向瓶内打气一会儿后,瓶塞跳起,在瓶塞跳起的过程中,下列关于瓶内气体说法正确的是(  )
A. 气体对瓶塞做功,气体的内能减少
B. 瓶塞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减少
C. 气体对瓶塞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加
D. 瓶塞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温度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B. 温度为0°C的物体没有内能
C. 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热量多 D. 晶体熔化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如图(a)所示,把凉牛奶放在热水里加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是牛奶温度变化图象 B. 水和牛奶最后温度相同
C. 水的温度变化比牛奶大 D. 牛奶温度变化比水慢
关于内能、温度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运动速度、物体的温度和物质状态都有关系
B. 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热量越多的热值越大
C. 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放出相同热量时煤油温度降低的多
D. 内能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向内能少的物体转移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B. 花香四溢,是因为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C. 热传递时,内能从温度高的物体转移到温度低的物体
D. 内燃机都要靠火花塞点火来使燃料猛烈燃烧
如图是“长征六号”运载发射场景,它首次采用了我国最新研制的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煤油燃烧得越充分,其热值就越大
B. 燃气对火箭做功,燃气的内能会增加
C. 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火箭升空把内能转化成机械能
D. 使用煤油作燃料,是因为它是可再生能源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同时温度一定升高
B.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
C. 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收热量,但内能一定增加
D. 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将温度传递给低温物体
关于温度、热量、比热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B. 物体内能增大一定是吸了热
C. 0℃的冰块,内能可能为零 D. 一碗水倒掉一半后,内能减小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
广州街头曾经有小贩卖糖炒栗子,栗子在翻炒一段时间后纷纷爆裂开来,透出诱人果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栗子果肉内水分对外壳做功爆开,水分内能不变
B. 栗子果肉内水分对外壳做功爆开,栗子内能减少
C. 栗子主要通过与铁锅的热传递,使其内能改变
D. 栗子主要通过铁锅对其碰撞做功,使其内能改变
如图所示,将注射器的小孔用橡皮帽堵住,快速推动活塞,压缩注射器内的空气.则注射器内的空气(  )
A. 密度变小 B. 温度升高 C. 压强不变 D. 内能增大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
如图所示实验中,我们看到塞子从试管口跳出,这是由于水蒸气对塞子______ ,水蒸气的______ 能转化成塞子的______ 能.
请写出下列“热”的物理含义:
(1)摩擦生热,这里的“热”是指:______ ;
(2)物体吸热升温,这里的“热”是指:______ ;
(3)这杯水很热,这里的“热”是指:______ .
如图,活塞将气缸分成甲、乙两气室、活塞(连同拉杆)是绝热的,且不漏气,以E甲、E乙分别表示甲、乙两气室中气体的内能,则在将拉杆缓慢向外拉的过程中E甲和E乙的变化情况分别是:E甲______,E乙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
为比较水、空气对牛奶的冷却效果,探究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一盒牛奶分别装入两个瓶中,一个放在水中,一个放在空气中,其它条件均相同,如图1所示.
实验时他们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甲/℃ 70 60 53 47 42 39 37 35 34 33
乙/℃ 70 66 61 58 55 52 50 48 47 46
(1)甲、乙两瓶中的牛奶质量应该______ ;
(2)根据表中数据,已将乙瓶中牛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画在坐标系中,请将甲瓶中牛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画在同一个坐标系中;
(3)本次实验中,小明发现______ 的冷却效果更好(填“甲”或“乙”);
(4)通过分析,小明又发现,甲瓶中牛奶冷却快慢前后不一致,是越来越______ .
研究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小明做了两个实验:
实验甲:如图1所示,将装有少量乙醚的薄壁金属管固定于桌面,用橡皮塞塞紧,来回快速拉动缠在金属管外的皮绳,过一会儿,可以观察到橡皮塞从管口飞出。
实验乙:如图2所示,用气筒不断向装有少量水的瓶内用力打气,可观察到瓶塞从瓶口跳出,此时瓶内有白雾
产生。
(1)在甲实验中:橡皮塞从管口飞出,是______ 的内能转化为橡皮塞的机械能。
A.皮绳 B.金属管 C.橡皮塞 D.乙醚气体
(2)在乙实验中:当瓶塞从瓶口跳出时,瓶内有白雾产生,这时瓶内气体的内能______,温度降低,发生了液化现象。
A.增大 B.减少 C.不变 D.无法确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3.2 内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
关于内能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的冰块内能为零 B.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C. 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D. 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
【答案】D
【解析】解:A、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故0℃的冰块也有内能,故A错误;
B、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有关,所以温度高的物体,但质量小,内能不一定大,故B错误;
C、晶体熔化过程中,质量、温度不变,但吸热,故内能增加且温度不升高,故C错误;
D、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故D正确;
故选:D。
(1)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2)内能的大小与物体质量、温度和状态有关;
(3)晶体熔化过程中,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升高;
此题考查了内能的影响因素、具有内能的条件、内能的改变等知识点,是一道综合题。
下列生活情景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锯木头时,锯条变热 B. 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变热
C. 用冰袋降温 D. 跑步使身体变得暖和
【答案】C
【解析】解:
A、用锯片锯木头,锯片发热,是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利用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故A不合题意;
B、铁丝反复弯折,是对铁丝做功,使铁丝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不合题意;
C、用冰袋降温,是水从人体吸收热量,使人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符合题意;
D、跑步使身体变得暖和,是通过做功的方法,使人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做功主要有摩擦生热和压缩气体做功等,做功实质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实质是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是从一个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考查了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判断是做功还是热传递,关键是看能量是发生了转化还是转移.
下列过程中通过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发烧时用湿毛巾敷额头能降温
B. 丁香树开花时花香四溢
C. 水烧开会把壶盖顶起
D. 小球由高处下落的过程中速度变快
【答案】C
【解析】解:
A、发烧时用湿毛巾敷额头能降温,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错误;
B、丁香树开花时花香四溢,属于扩散现象,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B错误;
C、水烧开会把壶盖顶起,水蒸气对壶盖做功,使水蒸气的内能减少,是通过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正确;
D、小球从高处下落的过程中速度变快,是物体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结果;故D错误.
故选:C.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过程是能量的转移过程,而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
本题主要考查了对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辨别,以及扩散现象和动能与势能的转化,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属于中考常见题型.
在下列实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热水倒入茶杯,茶杯的温度升高
B. 将冰冻食物放在水中解冻,水变凉
C. 刚煮熟的鸡蛋放在冷水中,鸡蛋的温度降低
D. 寒冷的冬天,双手互搓,手的温度升高
【答案】D
【解析】解:
A、热水倒入茶杯,茶杯从热水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是热传递改变了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
B、冰冻食物放在水中解冻,食物从水中吸收热量,水温降低,水变凉,是热传递改变了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
C、刚煮熟的鸡蛋放在冷水中,水从鸡蛋吸收热量,温度降低,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
D、寒冷的冬天,双手互搓,手克服摩擦做功,温度升高,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符合题意。
故选:D。
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过程是能量的转移过程,而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
此题是考查对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辨别,是中考热点,属于易错题目。
如图所示,瓶内有一些水,用带孔的橡皮塞把瓶口塞住,向瓶内打气一会儿后,瓶塞跳起,在瓶塞跳起的过程中,下列关于瓶内气体说法正确的是(  )
A. 气体对瓶塞做功,气体的内能减少
B. 瓶塞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减少
C. 气体对瓶塞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加
D. 瓶塞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加
【答案】A
【解析】解:向瓶内打气,瓶塞跳起时,在瓶塞跳起的过程中,瓶内气体对瓶塞做功,气体一部分内能转化为瓶塞的机械能;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用力打气,对瓶内气体做功,瓶内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压强增大;继续打气,当瓶内气体压强大于大气压强,瓶塞跳起,水蒸气对塞子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瓶内的水蒸气液化形成小液滴,出现水雾.
本题考查了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小;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温度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B. 温度为0°C的物体没有内能
C. 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热量多 D. 晶体熔化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答案】D
【解析】解:
A、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传递的不是温度,传递的是内能。故A错误;
B、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则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故B错误;
C、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只能说吸收或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热量。故C错误;
D、晶体熔化过程吸热,内能增加,状态发生改变,但温度保持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①热传递实质是内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或者是从一个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必须有温度差;
②一切物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③热量是过程量,就是说,热量只存在于热传递或热交换过程中,只能说吸收或放出热量,热量传递等;热量不是状态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
④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保持不变。
此题考查的是内能的影响因素、内能与热量的区别、晶体熔化的特点,需要清楚的是:内能不是热量,内能不计与温度有关。
如图(a)所示,把凉牛奶放在热水里加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是牛奶温度变化图象 B. 水和牛奶最后温度相同
C. 水的温度变化比牛奶大 D. 牛奶温度变化比水慢
【答案】B
【解析】解:A、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最后热平衡时两者的温度相同;而该过程是对凉牛奶加热,因此牛奶的温度应该逐渐升高,由图象可知,乙是牛奶温度变化的图象,故A错误;
B、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最后热平衡时两者的温度相同.水和牛奶最后温度相同.故B正确;
CD、由图可以看出,水从高温降低的最后温度时温度变化量,比牛奶从低温升高的最后温度时温度变化量对应的温度坐标轴上的长度小,即水的温度变化比牛奶小,牛奶温度变化比水快.故CD错误.
故选B.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热传递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热传递的特点,知道水和牛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中各部分的意义.
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热传递的条件、特点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的理解和掌握.是中招的热点.
关于内能、温度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运动速度、物体的温度和物质状态都有关系
B. 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热量越多的热值越大
C. 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放出相同热量时煤油温度降低的多
D. 内能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向内能少的物体转移
【答案】C
【解析】解:A、物体的运动速度属于机械能,由于内能和机械能是没有关系的,故A错误;
B、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热量的多少与热值和燃烧燃料的质量有关,故B错误;
C、质量相同、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放出相同的热量;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所以水的温度变化小,煤油的温度变化大,故煤油的末温低一些,故C正确;
D、据热传递的定义可知,内能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转移,故D错误;
故选:C。
(1)根据内能的概念来解答,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内能的大小与温度有关,同时分子越多,其内能也会越大,其与机械能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2)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热量的多少与热值和燃烧燃料的质量有关;
(3)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
(4)内能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转移;
此题考查了机械能和内能的关系、燃料的热值理解、水的比热容最大的理解和热传递的理解,是一道综合题。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B. 花香四溢,是因为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C. 热传递时,内能从温度高的物体转移到温度低的物体
D. 内燃机都要靠火花塞点火来使燃料猛烈燃烧
【答案】D
【解析】解:A、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故A正确;
B、花香四溢是花香分子在空气中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是扩散现象,故B正确;
C、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有温度差,并且热量是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故C正确;
D、柴油机与汽油机采用的点火方式不同,柴油机采用压燃式,汽油机采用点燃式,故D错误.
故选D.
(1)液体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2)不同的物质的分子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这一现象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有温度差;
(4)柴油机和汽油机在构造和点火方式的区别:柴油机顶部没有火花塞,有一喷油嘴,是压燃式;汽油机顶部有火花塞,为点燃式.
此题考查了温度计的原理、扩散现象、热传递的条件以及内燃机的点火方式,我们要学会使用所学物理知识来解释我们生活中的有关现象;考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如图是“长征六号”运载发射场景,它首次采用了我国最新研制的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煤油燃烧得越充分,其热值就越大
B. 燃气对火箭做功,燃气的内能会增加
C. 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火箭升空把内能转化成机械能
D. 使用煤油作燃料,是因为它是可再生能源
【答案】C
【解析】解:A、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所以煤油燃烧过程中,其热值大小不变,故A错误;
B、燃气对火箭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燃气的内能会减小,故B错误;
C、燃气对火箭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正确;
D、煤油从石油中提炼出来,所以煤油是不可再生能源,故D错误。
故选:C。
(1)燃料燃烧的过程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
(2)热值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的大小无关;
(3)内燃机在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内能将减小;
(4)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
本题考查了能量转化的判断、热值的理解、以及改变内能的方式,属于综合性题目。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同时温度一定升高
B.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
C. 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收热量,但内能一定增加
D. 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将温度传递给低温物体
【答案】C
【解析】解: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但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的熔化过程,故A错误;
B、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内能可能是改变的,如晶体的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内能增加,故B错误;
C、物体温度升高,可能是吸收热量,也可能是外界物体对它做了功,其内能一定增加,故C正确;
D、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热量,不是温度,故D错误;
故选C.
(1)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
(2)物体的内能与质量、温度有关;
(3)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4)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热量,不是温度;
此题考查了内能大小的影响因素、内能的改变等知识点,是一道综合题.
关于温度、热量、比热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B. 物体内能增大一定是吸了热
C. 0℃的冰块,内能可能为零 D. 一碗水倒掉一半后,内能减小
【答案】D
【解析】解:A、温度高的物体分子运动剧烈,但不能说物体具有的热量多,因为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用具有、含有来修饰,故A错误;
B、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因此物体内能增大不一定是吸了热,故B错误;
C、因为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所以0℃的冰块具有内能,内能不为零,故C错误;
D、一碗水倒掉一半后,物体含有的物质减少,内能减小.故D正确.
故选D.
A、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用具有、含有来修饰;
B、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C、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D、物体内部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其大小与物质的量和温度有关.
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内能、温度与热量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的掌握情况,同时也对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也进行了检测.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
广州街头曾经有小贩卖糖炒栗子,栗子在翻炒一段时间后纷纷爆裂开来,透出诱人果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栗子果肉内水分对外壳做功爆开,水分内能不变
B. 栗子果肉内水分对外壳做功爆开,栗子内能减少
C. 栗子主要通过与铁锅的热传递,使其内能改变
D. 栗子主要通过铁锅对其碰撞做功,使其内能改变
【答案】BC
【解析】解:
AB、栗子内水份受热膨胀对外壳做功爆开,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内能会减少,故A错误,B正确;
CD、炒栗子的过程中,栗子从铁锅中吸收热量,是通过热传递增加内能,不是做功改变内能,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
栗子爆开前吸收铁锅的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内能;爆开时栗子内水分受热膨胀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内能.
本题考查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物体对内做功,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内能会减少.
如图所示,将注射器的小孔用橡皮帽堵住,快速推动活塞,压缩注射器内的空气.则注射器内的空气(  )
A. 密度变小 B. 温度升高 C. 压强不变 D. 内能增大
【答案】BD
【解析】解:
A、用手向内压活塞,在压缩过程中,筒内空气质量不变,空间体积减小,由公式ρ=知:密度增大.此选项错误;
BD、活塞压缩空气,对空气做功,所以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此两选项均正确;
C、空气质量一定,压缩空气体积减小,所以压强增大.此选项错误.
故选BD.
①一定质量的气体,密度与体积成反比;
②对物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③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随体积的减小而增大.
此题考查的是由于空气体积变化引起的密度、压强、内能和温度的变化,属性相关物理量的影响因素,是解答的关键.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
如图所示实验中,我们看到塞子从试管口跳出,这是由于水蒸气对塞子______ ,水蒸气的______ 能转化成塞子的______ 能.
【答案】做功;内;机械
【解析】解:
由图可知,当试管内的水用酒精灯加热到一定程度时,会汽化为水蒸气,水蒸气会对塞子做功,将水蒸气的内能会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
故答案为:做功;内;机械.
解决此题要知道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当对物体做功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当物体对外做功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此题是考查对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辨别,是中考热点,属于易错题目.
请写出下列“热”的物理含义:
(1)摩擦生热,这里的“热”是指:______ ;
(2)物体吸热升温,这里的“热”是指:______ ;
(3)这杯水很热,这里的“热”是指:______ .
【答案】内能;热量;温度
【解析】解:(1)摩擦生热是指产生的内能,故这里的“热”是指 内能;
(2)物体吸热升温,指吸收热量,故含义为热量;
(3)这杯水很热,这里的“热”指温度.
故答案为:(1)内能;(2)热量;(3)温度.
“热”有不同含义,有“温度”“内能”“热量”等多种含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内能表示物体具有内能;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
虽然同样是”热“,但在不同的语境中含义却不一样.本题要求学生知道温度、热量和内能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且能够区分温度、热量和内能.
如图,活塞将气缸分成甲、乙两气室、活塞(连同拉杆)是绝热的,且不漏气,以E甲、E乙分别表示甲、乙两气室中气体的内能,则在将拉杆缓慢向外拉的过程中E甲和E乙的变化情况分别是:E甲______,E乙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变大;变小
【解析】解:用力将拉杆缓慢向外拉的过程中,活塞对气体甲做功,所以甲室气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同时,乙室的气体对活塞做功,所以乙室气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即E甲变大,E乙变小。
故答案为:变大;变小。
甲与乙气体都是绝热系统,根据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可做出判断。
知道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明确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是解答的关键。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0分)
为比较水、空气对牛奶的冷却效果,探究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一盒牛奶分别装入两个瓶中,一个放在水中,一个放在空气中,其它条件均相同,如图1所示.
实验时他们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甲/℃ 70 60 53 47 42 39 37 35 34 33
乙/℃ 70 66 61 58 55 52 50 48 47 46
(1)甲、乙两瓶中的牛奶质量应该______ ;
(2)根据表中数据,已将乙瓶中牛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画在坐标系中,请将甲瓶中牛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画在同一个坐标系中;
(3)本次实验中,小明发现______ 的冷却效果更好(填“甲”或“乙”);
(4)通过分析,小明又发现,甲瓶中牛奶冷却快慢前后不一致,是越来越______ .
【答案】(1)相等;
(2)
(3)甲;慢
【解析】解:(1)探究水和空气对牛奶的冷却效果时,需要控制牛奶的质量相等;
(2)在同一个坐标系中根据表格数据进行描点,然后利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各点,作出甲瓶中牛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3)由图象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甲中水的牛奶温度变化快,降温效果好;
(4)由图象分析可知,在甲图象中,前段时间内牛奶的温度变化较快,后面的温度变化缓慢;
故答案为:(1)相等;(2)答案见上图;(3)甲;(4)慢;
(1)影响牛奶冷却效果的因素有多个,在探究与其中一个因素关系时需要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解答;
(2)在同一个坐标系中根据表格数据进行描点,然后利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各点,作出甲瓶中牛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3)分析表格数据或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可知,观察在相同时间内谁的温度变化快,谁的冷却效果就好;
(4)由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可以看出,曲线的越来越平缓,说明温度变化越来越慢;
此题是一道结合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实例,考查利用物理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学会利用所学知识解答,是中考的热点、难点.
研究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小明做了两个实验:
实验甲:如图1所示,将装有少量乙醚的薄壁金属管固定于桌面,用橡皮塞塞紧,来回快速拉动缠在金属管外的皮绳,过一会儿,可以观察到橡皮塞从管口飞出。
实验乙:如图2所示,用气筒不断向装有少量水的瓶内用力打气,可观察到瓶塞从瓶口跳出,此时瓶内有白雾
产生。
(1)在甲实验中:橡皮塞从管口飞出,是______ 的内能转化为橡皮塞的机械能。
A.皮绳 B.金属管 C.橡皮塞 D.乙醚气体
(2)在乙实验中:当瓶塞从瓶口跳出时,瓶内有白雾产生,这时瓶内气体的内能______,温度降低,发生了液化现象。
A.增大 B.减少 C.不变 D.无法确定。
【答案】D;B
【解析】解:(1)橡皮塞从管口飞出,这一过程中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将乙醚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