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 课件(80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窦娥冤》 课件(80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8-10 23:21: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80张PPT。
一、谈谈戏剧常识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1、戏剧的定义 剧本是舞台演出的基础。通常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剧作家的舞台提示,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布景、服装、道具的交代以及人物的心理情绪、动作、上下场的提示等;二是人物台词,包括对话(对唱)、独白(独唱)、旁白(旁唱)等。 2、剧本的组成3、戏剧的特点(1)空间和时间要高度集中 (2)矛盾冲突要尖锐集中 (3)语言要表现人物性格 4、戏剧的种类(1)从表演形式上,分为:话剧、歌剧、舞剧、诗剧、广播剧、电视剧、街头剧等。(2)从作品内容的性质上,分为:悲剧、喜剧、正剧。(3)从故事情节上,分为独幕剧、多幕剧。
(4)从时代分,可以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 中国戏剧主要包括戏曲和话剧:戏曲是中国的传统戏剧,话剧则是20世纪引进的西方戏剧形式。 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而且,在世界剧坛上占有独特的位置,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 5、中国戏剧中国戏曲的发展①先秦——戏曲的萌芽期
②唐代——戏曲的形成期
③宋金——戏曲的发展期
④元代——戏曲的成熟期
⑤明清——戏曲的繁荣期二、元杂剧常识 元代戏曲主要分为杂剧和南戏两大类,二者各有自己的发展轨迹。元杂剧起源于河北一带,用北曲演唱,风格豪放激越;南戏起源于温州等东南沿海一带。由于南戏在元代前期处于发展的薄弱阶段,还不能与杂剧一争高下,所以代表元代最高文学成就的是元杂剧。 (一)元曲概述 元曲散曲杂剧套数小令唱唱+演(散曲+科+白)(一个宫调一支曲子)(一个宫调数支曲子)(二)元曲分类 元杂剧通常一本四折一楔子。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楔子,一般置于第一幕之前,类似现代剧的序幕,有时也置于两折之间,具有过场戏的性质。折,
相当于现代剧的“幕”或“场”。(三)元杂剧结构构成:唱、科、白
唱(唱词) 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
科(科范) 是戏剧动作的总称。
白 (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四)元杂剧剧本的构成宾白又分以下四种:
对白:人物对话。
独白:人物自叙。
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理话。
带白:唱词中的插话。(五)元杂剧的角色主要有末、旦、净、杂。
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一本戏限定由男主角或女主角歌唱。由男主角主唱的叫末本戏,由女主角主唱的叫旦本戏。
末(扮演男子角色)
正末(男主角) 副末(男配角)
外末(老年男子) 小末(少年男子)
旦(扮演女子角色)
正旦(女主角) 贴旦(女配角)
老旦(老年女子)小旦(少年女子)
搽旦(不正派的女子)。净:俗称“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或滑稽的人物。如张飞、李逵。
杂:以上三类之外的角色。
如 孛老(老头子)
卜儿(老妇人)
孤(官员)
徕儿(儿童)
邦老(强盗)(六)元杂剧四大爱情剧关汉卿 《拜月亭》
白 朴 《墙头马上》
王实甫 《西厢记》
郑光祖 《倩女离魂》元杂剧的四大悲剧关汉卿 《窦娥冤》
马致远 《汉宫秋》
白 朴 《梧桐雨》
纪君祥 《赵氏孤儿》(七)元曲四大家关汉卿 杂剧《窦娥冤》
马致远 散曲 《天净沙·秋思》
杂剧 《汉宫秋》
白 朴 杂剧 《墙头马上》
《梧桐雨》
郑光祖 杂剧 《倩女离魂》
(八) 清初著名剧作家洪升和孔尚任。他们分别以《长生殿》和《桃花扇》名震剧坛。
洪升(1645~1704),钱塘(今杭州)人。剧作《长生殿》的作者。
孔尚任(1648~1718年),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传奇剧《桃花扇》的作者。(九)南洪北孔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人。元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元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关汉卿不满社会现实,不仅写作剧本,有时还登台演唱,借杂剧揭露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
三、关汉卿 《窦娥冤》全剧共四折,开头有一个楔子,由蔡婆婆独白开始。
四折的内容分别构成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四、整体感知 这部剧共有四折一楔子,课文
节选了楔子和前三折,请简要概
括每一折的故事情节。楔 子 书生窦天章因连本带利欠蔡婆
四十两银子被迫把七岁的女儿抵
她做童养媳,然后进京赶考去了。窦天章抛幼女上京都取应
蔡婆婆准旧账买窦娥为媳第 一 折 庸医赛卢医欠蔡婆本利二十两银子, 心生歹意要勒死蔡婆却被张驴儿父子俩搭救,张驴儿乘机逼蔡婆婆媳俩分别嫁给他们父子俩,蔡婆无奈之下答应了,回家后遭到生性刚烈的窦娥的责怪与反对,只好先让张驴儿父子在家中住下。蔡婆婆索旧账途中遭暗算
苦命女守贞节拒嫁张驴儿第 二 折 张驴儿为达目的,心
生歹意,找赛卢医讨了毒药欲毒死蔡婆,却阴差阳错被他父亲喝下,张驴儿顺势栽赃窦娥,逼她私了,嫁与自己为妻,被刚烈的窦娥断然拒绝。于是,两人对簿公堂,却不料碰上桃杌这个昏官,偏听张驴儿一面之词,窦娥为保蔡婆被屈打成招判了死刑。张驴儿下毒药误杀亲爹
冤窦娥受酷刑屈打成招第 三 折 在被押往刑场的路上,窦娥激愤之下指天骂地,并在行刑前许下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以示冤屈,窦娥死后
誓言一一
应验。受冤屈无辜窦娥遭死罪
感天地三桩誓愿皆应验 第四折
窦娥冤魂诉实情,千古奇冤得申雪写窦天章一举及第,官授两淮
提刑肃政廉访使,终为窦娥洗
刷冤屈,报仇雪恨。分析讨论: 在整体把握故事情节的过程中,我们接触到了一位受冤枉的女性—— 窦娥,那么窦娥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五、窦娥的性格特征1、几岁母亲死?
2、几岁被父亲抵作童养媳?
3、多少岁丈夫死?
4、多少岁受冤而死?试看窦娥的命运——以上可见窦娥命运悲苦、
弱小无靠。1、在夫家她的表现怎样?
2、为什么窦娥披枷带锁却要绕道
走后街?
3、窦娥为什么会被屈打成招?
4、窦娥与婆婆诀别的场景表现了她什么性格?——以上几处表现了窦娥勤劳善良、
孝顺。1、张驴儿父子逼婚,窦娥处境孤立,她的表现如何?2、张驴儿进而要挟窦娥,她又是怎样应对的?3、对簿公堂,窦娥被打得皮开肉绽,昏死三次,她是用什么的行为来回敬张驴儿的?——以上表现了窦娥刚强、具有反抗精神。人物形象 窦娥是一个命运悲苦、弱小无靠、勤劳善良而具有反抗精神的女性形象。六、其他人物性格特征 第一折:赛卢医为赖债欲杀蔡婆婆,被张驴儿父子阻止,张借机要挟蔡婆婆媳嫁与他父子,遭窦娥坚拒,怀恨在心。 第二折:张驴儿从赛卢医处搞来毒药,下在羊肚儿汤里欲毒死蔡婆,不料反害死贪嘴的父亲,遂以此要挟窦娥,并将其告上公堂。县令昏庸,判处窦娥死刑。
第三折:窦娥死前发下三桩大誓,毅然就刑。1、蔡婆婆:善良,懦弱。
2、张驴儿父子:不务正业,品质恶劣。
3、县令桃杌:贪赃枉法,作
风武断。
4、赛卢医:心术不正。
在第三折中,窦娥的形象在剧烈的戏剧冲突中被塑造的感人至深,催人泪下,请思考:本折可以分几个场景?可分为三个场景:赴法场 怨天(窦娥指斥天地鬼神)见蔡婆 遗嘱 (窦娥告别婆婆)在刑场 誓愿 (窦娥发下三桩誓愿)七、第三折研习《滚绣球》表达了窦娥怎样的思想感情? 窦娥受神权思想影响,开始也相信“青天大老爷”能主持正义,赏善罚恶。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她觉醒过来了,猛烈地指责天地鬼神不分清浊,混淆是非,致使恶人横行,良善衔冤。她的愤激之词,表现了女主人公的反抗精神。《滚绣球》哪一句表现她对现实的不满?哪两句最表现她的反抗精神? “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揭示好人遭殃坏人横行的社会不公平。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作天!” 善良的窦娥指天骂地、痛斥是非不分的天地,是她反抗精神的表现。分析窦娥临刑时发出的三桩誓愿窦娥临刑前发出哪三桩誓愿?运用了哪些典故?每桩誓愿表现她什么样的愿望? 血溅白练
六月飞雪飞雪
亢旱三年希望在场的人能立刻了解她的冤情。希望自己的冤屈能在天上得到反应;让白雪覆盖身躯,表明她的清白。。希望上天惩治邪恶。苌弘化碧、望帝啼鹃六月飞霜东海孝妇窦娥所发的三桩誓愿能否交换一下顺序? 三桩誓愿,从时间的延续上,一桩比一桩更久长;从空间范围上,一桩比一桩更扩大。三桩誓愿依次递进的过程,是窦娥反抗精神依次上升的过程。 三桩誓愿与她对天地的指责是否矛盾? 是矛盾的。可见,窦娥诉冤过
程中对天的怀疑和依赖是始终交织在一起的。这反映了作家的历史和阶级的局限。一方面,他通过窦娥指天斥地批判封建统治阶级,表达自己变革现实的愿望;另一方面,又不能提出救民于水火的办法,只能靠天地动容来昭雪窦娥的冤案。窦娥所发的三桩誓愿在现实情况下能够应验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三桩誓愿显灵的情节超现实,是浪漫主义手法,显示了正义抗争的强大力量,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反映了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 探究:善良而坚强的窦娥就这样无辜的被送上了刑场,这样的结局着实让人痛心惋惜愤恨,相信每一位读者都希望窦娥能幸福的生活着。 这样的心愿终于在明代人叶宪祖那儿得到实现,叶宪祖把《窦娥冤》改编成《金锁记》:
窦娥的丈夫并没有夭折,而是在赴京赶考途中,落水黄河,被龙王招为驸马。三年后又入京参加科举考试,一举状元及第。而窦娥也在行刑时,因天降大雪,提刑官惊骇,急令刀下留人,得以不死。最后窦天章平反冤狱,窦娥得以昭雪获释,与丈夫蔡昌宗相遇,父女夫妻欢庆团圆。 【问】叶宪祖这样一改,真正符合了大家的愿望。请讨论一下:这样改好不好?为什么? 这样改不好,虽然符合了人们的愿望,但削弱了原剧的战斗性。这样改,说明叶宪祖先生并没有读懂原剧的意思,或者是他有意篡改原意,拍封建统治者的马屁,把一出控诉封建统治者迫害无辜百姓的悲剧,蜕变成一出歌颂清官的庸俗喜剧。 【问】本文篇名“窦娥冤”,其冤在何处,又是如何造成的? 冤,即无辜受屈。窦娥怕连累婆婆而屈招,官府竟毫不作调查研究,更不作情理剖析,草草结案,处死窦娥。 造成窦娥冤案的是官府的昏庸和残暴,社会的黑暗和腐败。从窦娥的命运看元代社会的黑暗1、放高利贷的现象
2、流氓恶霸横行
3、官吏贪赃枉法
4、下层知识分子穷困潦倒
5、被压迫的妇女得不到生命安全、
财产保障
6、庸医误人的现象八、主 题 剧本通过窦娥蒙受的千古奇冤,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黑暗,歌颂了窦娥善良的心灵和不屈的反抗精神。 关汉卿的戏曲语言不事雕琢镂饰,呈现出自然朴实的本色,既富有生活气息,又具有强烈的艺术韵味,本称为“字字本色”。九、语 言 十、探究式阅读 解读刘兰芝、祥林嫂、窦娥几位
女性形象。 刘兰芝:明白婆婆要驱逐自己,丈夫要求也无济于事,事情无法挽回时,她没有坐以待毙,等着被遣,而是变被动为主动,主动“遣归”,早早起来“严妆”,把自己打扮得美艳动人。刘兰芝变被动为主动,表现了极强的自尊心、积极维护自己的人格、个性坚强的特点。 祥林嫂和窦娥都不同程度地受着宗教思想的影响,但从她们身上表现出来的人文精神各异。在窦娥的身上,表现出百折不回、生死不渝的抗争精神,向命运,向不公平的世道宣战。这是祥林嫂无法企及的。 十一、作业练习1、关于元杂剧的一些分析判断,
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元杂剧是在金宫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下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元杂剧一般是四折,有时也加一个楔子。一折相当于现代话剧一幕,是戏剧故事发展的一个大段落,也是音乐组织的单元。
B.云,指说白,包括人物的对白和独白,用以展开剧情和揭示人物性格冲突。唱,指歌唱;科,指唱、白以外的一般动作、舞蹈动作、武打动作和角色的表情。
C.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还有净、丑、杂等。卜儿,老年妇女;净,扮演性情恶劣、举动粗野的人物。 D.元代杂剧和散曲合称“元曲”。仙吕、点绛唇、混江龙等均是曲牌名。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词一套曲子,每支曲子用一个宫调。
答案:D。仙吕是宫调名不是曲牌名;每套曲子用一个宫调。2.对课文中涉及的元杂剧的有关术语,分类正确的一项
是( )
①外 ②云 ③净 ④科 ⑤唱 ⑥卜儿 ⑦鲍老儿 ⑧倘秀才 ⑨叨叨令 ⑩正旦 ⑾正宫
A①③⑥⑩/②④⑤/⑦⑧⑨/⑾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⑾
C①③④/②⑤/⑥⑦/⑧⑨⑾⑩
D①④⑥/②③⑤/⑦⑧⑨/⑩⑾答案:A3、对窦娥临刑前发出三桩誓愿的分析判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这三桩誓愿典出于《庄子》《太平御览》《汉书》。
B.三桩誓愿使主人公的反抗性格达到了顶点,使全剧达到了高潮,悲剧气氛达到了最高点。 C.它塑造了一个勤劳、正直善良而又有强烈反抗精神的古代妇女形象。
D.三桩誓愿层层深入地表现了窦娥强烈的愤怒之情以及坚决的反抗精神。 [答案] 三桩誓愿中没有体现主人公身上勤劳、正直善良的性格特征。所以选 C。 4.下列人物和典故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望帝啼鹃 苌弘化碧 六月飞霜 亢旱三年
A 杜宇 苌弘 窦娥 东海孝妇
B 邹衍 苌弘 杜宇 于定国
C 杜宇 窦娥 邹衍 于定国
D 杜宇 苌弘 邹衍 东海孝妇答案:D5.对元杂剧四大家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关汉卿的主要作品除了《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等作品外,还有著名的《桃花扇》。
B.《汉宫秋》是马致远的代表作,他的《天净沙·秋思》也是元曲中的小令珍品。
C.郑光祖的代表作品是《倩女离魂》。
D、《墙头马上》是白朴的代表作。答案:A,《桃花扇》是清代孔尚任的传奇创作。7.阅读《滚绣球》,完成文后题目。
[滚绣球]①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②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③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作恶的享富贵又寿延。④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⑤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③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①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①[滚绣球]是( )
A词牌 B宫调 C曲目 D曲牌
②解释文中加点词
a、合 b、糊突
C、错勘 d、怎生
D应该混淆错误地判断怎么 ③对这节文字,分析最恰当的是
A.运用了对偶、对比、借代等修辞手法,表现了窦娥呼天唤地,希望天地为她伸冤报仇的心理。
B.运用了对偶、对比、借喻等修辞手法,表现了窦娥在有冤难诉时的悲愤感情和对神权的否定。
C.运用了对偶、对比、借喻等修辞手法,表现了窦娥在有冤难诉时的悲愤感情及对不公平世道的控诉。
D.运用对偶、对比、借代等修辞手法,表现了窦娥在有冤难诉时的悲愤感情及对黑暗统治的愤怒控诉。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