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选修“语言的运用”第6单元第1节《歧义的类型》 课件(34张)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选修“语言的运用”第6单元第1节《歧义的类型》 课件(34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8-10 23:25: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歧义的类型“读书破万卷”怎么解释?
——言语行为中的歧义学习目标:
1.明确“表意不明”类病句的类型。
2.掌握辨别“表意不明”类语病的方法。
3.提高解答“表意不明”类语病题的解题能力 学习重、难点:
探究歧义句的成因,提高辨析“歧义”类语 病句题的能力。请你来断案
山西孝义市两农民打官司。法庭上,原告出示了被告亲笔所写的欠条。请问,如果你是法官的话,你如何断案?
王明还欠款2000元整
2014年7月19日一个吝啬的财主要请师爷教他儿子,但他不想花钱,于是便出此告示:
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唯青菜不可少不得银两
财主: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唯青菜不可少,不得银两。
秀才: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唯青菜不可。少不得银两......“表意不明”是指句子表达的内容、意思等使人不易理解或不止一种解释。例题导引例1 今天下午,张董事长、王总经理和其他公司领导一起参加了市里举办的开发区招商引资项目洽谈会。
例2 我家养了一些杜鹃。
表意不明 歧 义 指代不明一句话可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语义的 现象,给读者造成理解上的 障碍,甚至造成对句义的误解。 (代词)指代的对象不明确表意不明的常见的两种类型 例1、在离开学校已经20年的今天,也已为人师表的我还清楚记得那次劳动之后老师对自己的评价。人称代词“自己”指代不明,是“我”,还是“老师”?1、指代不明(代词或显或隐)表意不明,“还是个十来岁的少年”有歧义,主语究竟是“我”还是“你”,可以在“还是”前加“我”或者“你” 例2、曾记否,在我与你刚认识的时候,还是个十来岁的少年,纯真无瑕,充满幻想。3、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整理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的功力用在这方面。“这”指代不明,可能指“搜集史料”,也可能指“鉴定、整理和运用史料”。5、这个观点强调宣传,最近报刊上提出了一些异议,我以为是正确的。 可理解为"这观点是正确的",也可理解为"这异议是正确的" 4、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高考真题)“此”指代不明,是指“嘴上说东道西说”,还是指“要采取果断措施”? 小结一:
使用代词的目的是使行文简洁。但如果使用不当,则会指代不明,使文意模糊。在病句题中,代词使用的考查也较常见,所以一旦句中出现了代词,就要认真分析,弄清它所指代的对象。
探究歧义的成因 二. 歧义(1)这种药物可以zhì癌。
(2)这个人好说话。
(3)他已经走了一个钟头了。
(4)这辆车没锁。(致//治)(可读“hǎo”,指“易于”、“便于”。也可读“hào~”,指“喜欢”) 1.语音词义词性造成的歧义(走=步行/离开/去世) (5)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 (锁—名词 / 动词) (前—名词 / 动词) (1)开会吧,学生家长都到齐了。

(2) 美国会通过对华贸易法案。

(学生的家长/学生和家长 ) (美国可能/美国国会 ) 2.结构不同造成的歧义(3)我们三个人一组我们/三个人一组 我们三个人/一组 (4)这份报告,我写不好我/写不好(能力有限) 我写/不好(可能由于身份等因素) 3、语义关系不明造成歧义 语义关系不明确,主要指:
①施受关系不清、
②领属关系不清
③修饰关系不清。   (1)这个人谁都不认识。

(2)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

(3) 老师告诉小赵要注意自己的读音。 ( “这个人”可能是施事,“不认识任何人”;也可能是受事,“任何人都不认识他” ) (小赵要注意小赵自己的/小赵要注意老师的读音) ①.施受不同造成的歧义“进攻”的施事者可以理解为巴勒斯坦,也可以认为是以色列。
我家里收藏了多本博学多才的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的书。
“博学多才”的是谁?
“梁思成的书”是指他写的书,还是指他收藏的书。
②领属关系不清造成的歧义
(定语修是谁?)
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几个学校的领导”中的“几个”修饰不明确,造成指“几个不同学校的领导”还是指“同一个学校的几个领导”意思不明确。③修饰关系不清造成的歧义
4、省略不当造成歧义 在有一定语境的上下文里,某些句子成分是可以省略的,但是如果省略不当,就会引起歧义。
例如:   ①我看见张原扶着一位老人走下车来,手上提着一个黑色皮包。
第二个分句里,因主语省略不当造成歧义,“手上提着一个黑色皮包”的究竟是“张原”还是那位“老人”呢?不明确。   ②张翔剪了一个纸人,在蜡烛前左右移动。
“在蜡烛前左右移动”的是“张翔”还是“纸人”意思不明确。 (1)他们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感到非常气愤。 的(2)买车、船、饭票在服务台。 票票4、省略不当造成歧义 5、“和”“对”“在”等词引起歧义 (1)“和”字引起歧义。
“和”用来连接两个并列的结构,容易造成界限不清,引起歧义。
①王小刚和赵小花的爸爸到学校里来了。
“赵小花的爸爸和王小刚”两个人来学校了,也可理解为“王小刚的爸爸”和“赵小花的爸爸”两个人来学校了。
②我动员弟弟和爷爷下月五号一道去城里。
可理解为一道去城里的是“弟弟和爷爷”两个人,也可理解为一道去城里的是“我、弟弟和爷爷”三个人。   5、“和”“对”“在”等词引起歧义 (2)“对”字引起歧义。 ①对学生会提的建议,我们举双手赞成。
“建议”是学生会提出的,还是针对学生会而提出的,意思不明确。
②塞族武装对北约联合部队的进攻是早有准备。
是指塞族武装进攻北约联合部队呢,还是指北约联合部队进攻塞族武装呢?意思不明确。5、“和”“对”“在”等词引起歧义 (3)“在”字引起歧义。
介词“在”与方位名词组成“在……上”、“在……中”等来表示方位时,会引起歧义。 ①小王在火车上写字。
可以表示把字写在火车上面,也可以表示在火车里把字写在别的什么东西上。 ②他在水中做实验。
可以是他整个人在水里操作实验,也可以是他在水外而实验操作在水中完成,意思不明确。“歧义”怎样诊断? 1.利用重音法。如“教师节时老师希望学生别送礼物送祝福”重音落在“别”上面是说礼品、祝福都别送;落在“祝福”上面是说只送祝福。 ?2.停顿切分法。停顿位置不同句意便不同,这样的句子就有歧义。如“我写不好。”停顿在“写”后,表示不赞成自己写; 停顿在“我”后,表示没有把握。 ?3.结构划分法。结构划分不同,句意不同.这样的句子就有歧义。如“我要炒肉丝"“ 炒肉丝"划成动宾结构,意为要干什么;划成偏正结构, 意为怎样的肉丝。 4.增换词语法. 增、改个别词语,句意就不同, 必有歧义。如“我看见老张很高兴。”“很”前加“后”意为“我”很高兴;句末加“的样子”指“老张”高兴。 5.解释词意法. 适用提有多义词的句子。对词义理解不同句意就不同,如“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句中“和”作连词是说他把两人都瞒了,作介词是说只瞒总经理。 ? 6.改变词序法. 主要是对“方位词+动词+名词"的句子通过改变词序并结合“增换词语法"来诊断。如“桌上摆着饭菜"可以理解为“饭菜摆在桌上"(表存在,强调位置,着眼点是空间), 也可以理解为“桌上正在摆饭菜"(表动作的持续,着眼点是时间)。结束实战演练关于“句意不明”类的语病,你会辨析了吗?1、(2005全国卷Ⅱ)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A.印度洋海啸发生后,中国政府进行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对外救援行动。 B.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 C.祁爱群看见组织部新来的援藏干部很高兴,于是两人亲切地交谈起来。 D.因患病住院,83岁高龄的黄昆和正在美国的姚明没能到场领奖。
【答案】A 【解析】B项,“自己”是代指“我”还是“老师”,表意不明。C项,“很高兴”的主语不明,是“祁爱群”还是“援藏干部”?D项 “患病住院”的人是“黄昆”还是“黄昆和姚明”? √2.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这个精致的灯笼将作为今天得分最高的嘉宾的礼品赠送给他。 ?? B.张敏这段时间可烦了,班里的同学谁也不搭理他。 ?? C.这次考试不难,但由于他准备得不够充分,差点儿就没及格。 ?? D.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c ?? A.这个精致的灯笼将作为今天得分最高的嘉宾的礼品赠送给他。 ?? B.张敏这段时间可烦了,班里的同学谁也不搭理他。 ?? C.这次考试不难,但由于他准备得不够充分,差点儿就没及格。 ?? D.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3.下列各句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
A.孩子们很喜欢离休干部李大伯,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
B.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C.李老师领着同学们把铁锨、锄头一放,顾不得休息就都上课去了。
D.他有一个女儿。在医院工作。
选C。
A项谁“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不确定。
B项可理解为嘱咐的是几所学校的领导,也可理解为一所学校的几个领导。
D项"在医院工作"的是他本人还是他女儿,表意不明。√ 表意不明 歧 义 指代不明1.语音、词义、词性 2.结构不同 3.施受不同 4.省略不当残缺代词指代的对象不明确课堂小结成
因“其他学校领导”表意不明,是指“校长”所在学校的领导,还是指非“校长”所在学校的领导?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2011高考
为纪念建党90周年,“唱支山歌给党听”歌咏比赛将于7月1日举行,届时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也将登台参加比赛。(江苏卷d项)2013高考(山东卷)A.警察反复观察了两个目击者提供的弹壳,并进行技术分析,确定它们和从案发现场得到的弹壳并不是出自同一支枪。
“两个目击者提供的弹壳”歧义,“两个”可指目击者,可指弹壳。2014高考 截至去年底,中国铁路运营里程已突破10万公里,其中高铁运营里程1万公里、在建规模1.2万公里,这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铁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湖北卷)表意不明。应为“其中高铁运营里程突破1万公里”。“这”指代不明。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生活中的他不像在银幕上那样,是个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的人。(山东卷)表意不明,“性格开朗外向……”到底是生活中的他还是银幕上的他,不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