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春酒》导学(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春酒》导学(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08-19 21:3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9课《春酒》导学练测
【字词综合运用】
(1)注音
枸杞(gǒu qǐ) 薏仁米(yì) 橄榄(gǎn lǎn)
斟(zhēn) 挑剔(tī) 家醅(pēi) 炮制(páo)
(2)形似字区别
(3)多音字辨析
(4)解词
挑剔:过分严格地在细节上指摘。
炮制:用中草药原料制成药物的过程。
家醅:自家酿的酒。醅,这里泛指酒。
巴结:方言,指人做事努力;勤备。
大约摸:方言,大概的意思。
一马当先: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带头。
顾名思义: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意义。
道地:①真正是有名产地出产的。②真正的;纯粹。本文选用义项②。
【重点句子分析】
(1)文中母亲的形象
琦君写人的散文,都小说化了。她散文中的人物,个个生动形象,形神毕肖。本文对母亲的描写尤其出色。琦君笔下的母亲是一位相当典型的贤妻良母,充满了“母心、佛心”,这位母亲,没有文化、俭朴勤劳、灵性很强,她善良大度,充满美德。文中,只简单的几笔,人物就立起来了。如:“到了喝春酒时,就开出来请大家尝尝。‘补气、健脾、明目的呦!’母亲总是得意地说。她又转向我说:‘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指甲缝,小孩子喝多了会流鼻血,太补了。’”在这里,母亲的慈爱温柔,历历在目。
(2)本文其实只记叙了儿时在故乡过新年、吃春酒、吃会酒的几件事。这样简单的内容有何意义呢?
可以体会到以下几种美:民风之美:新年迎神拜佛,有诸多禁忌;元宵节后,换下的供品堆得“满满一大缸”,孩子们的兴奋、快乐,家长的紧张、繁忙,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中国传统风俗画卷。人情之美:家家户户轮流邀喝春酒,大有“家家扶得醉人归”之景象;村子里会首在正月里置酒表示酬谢,此时灯火明亮,人人兴高采烈,母亲因别人赞美高兴得“两颊红红”。笑眯眯的母亲,本本分分的村民,令人难忘。
【课文背景知识】
(1)作家作品
琦君,1918年生,台湾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1949年赴台湾,在司法部门工作了26年,并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定居美国。琦君以撰写散文开始她的创作生涯。代表作品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包括《烟愁》《细纱灯》《琦君寄小读者》等。
(2)背景知识
琦君的散文,多写童年记忆,母女之情,友伴之谊。但这不是单纯的回忆。童年,在她的文章中已经具有一种超凡脱俗的光辉,已是达到“真善美”和谐统一的人生境界。儿童圣洁的心灵。美好的生活情趣,在她的文章中就是一种对人性的讴歌和向往,令人向往。在琦君50多本文学作品中,童年、故乡、亲人、师友占据了她创作题材的绝大部分,她以中国传统的温柔敦厚的情怀,以细腻温婉的笔致,营造了一个只属于她的艺术世界。
【课文结构分析】
(1)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1~4段),喝春酒。
第二部分(5~7段),喝会酒。
第三部分(8段),写勤劳、善良的母亲。
第四部分(9~10段),长大后也泡“八宝酒”,表达思乡情结。
(2)中心意思
本文主要通过春酒写故乡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写自己对故乡亲友的怀念,对母亲的追思,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3)写作特点
叙事、抒情相结合,感情真挚,文笔细腻。
【课文写作特色】
1.本文叙事与抒情并用,在娓娓叙事过程中让自己的感情自然流淌。
2.人物刻画鲜明细腻。
3.语言生动传神。
【课本习题提示】
一、本文主要通过春酒来写故乡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写自己对故乡亲友的怀念,对母亲的追思,抒发了浓浓的思乡之情,是对一种让人难忘的生活的深情怀念。
二、例:1.花匠阿标叔“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他热情好客、乐于助人的性格就鲜明地体现出来了。
2.“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让读者强烈地感受到大家是如此喜爱这小姑娘,在故乡,邻里之间是如此亲密随和、融洽温馨。
三、略。
【同步达纲练习】
(1)给加粗字注音。
①她自己请邻居来吃春酒,一定给他们每人斟( )一杯八宝酒。
②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 )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
③今年,我也如法炮( )制,泡了八宝酒,倒一杯给儿子,告诉他是“分岁酒”,喝下去又长大一岁了。
(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落暮 碗盏 一马当先
B.拘束 稀罕 顾明思义
C.枸杞 薏仁 兴高彩烈
D.手帕 家醅 左邻右舍
(3)下面加粗词语感彩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A.鞋差分、衣差寸,分分寸寸要留神。
B.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
C.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
D.我每年正月里,喝完左邻右舍的春酒,就眼巴巴地盼着大花厅里那桌十二碟的大酒席了。
(4)下列加粗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
A.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家醅:自家酿的酒。)
B.母亲就会捧一瓶她自己泡的八宝酒给大家尝尝助兴。(助兴:有助于兴趣。)
C.八宝酒,顾名思义,是八样东西泡的酒,那就是黑枣、荔枝、桂圆、杏仁、陈皮、枸杞子、薏仁米,再加两粒橄榄。(顾名思义: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意义。)
D.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过瘾:满足。)
(5)说说下列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①花匠阿标叔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
②(我)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
③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过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6)本文作者是____________(地区)的作家____________(人名)。
参考答案
(1)①zhēn ②jiá ③páo (2)D (3)C (4)B (5)①表现阿标叔热情好客、乐于助人的性格。②说明大家很喜爱“我”,同时也表现了邻里之间亲密随和、融洽温馨的气氛。③刻画了一个活泼、天真、可爱的小女孩的形象。 (6)台湾 琦君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