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古诗二首(课件+朗读)

文档属性

名称 21 古诗二首(课件+朗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S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8-10 17:18:40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 墨 梅 【元】王冕 墨 梅
吾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流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为题画诗,有三位诗人作过《墨梅》诗,其中最著名的是元代诗人王冕的《墨梅》。 王冕(1310—1359),宇元章,浙江诸暨人。他是元末文坛有影响的诗人,又是画坛上以画墨梅开创写意新风的花鸟画家。
他的诗常流露出对元朝统治的愤懑情绪,而他的墨梅也借物抒怀,自认喜写“野梅”,不作“官梅”,以蔑视当时那些“峨冠腐儒”。晚年他避居会稽九里山,自筑“梅花屋”,种粟养鱼,以清贫生活了其余生。
墨 梅
吾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流清气满乾坤。【小组学习单一】根据预习单,交流检查预习情况:
1.朗读古诗,字正腔圆,不错字;有板有眼,不破句;注意节奏,读出诗味。
2.借助工具书与资料,理解关键字词的意思,试着将诗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墨 梅
吾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流清气满乾坤。一读诗文,读准字音.
洗砚池

乾坤(yàn)
(qián) (kūn)
二读诗文,读出节奏       墨???? 梅
?       (元)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流/清气/满乾坤。
墨 梅
吾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流清气满乾坤。淡淡的墨迹 墨 梅
吾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流清气满乾坤。淡淡的墨迹清香之气 墨 梅
吾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流清气满乾坤。充满天地间 墨梅
我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流清气满乾坤。
王冕(元) 清香之气。这里指纯洁的人品,高尚的节操。 淡墨勾画出来的梅花的样子 天地,人间。 美丽,漂亮。 这儿的“流”是流溢的意思,是说梅花可贵的清气流溢人间。我们也常用“百花竞艳,芳香流溢”,和这里的流意思一样,显得动态了,更形象 。⑴墨梅:本文指只用水墨不用颜色画成的梅花,看上去十分高雅大方。   
⑵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之
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里
化用这个典故。诗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说“吾家”。
  
⑶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几种,如,淡墨、浓
墨、焦墨。这里是说那朵朵盛开的梅花,
是用淡淡的墨迹点化成的。   
⑷清气:清香的气味。   
⑸乾坤:天地。 【注释】 墨 梅
吾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流清气满乾坤。 墨 梅
吾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流清气满乾坤。开头两句“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诗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说“吾家”。 【译文】第一二句意思:
我家洗砚池边的梅花树,花开朵朵,都像是用淡淡的墨汁点染而成。
第三四句意思:
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是多么的好,只要让梅花的香气弥漫在天地间。 墨 梅
吾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流清气满乾坤。
弥漫在天地之间的仅仅是梅花那清新淡雅的香气吗?结合课前你对作者王冕的了解,以及王冕轶事,想想,这清气里还蕴含着什么? 王冕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而成诗人。性格孤傲,鄙视权贵。青年时考进士屡试不中,于是他满怀愤郁,烧毁了文章,永绝仁途,流浪江湖。他千里远游,扩大了视野,宽广了胸怀,同时对社会现实和统治阶级也有了较清楚的认识。由于他的诗画不同凡俗,画誉越来越大,许多士大夫争相求画。而他不满
于达官人向他求画,便画了一幅梅花悬在墙壁上,
并题诗道“疏花个个团如雪,羌笛吹它不下来。”
表示不愿给他们作画。因他对统治者予以无情的
讽刺,被认为是反对朝廷,险些入狱。后来,他
被迫埋名隐居到家乡的九里山,白天躬耕劳作,
晚上读书作画,过着清贫生活。他在屋的周围种
了千株梅树,几百棵桃杏,题为“梅花屋”。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艳,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流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不求功勋的品格。 墨 梅
吾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流清气满乾坤。
弥漫在天地之间的仅仅是梅花那清新淡雅的香气吗?结合课前你对作者王冕的了解,以及王冕轶事,想想,这清气里还蕴含着什么? 墨 梅
吾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流清气满乾坤。不畏权贵
淡泊名利 王冕站在这幅《墨梅图》前,默默地想: 。 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 “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 ”人们是这样称赞王冕的。现实中的王冕与他笔下的梅花一样,坚贞不屈、孤芳自赏。相传由于王冕的画画得特别好,当地的县官和一个有权势的大财主慕他之名,几次想见他都遭到了拒绝。最后,当县官亲自下乡去见他时,他听到消息后赶紧躲了起来,又让县官吃了闭门羹。因而《墨梅》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他所画梅花的风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鲜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鄙视流俗
贞洁自守
淡泊名利
高风亮节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流清气满乾坤。诗人借墨梅为喻,在素洁的梅花身上寄予了他鄙视流俗、淡泊名利、贞节自守的高尚情操。
墨 梅
吾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流清气满乾坤。借物 喻人【元】王冕托物 言志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梅 花
宋 王安石
墙 角 数 枝 梅,
凌 寒 独 自 开。
遥 知 不 是 雪,
为 有 暗 香 来。课件20张PPT。峨眉山月歌望 洞 庭刘禹锡 有这样一位诗人,他与刘禹锡同年中进士,一起参加永贞革新,又一起被贬。他一生坎坷,年仅四十七岁就与世长辞了。他留下来的诗歌仅一百多首,但历来评价很高。就如苏轼所说,兼有简洁、靖深、温丽、含蓄之长,在自然、朴实的语言中蕴含了幽远的情思。
知道他是谁吗? 柳宗元江 雪 【唐】·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1.千山:周围的群山。
2.绝:绝迹,不存在。
3.万径:数量很多的道路。
4.踪:脚印。
5.灭:消灭,消失(没有了)。6.孤舟:孤单单的一条小船。
7.蓑笠翁: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
8.寒江:寒冷江面上。 千山鸟飞绝许多山岭看不到一只飞鸟,万径人踪灭条条道路上都不见人走动留下的脚印 。孤舟蓑笠翁孤单单的小船上,有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渔翁,独钓寒江雪独自一人冒着满天飞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诗句解读一、环境——寒冷凄凉
1.“绝”和“灭”,凄凉的程度——所有的山,所有的路都被白雪覆盖了,没有飞鸟,没有行人,没有声音,除了渔翁,再也没有别的生命!
2.如果没有“绝”和“灭”这两个字,会是一幅怎样的景象? 热闹、繁华,生机勃勃,可是诗人笔锋一转,“绝”、“灭”两个字,使这一切刹那间无影无踪,变得如此荒凉。
3. “寒”,是造成凄凉的根本原因——这么寒冷的天气,鸟儿无处觅食,只好躲在巢中避寒;这么寒冷的天气,人们无法劳作,只好呆在家中取暖。
同学们,千山万径,一片雪白;飞鸟绝迹,人踪湮没。在这样空旷而又凄凉的背景之下,却有一位渔翁,独自一人,默默垂钓。此时,你能感受到渔翁的心情吗?你是从哪体会到的? 二、心情——孤独寂寞 有感情的朗诵古诗,感受到渔翁的心情。孤独、寂寞你是从哪体会到的?
(1)“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孤”、“独”——孤独
(2)把四句诗当中的第一个字连起来
即千万孤独。江 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江 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三、精神——顽强不屈 1.在这样一个大雪纷飞、天寒地冻的日子里,没有飞鸟,不见行人,渔翁为什么不呆在家中取暖,偏要出来钓鱼呢?
(根本:这位渔翁生活贫困,为了生存,不得不出来钓鱼 )
2.尽管渔翁的心情孤独寂寞,但是他有没有被贫困吓倒?有没有被寒冷征服?从渔翁身上你看到了一种什么精神?
(顽强不屈、坚韧不拔、毫无畏惧、不怕困难、迎难而上 )
清朝王士祯也写了一首关于江上独钓的古诗。这首诗又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呢?希望你运用上一首诗学到的办法,自己来学懂这首诗。如果有什么需要老师帮助的,可以提出来。题秋江独钓图
  [清] 王士祯
一蓑一笠一扁舟,
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壶酒,
一人独钓一江秋。 这首诗描写一个渔夫打扮的人,在江上垂钓的情形:一个渔人,一件蓑衣,一顶斗笠,一叶轻舟,一枝钓杆,渔人一面歌唱,一面喝酒,逍遥中却又深藏着几许萧瑟,孤寂,默默的欣赏江上淡淡的秋色。
前两句近乎白描,但后两句却有着无穷意味。图中看似不可能的“一曲高歌一樽酒”却在作者的想象中展现出来。而最后一句“一人独钓一江秋”似是回归原图,但此“钓”已非彼“钓”了,赏一江秋景,感一江秋色,联想开去,那是一种感怀,或者说,最后一句已是“虚实相映”了。再观全诗,9个“一”巧妙嵌入其中,将诗与图的意境表现的分毫不差,实在精彩! 这一首诗与《江雪》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我们四人小组来研究一下,看看一共可以列出多少条。讨论以后,请小组派代表发言。题秋江独钓图
  [清] 王士祯
一蓑一笠一扁舟,
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壶酒,
一人独钓一江秋。江 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