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常见的酸
1.酸溶液使指示剂变色:酸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_ __,__ _使无色酚酞变色。
2.盐酸是HCl气体的水溶液,由于浓盐酸具有__ __,挥发出的HCl气体与空气中水蒸气形成盐酸的小液滴,所以会看到__ __。浓盐酸敞口放置质量会__ __,浓度会__ __。工业盐酸因含杂质铁离子而略显_ __。
3.盐酸的性质
酸+碱===盐+水
3HCl+Al(OH)3===__ __(用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
酸+某些盐===__ __
2HCl+CaCO3===__ __(实验室制取CO2)
HCl+AgNO3===__ __(用AgNO3溶液和稀硝酸检验盐酸)
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6HCl+Fe2O3===__ __(用稀盐酸清除铁锈,铁锈溶解,形成黄色溶液)
酸+某些金属===__ __
Fe+2HCl===__ __
4.硫酸的性质
(1)硫酸使指示剂变色:硫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
(2)酸+碱===__ __
H2SO4+2NaOH===__ __
(3)酸+某些盐===__ __
H2SO4+Ba(NO3)2===__ _[用Ba(NO3)2溶液和稀硝酸检验硫酸]
(4)酸+金属氧化物===__ __
H2SO4+CuO===__ __(黑色粉末逐渐消失,溶液呈蓝色)
(5)酸+某些金属===__ __
Zn+H2SO4===__ __(实验室用于制H2)
5.浓硫酸(H2SO4)
(1)浓硫酸有很强的腐蚀性,皮肤不慎沾上浓硫酸后,应立即用__ __,再用__
_冲洗,最后,在皮肤上涂抹碳酸氢钠溶液或稀氨水,以中和酸。
(2)浓硫酸的稀释: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内壁慢慢注入__ __,并不断__ __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散失。原因是浓硫酸__ __。
(3)浓硫酸的__ __:使纸张变黑。
(4)浓硫酸的__ __: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浓硫酸敞口放置使质量__ _,浓度__ __。
常考1 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例题1.(2018 娄底)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在瓶口观察到白烟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的火焰
C.木炭在高温下还原氧化铜,固体由红色逐渐变黑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会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解析】A.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时,挥发出的氯化氢能和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酸雾,不是白烟,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的火焰,该选项说法正确;
C.木炭在高温下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固体由黑色逐渐变红,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会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答案】B。
常考2 酸的化学性质。
例题2.(2018 梧州)关于硫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稀硫酸与锌反应可制得氢气
B.稀硫酸可用于除铁锈
C.可将水注入浓硫酸中进行稀释
D.浓硫酸可用来干燥氢气
【解析】A、稀硫酸与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可制得氢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B、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稀硫酸可用于除铁锈,故选项说法正确。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选项说法错误。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氢气反应,浓硫酸可用来干燥氢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答案】C。
1.(2018 玉林)下列物质具有挥发性的是( )
A.锌粒 B.浓盐酸 C.石灰石 D.二氧化锰
2.(2018 苏州)下列关于浓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易挥发 B.有腐蚀性 C.无吸水性 D.密度比水小
3.(2018 黑龙江)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打开盛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瓶口出现大量白烟
B.将一氧化碳通入装有灼热氧化铜的玻璃管,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向蒸馏水中加入适量肥皂水搅拌,产生大量泡沫
4.(2018 腾冲市模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打开盛放浓盐酸的试剂瓶盖,瓶口出现白雾
B.稀硫酸、稀盐酸都可以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C.利用洗涤剂的乳化功能可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D.把碳酸氢铵和农家肥料草木灰(碱性)混合使用,可增加肥效
5.(2018 唐河县二模)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将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
B.将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倒人盛有铁钉的烧杯中
C.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D.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6.(2018 海南)向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再滴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滤渣中可能含Cu B.滤渣中只含Fe
C.滤液中不含CuSO4 D.滤液中不一定含FeSO4
7.(2018 陕西)氧化铜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时,容器中溶液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是将氧化铜逐渐加入稀盐酸中
B.n点和m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质量不相等
C.n点和m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相同
D.该曲线不能反映溶液中溶剂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8.(2018 包头)下表中,有关量的变化图象与其对应叙述相符的是( )
A B C D
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 向一定质量的氧化铁粉末中加入稀盐酸 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粉 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A.A B.B C.C D.D
9.(2018 河东区模拟)下列物质中,不能用金属跟稀酸反应直接制得的是( )
A.硫酸锌 B.氯化镁 C.氯化铁 D.硫酸铝
10.(2018 宿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稀盐酸、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其溶液中都含有H+
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将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会升高
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包括:SO2、NO2、CO2、CO等
11.(2018 信阳一模)浓 H2SO4 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其质量分数会 (填“增大”、“减 小”或“不变”);将 20g 质量分数为 98%的浓 H2SO4稀释为 10%的 H2SO4 ,需要水的质量为 g;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则所配溶液中质的量分数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2.(2018 雅安)如图为“胃酸完全抑制剂”的标签。
(1)“胃酸完全抑制剂”主要成分中属于碱的物质是 (写化学式)。
(2)服用“胃酸完全抑制剂”后在胃内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13.(2018 莘县二模)烧水的铝壶中常结有一层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用适量的稀盐酸可以除去它,Mg(OH)2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盐酸的用量过多,一段时间后会看到 现象,会导致铝壶损坏,原因是 (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4.(2018 虹口区二模)根据初中学习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霓虹灯中充入的气体是 ;
②人工降雨常使用干冰,干冰的化学式是 ;
③能够还原氧化铜的非金属单质的化学式是 ;
④某物质焰色反应呈黄色,说明该物质中一定含有 元素;
⑤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它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实验室可用 吸收以减少污染;
⑥稀硫酸可用于除去铁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5.(2018 兖州区一模)(1)我们的胃液中含有盐酸,胃酸过多会引起胃部不适。有时可以用小苏打治疗,反应的方程式为 ,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没有变化的离子是 (离子符号表示)。
(2)小华饮用碳酸饮料时,发现有大量气泡溢出。他联系学过的知识从不同角度加以解释。从物理变化的角度解释为 ;从化学变化的角度解释为 (化学方程式表示)。
16.(2018 遵义)盐酸、硫酸和硝酸都是重要的酸,下列是探究酸性质的实验。
(1)能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的是 (选填“实验一”、“实验二”),此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2)若实验二中稀硫酸和硝酸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如图是装有稀硫酸的试管中加入硝酸钡溶液前后主要离子种类及个数比变化示意图,则“”代表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3)实验三稀盐酸中无明显现象;稀硝酸中的现象为铜片逐渐溶解,溶液变蓝,并有气泡产生,反应为3Cu+8HNO3=3Cu(NO3)2+2X↑+4H2O,则X的化学式为 ;
(4)实验室利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后,试管内壁上常附着一些铜,清洗方法是 。
17.(2017秋 朝阳区校级月考)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是关于硫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A、B、C、D、E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完善这个知识网络:
(1)写出B、C、D、E的化学式:
B ;C ;D ;E .
(2)根据自己得出的知识网络,写出一个化学方程
式.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常见的酸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知识聚焦
红色 不能
2、挥发性 白雾 减轻 变小 黄色
3、 AlCl3+3H2O
新盐+新酸
CaCl2+H2O+CO2
AgCl+HNO3
2FeCl3+3H2O
盐+氢气
FeCl2+H2
4、_盐+水
Na2SO4+2H2O
新盐+新酸
BaSO4+2HNO3
盐+水
CuSO4+H2O_
盐+氢气
ZnSO4+H2↑_
5、干布拭去 大量的水
水中 用玻璃棒 极易溶于水并会放出大量的热
脱水性
吸水性__增加 变小
知能提升突破
1.【解答】解:浓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具有强烈的挥发性;锌粒、石灰石、二氧化锰无挥发性。
答案:B。
2.【解答】解:浓硫酸没有挥发性,有强烈的腐蚀性、吸水性,密度比水大。
答案:B。
3.【解答】解:A、打开盛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瓶口上方出现白雾,而不是白烟,错误;
B、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不是现象,错误;
C、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错误;
D、向蒸馏水中加入适量肥皂水搅拌,产生大量泡沫,正确;
答案:D。
4.【解答】解:A、浓盐酸的易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能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盐酸的小液滴,看到的现象是瓶口出现白雾。故A正确;
B、稀硫酸、稀盐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都可以用于金属表面除锈。故B正确;
C、由于洗涤剂能乳化油脂,所以,利用洗涤剂的乳化功能可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故C正确;
D、由于铵盐遇碱性物质会放出氨气,降低肥效。所以,碳酸氢铵和农家肥料草木灰(碱性)不能混合使用,故D错误。
答案:D。
5.【解答】解: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会挥发出溶质氯化氢而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减小,错误;
B、将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倒人盛有铁钉的烧杯中,铁和硫酸铜反应能生成硫酸亚铁和铜,
Fe+CuSO4=FeCuSO4+Cu
56 64
析出铜的质量大于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固体质量会增加,当完全反应,固体质量不再改变,正确;
C、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当高锰酸钾完全分解,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再改变,错误;
D、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固体质量减少,但是不会减少为零,错误;
答案:B。
6.【解答】解:向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一定含有铁粉,铁会把硫酸铜中的铜置换出来,因此固体中一定有铜,所以
A、通过推导可知,滤渣中一定含有铁和铜,故A错误;
B、通过推导可知,滤渣中一定含有铁和铜,故B错误;
C、铁粉有剩余,滤液中就不会有硫酸铜存在,故C正确;
D、通过推导可知,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亚铁,故D错误。
答案:C。
7.【解答】解:A、溶液的总质量从零开始,所以该实验是将盐酸逐渐加入氧化铜中,故A错误;
B、n点表示氧化铜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m点表示加入的盐酸过量,所以n点和m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质量相等,故B错误;
C、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n点和m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相同,故C正确;
D、该曲线能反映溶液中溶剂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大,故D错误。
答案:C。
8.【解答】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吸收水分后,溶液质量增加,溶质质量不变,质量分数将会变小,故错误。
B、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加入稀盐酸的质量等于溶液增加的质量,当反应停止后,溶液增加的质量仍然等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故错误;
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Zn>Cu>Ag,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与两种溶质依次发生反应
Zn+2AgNO3=Zn(NO3)2+2Ag
65 216
所以析出银的过程析出固体的质量大于加入新的质量;
Zn+Cu(NO3)2=Zn(NO3)2+Cu
65 64
所以析出铜的过程析出固体的质量小于加入新的质量,当反应停止后不再有固体析出,故正确;
D、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的过程中充当的是催化剂,其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会改变,所以随着过氧化氢溶液的加入氧气会不断增加,故错误;
答案:C。
9.【解答】解:A、锌在氢的前面,锌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故A正确;
B、镁在氢的前面,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故B正确;
C、铁在氢的前面,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不能生成氯化铁,故C错误;
D、铝在氢的前面,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故D正确。
答案:C。
10.【解答】解:A、稀盐酸、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其溶液中都含有H+,该选项说法正确;
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属于中和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将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时,放热,导致溶液温度降低,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不包括二氧化碳,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答案:A。
11.【解答】解:由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浓硫酸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其质量会增大,其质量分数会减小。
设加入水的质量为x,则
20g×98%=(20g+x)×10%
解得:x=176g;
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则所配溶液中质的量分数偏大;
答案:减小;176;偏大。
12.【解答】解:(1)氢氧化镁是由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其化学式为:Mg(OH)2。
(2)服用“胃酸完全抑制剂”后,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CaCO3+2HCl=CaCl2+H2O+CO2↑、Mg(OH)2+2HCl=MgCl2+2H2O。
答案:
(1)Mg(OH)2;
(2)CaCO3+2HCl=CaCl2+H2O+CO2↑;Mg(OH)2+2HCl=MgCl2+2H2O。
13.【解答】解: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Mg(OH)2+2HCl═MgCl2+2H2O;
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若盐酸的用量过多,一段时间后会看到有气泡产生现象会损坏铝壶,原因是:铝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2Al+6HCl═2AlCl3+3H2↑。
答案:Mg(OH)2+2HCl═MgCl2+2H2O,CaCO3+2HCl=CaCl2+H2O+CO2↑,有气泡产生,2Al+6HCl═2AlCl3+3H2↑。
14.【解答】解:①霓虹灯中充入的气体是稀有气体;
②固态二氧化碳叫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化学式为:CO2;
③一氧化碳,氢气、木条具有还原性,所以能够还原氧化铜的非金属单质的化学式是C;
④钠元素的焰色反应是黄色;
⑤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是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可以用碱性物质吸收;
⑥硫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
答案:①氦气(或稀有气体);
②CO2;
③C或H2;
④钠;
⑤二氧化硫,熟石灰或氢氧化钠;
⑥Fe2O3+3H2SO4=Fe2(SO4)3+3H2O。
15.【解答】解:(1)稀盐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
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没有变化的离子是Na+、Cl﹣。
(2)从物理变化的角度解释为:打开瓶塞,气压减小,二氧化碳溶解度降低,所以有大量气泡冒出;
从化学变化的角度解释为: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产生大量气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O3═CO2↑+H2O。
答案:NaHCO3+HCl═NaCl+H2O+CO2↑;Na+、Cl﹣。
打开瓶塞,气压减小,二氧化碳溶解度降低,所以有大量气泡冒出;H2CO3═CO2↑+H2O。
16.【解答】解:(1)酸都能是紫色石蕊变红色,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所以能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的是实验二,此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稀盐酸中没有明显现象,稀硫酸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2)硫酸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化学方程式为:H2SO4+Ba(NO3)2=BaSO4↓+2NaNO3,装有稀硫酸的试管中加入硝酸钡溶液前后主要离子种类及个数比变化示意图,则“”代表的离子是H+;
(3)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原子个数不变,反应物中有3个铜原子,8个氢原子,8个氮原子,24个氧原子,生成物中有3个铜原子,6个氮原子,22个氧原子,所以X是NO;
(4)铜的金属活动性排在氢的后面,硝酸具有氧化性,铜和氧气加热生成的氧化铜会溶于酸,所以实验室利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后,试管内壁上常附着一些铜,清洗方法是: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后,用水清洗或先将试管中的铜加热成氧化铜后,然后将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用水清洗。
答案:(1)实验二,稀盐酸中没有明显现象,稀硫酸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2)H2SO4+Ba(NO3)2=BaSO4↓+2NaNO3,H+;
(3)NO;
(4)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后,用水清洗或先将试管中的铜加热成氧化铜后,然后将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用水清洗。
17.【解答】(1)则B为金属,B可为锌等,C为金属氧化物,C可为Fe2O3,D为盐,D可为Na2CO3,E为碱,可为NaOH,能够完成该网络;
(2)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