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贺新郎》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贺新郎》课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4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08-19 21:4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8张PPT。贺新郎张元幹 解题:此词作于绍兴十二年(1142)。绍兴八年为胡铨因谏议和而被贬至福州,由遭秦桧迫害,移新州(今广东新兴)编管。张元幹作此词为胡铨壮行,后因此词而被捕下狱,并被削职为民。词极慷慨愤激,忠义之气,溢于字里行间。作者简介
张元幹 (1091—1170?)字仲宗,号芦川居士、隐山人,永福(今福建永泰--时至今日,在福建永泰县嵩口镇镇上还有保存完好的“张元干纪念馆”!)人。政和初,为太学上舍生。宣和七年(1125),任陈留县丞。靖康元年(1126),金兵围汴,入李纲行营使幕府,李纲罢,亦遭贬逐。绍兴元年(1131),以将作监致仕,日福州。绍兴八年,秦桧当国,力主和议,胡铨上书请斩秦桧等以谢天下,时李纲亦反对和议罢居长乐,元傒赋《虞美人》词赠纲,对纲抗金主张表示积极支持。胡铨被除名送新州编管,元傒持所赋《虞美人》词送行。后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傒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八十。存词180余首。 整体赏析
上片:述时事。
第一层,“梦绕神州路”四句:写中原沦陷的惨状。
第二层 “底事昆仑倾砥柱”三句:严词质问悲剧产生的根源。
第三层“天意从来高难问”至“送君去”,感慨时事,点明送别。整体赏析下片:叙别情。
第一层,“凉生岸柳销残暑”至“断云微度”:别时景物。
第二层,“万里江山知何处”至“书成谁与”:设想别后之心情。
第三层,“目尽青天怀今古”至“听《金缕》”:遣愁致送别意。细节探究“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河乱注”,“悲万落千村狐兔”各自比喻什么?
拓展内容张元幹因此词受到削籍除名的处分,但这首词却广为传唱。据《客亭类稿》记载:南宋词人杨冠卿秋日乘船过吴江垂虹桥,“旁有溪童,具能歌张仲宗‘目尽青天’等句,音韵洪畅,听之慨然。”拓展阅读石州慢
  张元干
  寒水依痕,春意渐回,沙际烟阔。溪梅晴照生香,冷蕊数枝争发。
  天涯旧恨,试看几许消魂?长亭门外山重叠。不尽眼中青, 是愁来时节。
  情切,画楼深闭,想见东风,暗消肌雪。孤负枕前云雨,尊前花月。
  心期切处,更有多少凄凉,殷勤留与归时说。到得再相逢,恰经年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