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语文高考模拟试题(答案版) (3)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三年级语文高考模拟试题(答案版)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8-11 08:32: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三年级语文联考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 5 0分,考试时间1 5 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 (共7 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春节魅力独特 “年味儿”吸引世界
随着世界文化的融合,中国春节也正以它独特的魅力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不再仅限于受中国文化传统影响的周边亚洲国家,就连那些土生土长、从未到过中国的欧美人也开始流行过春节。
在美国,随着华侨、华裔人数日渐增多和中国在世界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美国人也对春节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日益感兴趣。近年来,每逢农历新年,上至总统、下至地方官员,都会向华人致以新年的祝福。纽约州甚至将农历春节定为公共假日。此外,美国多地也会在春节期间组织游行和烟火表演等活动。
今年2月9日,美国加州参议院更是全票通过庆祝中国农历新年决议案。这是美国历史上首次在州一级参议院通过的有关庆祝农历新年的决议案。而庆祝农历新年决议案的通过,也必将对全美各地亚太裔人口聚集的地区有相当的示范作用。
春节期间,英国也处处洋溢着欢庆春节的气氛。餐馆会添置几道专为中国春节准备的菜肴。英国的一些报社则会推出“中国周”专刊,教人学汉语。在伦敦还会有舞龙舞狮、爆竹烟花、盛装巡游、文艺表演等欢庆活动。此外,英国的旅游手册甚至收录了中国春节,并将其称为英国的节日,这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中国春节正日趋走向国际化。
近几年,随着中法两国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多与频繁,法国人对中国春节越来越熟知。每到春节前夕,法国的大街小巷都装饰一新,彩旗飞扬,不仅华人聚居区,就连巴黎市政广场也会挂上大红灯笼,满眼都是喜气洋洋的大红色。迎春贺新的节日气氛相当浓郁。
今年,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和悉尼在春节前一周就紧锣密鼓地开始筹备春节庆典活动。墨尔本唐人街张灯结彩,一派节日气氛。为庆祝中国农历新年的到来,墨尔本交响乐团将在28日举行一场名为“东西交融”的专场音乐会。据悉,在音乐会上,音乐家们将把中国传统民乐和西方管弦乐器组合起来演奏,届时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此外,位于罗素大街的唐人街将于22日上午10时至22时举办庆祝活动。
春节在逐渐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节日,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热衷于过春节,这无疑让中国人感到自豪。中国的春节受到西方人的青睐,与我国的国力迅速壮大、文化逐步繁荣不无关系。
俄罗斯媒体也指出,全球庆祝中国农历新年的范围之广,充分展示了中国文化传统在国际上的流行程度,更体现了中国“软实力”的增强。作为世界上发展最迅速的经济体,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日益受到全球关注,而“软实力”同样被视为中国影响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软实力”的内涵涉及极广,包括文化、语言、公共外交、教育系统、节日庆典、重大活动等等。中国通过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世博会,已经在世界上打响了自己的“软实力”品牌,而春节俨然成了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品牌,正在积极走向世界。
(摘自《中国新闻网》2月19日)
1.下列对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英国旅游手册收录中国春节,将其称为英国的节日,体现了中国走向国际化。
今年2月9日,美国历史上首次通过了有关庆祝农历新年的决议案,必将对全美各地亚太裔人口密集的地区有相当的示范作用。
外国人对春节的喜爱,使中国春节逐渐称为一个世界性的节日。
美国人对春节所代表的这个传统文化日益感兴趣,是因为华侨、华裔人数的增多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下列对原文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法国人对中国春节的了解越来越多,与中法两国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增多不无关系。
全球庆祝农历新年的广阔范围,不仅展现了中国文化传统越来越国际化,而且是中国“软实力”增强的体现。
越来越多的人对春节感兴趣。例如,在墨尔本举办的专场音乐会,就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D.美国加州参议院全票通过庆祝中国农历新年的决议案,将对全美各地亚太裔人口聚集的地区有相当的示范作用。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分析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随着世界文化的融合,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提高国际社会中地位的重要因素。
因为我国的国力迅速壮大、文化逐步繁荣,越来越多的西方人青睐中国的春节。
中国农历新年庆祝范围的扩大,充分展示了中国文化传统的,魅力,也体现了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增强。
春节在逐渐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节日,很多国家都洋溢着欢庆春节的气氛,但要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小题
诗译英法许渊冲 从心所欲不逾矩
熊光楷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推出全新的人文类电视节目《朗读者》。作为第一期压轴的出场人物,96岁高龄的许渊冲老先生以其自信、激情和敏锐征服了在场观众,也打动了电视机前的广大观众。人们兴致盎然地搜索许渊冲的有关资讯,有人甚至诙谐地把他称为今年第一位 “网红”。
许渊冲是我国翻译界一位备受尊重的标志性人物。2010年,他获得中国翻译协会颁发的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2014年,他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的“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许渊冲至今笔耕不辍,新著迭出。
许渊冲是江西南昌人氏。许先生曾经说过,他读的小学是全市最好的小学,中学是全省最好的中学,大学是全国最好的大学。这个小学,是江西南昌实验小学。这个中学,是江西南昌第二中学。这个大学,是西南联合大学。其中,许先生中学就读的南昌二中,其前身心远学校的源头是江西南昌冈上镇月池村熊氏的家塾。心远学校及其后的南昌二中的确配得上“全省最好”这样的赞誉。在民国时期,心远学校一度与天津的南开学校、长沙的明德学校并称为当时全国最知名的新式中学之一。吴有训、傅抱石、胡先骕等名人曾在心远学校任教,方志敏、邹韬奋、夏征农等名人曾在心远学校就读。当时,心远学校选用外文原版教材施教,许渊冲正是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奠定了外文的基础。
口译是一种解释性的翻译,是interpretation,是即时的,要求反应迅速,准确达意,解释清楚。而笔译则是translation,需要字斟句酌,追求信达雅。许渊冲的主要翻译工作就是translation(笔译)。许渊冲把他的翻译理论归结为“真”与“美”两个字。借用孔子名言“从心所欲不逾矩”,许渊冲说,“不逾矩”是不违反客观规律,是重“真”,始终保持科学态度;“从心所欲”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是重“美”,始终坚持艺术态度。许渊冲强调,中文翻译成西方文字,尤其要追求“美”,因为英、法、德、意等西方主要语言之间相互翻译,对等率接近90%,因此翻译的时候一般来说按照科学的态度“不逾矩”就可以了。但中文与西方语言有很大不同。中文与西方文字互译,对等率只有一半左右。在对等的时候,翻译要讲究“真”,要“不逾矩”;但在不对等的时候,就不能只局限于转述原文的意思了,这时候,要想方设法用艺术的语言把原文的美翻译出来,不仅要追求内容的真,还要追求艺术的美,做到“从心所欲”。
在《朗读者》现场,许渊冲先生送给主持人董卿一张名片,上面印着“书销中外百余本,诗译英法唯一人”。的确,许渊冲虽然擅长中英法互译,涉足小说、诗歌、散文等众多文学领域,但他最突出的成就仍然是将诗、词、曲、赋、戏曲这样的中国传统韵文翻译成英文、法文。正是在韵文翻译领域,他广泛实践了自己追求“真”与“美”结合的翻译理论。例如,李白名诗《静夜思》的翻译,他没有直译“床前明月光”,而是译成“before my bed a pool of light(我的床前一池光)”,借用pool(池塘)的意象,勾勒出西方人熟悉的场景。我喜爱收藏签名题跋的图书。许渊冲新近出版的法译本《诗经》中, 《诗经·采薇》的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他没有把“依依”简单地翻译成柳枝摇摆的动作,而是采用“saule en pleurs(杨柳哭泣)”表达出依依不舍流下眼泪的意象;他没有把“霏霏”简单翻译成雨雪飞扬的情景,而是采用“La neige en fleurs(雪如花)”表达出“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象。当有人批评他不忠实于原文时,他强调,忠实并不等于形似,更重要的是神似。
值得注意的是,许渊冲的译著大都出版于60岁以后。这既是许渊冲先生厚积薄发的结果,也离不开中国在伟大复兴的征途中文化自信不断增强、优秀文化不断走出去的大背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从许渊冲身上,我们恰恰可以看到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开放自信的姿态不断走向世界、被越来越多的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和传诵的光辉前景。
连接
①许渊冲,北京大学教授,翻译家。在国内外出版中、英、法文著译百余本,包括《诗经》《楚辞》《李白诗选》《西厢记》《红与黑》《包法利夫人》《追忆似水年华》等中外名著,是有史以来将中国历代诗词译成英、法韵文的专家。
②许渊冲说:忠实的译文只能使读者“知之”,忠实而通顺的译文才能使读者“好之”,只有忠实通顺而又发挥了优势的译文才能使读者“乐之”。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当作‘蓦然回首’),那人正(当作‘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我想这话如果应用到翻译上来,第一境可以说是“知之”境,第二境是“好之”境,第三境是“乐之”境。“乐之”是翻译的最高境界,是读者对译者的最高评价,是翻译王国的桂冠。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许渊冲先生的名片上印着“书销中外百余本,诗译英法唯一人”,说明许渊冲是唯一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的“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的亚洲翻译家。 B.当有人批评许渊冲翻译不忠实于原文时,他强调,忠实并不等于形似,更重要的是神似,说明许渊冲是一个固执的人,不懂得接受别人的意见。 C.许渊冲的译著大都出版于60岁以后,这仅仅是许渊冲先生厚积薄发的结果。 D.“乐之”是翻译的最高境界,是读者对译者的最高评价,是翻译王国的王冠,许渊冲摘取了这样的桂冠。
5.结合文意,简要回答许渊冲先生能在翻译界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4分)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题目中“从心所欲不逾矩”的 理解,并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谈谈自己的启示。(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7—9题
平凡的世界 节选
路遥
①在校园内的南墙根下,现在已经按班级排起了十几路纵队。各班的值日生正在忙碌地给众人分饭菜。每个人的饭菜都是昨天登记好并付了饭票的,因此程序并不复杂,现在值日生只是按饭表付给每人预订的一份。菜分甲、乙、丙三等。甲菜以土豆、白菜、粉条为主,里面有些叫人嘴馋的大肉片,每份三毛钱;乙菜其它内容和甲菜一样,只是没有肉,每份一毛五分钱。丙菜可就差远了,清水煮白萝卜——似乎只是为了掩饰这过分的清淡,才在里面象征性地漂了几点辣子油花。不过,这菜价钱倒也便宜,每份五分钱。
…………
②雨中的雪花陡然间增多了,远远近近愈加变得模模糊糊。城市寂静无声。隐约地听见很远的地方传来一声公鸡的啼鸣,给这灰蒙蒙的天地间平添了一丝睡梦般的阴郁。
③就在这时候,在空旷的院坝的北头,走过来一个瘦高个的青年人。他胳膊窝里夹着一只碗,缩着脖子在泥地里蹒跚而行。小伙子脸色黄瘦,而且两颊有点塌陷,显得鼻子像希腊人一样又高又直。脸上看来才刚刚褪掉少年的稚气——显然由于营养不良,还没有焕发出他这种年龄所特有的那种青春光彩。他撩开两条瘦长的腿,扑踏扑踏地踩着泥水走着。这也许就是那几个黑面馍的主人?看他那一身可怜的穿戴想必也只能吃这种伙食。瞧吧,他那身衣服尽管式样裁剪得勉强还算是学生装,但分明是自家织出的那种老土粗布,而且黑颜料染得很不均匀,给人一种肮肮脏脏的感觉。脚上的一双旧黄胶鞋已经没有了鞋带,凑合着系两根白线绳;一只鞋帮上甚至还缀补着一块蓝布补丁。裤子显然是前两年缝的,人长布缩,现在已经短窄得吊在了半腿把上;幸亏袜腰高,否则就要露肉了。(可是除过他自己,谁又能知道,他那两只线袜子早已经没有了后跟,只是由于鞋的遮掩,才使人觉得那袜子是完好无缺的)。他径直向饭场走过来了。现在可以断定,他就是来拿这几个黑面馍的。跛女子在他未到馍筐之前,就早已经迫不及待地端着自己的饭碗一瘸一跛地离开了。
④他独个儿来到馍筐前,先怔了一下,然后便弯腰拾了两个高粱面馍。筐里还剩两个,不知他为什么没有拿。
⑤他直起身子来,眼睛不由地朝三只空荡荡的菜盆里瞥了一眼。他瞧见乙菜盆的底子上还有一点残汤剩水。房上的檐水滴答下来,盆底上的菜汤四处飞溅。他扭头瞧了瞧:雨雪迷蒙的大院坝里空无一人。他很快蹲下来,慌得如同偷窃一般,用勺子把盆底上混合着雨水的剩菜汤往自己的碗里舀。铁勺刮盆底的嘶啦声象炸弹的爆炸声一样令人惊心。血涌上了他黄瘦的脸。一滴很大的檐水落在盆底,溅了他一脸菜汤。他闭住眼,紧接着,就见两颗泪珠慢慢地从脸颊上滑落了下来——唉,我们姑且就认为这是他眼中溅进了辣子汤。
⑥他站起来,用手抹了一把脸,端着半碗剩菜汤,来到西南拐角处的开水房前,在水房后墙上伸出来的管子上给菜汤里搀了一些开水,然后把高粱面馍掰碎泡进去,就蹲在房檐下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他突然停止了咀嚼,然后看着一位女生来到馍筐前,把剩下的那两个黑面馍拿走了。是的,她也来了。他望着她离去的、穿破衣裳的背影,怔了好一会。
⑦这几乎成了一个惯例:自从开学以来,每次吃饭的时候,班上总是他两个最后来,默默地各自拿走自己的两个黑高粱面馍。这并不是约定的,他们实际上还并不熟悉,甚至连一句话也没说过。他们都是刚刚从各公社中学毕业后,被推荐来县城上高中的。开学没有多少天,班上大部分同学相互之间除过和同村同校来的同学熟悉外,生人之间还没有什么交往。他蹲在房檐下,一边往嘴里扒拉饭,一边在心里猜测:她之所以也常常最后来取饭,原因大概和他一样。是的,正是因为贫穷,因为吃不起好饭,因为年轻而敏感的自尊心,才使他们躲避公众的目光来悄然地取走自己那两个不体面的黑家伙,以免遭受许多无言的耻笑!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 选段1中主要运用“远远近近”“模模糊糊”“灰蒙蒙”这些叠词,是为了衬托将要出场的主人公孙少平的心理。
B. 他胳膊窝里夹着一只碗,缩着脖子在泥地里蹒跚而行。“夹”、“缩”、“蹒跚”,动词的使用准确精当,其不愿被人看到的自卑心理暴露无遗。
C选段4在写法上是制造悬念,为下文郝红梅的到来埋下伏笔。
D.选段5此处属动作描写,非常形象,既有孙少平取残汤剩水时羞于让别人看到的“狼狈相”和胆怯状,又有檐水溅下等外部环境给他心理造成的强烈屈辱感
E. 烘托与对比杂糅:整体上通过其他同学和孙、郝二人打饭场景的对比,烘托出孙、郝二人的贫穷和极度敏感胆怯的情态。
8.本文主人公的形象特征?请简要分析。 (4分)


赏析选段在写法上的的特色,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呼延赞,并州太原人。父琮,周淄州马步都指挥使。赞少为骁骑卒,太祖以其材勇,补东班长,入承旨,迁骁雄军使。从王全斌讨西川,身当前锋,中数创,以功补副指挥使。太平兴国初,太宗亲选军校,以赞为铁骑军指挥使。从征太原,先登乘城,及堞而坠者数四,面赐金帛奖之。七年,从崔翰戍定州,翰言其勇,擢为马军副都军头,稍迁内员寮直都虞候。
雍熙四年,加马步军副都军头。尝献阵图、兵要及树营砦之策,求领边任。召见,令之作武艺。赞具装执鞬驰骑,挥铁鞭、枣槊,旋绕廷中数四,又引其四子必兴、必改、必求、必显以入,迭舞剑盘槊。赐白金数百两及四子衣带。端拱二年,领富州刺史。俄与辅超并加都军头。
淳化三年,出为保州刺史、冀州副都部署。至屯所,以无统御材,改辽州刺史。又以不能治民,复为都军头、领扶州刺史,加康州团练使。
咸平二年,从幸大名,为行宫内外都巡检。真宗尝补军校,皆叙己功,或至喧哗,赞独进曰:“臣月奉百千,所用不及半,忝幸多矣。自念无以报国,不敢更求迁擢,将恐福过灾生。”再拜而退,众嘉其知分。三年,元德皇太后园陵,命掌护仪卫,及还而卒。
赞有胆勇,鸷悍轻率,常言愿死于敌。遍文其体为“赤心杀贼”字,至于妻孥仆使皆然,诸子耳后别刺字曰:“出门忘家为国,临阵忘死为主。”及作破阵刀、降魔杵,铁折上巾,两旁有刃,皆重十数斤。绛帕首,乘骓马,服饰诡异。
性复鄙诞不近理盛冬以水沃孩幼冀其长能寒而劲健其子尝病赞刲股为羹疗之赞卒后擢必显为军副都军头
选自《宋史 卷二百七十九 列传第三十八》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性复鄙诞/不近理/盛冬以水沃孩幼/冀其长能寒而劲健/其子尝病/赞刲股为羹疗之/赞卒后/擢必显为军副都军头。
B.性复鄙诞不近理/盛冬以水沃孩幼/冀其长/能寒而劲健/其子尝病/赞刲股为羹疗之/赞卒后/擢必显为军副都军头。
C.性复鄙诞/不近理/盛冬以水沃孩幼/冀其长能寒而劲健/其子尝病/赞刲股为羹疗之/赞卒/后擢必显为军副都军头。
D. 性复鄙诞不近理/盛冬以水沃孩幼/冀其长能寒而劲健/其子尝病/赞刲股为羹疗之/赞卒后/擢必显为军副都军头。
11.下列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祖、太宗:二者皆为皇帝的庙号,其中的“祖”和“宗”一般遵循“开国为祖,守成为宗”的说法。
B.迁、擢:是指古代官员官职的升迁。加:增加官职,领:兼任某个官职。
C.园陵:古代不同身份、等级的人,对园陵的规格要求也不一样。为显示皇帝尊贵的地位,皇帝在他登基后就开始修建自己的陵墓。
D.金:先秦时,黄金产量小,那时市场上流通的主要指黄铜。后来,黄金产量大了,也在市场上流通,文中指的是银。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呼延赞为将骁勇,身先士卒。曾分别跟随王全斌、宋太宗、征讨西川、太原,冲锋陷阵在前,尤其在征讨西川时身体遭受多次创伤。
B.呼延赞为将虽勇,但少管理才能。淳化三年间,出任宝州刺史等职,但因到任后不能很好地管理地方,又多次被调整职务。
C.呼延赞为臣谦逊,淡泊名利。宋真宗曾想补选军校,手下都争说自己的功劳,唯独呼延赞上奏说自己每月的俸禄还用不了一半,已经很受皇帝照顾了。
D.呼延赞很有胆勇,誓死杀敌。不仅他在自己的身体上多次文上“赤心杀贼”的文字,而且他的妻子、儿子和奴仆都是这样。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从征太原,先登乘城,及堞而坠者数四,面赐金帛奖之。
(2)“自念无以报国,不敢更求迁擢,将恐福过灾生。”再拜而退,众嘉其知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点绛唇
王禹偁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注: 王禹偁 宋朝人 少有壮志,此词作于中进士后,却只任长洲知县时。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在词人眼里,客观景物往往染上强烈的感彩,本词劈头一句“雨恨云愁”即是作者主观感觉的强烈外射。
南齐诗人谢朓《入朝曲》写到:“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词人在“江南依旧称佳丽”一句中用到“依旧”二字,表明自己是仅承旧说,透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
在词的下片,词人遥见冲天远去的大雁,触发了“平生事”的联想,想到了男儿一生的事业。词人将“平生事”凝聚在对“天际征鸿”的睇视之中,显得慷慨悲壮,言而不尽。
D.凭栏远望,天际飞鸿,这样的意境辛弃疾也写过。本词与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词描绘了同样的景,同样的情,二人的风格色彩也一样。
E:作者以清丽的笔触,描绘了江南的雨景,委婉含蓄表达了心中无限的孤独愁闷。
15.本词表达了哪些“凭栏意”?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赏析。(6分)
阅读下面一首,完成14——15题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借前贤能够坚守正道来勉励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
第II卷 表达题(共80分)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全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有人说,听于丹的讲演,台上讲者激情澎湃,煽情十足;台下听者蠢蠢欲动。讲者讲完,听者听完,台上台下瘫成一片。于丹的讲演,对讲者与听者来说,都是一种极大的考验。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为民族主义和阶级斗争等意识形态作祟,产生了一系列伤亡惨重的战争。其中,许多知识分子成为砥柱中流,他们或打扮成青年导师和精神领袖,鼓吹种族差异、民族至上和阶级对立,或投笔从戎,直接参与战争。
③.据统计,因为清明扫墓烧纸,每年除去引发大量山火,造成巨额损失之外,全社会因为烧纸就有上百亿的财富被付之一炬,而因为烧纸造成的环境污染更是无法统计。
④.“白雪公主”、“紫旗”、“法国之光鲁道夫”等四百万株、50多个品种的郁金香,在六盘水花海大河堡悄然盛开。红色、紫色、黄色甚至双色的郁金香是那样的美轮美奂,更有着一股独特的异域风情。
⑤.3月10日16时,便衣民警江阳区公安局巡防队员上下其手,在231路公交车上发现了女扒手的踪迹,悄无声息地跟踪在后面,观察着女扒手的一举一动,将再次在231公交车上扒窃的女扒手捉住。
⑥.汛期临近,安委会提出要强化举措,确保安全度汛。各级部门要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和如临深渊的谨慎态度,切实抓好各项工作,确保泸州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A.①③⑤ B.①④⑥ C. ②④⑤ D. ②③⑥
下列句子,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昨日,川江都市报记者从泸州市公交公司获悉,目前酒城一卡通已开通网上充值,市民通过安卓系统的手机下载APP客户端,即可实现手机网上充值。
正月十五晚上,月明星稀,犬吠远近之时,人们钻进农民家的菜园和田地里,摘菜掐葱,满载而归,却惹得次日骂声蜂起。
3月30日下午,泸州日报新媒体大楼聚集了来自四川警察学院的80名校园记者和编辑,感受泸州日报、川江都市报、泸州新闻网、川江新闻网在报网发展中融合的点点滴滴。
“萨德”事件和“乐天事件”,让爱国的中国网民很受伤。有网友指出:自立、自强才是我们抵御外侵、富国强兵的根本之道。
19.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而在一些专业性很强的领域,设定相应的资质要求有其合理性。如果放任“挂证”乱象,就可能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后果。一些滥竽充数的企业,① 看起来比真正的好企业还“高大上”,会对市场形成不良干扰。对这些必要领域,② 加大“管”的力度,③ 这也需要为“管”创造更好的条件。④ 尽快推动社保系统的全国联网,这样只要跟踪社保缴纳情况,就可获知具体人员的供职单位,⑤ 他的证件注册单位不一致,显然就有“挂证”的嫌疑。借助这样的系统,⑥ 极大降低监管成本。
选项






A


但是
因此
如果
必须
B
反而

然而
比如
可以
C
反而


比如
如果
可以
D


因此
假如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民主一词源于希腊字"demos",意为人民。其定义为: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在民主体制下,人民拥有超越立法者和政府的最高主权。① ,但民主政府有着区别于其他政府形式的特定原则和运作方式。民主是由全体公民——直接或通过他们自由选出的代表——行使权力和公民责任的政府。民主是保护人类自由的一系列原则和行为方式,它是自由的体制化表现。民主是以多数决定、同时尊重个人与少数人的权利为原则。所有民主国家都在尊重多数人意愿的同时,② 。民主国家注意不使中央政府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③ ,并且理解,地方政府必须最大程度地对人民敞开和对他们的要求做出反应。
21.云南省第一届青少年运动会于2016年8月在云南省德宏州芒市举行,请仔细观察运动会的会旗,简要说明它的构图要素,并谈谈你对会旗创意的理解。(6分)
四、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A国工人可能自己去上夜校,拿到文凭,就要求加薪,不满意则跳槽。有人从这家公司跳到别家公司,也有别家栽培的跳来这家公司。
B国公司则不一样,员工到一定时候,公司会安排进修、安排出国,届时又调回国,按部就班地升迁,一干一辈子,甚至死了之后都葬在公司的墓园。
你更喜欢哪一种公司?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答案D A体现出中国春节(日趋)走向国际化;B美国历史上首次(在州一级)参议院通过的有关庆祝农历新年的决议案;C因果倒置
答案C 音乐家们将把中国传统民乐和西方管弦乐器组合起来演奏,(届时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答案B 强加因果 “中国的春节受到西方人的青睐,与我国的国力迅速壮大、文化逐步繁荣不无关系”
4、D(解析:A “唯一”太绝对;B.“许渊冲是一个固执的人,不懂得接受别人的意见”无中生有;C.“仅仅是”太片面) 5、(1)自信、激情、敏锐 (2)厚积薄发、笔耕不错 (3)努力实践“真”与“美”结合的翻译理论; (4)追求“乐之”的翻译境界; (5)就读学校用外文原版教材施教的良好的教学环境; (6)中国在伟大复兴的征途中文化自信不断增强、优秀文化不断走出去的时代背景背景;(任答四点,4分) 6、理解:“不逾矩”是不违反客观规律,是重“真”,始终保持科学态度;“从心所欲”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是重“美”,始终坚持艺术态度。(2分) 启示:文学创作中也需要这种求真与求美的态度。比如:新月派“戴着镣铐跳舞”的创作理念,三美原则承载着“从心所欲”的情思。比如“文学来源生活又高于生活”来源生活就是求真,符合生活的真实,高于生活,就是求美,对作品艺术性的要求。(3分)
7.答案:AD
8敏感细腻,“是的,她也来了。他望着她离去的、穿破衣裳的背影,怔了好一会。“怔了好一会”,说明他心里生出了同病相怜、惺惺相惜之感2穷困与寒酸。第三段中外貌描写贴切,真实地反映了他的穷困与寒酸
9.
(1)选文中烘托(也可称为铺垫)和对比手法运用较多。烘托:以值日女生“满脸不高兴”烘托孙少平所处的窘境及屈辱自卑心理。以环境的“阴郁”烘托主人公内心的阴郁。对比:甲、乙、丙三种菜的对比,光景好的农家子弟与普通学生的对比等。烘托与对比杂糅:整体上通过其他同学和孙、郝二人打饭场景的对比,烘托出孙、郝二人的贫穷和极度敏感胆怯的情态。烘托是用相似或相反的事物陪衬主要表现对象,用得好,可以使主要表现对象鲜明突出。
(2)文中的细节描写非常值得大家学习。在细节描写过程中,要注意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描写的相互配合,总之都必须为描写对象和具体情境服务,但又要恰如其分、传神传意。
叠词的运用也是选文很有特色的地方,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性与灵动感,须多加体会。
10.D (先读通大意,再根据虚词)
11.C( 不是所有皇帝登基就开始修建)
12.D(多次不对,他儿子没有在身上文字)
13(1)他随太宗征讨太原,最先登上城楼,战斗中从城上矮墙掉下四次,皇帝当面赏赐金帛奖励他。(得分点:乘、堞、面各1分,句意2分)
(2)我自己想着没有什么报效国家,不敢再求升迁,且恐怕福太多而灾祸产生。”他再次拜谢皇帝便退下,大家都称赞他知本分(得分点:无以、再、知分各1分,句意2分)
附:译文
呼延赞,并州太原人。他的父亲叫呼延琮,任后周淄州马步都指挥使。呼延赞少年时当骁骑兵,宋太祖认为他有才且勇敢,补选他任东班头领,入宫领受皇帝圣旨,升任骁雄军使。他随王全斌讨伐西川,亲自担任前锋,身体遭受数处创伤,以战功补选为副指挥使。太平兴国(976~983)初,宋太宗亲自选拔军校,任命呼延赞为铁骑军指挥使。他随太宗征讨太原,最先登上城楼,战斗中从城上矮墙掉下四次,皇帝当面赏赐金帛奖励他。太平兴国七年(982),他跟随崔翰戍守定州,崔翰说他勇猛,提拔他为马军副都军头,不久升任内员寮直都虞候。
雍熙四年(987),朝廷给他加职为马步军副都军头。他曾向上进献军队阵图、军事要领和军队驻营扎寨的策略,请求到边疆领兵任职,宋太宗召见他,命令表演武艺。呼延赞穿上战装,执鞭驱马,挥动铁鞭、枣木长矛,在廷中旋绕四圈多,他又带他的四个儿子必兴、必改、必求、必显加入,轮流舞剑挥旋长矛。皇帝赏赐银子数百两,赏给他四个儿子衣服绸带。
端拱二年(989),呼延赞兼任富州刺史。不久,他与辅超一起增任都军头。淳化三年(992),他外任保州刺史、冀州副都部署。他到达军队驻扎的地点,因为没有统领驾驭人的才能,改任辽州刺史。又因没有才能治理人民,再任职都军头,兼任扶州刺史,又增职任康州团练使。
咸平二年(999),呼延赞随宋真宗巡幸大名。担任行宫内外都巡检。宋真宗曾补选军校,人人都叙说自己的功劳,有的人甚至喧哗争执起来。独呼延赞上奏说“:我每月的俸禄上百千,我所用的不到月俸的一半,皇上照顾我已很多了。我自己想着没有什么报效国家,不敢再求升迁,且恐怕福太多而灾祸产生。”他再次拜谢皇帝便退下,大家都称赞他知本分。咸平三年(1000),元德皇太后造墓地,任命他掌管护仪卫,回来后他就死了。
呼延赞有胆量勇气,勇猛强劲,随和率直,经常说愿意战死在敌军中。在自己身上到处纹“赤心杀贼”字,甚至于他的妻子、儿子、仆人都在身上纹了这几个字。他的几个儿子耳朵后面另外刺字曰“:出门忘家为国,临阵忘死为主。”他创制兵器破阵刀、降魔杵,铁折上巾,两边有锋利的刀刃,兵器都重达十几斤,他头戴深红色的纺织品,骑着杂毛色的马,身上的穿戴奇异。他性格俗陋怪异,不近情理,隆冬时把水浇在幼孩身上,期望小孩长大后耐寒且强劲健壮。他的儿子曾经生病,他就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熬汤给儿子治病。呼延赞死后,朝廷提升其子必显任军副都军头。
14.答案:CD 解析 C项,慷慨悲壮有误,这里应是含蓄深沉D项,“二人风格色彩”一样不正确,辛词慷慨激烈,直抒胸臆,而王词含蓄深沉。
15:①,借景抒情,作者借用江南绵绵不尽的雨,层层堆积之云,袅袅升起之炊烟等意象表达了自己郁积心中无法排解的孤寂愁闷之情。
②,以乐景衬哀情 “江南依旧称佳丽”以江南清丽动人之景反衬出作者不被人理解的孤独苦闷之情
③ 对比,“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二句中,作者将自己与结伴冲天远去的大雁对比,借此抒发自己的青云壮志及恨无知音,愁无双翼的愤懑之情。
16.伏清白以死直兮 固前圣之所厚 我决起而飞 抢榆枋而止 江春入旧年
17.答案:D
.蠢蠢欲动:比喻坏人准备捣乱或敌人准备进攻。此处形容听者对象误用。砥柱中流:.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意即中流砥柱。付之一炬:给他一把火烧光,指用火烧毁。美轮美奂:原本多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现在也用来形容雕刻或建筑艺术的精美效果。此处形容郁金香不正确。上下其手:比喻暗中勾结,随意玩弄手法,串通作弊。此处属于褒贬误用。如临深渊:如同处于深渊边缘。比喻存有戒心,行事极为谨慎。
18.D项。A项“目前酒城一卡通已开通网上充值”缺宾语中心语“功能”。B项概念有包含关系,“菜园和田地里,摘菜掐葱”不能并列。C项前一句主语是新媒体大楼,后一句主语应该是记者和编辑,中途偷换主语。
20.①尽管世界各民主政体间存在细微差异;②极力保护个人与少数群体的基本权利;③政府权力分散到地区和地方。(一句1分,两句3分,三句5分)
21.构图要素:
会旗是由汉字“云”的图画和下方的“云南省青少年运动会”的中英文组成。(2分)
创意解读:
以云南的简称汉字“云”为主要设计元素,“云”体现云南的地域专属性特征,留白的负形恰似一朵飘逸、灵动的祥云,白云之下仿佛生机勃勃的云南大地写意的山水画卷,突出“彩云之南”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人文底蕴。图形整体犹如腾空跃起的青少年运动员,昂扬向上的姿态充满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头部仿佛熊熊燃烧的运动圣火,充分体现团结拼搏、健康向上和“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展现出云南广大青少年朝气蓬勃、积极进取和阳光向上的精神风貌。(4分)
22.
选A:人生不设限 选B:忠诚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