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要点梳理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要点梳理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6-18 15:06: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要点梳理
1、课文内容梳理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回忆性散文写于1926年9月18日。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文章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2. 《再塑生命的人》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 教育家。“再塑生命”的字面含义是:重新 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课文含义是:莎莉文老师对我启迪世间真理、给我深切的爱。她是“再塑生命的人”,文中作者的家庭教师是安妮-莎莉文。 文章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无比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3.《 <论语>十二章》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以语录体为主,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 <论语>十二章》谈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关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第二方面,关于思想品德修养和志向;第三方面,关于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仁”,告诫人们要谦虚好学、温故知新、学思结合、诚实守信、重视友情、坚守情操、珍惜时间等,是现代人学习和做人的准则。

2、单元字词汇总
(一)字音字形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系jì 窜cuàn 拗ǎo 攒cuán 秕bǐ谷 确凿záo 轻捷jié
云霄xiāo 倘tǎng若 鉴jiàn赏 啄zhuó食 和蔼ǎi
渊yuān博 倜tì傥tǎng 淋lín漓lí 盔kuī甲 绅shēn士
宿儒rú 斑蝥máo 人迹jì罕hǎn至 蝉蜕tuì
桑椹shèn 油蛉líng 人声鼎dǐng沸fèi
《再塑生命的人》
感慨kǎi 搓cuō捻niǎn 绽zhàn开 惭cán愧kuì 拼pīn凑còu
企qǐ盼 截jié然不同 疲倦不堪kān 小心翼yì翼 油然而生
不求甚shèn解 混hùn为一谈 恍huǎng然大悟
花团锦簇cù 美不胜shèng收
(二)重点词语
轻捷:轻快敏捷
缠络:缠绕联结
鉴赏:鉴定欣赏
和蔼: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渊博:(学识)深而且广。渊,深;博,丰富。
人迹罕至:很少有人到的地方。
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像水在鼎中沸腾一样。
高枕而卧:垫高了枕头睡觉,形容不加警惕。
疲倦不堪:疲倦:疲惫,极度疲乏;不堪:不能忍受。形容非常疲乏。
小心翼翼:本是虔诚,庄严的意思,现在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不求甚解:现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恍然大悟:突然醒悟过来了。
花团锦簇: 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也比喻花色繁多,华美艳丽。
美不胜收:形容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尽。
油然而生:形容某种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截然不同: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不亦乐乎:用来表示非常快乐的意思。
三十而立:指人在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
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要虚心向别人学习。
三、《 <论语>十二章》重点文言字词积累:
(一)通假字
不亦说乎?(说,同“悦”,愉快)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二)古今异义词
可以为师矣 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
(三)一词多义
1.知:人不知而不愠 了解,动词
温故而知新 得到,动词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知道,动词
2.可以:可以为师矣 可以凭借
士不可以不弘毅 能够,动词
3.之:学而时习之 代词,代所学的知识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不译,助词
4.其:择其善者而从之 他们(的),代词
其恕乎 大概、也许,副词
5.而:人不知而不愠却, 表转折
学而时习之并且, 表顺承
(四)词类活用
1.学而时习之  名词用作状语,按时。
2.吾日三省吾身 名词用作状语,每天。
3.传不习乎  动词用作名词,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4.温故而知新  形容词用作名词,学过的知识,新的理解与体会。
5.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五)成语积累
1.不亦乐乎:原意是“不也是很快乐的吗?”现常用作补语,表示达到极点。
2.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能够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认识现在。
3.三省吾身: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
4.择善而从:指采纳正确的意见或选择好的方法加以实行。
5.富贵浮云:用不正当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就像浮云那样轻飘。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
6.三人行,必有我师: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能作为我老师的人。形容谦虚好学。
7.逝者如斯:形容光阴像河水一样逝去。
8.匹夫不可夺志:形容意志坚定,不可动摇。
9.箪食瓢饮:一箪食物,一瓢水。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生活。
10.博学笃志:广泛学习而且意志坚定。
四、文学常识
《论语》及孔子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政治、经济、艺术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南宋时,朱熹把《论语》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练,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是我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相传他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作《春秋》。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美国诗人、哲学家爱默生认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会议结束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五、作者作品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代表作小说《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及杂文集《热风》《坟》《且介亭杂文》。
2.《再塑生命的人》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再塑生命”的字面含义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文中作者的家庭教师是安妮·莎莉文。
3.《 <论语>十二章》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为“四书”。《论语》共20篇,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六、文章主题思想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本文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了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快乐的心理。
2.《再塑生命的人》本文通过写莎莉文老师教“我”学知识的过程,高度地赞扬了老师的教育技巧与爱心,表达了“我”对老师的感激与爱戴之情,同时也反映了海伦发愤图强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3.《 <论语>十二章》本课谈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关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第二方面,关于思想品德修养和志向;第三方面,关于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仁”,告诫人们要谦虚好学、温故知新、学思结合、诚实守信、重视友情、坚守情操、珍惜时间等,是现代人学习和做人的准则。
七、资料补充:
古今中外那些付出艰辛卓绝努力而成功的残疾人的事迹。
(1)阿炳:二十多岁时患眼疾双眼相继失明,但双目失明的阿炳创作了不朽的二胡作品《二泉映月》。《二泉映月》给我们描画了一个凄凉哀怨的世界,也让我们感到了命运的残酷和抗争的力量。(《二泉映月》获二十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奖)。
(2)奥斯特洛夫斯基:苏联作家,25岁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但他以惊人的毅力,顽强的意志,克服重重困难,在病榻上完成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鼓舞了几代热血青年。
(3)张海迪:5岁时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 高位截瘫,自学掌握英语 、日语 、德语等。当代知名作家、翻译家。
(4)富兰克林·罗斯福: 美国政治家,41岁时因患脊髓灰质炎,下肢瘫痪,是美国历史上唯一蝉联四届的总统。
(5)贝多芬,几乎全聋,但他扼着命运的咽喉,奏出了与命运抗争的最强音——《命运交响曲》。
(6)史铁生身残志坚直面人生写下了《我与地坛》等作品,成为著名作家。
八、名句积累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吾日三省吾身。
3.温故而知新。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7.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9.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