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单元试题(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单元试题(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8-08-12 08:26: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章 居民与聚落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入题后的对应表格中,别填错了哟!)
1.(3分)下列关于世界人口增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大体是先慢后快
 
B.
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大体比较均匀
 
C.
世界人口增长10亿,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
 
D.
人口增长过快会给社会带来许多问题
 2.(3分)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是(  )
 
A.
平原面积广、气候温暖湿润,是人类历史上农业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
 
B.
商业贸易活动最频繁的地区
 
C.
工业、金融、贸易发达
 
D.
水陆交通运输便利
 3.(3分)(2008?湘潭)关于世界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快
 
B.
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的地区,人口稀少
 
C.
世界各大平原地区都是人口稠密地区
 
D.
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也大
 4.(3分)世界信仰人数最多的三大宗教产生于(  )
 
A.
欧洲
B.
亚洲
C.
非洲
D.
北美洲
 5.(3分)(2008?湘潭)宗教建筑是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景观之一,如图中的建筑物是下列哪种宗教的代表性建筑(  )
 
A.
基督教
B.
道教
C.
佛教
D.
伊斯兰教
 6.(3分)下列关于语言的分布,说法错误的是(  )
 
A.
欧洲的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以英语为主
 
B.
俄罗斯以俄语为主
 
C.
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以法语为主
 
D.
非洲北部、亚洲西南以阿拉伯语为主
 7.(3分)(2006?邵阳)2001年初,埃及的总人口约6400万,该年出生率为3.2%,死亡率为1.2%,那么2001年度埃及自然增长的人口数约为(  )
 
A.
12.8万
B.
640万
C.
1280万
D.
128万
 8.(3分)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有(  )
①森林减少,草原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化;
②劳动力短缺;
③粮食及生活用品的生产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需要;
④国防兵源不足;
⑤交通、住房等方面的改善困难较大.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9.(3分)下面与可持续发展人口观念不相符合的是(  )
 
A.
合理的人口结构
 
B.
适度的人口规模
 
C.
较高的国民素质
 
D.
劳动年龄人口多于社会所需要的数量
 10.(3分)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是否合理的标准是(  )
 
A.
人口增长速度越慢越好
 
B.
人口增长速度越快越好
 
C.
人口的增长是否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D.
人口停止增长最好
 11.(3分)(2006?茂名)关于人种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亚洲只有黄色人种的分布
B.
非洲只有黑色人种分布
 
C.
美洲的印第安人属于黄色人种
D.
欧洲只有白色人种分布
 12.(3分)有关宗教的产生,正确的是(  )
 
A.
宗教的产生基于科学发展
 
B.
宗教的产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需要
 
C.
宗教是人类对自然或社会现象无法解释而认为是神的意志,从而创造了宗教
 
D.
宗教是国家中君王创造的
 13.(3分)下列关于宗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它会营造出独特的人文景观
 
B.
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是世界的三大宗教
 
C.
世界上有近一半的人信仰宗教
 
D.
我国的少数民族信仰佛教
 14.(3分)世界上信奉人数最多的宗教主要分布在(  )
 
A.
亚洲、大洋洲
B.
欧洲、非洲北部
 
C.
欧洲、美洲、大洋洲
D.
亚洲东部、东南部
 15.(3分)(2008?益阳)下列民居具有通风、防潮特点的是(  )
 
A.
东南亚的高脚屋
B.
西亚的村庄
 
C.
北极因纽特人的冰屋
D.
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
 16.(3分)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相比较,其主要差异中错误的是(  )
 
A.
人口的文化素质
B.
人口的生活方式
C.
人口的职业构成
D.
人口的性别构成
 17.(3分)下列关于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乡村聚落是居民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形式的聚落
 
B.
乡村聚落有农村、牧村、渔村、林场等不同类型
 
C.
城市聚落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D.
城市聚落的住宅、道路、工厂、商店、学校、医院等生活和文化设施不如乡村聚落
 18.(3分)有关聚落的保护和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传统聚落和现代社会不相适应,应加以拆除
 
B.
聚落的发展与人口的增长、社会发展无关
 
C.
聚落的发展破坏了人们的居住环境
 
D.
传统聚落记录了历史的发展,应加以保护
 19.(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中、高纬度地区
 
B.
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C.
英语是当今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D.
佛教、伊斯兰教和道教是当今世界的三大宗教
 20.(3分)我国人口为13亿,面积为960万平方千米,我国的人口密度为(  )
 
A.
570人/平方千米
B.
120人/平方千米
C.
130人/平方千米
D.
135人/平方千米
 21.(3分)(2011?莒县模拟)既是人口稠密区,又是人口增长较慢的地区是(  )
 
A.
欧洲西部
B.
亚洲东部和南部
C.
北美洲东北部
D.
非洲南部
 22.(3分)下列对世界人种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亚洲东部是黄种人最集中的地区
 
B.
非洲大陆除黑种人外,没有其他人种的分布
 
C.
澳大利亚大陆分布的都是白种人
 
D.
欧洲主要分布着黄种人和黑种人
 23.(3分)关于人种的认识,错误的说法是(  )
 
A.
世界上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
 
B.
世界上的人种没有优劣之分
 
C.
有的人种是高等的,有的人种是低等的
 
D.
应该废除种族歧视观念
 24.(3分)下列现象中,与人口增长过快无关的是(  )
 
A.
毁林开荒,过度放牧
B.
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
 
C.
人口老化,劳动力短缺
D.
就业困难,住房紧张
 二、综合题(认真就是水平)
25.(3分)读图回答问题:
(1)比较图中字母所示各地的主要人种:A地主要是 _________ 人种,B地主要是 _________ 人种 C地土著居民属于 _________ 人种,E地主要是 _________ 人种.
(2)比较图中字母所示各地的主要语言:B地主要讲 _________ 语,D地所在的大洲大部分国家讲 _________ 语,G地所在的国家主要讲 _________ 语,F地所在的国家主要讲 _________ 语
(3)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是 _________ 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_________ 语.
(4)源于B地区的宗教是 _________ 教,F地主要信奉 _________  教.
(5)图中B、F、G三地的民居建筑各有特色, _________ 地民居墙体厚实,屋顶大多高耸; _________  地民居的屋顶大多是平顶; _________ 地民居墙体相对单薄,建有较完善的排水系统.
 
26.(16分)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四个人口稠密的地区分别是:① _________ ;② _________ ;③ _________ ;④ _________ .
(2)上述人口稠密地区大部分位于 _________ 半球 _________ 纬度的 _________ 地带.
(3)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位于 _________ 洲,人口居世界第二位的国家位于 _________ 洲.
(4)图中人口稀少的地区分别是:⑤未开发的 _________ 地区,⑥非常干旱的 _________ 地区,⑦地势高峻的 _________ ,⑧ _________ 纬度的 _________ 地区.
(5)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能不能用人口迁移的方法使世界人口平均分布?为什么?(至少说出两点)
 27.(21分)绘制“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年份
1830
1983
1960
1975
1987
1999
世界人口数(亿人)
10
20
30
40
50
60
(1)根据图中的人口数绘制人口增长曲线图.
(2)所画图中人口增长曲线在1930年以前,呈平缓上升趋势,说明那时人口增长速度 _________ ;在1930年以后,人口增长呈急剧上升趋势,说明人口增长速度 _________ ;到1999年10月1 2日,世界人口总数已达到 _________ 亿,预计到2050年,世界人口总数达 _________ 亿.
(3)世界人口每增长10亿所用时间越来越 _________ ,目前世界人口增长 _________ ,将会带来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等问题.
(4)如果人类增长过慢或停止增长,会带来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等问题.
(5)人类正确的发展观应是:人口增长与 _________ 、 _________ 相适应,与 _________ 、 _________ 相协调.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4章 居民与聚落》2013年单元测试卷(2)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入题后的对应表格中,别填错了哟!)
1.(3分)下列关于世界人口增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大体是先慢后快
 
B.
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大体比较均匀
 
C.
世界人口增长10亿,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
 
D.
人口增长过快会给社会带来许多问题
考点:
世界人口的增长和人口问题.
分析:
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过快带来的问题: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的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难以解决,还有一部分国家则长期处于贫困状态.过慢带来的问题: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
解答:
解:A、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大体是先慢后快;叙述正确;
B、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大体比较均匀,叙述错误;
C、世界人口增长10亿,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叙述正确;
D、人口增长过快会给社会带来许多问题,如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等.叙述正确.
故选:B.
点评:
该题考查世界的人口问题,熟记课本知识点理解后即可解答.
 
2.(3分)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是(  )
 
A.
平原面积广、气候温暖湿润,是人类历史上农业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
 
B.
商业贸易活动最频繁的地区
 
C.
工业、金融、贸易发达
 
D.
水陆交通运输便利
考点:
亚洲的人口与国家.
分析:
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亚洲于2000年统计人口达到36.72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有六个国家人口超过一亿,即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ri本、孟加拉国、巴基斯坦;东亚、南亚和东南亚人口分布稠密.
解答:
解:东亚、南亚人口稠密的原因有:自然条件优越,包括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河流水资源丰富等;发展农业的条件好,农业发达,发展历史悠久等.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东亚和南亚人口稠密的原因,理解解答即可.
 
3.(3分)(2008?湘潭)关于世界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快
 
B.
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的地区,人口稀少
 
C.
世界各大平原地区都是人口稠密地区
 
D.
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也大
考点:
世界人口的增长和人口问题.
分析:
人类有漫长的发展历史.公元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得相当缓慢,此后世界人口进入迅速增长的时期.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
解答:
解:A、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故A错误.
B、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疏.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的地区,人口稀少.故B正确.
C、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亚马孙平原),都不适宜于大量人口长期居住.故C错误.
D、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考查世界人口的增长和分布状况.
 
4.(3分)世界信仰人数最多的三大宗教产生于(  )
 
A.
欧洲
B.
亚洲
C.
非洲
D.
北美洲
考点:
世界主要宗教及其分布地区.
分析:
基督教起源于巴勒斯坦地区,经典为《圣经》,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基督教形成于亚洲西部的巴勒斯坦地区,目前主要集中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佛教创建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诞生在西亚的沙特阿拉伯.
解答:
解:世界信仰人数最多的三大宗教都产生于亚洲.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世界三大宗教的发源地,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
 
5.(3分)(2008?湘潭)宗教建筑是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景观之一,如图中的建筑物是下列哪种宗教的代表性建筑(  )
 
A.
基督教
B.
道教
C.
佛教
D.
伊斯兰教
考点:
世界主要宗教及其分布地区.
分析:
我们有时可以看到一些宗教建筑物,金碧辉煌的佛教庙宇,高高耸立的基督教堂,星月映照的清真寺院等,世界上现有将近半数的人信仰宗教,其中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是基督教.
解答:
解:读图可得:图中所示的建筑物是伊斯兰教的代表建筑清真寺.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世界三大宗教的建筑,读图解答即可.
 
6.(3分)下列关于语言的分布,说法错误的是(  )
 
A.
欧洲的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以英语为主
 
B.
俄罗斯以俄语为主
 
C.
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以法语为主
 
D.
非洲北部、亚洲西南以阿拉伯语为主
考点:
世界主要语言及其分布地区.
分析:
原来拉丁美洲除巴西和一些岛国是葡萄牙的殖民地通行葡萄牙语以外,还有许多国家是西班牙的殖民地,所以导致拉丁美洲许多国家讲西班牙语.
解答:
解:拉丁美洲的国家以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为主,选项AB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世界语言的分布,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
 
7.(3分)(2006?邵阳)2001年初,埃及的总人口约6400万,该年出生率为3.2%,死亡率为1.2%,那么2001年度埃及自然增长的人口数约为(  )
 
A.
12.8万
B.
640万
C.
1280万
D.
128万
考点:
计算人口密度和人口自然增长率.
分析:
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埃及增长的人口=总人口×自然增长率.
解答:
解:根据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含义,列式如下:6400×(3.2%﹣1.2%)=128万.
故选:D.
点评:
正确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含义是掌握该知识点的前提.
 
8.(3分)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有(  )
①森林减少,草原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化;
②劳动力短缺;
③粮食及生活用品的生产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需要;
④国防兵源不足;
⑤交通、住房等方面的改善困难较大.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考点:
世界人口的增长和人口问题.
分析:
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世界上的人口不能无节制的增长,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解答:
解: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为了供养越来多的人口,人们大规模的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和开发矿产,
导致了很多地方出现了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造成了工业污染,就业困难、住房紧张,人们的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威胁.
根据题意,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有①③⑤.
故选:B.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对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社会问题,结合教材熟知记忆.
 
9.(3分)下面与可持续发展人口观念不相符合的是(  )
 
A.
合理的人口结构
 
B.
适度的人口规模
 
C.
较高的国民素质
 
D.
劳动年龄人口多于社会所需要的数量
考点: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分析:
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的协调发展,要求正确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生态保护的关系.一方面,只有经济增长而没有社会、生态的相应发展,这样的社会肯定是不完善的;另一方面也不能离开经济发展去追求社会其它方面的发展.
解答:
解:人口发展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这是人口可持续发展的体现,故答案D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在理解的基础上解答较简单.
 
10.(3分)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是否合理的标准是(  )
 
A.
人口增长速度越慢越好
 
B.
人口增长速度越快越好
 
C.
人口的增长是否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D.
人口停止增长最好
考点:
世界人口的增长和人口问题.
分析: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空间同样是有限的.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解答:
解: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还有一部分国家则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在欧洲的一些国家,比如意大利、德国和瑞典,近些年来人口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已引起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世界上的人口不能无节制地增长.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故选:C.
点评:
考查世界的人口问题,要理解记忆.
 
11.(3分)(2006?茂名)关于人种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亚洲只有黄色人种的分布
B.
非洲只有黑色人种分布
 
C.
美洲的印第安人属于黄色人种
D.
欧洲只有白色人种分布
考点:
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地区.
分析:
按照肤色差异,世界人口可以分为三大人种,即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其中白色人种是目前分布最广泛的人种,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以白色人种为主,非洲以黑色人种为主.
解答:
解:A、亚洲主要是黄色人种,在亚洲的南部和西部分布有白色人种,叙述错误;
B、非洲主要是黑色人种,但非洲的北部主要是白色人种,叙述错误;
C、美洲的印第安人是黄色人种,叙述正确;
D、欧洲主要是白色人种,在欧洲还有少数的黄色人种分布,叙述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世界人种的分布,结合地图记忆简单.
 
12.(3分)有关宗教的产生,正确的是(  )
 
A.
宗教的产生基于科学发展
 
B.
宗教的产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需要
 
C.
宗教是人类对自然或社会现象无法解释而认为是神的意志,从而创造了宗教
 
D.
宗教是国家中君王创造的
考点:
世界主要宗教及其分布地区.
分析:
宗教是人类对自然或社会现象无法解释而认为是神的意志,从而创造了宗教,世界的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
解答:
解:宗教是人类对自然或社会现象无法解释而认为是神的意志,从而创造了宗教,选项ABD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宗教的产生,理解解答即可.
 
13.(3分)下列关于宗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它会营造出独特的人文景观
 
B.
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是世界的三大宗教
 
C.
世界上有近一半的人信仰宗教
 
D.
我国的少数民族信仰佛教
考点:
世界主要宗教及其分布地区.
分析:
世界的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世界上有近一半的人信仰宗教,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它会营造出独特的人文景观,我国的民族中汉族主要信仰佛教.
解答:
解:世界的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世界上有近一半的人信仰宗教,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它会营造出独特的人文景观,我国的民族中汉族主要信仰佛教,选项ABC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宗教的相关特点,理解解答即可.
 
14.(3分)世界上信奉人数最多的宗教主要分布在(  )
 
A.
亚洲、大洋洲
B.
欧洲、非洲北部
 
C.
欧洲、美洲、大洋洲
D.
亚洲东部、东南部
考点:
世界主要宗教及其分布地区.
分析:
世界上现有将近半数的人信仰宗教,其中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是基督教,教徒总数超过10亿,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
解答:
解: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是基督教,教徒总数超过10亿,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三大宗教的分布,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
 
15.(3分)(2008?益阳)下列民居具有通风、防潮特点的是(  )
 
A.
东南亚的高脚屋
B.
西亚的村庄
 
C.
北极因纽特人的冰屋
D.
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
考点:
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分析:
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
解答:
解:在炎热多雨的东南亚地区,人们为了更好的通风散热、隔潮,多建墙体单薄、屋顶坡度大的高脚屋;西亚的热带沙漠地区,终年炎热干燥,人们为了减少热量的传递和风沙的入侵多建窗小平顶的碉堡房;在寒冷的北极地区,人们为了抵御严寒,多建墙体厚实、窗户较小、屋内有壁炉或火炕的房屋;在黄土高原地区人们住的是窑洞.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
各地的民居建筑风格一定要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
 
16.(3分)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相比较,其主要差异中错误的是(  )
 
A.
人口的文化素质
B.
人口的生活方式
C.
人口的职业构成
D.
人口的性别构成
考点:
聚落的概念和类型:城市和乡村.
分析:
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乡村和城市.乡村是人口规模不大,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
解答:
解: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相比较,人口的文化素质、人口的生活方式、人口的职业构成都有差异,但人口的性别构成是没有差异的.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乡村和城市的差异,理解解答即可.
 
17.(3分)下列关于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乡村聚落是居民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形式的聚落
 
B.
乡村聚落有农村、牧村、渔村、林场等不同类型
 
C.
城市聚落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D.
城市聚落的住宅、道路、工厂、商店、学校、医院等生活和文化设施不如乡村聚落
考点:
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分析:
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乡村和城市.乡村是人口规模不大,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和乡村景观有明显的差别,城市自然景观变化快,道路纵横,网线密集,人口密度大,商店学校较多.
解答:
解:乡村是人口规模不大,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其居住地相对分散.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其居住地相对集中,一般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城市和乡村景观有明显的差别,城市自然景观变化快,道路纵横,网线密集,人口密度大,商店学校较多.根据题意.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城市和乡村的区别与发展,理解记忆有效.
 
18.(3分)有关聚落的保护和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传统聚落和现代社会不相适应,应加以拆除
 
B.
聚落的发展与人口的增长、社会发展无关
 
C.
聚落的发展破坏了人们的居住环境
 
D.
传统聚落记录了历史的发展,应加以保护
考点:
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分析:
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乡村和城市.乡村是人口规模不大,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
解答:
解:传统聚落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对典型聚落完整地加以保护,对保存历史文明的遗存、保护人类多民族“文化生态”的平衡、保持地域特色、保护地方乡土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聚落的发展与保护.想一想是先有乡村还是先有城市.
 
19.(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中、高纬度地区
 
B.
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C.
英语是当今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D.
佛教、伊斯兰教和道教是当今世界的三大宗教
考点:
世界人口的增长和人口问题.
分析:
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过快带来的问题: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的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难以解决,还有一部分国家则长期处于贫困状态.过慢带来的问题: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
解答:
解:A、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原叙述错误;
B、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叙述正确,故符合题意;
C、汉语是当今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原叙述错误;
D、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是当今世界的三大宗教,原叙述错误.
故选:B.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基础性知识点,结合教材熟练记忆.
 
20.(3分)我国人口为13亿,面积为960万平方千米,我国的人口密度为(  )
 
A.
570人/平方千米
B.
120人/平方千米
C.
130人/平方千米
D.
135人/平方千米
考点:
计算人口密度和人口自然增长率.
分析:
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人口密度=总人口÷面积
解答:
解:根据人口密度的公式,人口密度==≈135人/平方千米.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人口密度的计算.
 
21.(3分)(2011?莒县模拟)既是人口稠密区,又是人口增长较慢的地区是(  )
 
A.
欧洲西部
B.
亚洲东部和南部
C.
北美洲东北部
D.
非洲南部
考点:
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和迁移状况.
分析:
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四大人口稠密地带: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人口的增长是有自然增长率决定的,欧洲西部人口增长缓慢,是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地区.
解答:
解: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地带: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欧洲西部人口增长缓慢,是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地区.故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世界上的人口稠密分布地带和世界人口增长的状况,多结合教材加强记忆,方可灵活运用.
 
22.(3分)下列对世界人种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亚洲东部是黄种人最集中的地区
 
B.
非洲大陆除黑种人外,没有其他人种的分布
 
C.
澳大利亚大陆分布的都是白种人
 
D.
欧洲主要分布着黄种人和黑种人
考点:
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地区.
分析:
按照肤色差异,世界人口可以分为三大人种,即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其中白色人种是目前分布最广泛的人种,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以白色人种为主,非洲以黑色人种为主.
解答:
解:A、亚洲东部是黄种人最集中的地区,叙述正确,符合题意;
B、非洲南部以黑种人为主,非洲的北部以白种人为主,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C、澳大利亚大陆以白种人为主,也有少量的黑种人,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D、欧洲以白种人为主,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
 
23.(3分)关于人种的认识,错误的说法是(  )
 
A.
世界上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
 
B.
世界上的人种没有优劣之分
 
C.
有的人种是高等的,有的人种是低等的
 
D.
应该废除种族歧视观念
考点:
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地区.
分析:
划分人种的主要依据是肤色、眼色、毛发、头型、脸型等体质特征,世界上的人种不论人口多少,都是平等的.
解答:
解:世界上的人种不论人口多少,都是平等的,选项ABD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对人种的认识,理解解答即可.
 
24.(3分)下列现象中,与人口增长过快无关的是(  )
 
A.
毁林开荒,过度放牧
B.
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
 
C.
人口老化,劳动力短缺
D.
就业困难,住房紧张
考点:
世界人口的增长和人口问题.
分析:
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世界上的人口不能无节制的增长,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解答:
解:A、毁林开荒,过度放牧是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不符合题意;
B、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是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不符合题意;
C、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是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符合题意;
D、就业困难、住房紧张是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对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带来的社会问题,结合教材熟记课本知识,理解解答即可.
 
二、综合题(认真就是水平)
25.(3分)读图回答问题:
(1)比较图中字母所示各地的主要人种:A地主要是 白色 人种,B地主要是 黄色 人种 C地土著居民属于 黄色 人种,E地主要是 黑色 人种.
(2)比较图中字母所示各地的主要语言:B地主要讲 汉 语,D地所在的大洲大部分国家讲 西班牙 语,G地所在的国家主要讲 俄 语,F地所在的国家主要讲 阿拉伯 语
(3)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是 英 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汉 语.
(4)源于B地区的宗教是 道 教,F地主要信奉 伊斯兰  教.
(5)图中B、F、G三地的民居建筑各有特色, G 地民居墙体厚实,屋顶大多高耸; F  地民居的屋顶大多是平顶; B 地民居墙体相对单薄,建有较完善的排水系统.
考点:
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地区;世界主要宗教及其分布地区;世界主要语言及其分布地区.
分析:
读图可得,A地是指欧洲,B地指是中国,C地指是美国,D地是指南美洲,E地是指非洲的南部,F地是指阿拉伯半岛,G地是指俄罗斯.
解答:
解:(1)比较图中字母所示各地的主要人种:A地主要是白色人种,B地主要是黄色人种 C地土著居民属于黄色人种,E地主要是黑色人种;
(2)比较图中字母所示各地的主要语言:B地主要讲汉语,D地所在的大洲大部分国家讲西班牙语,G地所在的国家主要讲俄语,F地所在的国家主要讲阿拉伯语;
(3)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是英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
(4)源于B地区的宗教是道教,F地主要信奉伊斯兰教;
(5)图中B、F、G三地的民居建筑各有特色,G地民居墙体厚实,屋顶大多高耸;F地民居的屋顶大多是平顶;B地民居墙体相对单薄,建有较完善的排水系统.
故答案为:
(1)白色;黄色;黄色;黑色;
(2)汉;西班牙;俄;阿拉伯;
(3)英;汉;
(4)道;伊斯兰;
(5)G;F;B.
点评:
本题考查知识点较多,读图解答即可.
 
26.(16分)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四个人口稠密的地区分别是:① 欧洲西部 ;② 亚洲南部 ;③ 亚洲东部 ;④ 北美洲东部 .
(2)上述人口稠密地区大部分位于 北 半球 中低 纬度的 近海 地带.
(3)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位于 亚 洲,人口居世界第二位的国家位于 亚 洲.
(4)图中人口稀少的地区分别是:⑤未开发的 热带雨林 地区,⑥非常干旱的 沙漠 地区,⑦地势高峻的 高原山区 ,⑧ 高 纬度的 严寒 地区.
(5)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能不能用人口迁移的方法使世界人口平均分布?为什么?(至少说出两点)
考点:
世界人口的增长和人口问题;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和迁移状况.
分析:
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四大人口稠密地带: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
解答:
解:读图可知,(1)图中四个人口稠密的地区分别是:①欧洲西部;②亚洲南部;③亚洲东部;④北美洲东部.
(2)人口稠密地区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的近海地带.
(3)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位于亚洲,人口居世界第二位的国家位于亚洲.
(4)图中人口稀少的地区分别是:⑤未开发的热带雨林地区,⑥非常干旱的沙漠地区,⑦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⑧高纬度的严寒地区.
(5)不能用人口迁移的方法使世界人口平均分布,因为人类的生存受自然环境影响显著等.根据题意.
故答案为:(1)欧洲西部;亚洲南部;亚洲东部;北美洲东部; (2)北;中低;近海; (3)亚;亚; (4)热带雨林;沙漠; 高原山区;高;严寒; (5)不能,因为人类的生存受自然环境影响显著等.
点评:
该题考查的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和稀疏地区的分布,读图解答即可.
 
27.(21分)绘制“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年份
1830
1983
1960
1975
1987
1999
世界人口数(亿人)
10
20
30
40
50
60
(1)根据图中的人口数绘制人口增长曲线图.
(2)所画图中人口增长曲线在1930年以前,呈平缓上升趋势,说明那时人口增长速度 缓慢 ;在1930年以后,人口增长呈急剧上升趋势,说明人口增长速度 很快 ;到1999年10月1 2日,世界人口总数已达到 60 亿,预计到2050年,世界人口总数达 90 亿.
(3)世界人口每增长10亿所用时间越来越 短 ,目前世界人口增长 过快 ,将会带来 交通阻塞 、 住房条件差 、 就业困难 、 饥饿贫困 等问题.
(4)如果人类增长过慢或停止增长,会带来 人口老龄化 、 劳动力短缺 、 国防兵源不足 等问题.
(5)人类正确的发展观应是:人口增长与 社会 、 经济 相适应,与 资源 、 环境 相协调.
考点:
世界人口的增长和人口问题.
分析:
人类有漫长的发展历史.公元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得相当缓慢,此后世界人口进入迅速增长的时期.到2010年,世界人口总数已突破了70亿大关.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
解答:
解:(1)根据表格数据,在右侧绘制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
(2)人口增长曲线在1930年以前,呈平缓上升趋势,说明人口的增长缓慢;在1930年以后,人口增长呈急剧上升趋势,说明人口增长速度加快;到1999年10月1 2日,世界人口总数已达到60亿;预计到2050年,世界人口总数达90亿;
(3)世界人口每增长10亿所用时间越来越短,目前世界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有交通阻塞、住房条件差、就业困难、饥饿贫困等;
(4)倘若人口增长过慢或人口停止增长,会带来人口的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及国防兵员不足等问题;
(5)世界上的人口不能无节制地增长.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故答案为:(1);(2)缓慢;很快;60;90;(3)短;过快;交通阻塞;住房条件差;就业困难;饥饿贫困;
(4)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5)社会;经济;资源;环境.
点评:
世界上的人口不能无节制地增长.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参与本试卷答题和审题的老师有:艺瑾;枫叶;1997;klrs;秋天的树;82113;2895928026;1538;lmei;112320(排名不分先后)
菁优网
2015年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