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八年级上沪科版1.1走进神奇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让学生体会到自然界中的神奇,通过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小事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神奇。
2、通过参与活动,使学生领悟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体验参与活动的乐趣,体验活动成功带来的喜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难点
重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难点:成功地演示新奇有趣的物理小实验
教具
多媒体资料: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视频材料。
教具:酒精灯、火柴、水、支架、平底烧瓶、烧杯、试管夹、大玻璃瓶、塑料薄膜、红墨水、小瓶子、细铁丝。
学具:底部有孔的矿泉水瓶、水、白色圆玻璃瓶、小漏斗、乒乓球、小纸盒、细绳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首先用多媒体放映一段生活中的奇特的影片,也可放映一段有关宇宙的场面,引起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对物理探究欲望。自然中的神奇完全来自于大自然,没有任何人工制造或利用的痕迹。这些神奇是惊心动魄的。而生活中的神奇,人们已司空见惯,然而当仔细探究时,却能发现在这些并非惊心动魄的神奇中蕴藏了人类非凡的智慧。
以下是一些自然中的神奇照片。(展示一些自然界的神奇照片)
二、投放学案,引导自学
由于由于学生对于课本中的一些自然现象不甚了解,需要利用学案把需要解释的现象作一简单的解释,并让学生弄明白这些物理现象分别涉及了物理学的哪些方面的内容,是力学的、热学的、光学的还是电学的等等。
分别介绍以下现象的原因或原理
1、宇宙起源和彗星的相关情况
2、太阳的相关情况
3、雷鸣与闪电的成因
4、地球、地震和火山的成因
5、龙卷风的成因
6、拉链的原理
7、圆珠笔原理
以上解释内容也可以通过学案让学生自己阅读
三、合作共建,经历过程
本节内容虽然只是要让学生对物理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但是也要让学生初步的涉及一下探究的过程。对此我们可以设计一到两个小实验进行探究,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请同学们做个小小科学家,实验前先猜测结果,再做实验验证你的猜测是否正确。看看哪一组做得又快又好。
探究实验:感受气压(学生看学案)
取一个空的铝质易拉罐及一盆冷水,罐口缠上铁丝并固定并将铁丝拧成柄状(要有一定的长度和强度),往易拉罐中加入少量的水,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沸腾,并继续加热数十秒,迅速(持铁丝柄)将易拉罐倒扣到冷水中,观察发生的现象。 注意:此时易拉罐在气压的作用下被压扁且发出巨大的响声,实验者应有思想准备,以防惊惶中碰到其它实验仪器而被烫伤甚至引起火灾。本实验有一定的危险性,建议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
探究内容:
1、说明实验中出现的现象
2、讨论解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3、在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应用。(灯泡)
各小组讨论后回答上面的内容
学生完成学案中重点难点突破内容。主要是训练学生提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会提问题。
四、知能应用,规律总结
学生独立完成学案中知能应用部分的1、2两题,并请学生读自己的答案,其他同学给予补充,如果有同学有不同答案,让其说明。
五、诊断评价,查漏补缺
学生完成学案中智能应用第3题。并请学生起立说明,其余同学给予补充说明。
六、课堂小结,构建网络
初步建立物理学的知识结构
七、板书设计
第一节 走进神奇
一、自然界中的神奇
二、生活中的神奇
三、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