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专题 一
相互作用与牛顿运动定律
GKZS 考纲展示
力的合成和分解 Ⅱ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Ⅱ
BKCL 备考策略
本专题内容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均有体现,若单独考查,则大多数情况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难度适中,若综合考查则常渗透于综合计算题中,更多的是体现在实际问题中,甚至与功和能,电场中的带电粒子,磁场中的通电导线和带电粒子,电磁感应等结合起来,作为综合试题中的一个知识点加以体现,因此在复习本专题时,应做到熟练掌握受力分析,正确理解运动和力的关系、并趋向于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生活、科技、生产实际问题。
第一讲 受力分析与物体平衡
HXNRZH 核心内容整合
一、几种常见的力
1.重力
(1)大小:地面附近G = mg.
在两极:mg=F万 =G
在赤道:mg=F万-F向=G -mR
友情提示 越向南、北两极,重力加速度g越大.因地球自转对G影响很小,故常认为G =F万,即g=
(2)方向:竖直向下
2.弹力
(1)产生条件:两个物体接触,且接触面之间有弹性形变。
友情提示 弹力的有无常用“假设法”并结合运动状态来判断。
(2)大小:①弹簧的弹力可由F=kx(胡克定律)计算式中x是弹簧的形变量,F是弹簧的弹力。
②绳、杆及其他物体间的弹力一般都要用牛顿运动定律或平衡条件求解。
(3)方向: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且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
绳的拉力一定沿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同一根轻绳各处的拉力都相等。
杆的作用力未必沿杆方向,要结合所受的其他力和物体运动状态来分析。
3.摩擦力
(1)产生条件:两物体间有弹力,接触面不光滑,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2)方向:对滑动摩擦力,沿接触面,和物体相对运动的方面相反;对静摩擦力,沿接触面,和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3)大小:①滑动摩擦力:Ff =μFN · FN为接触面之间的正压力,不一定等于物体重力。
②静摩擦力:0< Ff ≤ Fm,随其他受力和运动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警示 (1)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可能相反,也可能相同.即摩擦力既可充当阻力,也可充当动力。
(2) Ff = μFN 只用来计算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的大小常需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然后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确定。
4.电场力
(1)大小:F电=k (真空中点电荷);
F电=Eq(任何电场)。
(2)方向:正电荷所受的电场力与电场强度的方向相同,负电荷所受的电场力与电场强度的方向相反,库仑力的方向沿两点电荷的连线,且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5.洛伦兹力
(1)大小:F洛=qvB(v是垂直磁场的有效速度)
(2)方向:由左手定则判断。
6.安培力
(1)大小:F安=BIL(L为垂直磁场的有效长度)
(2)方向:由左手定则判断.
友情提示 (1)安培力是洛伦兹力的宏观表现。
(2) F洛⊥B,F洛⊥υ,即F洛永远垂直于B与υ所决定的平面,但B、υ未必垂直。
(3) F安⊥B,F安⊥I,即F安垂直于B与I所决定的平面,但B与I未必垂直。
二、力的计算
1.运算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如图所示,F1、F2为分力,F为合力,且|F1-F2|≤F≤F1+ F2
( http: / / www.21cnjy.com )
2.常用方法: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
警示 使用分解法的关键是明确力的作用效果,确定分力的方向,然后画出平行四边形.
3.求解平衡问题极值的方法
(1)解析法:根据平衡条件列方程,利用数学方法求极值.
(2)图解法: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作力的矢量图,利用矢量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动态分析求解.
友情提示 (1)三个力作用下物体平衡,这三个力共线或共点,且共点的三力构成闭合的矢量三角形.
(2)几个互不平行的力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其中一部分力的合力必与其余部分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DXLTPX 典型例题剖析
一、物体的受力分析
【例1】(2009·山东)如图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为球心,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于P点。设滑块所受支持力为FN。OP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下列关系正确的 ( )
Α.F=
B.F=mgtanθ
C. FN =
D.FN = mgtanθ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受力分析与物体平衡条件,受力分析如右图,由平衡条件知FNsinθ=mg,FN=,C错,D错。
F=Α正确,B错.正确答案Α.
【答案】 Α
【总结评述】受力分析时,弹力,摩擦力的确定是学习的难点,常需要结合物体的受力,运动状态等情况利用平衡条件,牛顿运动定律进行综合考虑才能确定。
变式训练 1
(2008·菏泽统考)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Α,在斜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 )
Α.物体Α可能不受地面支持力的作用
B.物体Α可能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C.物体Α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Fcosθ
D.水平地面对Α的作用力一定不是竖直方向
【解析】 物体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一定受到向左的滑动摩擦力才能受力平衡,因此地面支持力不可能为零,物体受到重力、地面支持力、拉力F和滑动摩擦力四个力,Α、B错误;物体Α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F的水平分力平衡,即乃=Fcosθ,C正确;水平地面对Α的作用力包括支持力和滑动摩擦力,这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不是竖直方向的,D正确。
【答案】 C D
二、摩擦力的分析与计算
【例2】如图所示,传送带与地面倾角为37°,传送带长度为16m,传送带以10m/s的速度顺时针转动,在传送带上端Α点无初速地释放一质量为0.5kg的物体,它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已知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物体受到摩擦力作用的时间;
(2)物体与传送带的相对位移是多少
(3)物体滑到底端过程中,摩擦产生的热量是多少
(4)如果物体能留下痕迹,求痕迹的长度.
【解析】 (1)物体在传送带上,开始阶段,由于传送带的速度大于物体的速度,传送带给物体一沿传送带向下的滑动摩擦力F,物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物体由静止加速,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
mgsinθ+μmgcosθ=ma l
得a l =10m/s2,物体加速至与传送带速度相等需要的时间t1= =1s
在时间t1内的位移s1= a l t12=5m<16m,物体将继续在传送带上运动.由于μ得a 2=2m/s2,设后一阶段物体滑至底端的时间为t2,由L-sl=ul2+ a 2 t22,得t2=1s,t2′=-11s(舍去),所以物体由Α到B的时间t= t1+ t2=2s.
(2)物体的位移s1=16m
传送带的位移s2=ut=20m
相对位移s= s2—s1=4m
(3)物体开始下滑第1s内,s相对=s传一s物=ut1― a 1t12 = 5m
物体下滑第2s内,s相对′=s物′一s传′=ut2+ a 2 t22-ut2=1m
所以Q=fs相对+sf相对′=12J.
(4)如果能留下痕迹,则第ls内,物体相对传送带向后运动5m,第2s内,物体相对传送带向前向运动lm,前后两段相对位移相交叠,所以痕迹的长度仍为5m.
【答案】(1)2s (2)4m (3)12J (4)5m
【总结评述】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分析清楚物体的受力情况,从而弄清物体的运动性质,审题时应注意将题给条件进行必要的分析或计算.本题中当μ≥tanθ时,物体先加速至与传送带同速后与传送带相对静止一起匀速运动,若μ变式训练 2
(2009·宁夏)水平地面上有一木箱,木箱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μ<1)。现对木箱施加一拉力F,使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设F的方向与水平面夹角为θ,如图,在θ从0逐渐增大到90°的过程中,木箱的速度保持不变,则 ( )
Α.F先减小后增大
B.F一直增大
C.F的功率减小
D.F的功率不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受力分析与功率问题,由于木箱速度保持不变,所以木箱所受合力为零,由此得:Fcosθ=μ(mg—Fsinθ)
F=由数学知识可得Α正确,B错,拉力F的功率P=Fcosθ·u由此知C正确,D错.
【答案】 Α C
三、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平衡
【例3】 (2009·广东中山)一根弹性细绳劲度系数为k,将其一端固定,另一端穿过一光滑小孔。系住一质量为m的滑块,滑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当细绳竖直时,小孔O到悬点的距离恰为弹性细绳原长,小孔O到水平地面的距离为h(h<),滑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试求当滑块静止时,可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 http: / / www.21cnjy.com )
【解析】 设滑块静止时离开O的距离为x,离开O的水平距离为r,在此位置处受到4个力的作用,如图所示,且
( http: / / www.21cnjy.com )
FN=mg-Fcosα
Fsinα=Ff
F = kx
刚好静止时Ff = μFN
cosα = ,sinα =
联立可得r = μ(-h)
这表明,滑块可静止于以O′为圆心:以μ(-h)为半径的圆区域内的任意位置处.
【答案】 以O′为圆心,以μ(-h)为半径的圆区域内的任意位置处。
【总结评述】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利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或利用正交分解法,借助物体平衡条件列式求解是解决平衡问题的基本方法。
变式训练 3
(2008·泰安测试)如图所示,小球被轻质细绳系住斜吊着放在静止的光滑斜面上,设小球质量m=0.5kg,斜面倾角α=30°,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θ=30°,光滑斜面的质量M为3kg,置于粗糙水平面上,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g取10m/s2)
( http: / / www.21cnjy.com )
求:(1)悬线对小球拉力大小。
(2)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 (1)正交分解法,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正交分解并利用平衡条件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
FTsinα30°=FNsin30°
FTcos30°+FNcos30°=mg
由以上两式得FT = = N=2.9N
(2)以斜面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
由平衡条件可知:
F′f = F′N · sinα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
F′N = FN =2.9N
所以,F′f =1.4N,方向水平向左
【答案】 (1)2.9N (2)1.4N方向水平向左
四、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
【例4】 如图所示,小球用细绳系住放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当细绳由水平方向逐渐向上偏移时,细绳上的拉力将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Α.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解析】 方法一:设细绳向上偏移过程中的某一时刻,绳与斜面支持力FN的夹角为α,作出力的图示如图甲,由正弦定理得:= ,所以FT=G·
甲 乙
讨论:当α > 时,FT>Gsinθ;当α= 时,FT =Gsinθ;当α < 时,FT >Gsinθ。可见,当α= 时,FT最小,即当绳与斜面支持力FN垂直(即绳与斜面平行)时,拉力最小.当绳由水平方向逐渐向上偏移时,FT先减小后增大,故选项D正确。
方法二:因为G、FN、FT三力共点平衡,故三个力可以构成一个矢量三角形,图乙中G的大小和方向始终不变;FN的方向也不变,大小可变,FT的大小、方向都在变,在绳向上偏移的过程中,可以作出一系列矢量三角形(如上图乙所示),显而易见在FT变化到与FN垂直前,FT是逐渐变小的,然后FT又逐渐变大,故D正确。同时看出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N是逐渐变小的。应用此方法可解决许多相关动态平衡问题。
【答案】 D
【总结评述】 (1)图解法常用于定性处理三力动态平衡问题,当物体受多力作用时,还是要用正交分解法。
(2)利用图解法的关键是把力的矢量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作好,并根据题意条件的变化确定图的变化趋向及其变化的临界状态。
变式训练 4
(2009·广东四校)如图所示是给墙壁粉刷涂料用的“涂料滚”的示意图。使用时,用撑竿推着粘有涂料的涂料滚沿墙壁上下缓缓滚动,把涂料均匀地粉刷到墙上。撑竿的重力和墙壁的摩擦均不计,且撑竿足够长,粉刷工人站在离墙壁一定距离处缓缓上推涂料滚,设该过程中撑竿对涂料滚的推力为F1,涂料滚对墙壁的压力为F2,则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Α.F1增大,F2减小 B.F1增大,F2增大
C.F1减小,F2减小 D.F1减小,F2增大
【解析】 设撑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
( http: / / www.21cnjy.com )
F1=,F2= F2′=mgcotθ
当缓缓上推涂料滚时,θ角增大,所以F1减小,F2减小,故选C.
【答案】C
四、电磁场中的平衡问题
【例5】 (2008·全国卷Ⅱ)一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水平放置,两极板间有一带电荷量不变的小油滴,小油滴在极板间运动时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与其速率成正比,若两极板间电压为零,经一段时间后,小油滴以速率υ匀速下降;若两极板间的电压为U,经一段时间后,小油滴以速率υ匀速上升。若两极板问的电压为-U,小油滴做匀速运动时速度的大小、方向将是 ( )
A.2υ、向下 B.2υ、向上
C.3υ、向下 D.3υ、向上
【解析】 当不加电场时,小油滴匀速下降,即f =kυ=mg;当两极板间电压为U时,小油滴向上匀速运动,即F电= kυ+ mg,得:F电=2 mg;当两极板间电压为-U时,电场的方向反向,大小不变,小油滴向下运动,当匀速运动时,F电+ mg = kυ′,得υ′=3υ,C项正确。
【答案】 C
【总结评述】 电磁场中的平衡问题与一般平衡问题的处理方法是相同的,只不过在受力分析时要注意电场力、安培力、洛伦兹力等力的作用特点。
变式训练 5
(2009·山东威海)有两根光滑的绝缘杆,可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绕O点转动,两杆上各穿着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球两杆与水平面的夹角都等于θ时,两球在同一水平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如下图所示.现使两杆同时绕O点缓慢转动,此时小球在杆上的位置随之改变.问θ取何值时,小球到O点的距离L为最小值?最小值是多少?
( http: / / www.21cnjy.com )
【解析】质量为m的小球受三个力的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则重力mg和库仑力F的合力与支持力FN必定等大反向,取小球到O点的距离为L,有
F=k
由图可见k = mgtanθ
则L2= eq \f(,cos2θ·tanθ),又因为 eq \f(kq2,4mg)nθ)是恒量,
设x=cos2θ·tanθ=sinθcosθ=sin2θ
当θ=时,xmax=,Lmin=q eq \r()
【答案】 q eq \r()
温馨提示:
同学们:针对你们所学内容的巩固与掌握,请认真完成课后强化作业(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