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牛顿运动定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讲 牛顿运动定律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92.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0-02-25 10:4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二讲 牛顿运动定律
HXNRZH 核心内容整合
一、牛顿第一定律
(1)它揭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一种基本属性——惯性
(2)它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产生运动的原因,也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警示 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与物体的运动情况、受力情况等无关。
二、牛顿第二定律
(1)大小关系:F=ma,或正交分解为
(2)方向关系: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合力的方向相同。
(3)对系统:F合=mlal+m2a2+……或正交分解为:
常用于巧妙分析系统所受的外力。
友情提示 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关键点:
抓住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之间的联系桥梁——加速度.
基本分析方法与思路:
受力分析 合力F合 a 运动情况
三、牛顿第三定律
(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特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成对出现,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是同一性质的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既可以是接触力,也可以是“场”力。
四、超重和失重现象
(1)当物体存在向上的加速度a时,它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线的拉力)F大于物体的重力,物体产生超重现象,F=m(g+a).
(2)当物体存在向下的加速度口时,它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线的拉力)F小于物体的重力,物体产生失重现象,F= m(g-a).
(3)当物体存在向下的加速度,且等于重力加速度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线的拉力)F等于零,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警示 (1)在超、失重现象中,物体的重力并没有变化。
(2)判断超重、失重现象的依据是加速度方向而不是速度方向。
DXLTPX 典型例题剖析
一、力和加速度的瞬时对应
【例1】 (2008·菏泽统考)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个物体受水平恒力F的作用而运动,在其正前方固定一个足够长的轻质弹簧,如图所示,当物块与弹簧接触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物块接触弹簧后立即做减速运动
B.物块接触弹簧后先加速后减速
C.当弹簧处于压缩量最大时,物块的加速度不等于零
D.当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它所受的合力不为零
【解析】 物体刚接触弹簧时,弹簧的弹力很小,物块受到的合力向右,加速度向右,与速度同向,所以物块继续向右加速,直到弹簧的弹力等于F时加速度才减小到零,速度达到最大,A错误;之后物块继续压缩弹簧,弹力增大,加速度向左且增大,物块向右做减速运动,B正确;当物块速度减小到零时,弹簧的压缩量最大,物块的加速度,向左达到最大,不等于零,所受合力不为零,C、D正确.
【答案】 BCD
变式训练 1
(2009·广东广州)如图所示是一种汽车安全带控制装置的示意图,当汽车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摆锤竖直悬挂,锁棒水平,棘轮可以自由转动,安全带能被拉动。当汽车突然刹车时,摆锤由于惯性绕轴摆动,使得锁棒锁定棘轮的转动,安全带不能被拉动.若摆锤从图中实线位置摆到虚线位置,汽车的可能运动方向和运动状态是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向左行驶、突然刹车
B.向右行驶、突然刹车
C.向左行驶、匀速直线运动
D.向右行驶、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 简化模型如图所示,当小球在虚线位置时,小球、车具有向左的加速度,车的运动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
况可能为:向左加速行驶或向右减速行驶,A错B对;当车匀速运动时,无论向哪个方向,小球均处于竖直位置不摆动.C、D错。
【答案】 B
二、力与运动间的互解
【例2】 (2009·江苏)航模兴趣小组设计出一架遥控飞行器,其质量m=2kg,动力系统提供的恒定升力F=28N.试飞时,飞行器从地面由静止开始竖直上升.设飞行器飞行时所受的阻力大小不变,g取10m/s2。
(1)第一次试飞,飞行器飞行t2=8s时到达高度H=64m.求飞行器所受阻力f的大小;
(2)第二次试飞,飞行器飞行t2=6s时遥控器出现故障,飞行器立即失去升力,求飞行器能达到的最大高度h;
(3)为了使飞行器不致坠落到地面,求飞行器从开始下落到恢复升力的最长时间t3。
【解析】 本题考查了运动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1)第一次飞行中,设加速度为a1
匀加速运动H=a1t12
由牛顿第二定律F-mg-f=ma1
解得f =4(N)
(2)第二次飞行中,设失去升力时的速度为υ1,上升的高度为s1,
匀加速运动s1=a1t12
设失去升力后加速度为a2,上升的高度为s2
由牛顿第二定律mg+f = ma2
υ1=a1t2
s2=
解得 h=sl+s2=42(m)
(3)设失去升力下降阶段加速度为a3;恢复升力后加速度为a4,恢复升力时速度为υ3,由牛顿第二定律mg-f =ma3,
F+f-mg=ma4
且+ =h
υ3=a3t3
解得:t3= eq \f(3,2)(s)(或2.1s)
【答案】(1) 4N (2) 42m (3) eq \f(3,2) s (或2.1 s)
【总结评述】 牛顿第二定律是联系力和运动的桥梁,从受力情况或从运动情况人手确定加速度是求解该类题的关键。
变式训练 2
(2008·苏州调研)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端系有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弹簧下端连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球被一垂直于斜面的挡板A挡住,此时弹簧没有形变,若挡板A以加速度a(a( http: / / www.21cnjy.com )
(1)小球向下运动多少距离时速度最大?
(2)从开始运动到小球与挡板分离时所经历的时间为多少?
【解析】 (1)小球与挡板分离后继续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当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此时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即kx=mgsinθ,解得xm=
(2)设球与挡板分离时位移为s,经历的时间为t,从开始运动到分离过程中,m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斜面向上的支持力FN,沿斜面向上的挡板支持力FN和弹簧弹力f,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θ-f-FN= ma,f=kx
随着x的增大,f增大,FN1减小,保持a不变,当m与挡板分离时,x增大到等于s,FN1减小到零,则有:
mgsinθ-ks=ma, s= at2
联立解得:t= eq \r()
【答案】 (1) (2) eq \r()
三、 结合图象处理运动和力问题
【例3】 (2009山东理综)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甲所示,据此判断图乙F表示物体所受合力,x表示物体的位移)四个选项中正确的是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图甲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B C D
图乙
【解析】 本题考查υ-t图象、位移图象,
由υ-t图象可看出0~2s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s~4s内做匀减速运动,4s~6s内做反向加速运动,由此可判定B正确,A、C、D错误,正确答案B
【答案】 B
【总结评述】 由图象找出加速度a与时间t的关系、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判断出F与时间t的关系,从而判定正确答案。
变式训练 3
(2009·广东)某人在地面上用弹簧秤称得体重为490N.他将弹簧秤移至电梯内称其体重,t0至t3,时间段内,弹簧秤的示数如图所示,电梯运行的υ-t图可能是(取电梯向上运动的方向为正) ( )
图乙
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超重与失重现象,由图可知t0~t1时间物体处于失重状态,t2~t3时闻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所以A图正确。
【答案】 A
四、连接体中的动力学问题
【例4】 如图所示,一圆环A套在一粗细均匀的圆木棒B上,圆环A的高度相对B的长度可以忽略不计。A和B的质量都是0.5kg,A和B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为3 N.开始时B竖直放置,下端离地面高度h=0.8m,A在B的顶端。
现让它们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当木棒与地面相碰后,木棒以竖直向上的速度反向运动.设碰撞时间很短,碰撞无机械能损失,不考虑空气阻力,取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10m/s2.试求:
( http: / / www.21cnjy.com )
(1)木棒第一次着地时速度的大小;
(2)若在棒第二次着地前,要使A不脱离棒,棒的最小长度是多少
【解析】 (1)A、B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无相对运动。
υ= = m/s=4m/s
(2)当木棒着地并反弹后,A继续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而B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而B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减速为零后又反向加速,由于A始终相对B向下运动,故B全程的加速度并未发生变化,运动示意图如图所示,假设此时A刚好不脱离棒。
对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Ag-f =mAaA
解得aA=4m/s2
同理,对于B有:mBg+f=mBaB
解得:aB=16m/s2
B从离地到第二次着地经历的时间t=×2=0.5s
故棒的长度至少为:l = sA=υt+ aAt2
=(4 ×0.5+×4×0.25)m=2.5m
【答案】 (1)4m/s (2)2.5m
【总结评述】 对物体系中的“连接体”问题,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正确的运动分析和受力分析;
(2)做好过程分析,挖掘隐含条件,抓住临界状态将是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
(3)要找出部分和整体之间,部分和部分之间的关系(如力的关系、加速度的关系和其他运动量的关系)。
变式训练 4
(2009·福建龙岩)如图所示,质量为mA、mB的两个物体A和B,用跨过定滑轮的细绳相连.用力把B压在水平桌面上,使A离地面的高度为H,且桌面上方细绳与桌面平行.现撤去压B的外力,使A、B从静止开始运动,A着地后不反弹,在运动过程中B始终碰不到滑轮,B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肛,不计滑轮与轴间、绳子的摩擦,不计空气阻力及细绳、滑轮的质量。
求:(1)A下落过程的加速度;
(2)B在桌面上运动的位移.
( http: / / www.21cnjy.com )
【解析】 (1)分别对A、B进行受力分析有
mAg-FT = mAa
FT-μmBg = mBa
解得:a =
(2)设A刚着地时A、B的速度为υ,设从A着地到B停止运动,B在水平桌面上前进了x,则υ2=2aH
对B:-μmBgx=0 -mBυ2
解得x=
B的总位移:xB= H+x=
[答案](1) (2)
温馨提示:
同学们:针对你们所学内容的巩固与掌握,请认真完成课后强化作业(二)及阶段性测试题(一)
Fx=max
Fy=may
Fx=m1a1x+ m2a2x +……
Fy= m1a1 y + m2a2 y +……
F合=ma
运动学公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