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中学八年级物理自学参考提纲 (第六章第2节)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文档属性

名称 南方中学八年级物理自学参考提纲 (第六章第2节)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0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5-11-24 15:29: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南方中学八年级物理自学参考提纲
课型:新授 执笔:陈剑峰 合作: 组长: (10年3月1日)
【学习内容】:(第六章 第2节)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课时)
【学习目标】:
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知道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倒正、大小与发光体位置的关系。
【学习过程】:
学习任务一:探究凸透镜成像
⑴问题与猜想
透过凸透镜观察纸上的黑字,移动凸透镜的位置,你会有什么发现?
(焦距f;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为物距,用u表示;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像距,用v表示)
⑵制订计划
①你认为需要哪些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
②你认为除了观察像的 、 、 特点外,还需测哪些物理量?
(提示:凸透镜焦距已知,不必测量,标签上已注明)
③你认为该实验应分几种情况来研究,请设计一个表格,记录现象和数据
(提示:可参考课本6、7两页)
⑶收集证据
根据计划进行实验探究,并把现象和数据填在表格中
⑷结论
完成课本第7页“结论”中的问题
巩固练习题:课本第7页1、2、3题
学习任务(二):总结凸透镜规律
【基础训练】
1、实像是能用光屏 到的像,它是由 而成的。虚像是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人眼 (能、不能)看见,但不能在光屏上呈现。
2、通过实验探究我们知道:焦点是凸透镜成 和 的分界点;两倍焦距处是凸透镜成 和 的分界点。
3、观察凸透镜所成的像”的实验中:(所用的凸透镜上标有f=15cm字样)
⑴若将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20cm处时,会成 像;
⑵若将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35cm处时,会成 像;
⑶若将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10cm处时,会成 像。
4、凸透镜前25cm处的物体沿主轴靠近透镜时,其所成的倒立、放大的实像将 ( )
  A.由实变虚 B.由虚变实 C.由大变小 D.不发生变化
3、凸透镜所成实像一定是( )
A.像比物大 B.像比物小 C.像与物位于凸透镜两侧 D.像总是正立的
4、放大镜不能成的像是 ( )
A.放大的实像  B.缩小的实像  C.放大的虚像  D.缩小的虚像
【能力提升】
5、有一凸透镜,当物体放在离透镜12cm处时,成放大的实像,当物体放在离透镜7cm处时,成放大的虚像,则这个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等于( )
A.8cm B.10cm C.11cm D.14cm
6、粗细均匀的物体AB横放在焦点之外的凸透镜L的主轴上(如图),关于AB通过L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像在主轴上,且A端在左边,B端在右边
B.像在主轴上,且B端在左边,A端在右边
C.像的A端粗、B端细
D.像的A、B端粗细相同
7、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如图18所示:
(1)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 调整(选填“上”或“下”);
(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
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3)接着使烛焰向左移动5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 移到某一
位置(选填“左”或“右”),才能在屏上得到倒立、 、清晰的实像
8、一个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另一侧光屏上成像,若将透镜半部分用纸遮住,物体的像将( )
A.在屏上只被接到物体上半部分的像 B.能得到物体不清晰的完整的像
C.能得到物体完整的像,但亮度却减弱了 D.能得到物体大部分的实像
9、烛焰通过透镜在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只把烛焰和光屏互换位置,则( )
A.屏上成一个缩小的像 B.屏上成一个放大的像
C.屏上无像,只能透过透镜才能看到 D.屏上无像,但调节光屏位置,就能成像。
10、在“研究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请你设计一个测量透镜焦距的简易方案,写出实验步骤,并评估你的实验方案的优缺点。
“一滴水中见世界”,露珠很小却很可爱,它受到人们的赞扬,诗句中对露珠的赞美不亚于江河,为什么呢?露珠充其量只是一滴水,它的可爱在于它的结构,它的珠形结构能映射世界光辉的的精华----光和美,并且它还能成像呢,你知道是什么原理吗?
                                           
第二节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第1页 共2页
第二节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第2页 共2页
第一节 透镜 第2页 共2页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