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读拼音写汉字。
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注音。
曾经[cénɡ zēnɡ] 藏起来[cánɡ zànɡ] 绿林[lù√lǜ]传达[chuán zhuàn]
曾祖父[cénɡ zēnɡ]宝藏[cánɡ zànɡ] 绿地[lù lǜ]水浒传[chuán zhuàn ]
我小时候常常趴在爸爸的背[bēi bèi ]上背[bēi bèi]诵唐诗。
三、按要求将下列书籍分类。
《古文观止》 《安徒生童话》 《朝花夕拾》 《施公案》
《三侠五义》 《水浒传》 《格林童话》 《三国演义》
1.小说:
2.散文:
3.童话:?
四、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1.我跟您太像了,我也喜欢看闲书。[? ?]
2.粮仓里堆的谷好像一座小山。[ ?]
五、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只有……才…… 不但……而且…… 如果……就…… 虽然……但是……
1.我们( )要学习语文,( )要学好其他各门功课。
2.( ?)爷爷已有七十多岁了,( )身体仍很硬朗。
3.( )我们从小不发奋学习,老了( )后悔莫及。
4.我们( )现在发奋学习,将来( )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苗 苗:爷爷,我喜欢语文,数学不行,偏科。
季羡林:喜爱语文当然好,但语文要好,数学也要好。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所以,不管你喜不喜欢,一定要学好数学。最近清华大学办了一个班,选的是高才生,提出要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的人才。我看,有这两个贯通还不行,还应该加一个文理贯通。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才:A有才能的人;B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然后怎样;C表示强调所说的事。
(1)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 (2)选的都是高才生。[? ?]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喜欢[? ?] 培养[? ?]
3.季羡林爷爷要求21世纪的青年是具有? 、? ?、 文理贯通 ——三贯通的人才。
4.季羡林对少年儿童提出了一个怎样的背诵要求,为什么要提这个要求?
答:
七、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2.背上的子弹袋就像一座小山似的,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
3.是谁创造了历史?是我们劳动人民。 ( )
4.太阳冲破云霞,跳出了海面。( )
5.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
6.?看到数不清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
八、阅读。
神奇的书
没有一艘非凡的战舰,能像一册书,把我们带到浩瀚的天地。
没有一匹神奇的骏马,能像一首诗,带我们领略人世的真谛。
即令你一贫如洗,也没有任何栅栏能阻挡你在书的王国邀游的步履。
多么质朴无华的车骑!可是它装载了人类灵魂的全部美丽!
1.书的神奇表现在:? ,? ,? 。
2.全诗多处运用了比喻的方法,分别把书比作是? 、? 、?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书的神奇。
3.你还可以把书比作什么呢?请发挥想象,也学着写一节诗吧!
没有? ,能像? ,? 。
参考答案:一、滚瓜烂熟 水浒 绿林好汉 侠义 通顺
cénɡ√ cánɡ√ lù√ chuán√ zēnɡ√ zànɡ√ lǜ√ zhuàn√ bèi√ bèi√
1. 《施公案》《三侠五义》《水浒传》《三国演义》 2. 《古文观止》《朝花夕拾》 3.《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
1. × 2. √
1.不但 而且 2. 虽然 但是 3.如果 就 4.只有 才
1.(1)B (2)A 2.喜爱 培育 3. 中西贯通 古今贯通 4.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因为古文很重要,小时候背诵,也不容易忘。
1.夸张 2.比喻 3.设问 4.拟人 5.夸张 6. 反问
1.把我们待到浩瀚的天地 带我们领略人世的真谛 在书的王国遨游
2.一艘非凡的战舰 一匹神奇的骏马 质朴无华的车骑 3. 一朵艳丽的花儿 一本书 带我们品赏永久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