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鉴别

文档属性

名称 物质的鉴别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8-08-13 18:36: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编写时间 5.13 执行时间 5.15 主备人 颜娅玲 执教者 颜娅玲
课题
复习专题:物质的鉴别
共 1 课时
第 1 课时
课型
复习课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物质鉴别的依据、原则和步骤。
2、掌握鉴别物质的一般方法;
3、注意语言表达的规范性。
方法与过程:
1、体验并感悟以下探究过程:实验探究——讨论交流——总结提升——反思评价;
2、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及迁移能力和对学习过程的反思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通过对常见物质鉴别的实验探究,丰富科学体验;
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重视合作、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教学重点 :
1、物质鉴别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教学难点:
1、物质鉴别方法的选择。
重点
难点
教学策略
教 学 活 动
课前、课中反思
导入:酒驾整治行动视频短片
师:酒驾危害社会,造成人间悲剧。而这样的悲剧我们完全可以避免,但一些不法司机无视他人和自己的生命,只要依靠我们的执法部门来监督,假如现在你是交警,让你去查酒驾,你会怎么做?
生:思考问题并回答。怎样鉴别酒精-闻气味。
师:闻气味可以鉴别是否酒驾,那如果想要收集证据呢?
生:酒精测试仪
师:那怎么判断呢?
生:(思考)颜色改变
师:橙色的重铬酸钾(K2Cr2O7)酸性水溶液遇乙醇迅速生成蓝绿色铬离子Cr3+
师:接下来我们继续看一则新闻报道:
2010年8月1日,四川甘孜州一名厨师从库房领取一袋亚硝酸钠用于肉制品的发色和防腐,随手将已经开袋、剩下的亚硝酸钠放到了灶台的下面。10月8日凌晨6时许,酒店厨师在做早餐时,误将剩下的亚硝酸钠当成了食盐,用于煮粥、做面条、炒菜等,造成了早餐被亚硝酸钠大量污染,并导致了游客集体中毒事件。
师:这次事件的发生来自于厨师弄混了调料,而我们化学中也有很多的物质外观相似,需要我们进行鉴别,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归纳复习物质的鉴别。
新课推进:
师:物质的鉴别,首先请你帮帮忙:
小静家厨房中有三瓶标签模糊的液体,分别是料酒、白醋、和水,请你帮她鉴别出来。
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鉴别桌面上的A、B、C三个烧杯中的物质分别是什么?
生:通过小组实验,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出A为水B为料酒C为白醋。
师:
物质
料酒
白醋

气味
有酒精气味
有酸味
无味
师:那么闻气味的方法是什么方法呢?
生:物理方法
师:妈妈买了一件羊毛衫,想要鉴别是否是真的,你帮她想想办法?
生:用燃烧法,然后闻气味,有烧羽毛气味的是真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是假的
师:那这又是什么方法呢?
生:化学方法
师:小结鉴别物质的方法:
鉴别物质的方法:
1、依据物质的物理性质
2、依据物质的化学性质
物质鉴别的原则:
根据被检验物质间的性质差别,采用恰当的方法将其一一区分开。
师:实战演练:
1、鉴别FeCl3、CuSO4溶液
2、酒精、水、氨水
3、白色粉末CaCO3和Na2CO3
4、NaOH和NH4NO3固体
5、假黄金和黄金
6、白色固体:生石灰和熟石灰
7、黑色固体粉末:炭粉和氧化铜粉
8:白色粉末:NaCl和Na2CO3
9、白色粉末:BaCO3和BaSO4
10、NaCl溶液和Na2SO4溶液
生:小组讨论以上内容,归纳出正确的鉴别方法
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的纠正,并对某些知识点补充。
师: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总结出鉴别物质的方法
物理方法:颜色、气味、溶解性、溶解时的吸放热
化学方法:燃烧法、反应时的吸放热、颜色改变
放出气体、生成沉淀
鉴别思路:1.能用物理方法的不用化学方法
2.能用一种试剂的不用多种试剂
3.现象明显
师:实战 演练
1、不加限制条件的鉴别
鉴别稀H2SO4、Ca(OH)2溶液
生: 讨论出所有可以鉴别出来的方法
2、只加一种试剂鉴别
鉴别稀H2SO4、CuSO4溶液、NaOH溶液
3、不加试剂鉴别
鉴别稀H2SO4、CuSO4溶液、NaOH溶液、NaCl溶液
师:小组实验,先讨论出方法
鉴别时应做到:先取样,后操作,先现象,后结论。
师:走进中考
1、下列化肥中,从外观即可与其他肥料相区别的是( )
A 磷矿粉 B 硫酸钾
C 氯化铵 D 氯化钾
2、下列鉴别物质方法错误的是( )
A 用水鉴别无水硫酸铜和氯化钠晶体
B 用熟石灰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铵
C 用燃烧的小木条鉴别氧气和二氧化 碳气体
D 用小木条鉴别浓硫酸和稀硫酸
3、能将AgNO3、K2CO3、ZnCl2三种无色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试剂是( )
A 稀HNO3 B Na2SO4溶液
C 稀HCl D BaCl2溶液
板书设计
物质的鉴别
颜色
气味
物理方法 溶解性
溶解时的吸放热
鉴别方法 燃烧法
反应时的吸放热
化学方法 颜色改变
放出气体
生成沉淀
鉴别思路:1.能用物理方法的不用化学方法
2.能用一种试剂的不用多种试剂
3.现象明显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课堂表现:我对学生的调动方法不够灵活,学生虽然大多数参与活动,但不够积极主动,对课本的知识点掌握不熟练,思维不够敏捷。本节课题目选择较难,但是通过由浅入深的有梯度的练习便于学生接受。课堂容量大,练习题目较多,导致前半部分练习不够透彻,学生自由活动时间少,后半部分时间不够,以后的改进方法:将本节内容分成两部分完成。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