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泥石流
一、填空题
1.泥石流是指在________(地形)因为________或其他原因引发的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2.泥石流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有:①山区有利于水流汇集,水流的流速较________,冲刷力强;②山坡或沟谷表层堆积有大量的________,容易被水流冲刷;③有________或持续性的降水,形成了大量的流水。
3.泥石流形成的三大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4.泥石流的暴发往往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经常与山体________和________相伴发生,破坏力巨大。
5.泥石流常常会冲毁________、________、水电站等设施,摧毁________掩埋________堵塞________,毁坏房屋建筑。
6.泥石流发生时,应设法从房屋里跑到_______地带,并迅速转移到________处,不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要向________的山坡上面逃生。千万不可在泥石流中________。
二、选择题
7.下列主要发生在山区的是( )
A.地震 B.泥石流 C.台风 D.霜冻
8.有关滑坡和泥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滑坡发生在山区,泥石流发生在平原地区
B.滑坡与泥石流成因相同
C.滑坡与泥石流的危害相同
D.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滑坡和泥石流成为分布较广泛的地质灾害
9.下列关于泥石流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泥石流规模不大,但危害严重 B.泥石流活动频繁
C.泥石流危及面广,且重复成灾 D.其暴发突发性强,历时短
10.下列关于泥石流发生时的防御措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泥石流发生时,应设法从房屋里跑到开阔地带并迅速转移到高处
B.不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
C.千万不可在泥石流中横渡
D.发生泥石流时,要勇于到室内抢救一些易于携带的物资
11.下列地区属于泥石流频繁发生地区的是( )
A.浙江 B.上海 C.广东 D.云南
12.山上发生了泥石流,你正确的逃生方向是 ( )
A.迎着泥石流的方向跑 B.顺着泥石流的方向跑
C.垂直于泥石流的方向跑 D.沿山沟朝山下村庄跑
13.容易暴发泥石流的地区是( )
A.陡峭的沟谷山区 B.平原地区
C.我国西北干旱地区 D.地表植被覆盖好的地区
14.植被的破坏容易引发泥石流,对泥石流的防治,我们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下列行为不恰当的是( )
A.充分利用纸张的正、反面 B.就餐时使用一次性筷子和纸杯
C.旅行时爱护树木,不践踏草坪 D.将废报纸送到回收站
读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回答15~16题。
15.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 )
①地形崎岖 ②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
③地表基岩广布 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6.该地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是( )
①提高植被覆盖率 ②修建水利工程 ③修建护坡工程 ④清除河道淤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7.下列关于泥石流防治措施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
①建立预测、预报及救灾体系
②对于遭受泥石流严重威胁的居民、企业和重要工程设施等及时搬迁和疏散
③植树造林
④修建工程设施阻挡、调整和疏导泥石流
⑤受灾时有效地采取抢险救灾等措施减少泥石流的发生或降低危害程度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①⑤
18.下列省区泥石流最为严重的是( )
A.藏、滇 B.鲁、滇 C.川、晋 D.吉、滇
三、综合题
1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5年9月2日至3日晚,安徽省某县突降特大暴雨,造成部分地区发生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1)简要分析安徽省某县发生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
(2)安徽省某县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在________月份最容易发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自然灾害能诱(引)发滑坡的是 ( )
A.地震 B.沙暴 C.寒潮 D.干旱
(4)下列地区属于我国滑坡、泥石流频发地区的是( )
A.云贵高原 B.黄土高原 C.东北平原 D.华北平原
20.读中国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主要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滑坡的地理分布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为界,东部稀少,西部密集;以____________为界,东南密集,西北稀少。
(2)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泥石流和滑坡的叠加区在第二级阶梯上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山区 暴雨
2.大 松散碎屑物 暴雨
3.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等破坏了植被 开矿、采石时不合理堆放矿渣、弃土,形成大量的松散堆积土层 在修建公路、铁路、水渠以及其他建筑活动中,破坏了山坡表面等
4.突发性 历时短 滑坡 崩塌
5.公路 铁路 矿山 良田 河流
6.开阔 高 两边 横渡
7.B 解析:滑坡、泥石流是山区容易发生的自然灾害。
8.D 解析:滑坡和泥石流都是山区易发生的地质灾害,常常相伴发生,但二者的成因和危害是不同的。因为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所以滑坡、泥石流和崩塌等地质灾害多发。
9.A 解析:泥石流的暴发往往有突发性强、历时短的特点,其规模大、危害严重、活动频繁、危及面广,且重复成灾。
10.D 解析:泥石流对人类的危害很大,当发生泥石流时,要迅速跑到室外的开阔地带的高处,不要急于冒险到室内抢救物资。
11.D 解析:我国的泥石流主要发生在阶梯交界处、降水集中的云南、甘肃、四川和西藏等省区。
12.C
13.A 解析:泥石流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有:山区(特别是陡峭地形)有利于水流汇集,水流的流速较大,冲刷力强;山坡或沟谷表层堆积有大量的松散碎屑物,容易被水流冲刷;有暴雨或持续性的降水,形成了大量的流水。
14.B 解析:一次性筷子和纸杯的原料来自于森林资源,就餐时使用一次性筷子和纸杯会导致森林资源的破坏,森林资源的破坏容易引发泥石流。
15.C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夏季滑坡、泥石流灾害非常多,根据所学知识,可判断此地夏季降水多,地形崎岖、岩石破碎。
16.D 解析:防御措施包括护坡和进行山地植被建设。
17.D 解析:题目所给的五个措施均为正确的防治措施。
18.A 解析:我国的泥石流主要分布在西南部的阶梯交界处、降水集中的云南、四川、甘肃、西藏等省区。
19.(1)突降特大暴雨,山区地形,山区植被覆盖率低。
(2)6 6月份降水较多 (3)A (4)A
20.(1)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 大兴安岭一张家口一榆林一兰州一昌都
(2)黄土高原 四川盆地 云贵高原 这里斜坡较多,又是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相互作用的地区,降水较多。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易受侵蚀。同时,人类活动广泛、破坏程度大,这些都为泥石流和滑坡提供了有利的形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