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地形和地形图
一、填空题
1.陆地地形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五种。
2.高原海拔一般在________米以上,顶面平坦宽广。丘陵海拔一般在________米,地面起伏和坡度都较________,相对高度一般在________米以下。
3.将不同高度的等高线投影到同一个平面上用来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图叫做________图。
4.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较______;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较______。
5.填表比较等高线地形图:
地形部位
高线分布特点
山顶
鞍部
峭壁
山脊
山谷
6.世界上最大的峡谷——________峡谷是由于________高原的不断抬升和________江年复一年的冲刷而形成的。
7.在降水比较丰富的湿润地区,对地表形态影响最大的是________。流水的冲刷使疏松的黄土高原变得________。流水也会使石灰岩溶蚀,形成许多________。江河携带的泥沙在河流的中下游和河口沉积会形成________和________。
8.在降水比较少的地区,风的吹蚀和沙的沉积会形成________和________。
9.在高寒地区,在冰川移动的作用下会形成___________和________。
10.地球的外力作用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对地形的作用。外力作用主要是削低________,填平________,使地表趋于________。
二、选择题
11.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颜色的地区表示的地形类型一般是( )
A.山地 B.丘陵 C.平原 D.高原
12.海拔在500米以上,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的地形是( )
A.平原 B.高原 C.山地 D.丘陵
13.下列表示盆地的是( )
A B C D
14.下列现象与其形成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
A.雅安地震——人类活动 B.四季更替——地壳运动
C.海陆变迁——太阳活动 D.地形变化——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
15.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形成是( )
A.流水冲刷的结果 B.泥沙堆积的结果
C.风力侵蚀的结果 D.冰川侵袭的结果
16.下图中,甲表示的地形部位是( )
A.山顶 B.山谷 C.陡崖 D.鞍部
17.如图所示,黄土高原的沟壑纵横主要是( )
A.流水冲刷的结果 B.泥沙堆积的结果
C.风力侵蚀的结果 D.海水溶蚀的结果
18.读下图,在①②③④四点中,坡度最陡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改革开放以来,该地柑橘园、水稻田逐渐转变为工业园区,据此完成19~20题。
19.图中甲村西北的A处的主要地形类型为( )
A.山地 B.丘陵 C.盆地 D.高原
20.若图中有条小河,则其落差不可能超过( )
A.300米 B.400米 C.500米 D.600米
下图为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21~22题。
21.某中学地理兴趣班计划分甲、乙、丙、丁四个小组沿图中四条线路进行攀登活动,你认为哪个小组的攀登线路坡度最缓( )
A.甲 B.乙 C.丙 D.丁
22.四个小组进行攀登活动时,沿哪条线路攀登的小组可能看见河流( )
A.甲 B.乙 C.丙 D.丁
23.北欧挪威峡湾的形成是( )
A.流水冲刷的结果 B.泥沙堆积的结果
C.风力侵蚀的结果 D.冰川侵蚀的结果
24.温州东部平原地区河道纵横交错,形成江南水乡特有的地形。影响这种地形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冰川 B.流水 C.风力 D.海浪
25.下列对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部位描述正确的是( )
A.④处为峭壁 B.①处比②处海拔低
C.⑤处是山脊 D.③处为盆地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26~27题。
26.图中①~④的地形部位名称依次是( )
A.山脊、山顶、陡崖、山谷 B.山顶、山脊、山谷、陡崖
C.山谷、陡崖、山顶、山脊 D.陡崖、山谷、山脊、山顶
27.甲村所在虚线区域内的地形类型是( )
A.平原 B.丘陵 C.高原 D.山地
下图是某山地等高线地形图。据图回答28~29题。
28.图中虚线处所示的地形是( )
A.陡崖 B.鞍部 C.山脊 D.山谷
29.该地山峰的海拔不会超过( )
A.280米 B.290米 C.300米 D.310米
参考答案
1.山地 平原 盆地 丘陵 高原
2. 500 200~500 缓 100
3.等高线地形
4.陡 缓
5.
地形部位
等高线分布特点
山顶
等高线呈封闭状态,由外向内海拔增高
鞍部
两个相邻山顶之间的低洼部分
峭壁
等高线汇集的地方
山脊
等高线凸向海拔低处
山谷
等高线凸向海拔高处
6.雅鲁藏布 青藏 雅鲁藏布
7.流水 沟壑纵横 溶洞 平原 三角洲
8.风蚀城堡 沙丘
9.角峰 冰斗谷
10.风力 流水 冰川 波浪 生物 高山 深谷 平坦
11.C 解析: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一般用绿颜色表示平原,用蓝色表示海洋。
12.B 解析: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具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地面起伏和坡度都较缓。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宽广平坦。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
13.B 解析:A图越到中心,海拔越高,是山峰;B图越到中心,海拔越低,是盆地;C图等高线凸向海拔低处,是山脊;D图等高线凸向海拔高处,是山谷。
14.D 解析:雅安地震是板块运动的结果;四季更替是地球公转运动的结果;海陆变迁是地壳升降的结果;地形变化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15.A
16.C 解析:据图可知;甲地位于多条等高线汇合处,是陡崖。
17.A
18.D 解析:根据等高线疏密判断坡的陡缓:等高线越密,坡越陡;等高线越稀,坡越缓。据图可知④处等高线最密集,因此坡度最陡。
19.A
20.D 解析:图中等高线之间相差100米,山峰位于500米等高线以内,因此山峰的高度不会超过600米。图中东南濒临海洋,这里海拔一般是0米,因此小河落差不可能超过600米。
21.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等高线的特点,即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图中丁处等高线最稀疏,坡度最缓。
22.C 解析:本题实际上主要考查的是地形部位的判断。因为河流一般发育于山谷中,而四条线路中,只有丙处等高线凸向海拔高处,为山谷,可发育成河流。
23.D
24.B 解析:江南水乡特有地形的形成与流水对地表的侵蚀有关。
25.A 解析:①处位于240米等高线上,②处位于200米等高线上,因此①处比②处海拔高;⑤处等高线凸向海拔高处,是山谷;③处位于两座山峰之间,是鞍部;④处等高线汇集,是陡崖,这里地势险峻,为峭壁。
26.B 解析:根据等高线特征判断①是山顶,②是山脊,③是山谷,④是陡崖。
27.A 解析:甲村所在虚线区域内地势平坦,属于平原。
28.D 解析:图中虚线凸向海拔高处,该处地形是山谷。
29.C 解析:据图可知,图中等高线之间相差10米,因此山峰的海拔不会超过3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