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物质的构成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4.1 物质的构成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8-14 15:15: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1 物质的构成
一、填空题
1.________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而构成物质的分子不是紧密地排列在一起的,它们彼此之间存在一定的________。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_______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_______。
3.在盛水的杯子里放一块冰糖,过一会儿整杯水都变甜了,这一现象说明了_______。
4.吸烟有害健康,在房间里吸烟,房间会充满烟味,这种现象是由于________引起的。所以,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请不要吸烟。
5.走近药房门口就闻到一股药味,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夏天的药味比冬天更浓,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校门口新搬来了一个烤臭豆腐的小摊,同学们远远就能闻到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________现象。臭豆腐经烧烤后,温度升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________。
7.春暖花开,香飘四野。在无风的日子里,我们也能闻到花香,说明花朵中的芳香油分子在无风的情况下也能发生________现象。
8.“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对于前一句,从科学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加快,说明当时的气温_______。
9.小明有一次打开了很久没用过的铅笔盒,看到有一块橡皮和一支绿色的铅笔粘在了一起,把橡皮切开后,发现里面也有一部分变成了绿色。从微观角度分析:橡皮里面变成绿色是________现象。为什么在天气热的时候容易发生这种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0.造成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二手烟”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子很小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隙 D.分子由原子构成
11.观察如图所示的四幅图片,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的是( )
12.物体在0℃时,分子将( )
A.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一部分开始停止运动
C.可能运动,也可能不运动,要看是哪种物质
D.不运动
13.以下事实不能用分子运动的观点来解释的是( )
A.走过花圃闻到花香
B.湿衣服经过晾晒变干
C.香水、汽油密闭保存
D.6 000 L氧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40 L的钢瓶
14.打火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打火机中的燃料气体丁烷能被压缩的原因是加压后( )
A.丁烷分子变小了 B.丁烷分子间距离减小了
C.丁烷分子分解了 D.丁烷分子运动加快了
15.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是( )
A.河水的流动 B.阳光下空气中尘埃的运动
C.香水瓶打开时,远远就能闻到香味 D.汽车驶过后,公路上扬起尘土
16.分子的运动一般是以扩散的形式进行的,则扩散现象 ( )
A.只能在气体间进行 B.只能在液体间进行
C.只能在固体间进行 D.在固体、液体、气体间均能进行
17.登山时,在山顶把矿泉水喝尽,然后拧紧瓶盖。下山后瓶子变瘪,瓶内的气体分子( )
A.个数减少 B.质量减小 C.间隔减小 D.体积减小
18.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解释不合理的是( )
A.50mL的水与50mL的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之间有间隔
B.八月桂花飘香——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1滴水中约含有1. 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D.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
19.“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中不但描绘了一个如画的意境,也说明了( )
A.分子可以再分 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分子很小 D.分子之间有间隔
20.雪花,被人们称为“冬之精灵”,科学研究发现,世界上没有两片雪花的形状是完全相同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雪花的形成过程中,水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
B.雪花融化时,水分子之间的间隔没有发生变化
C.不同雪花中,水分子的化学性质不相同
D.不同雪花中,水分子数目都是巨大的
21.从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滴水中含有约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水分子很小
B.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D.25m3的石油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为0.02m3的钢瓶中,说明分子间有一定间隔
三、综合题
22.试用分子动理论解释下列事例:
(1)100毫升的水和100毫升的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毫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放在衣柜中的卫生球,在一段时间后会变小甚至消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固态和液态的物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用分子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纯净的氧气不能保存在敞口容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质一般具有热胀冷缩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走在卖酒的商店附近就能闻到酒的气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固体和液体不易被压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中国是礼仪之邦,接待客人时常常会泡上一杯热茶。某同学用热水泡茶时发现茶叶很快就会沉入水底,他想如果用冷水来泡茶,情况又是怎样的呢?为此他做了用不同温度的水泡茶的实验,并测出了茶叶从加水到下沉所需的时间,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20
40
60
80
100
时间/分
220
130
25
10
4
【原因解释】由上表可知,温度越高,茶叶从加水到下沉的时间越短,请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际应用】夏季到了,又是电蚊香大显身手的时候。使用时,接上电源,使蚊香片温度升高,香味很快散发到空气中。请你再举出一个上述原理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分子 空隙
2.无规则 剧烈
3.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4.分子运动
5.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分子运动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6.扩散 加快 解析: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扩散也越快。
7.扩散
8.运动 升高
9.扩散 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扩散也越快
10.B 解析:吸烟者呼出的烟气中的有毒物质的分子在不断运动,进入被动吸烟者的呼吸道,危害身体健康。
11.C 解析:A项说明物体内分子数目非常多;B项说明分子是运动的;D项说明物体内的分子运动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物体内的分子运动速度越大;C项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12.A 解析: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在任何温度下都在运动,但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速度越大。
13.D 解析:A、B、C三项都能用分子运动的观点来解释,而D中氧气可以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有空隙。
14.B 解析:气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变小,而分子本身的大小不变。
15.C
16.D 解析: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7.C 解析:高山上空气稀薄,压强小,下山后,空气的压强变大,将瓶子压瘪,瓶子内气体分子的种类、个数、体积、质量都不变,只是分子的间隔变小了。
18.D 解析:构成物质的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永不停息的,当水由液态变为固态时,分子的运动并未停止,只是运动范围缩小、运动速度变慢了。
19.B 解析:人在离梅花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梅花香,是由于梅花中的芳香油分子不断地运动,引起了人的嗅觉。
20.D 解析:分子的运动是永不停止的,固态物质、液态物质、气态物质的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A错;雪花融化时,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化,B错;不同的雪花,是由相同的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C错;由于分子的体积很小,所以不同的雪花中都含有数目巨大的水分子,D对。
21.C 解析:水由液态变成气态,仅仅是状态发生了变化,而物质并没有变,还是水,所以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只是物理性质发生了变化。
22.(1)分子之间是有空隙的,水分子和酒精分子彼此进入对方分子的空隙中去了
(2)卫生球的成分是萘,萘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易扩散到空气中
(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23.(1)因为氧分子在不断运动,会逸散到空气中去
(2)物质是由一些微小粒子构成的,而这些粒子间有空隙。这些间隔一般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温度降低而缩小,所以物质一般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3)因为酒精分子在不断运动,所以会闻到酒的气味
(4)固体和液体分子间存在斥力
24.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水越容易渗到茶叶里 把衣服晒在阳光下容易干
解析:【原因解释】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水越容易渗到茶叶里,所以开水泡的茶叶,温度越高,从加水到下沉的时间越短。
【实际应用】因为电蚊香的原理是蚊香片温度升高,香味很快扩散到空气中,与此相类似的应用实例很多,如把衣服晒在阳光下容易干,是因为温度越高,水分子扩散到空气中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