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汽化与液化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4.6 汽化与液化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8-14 15:20: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6 汽化与液化
一、填空题
1.物质由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叫汽化;由____________的过程,叫液化。
2.汽化的两种方式是________和________。液化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两种方法或两种方法兼用来实现。
3.蒸发是在______________温度下,并且只在液体的______________进行的汽化现象。
4.要减慢液体的蒸发速度,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5.下图是甲同学在云南香格里拉风景区中拍摄的晨雾照片,雾的形成过程属于( )
A.液化 B.汽化 C.凝固 D.熔化
6.夏天打开冰箱,可以看到从冰箱里冲出一股“白气”。下列事例中,物态变化方式与“白气”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把湿衣服挂在阳光下晒干 B.用牛奶自制牛奶雪糕
C.将丁烷气体贮存在气体打火机里 D.在饮料中添加冰块降温
7.下列所述的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一组是( )
①吃冰棒解热;②烧开水时冒“白气”;③夏天湿衣服晾干;④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出现一层雾。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8.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必须在一定温度下进行
B.蒸发不需要吸热,沸腾需要吸热
C.蒸发是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沸腾则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
D.蒸发是平和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剧烈的汽化现象
9.在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采用如图所示的“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让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从而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再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通过收集水珠即可获得淡水。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沸腾,后凝固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蒸发,后沸腾
10.在实验室里,将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
A.一直上升 B.一直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11.对锅加热,锅内的水持续沸腾时,水面上的“白气”并不明显。如果突然停止加热,水面上很快出现许多“白气”。对此现象,你认为合理的解释是( )
A.沸腾时水不蒸发
B.沸腾时水面上的水蒸气温度高于100℃
C.停火后水开始大量蒸发
D.停火后水面上方的温度明显低于水蒸气的温度,此时水蒸气液化为细小的水珠,形成“白气”
12.下列做法是为了加快液体蒸发的是( )
A.酒精灯不用时要盖上灯帽 B.洗头后用电吹风把头发吹干
C.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 D.蔬菜用保鲜膜包好后放八冰箱冷藏室
13.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禁止抽烟”“不要使用手机”等。这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液态的汽油容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液化 B.汽化 C.熔化 D.凝固
14.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组织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这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 )
A.温度 B.熔点 C.沸点 D.凝固点
三、综合题
15.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某实验小组观察到图中图甲和图乙所示的两种情况。
(1)图________(填“甲”或“乙”)是水沸腾时的情景。
(2)实验过程中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的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加热时间,请你提出两条有效的操作建议: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探究结束后,四位同学分别绘制了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丙所示,其中能正确反映“探究水的沸腾”实验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________。
16.小张将一瓶矿泉水在冰箱中放较长时间后取出,一会儿发现瓶外壁出现小水珠。用干毛巾擦净,等一会儿又出现小水珠。于是,他与小吴一起对此现象进行研究,但观点不一致。小张认为这是矿泉水瓶内的水往外渗透后,附着在矿泉水瓶外壁上;小吴则认为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了矿泉水瓶外壁上。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他俩的结论是否正确。
17.夏季,农户家常使用一种没有烧过的黏土做的茶壶。观察发现,装水后,壶的外壁总是潮湿的,请分析这种茶壶能使里面的凉茶水变得更凉些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茶壶放在__________________地方使茶水变凉的效果会更好。
18.小红和小兰讨论煮粥如何省燃料。小红认为将水烧开后,要继续用旺火煮更省燃料;小兰认为将水烧开后,只要能保持水开着,用微火煮更节省燃料。你认为谁的想法更节省燃料?理由是什么?
19.在一次洞穴探险中,迈克和队友失去了联系,在洞中转来转去找不到洞口,这时他用了一个方法很快找到了洞口:用手指蘸一些急救包中的消毒酒精,竖在空中,凭手的感觉可以判定从洞外吹来的风的风向,顺着这个方向就可找到洞口。手指蘸了酒精后能判定风向,这是因为:
(1)有风的一侧空气流动________(填“快”或“慢”),酒精蒸发________(填“快”或“慢”)。
(2)酒精蒸发时________热量,使手指表面温度________。
参考答案
1.液态变为气态 气态变为液态
2.蒸发 沸腾 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
3.任何 表面
4.降低液体的温度 减小液体的表面积 减慢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
5.A 解析:液化是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汽化是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凝固是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熔化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雾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的。
6.C 解析:夏天打开冰箱,可以看到从冰箱里冲出一股“白气”,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把湿衣服挂在阳光下晒干,衣服上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发生了汽化现象,A不符合题意;用牛奶自制牛奶雪糕,牛奶由液态变成固态,发生了凝固现象,B不符合题意;将丁烷气体贮存在气体打火机里,这是采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变成液体的,属于液化,C符合题意;在饮料中添加冰块降温,是利用了冰的熔化吸热,D不符合题意。
7.C 解析:吃冰棒解热是因为冰棒在熔化时要吸热;夏天湿衣服晾干,这是汽化现象。
8.B 解析: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都需要吸热才能进行。
9.A 解析:海水是液态的,水蒸气是气态的,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由气态变为了液态,而此过程叫液化。
10.D 11.D 12.B
13.B 解析:加油站储存了大量汽油和柴油,这些汽油和柴油在常温下汽化,产生大量燃油蒸气,这些蒸气遇火很容易燃烧而发生危险,因此加油站附近禁止吸烟、使用手机等。
14.C 解析:氯乙烷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汽化有两种方式,即沸腾和蒸发,因为氯乙烷是迅速汽化,所以发生的是沸腾现象,由于是在常温下发生沸腾,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沸点,很容易沸腾。C正确。
15.(1)甲 (2)①减少水的质量②提高水的初温 (3)B
解析:(1)水沸腾时,水内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处破裂,放出气泡中的水蒸气,故甲是沸腾时的情形。
(2)水从加热到沸腾需要的时间长短与很多因素有关:水量的多少、水初温的高低、火力的大小等。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减少水的质量或提高水的初温等。
(3)水在沸腾前吸热温度升高,沸腾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题图B是水的沸腾图像。
16.(1)室温下,取一瓶与研究对象相同的矿泉水,称其质量为m1;
(2)将矿泉水拧紧瓶盖,放人冰箱较长时间,取出放在室内一段时间,待矿泉水完全恢复至室温后,将矿泉水外壁完全擦干,称其质量为m2;
(3)比较m1、m2的大小,如果ml>m2,则小张是正确的;如果
m1=m2,则小吴是正确的。
17.壶外壁的水蒸发吸热 通风的
18.小兰的想法更省燃料,因为水在沸腾时温度不再升高,用微火就能保持水的沸腾,且会更节省燃料。
19.(1)快 快
(2)吸收 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