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课标与教材分析?课标: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长度与时间的测量,包括测量单位、测量方法和测量活动三个小节。主要内容为长度的估测、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间的估测,用停表或手表测时间等;并通过“信息窗”、“交流与讨论”等栏目介绍测量的方法及测量的误差。重点:
1. 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单位的换算。
2. 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3. 会正确记录测量结果。难点:
1.正确读取和记录测量结果。
2. 长度和时间的估测和间接测量。
3.误差的产生。误差与错误的区别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和初一已经学习过刻度尺的使用、长度与时间的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这些知识对于学习本节知识非常有帮助。但是,学生并不一定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时间;不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 因此,本节重点是学习刻度尺使用,如何记录测量结果。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通过实践,学习测量长度、时间的基本技能。2. 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验探究学会使用刻度尺的正确方法;2、 通过对物体长度的估测掌握估计长度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学会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并通过“信息窗”、“交流与讨论”等栏目介绍测量的方法及测量的误差;认识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探究法、阅读法、讨论与交流。教学媒体:游标卡尺、刻度尺、细铜丝(直径0.6毫米、长30厘米左右)、铅笔、硬币、书本、长方体木块、透明三角板、停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复备
导入新课:
学生观察下面的图,判断图中两条线段的长度是否相等。再找学生用尺子进行测量,并与观察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测量的重要性。这节课我们就先来学习长度的测量。
?一、长度和时间的单位
请同学们目测一下课桌的长、宽、高,比较它们的长短。
由于学生目测经验各异,目测的结果会呈现多样化,应鼓励学生自主地表达想法:用一张纸条、一砟或三角板的一边长作为标准,测出课桌的长、宽、高各是选定标准的几倍,来比较课桌的长、宽、高的长短。
学生讨论交流后,会注意到大家选取的标准五花八门,比较起来很不方便,使他们体会到制定公认标准的必要性——引出单位。
要进行测量,就要有一个人们公认的测量标准,也就是测量单位。
???学生阅读教材,知道长度和时间的国际单位及它们的一些常用单位,并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小活动:让学生了解身上的尺,认识几个单位
1m、1dm、1cm、1mm?有多长
?估测身体某些部位的长度:如:一个指甲盖的长度,手掌的长度,
一拃的长度,自己的身高,一步的距离等
二、长度的测量
????有时人们对测量结果的精确度要求很高,有时人们对测量结果的精确度要求不高。当精确度要求不高时,可以借助自然现象或身边的物品进行估测;当精确度要求高时,则要选用适当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实验室中长度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
???请同学们观察自己准备的刻度尺,思考下面的问题:
A、它的量程,也就是它的测量范围是多少?
B、它的分度值是多少?
C、它的零刻线在哪里?是否磨损了?
????学生仔细观察手中的刻度尺,并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观察结果,然后各小组间互相交流。教师提示学生在测量之前一般都要对测量仪器仔细观察。
师:现在请各组同学分别用自己准备的刻度尺测量一下物理课本的长度和宽度。
???各小组的同学测量完以后,组内相互讨论、交流测量的过程、结果,然后每个小组将结果写在黑板的表格上。
长度a/cm、宽度b/cm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
为了使测量的结果准确,每个小组是怎样做的?请各个小组发表意见:
各个小组在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出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
(1)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被测物体。(2)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3)为了测量更准确,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并记下单位。
???依据同学们的测量和记录,每个小组的读数都一样吗?你自己每次的读数都一样吗?与同学交流、讨论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教师引导后,让学生交流讨论体会到:在测量时,由于客观或主观因素的影响,如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者等的影响,测量的结果和真实值之间总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就称为误差。
???对于测量来说,误差是越小越好,那么如何减小误差?请同学们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意见。
???学生讨论交流后得出减小误差的方法:我们可以通过校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选用精确度高的测量工具、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等方法减小测量误差。
???在生活中,除了需要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以外,人们还经常需要估测长度。你有哪些估测长度的方法?怎样可以使估测结果更准确,更接近物体的真实长度呢?请同学们发表意见:
学生交流:可以用目测,还可以用身体的某部分制作自身携带的“人体尺”,或将身边的某物体作为“尺”去测量,如了解自己一砟的长度,走一步的长度等。为了提高估测的准确性,要经常用标准刻度尺测一测自己制作的“人体尺”等,看它的长度改变了没有。
????利用你的“人体尺”能否估测出教室的长和宽?试一试,并交流估测结果。然后请两位同学用皮卷尺精确测量,每位同学将自己的估测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评价自己估测水平,找出差距大的原因。
????学生交流测量结果,评价自己的估测水平。仅凭自身能测出真实物体的长度,体现了学以致用,极大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时间的测量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长度的测量,那么时间的测量工具是什么?
学生回答:手表、秒表、电子表、钟等等。
师:对照使用说明书,观察桌上的停表,学会使用停表。
学生认真阅读说明书,仔细观察停表,获取大小表盘上的数字、刻度所表达的信息,摸索按钮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练习停表的启动、停止和回零并正确进行读数。
师:以小组为单位,用停表测量一个同学从教室一端走到另一端所用的时间,作好记录。
????各组成员分工合作,并互相交流。
师:既然能制作随身携带的“人体尺”,那么能否制作一个随身携带的“生物钟”?能否用这个“生物钟”再来估测一个同学从教室一端走到另一端所用的时间?
????学生讨论交流“生物钟”的制作方法:用数脉搏跳动的次数来估测时间,并将估测的时间与刚才用停表测得的时间相比较,进一步来评价自己的估测水平。
作业:
估测从教室步行到学校大门口所用的时间
怎样测量地球与月亮之间的距离呢?
怎样测硬币直径?
怎样测硬币周长?
怎样测铜丝直径?
【板书设计】
第一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一、长度与时间的基本单位及换算
长度基本单位:米(s),时间基本单位:秒(m)
单位换算关系:
1km=103m????????? 1dm=10-1m???????? 1cm=10-2m
1mm=10-3m??? 1μm=10-6m???????? 1nm=10-9m
1h=3600s ?1min=60s???? 1ms=10-3s?????? 1μs=10-6s
二、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被侧物体;
2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3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三、长度的估测
四、时间的测量估测
?
?
?
?
?
?
?
?
学法指导
通过对时间、长度测量的学习,指导学生掌握测量时间、长度的基本技能,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打下基础。
?
????给学生以任务情景,练习长度单位的换算,使学习变得有趣而不枯燥。
?
教学反思
?
????学生在小学的学习中及日常的生活中已经知道了长度测量,学生熟悉刻度尺的使用,学生学习这一课应该是不困难的,但是他们的测量方法不是很科学,操作存在着不科学的地方需要纠正,比如如何做到刻度尺要紧靠被测物体,如何正确读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