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同步练习
1.建立模型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下列模型及其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X是肺泡,那么②是静脉血?B. 完成反射活动的过程?C. ①②表示细胞的分裂,③表示细胞的分化?D. 植物细胞模式图
2.人的体细胞有23对染色体,经细胞分裂产生新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 ) A.23对????B.23条????C.46对????D.22对
3.下列选项中,细胞分裂时,最先进行分裂的是( ) A.细胞核由一个分成两个??????B.细胞质平分成两份 C.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壁?????D.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
4.人体正常体细胞中含有23对染色体,该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情况是( ) A.23→23→23?B.23→46→46?C.23→46→23?D.46→46→23
5.关于细胞分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细胞核由一个分成两个??????B.细胞质平均分成两份 C.新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原来的2倍??D.新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与母细胞一样
6.下列关于细胞的生长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细胞的生长可以使细胞体积增大 B.细胞生长时可以从周围环境中吸取营养物质 C.细胞的生长可以使细胞数目增多 D.细胞生长时能将从外界吸收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物质
7.细胞分裂形成的新细胞和原细胞的 ______ 形态和数目相同。
8.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那么一个亲代细胞连续分裂三次,总共可以形成 ______ 个子代细胞。
9.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里的 ______ 经过 ______ 而数量倍增,并且 ______ 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这样就保证新细胞与亲代细胞具有 ______ 的遗传物质。
10.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已经 ______ ,在分裂过程中又分为完全相同的两份;因此,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的染色体形态和 ______ 都是相同的。
11.分析下表给出的数据并回答问题。
立方体边长/cm
立方体表面积/cm2
立方体体积/cm3
表面积和体积之比
0.1
0.06
0.001
60:1
1
???6
1
6:1
10
600
1?000
0.6:1
100
60?000
??????1?000?000[来源
0.06:1
(1)由上表可以看出,随着边长的增大,立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之比的变化是 ______ 。 (2)假如细胞的体积能不断增大,其表面积和体积之比的变化是 ______ 。那么细胞表面从外界吸收的营养物质 ______ (填“能”或“不能”)满足细胞对营养物质的需求,所以细胞 ______ (填“能”或“不能”)无限长大。
12.根据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A表示 ______ 细胞的分裂过程,理由是图中会形成新 ______ 。 (2)图B表示 ______ 细胞分裂过程,通过连续3次该过程,可得到 ______ 个细胞。 (3)细胞分裂时,先是一个 ______ 分裂成两个,最终使细胞质一分为二。 (4)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里的遗传物质经过 ______ 而数量倍增;并且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这样就保证新细胞与亲代细胞具有相同的 ______ 。
13.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从 ______ 开始到 ______ 结束。 (2)图A表示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cd段表示细胞分裂进入 ______ 期,染色体变化的主要特点是 ______ (3)细胞核内DNA含量加倍发生在 ______ 段,纺锤体出现在 ______ 段,最易辨认染色体形态和数量的时期是 ______ 段。对一个连续分裂的细胞来说,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是一个细胞周期。 (4)图B表示的细胞分裂期相当于图A中的 ______ 段,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中含有染色体 ______ 条 (5)从图A可以看出,经过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与母细胞具有相同数量的染色体,所以,细胞的有丝分裂对于生物的 ______ 有重要意义。
14.试描述细胞分裂的大致过程,说说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什么?这种变化有什么意义?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C????2.A????3.A????4.C????5.C????6.C????7.染色体 8.89.染色体;复制;平均;相同 10.加倍;数量 11.减小;减小;不能;不能 12.植物;细胞壁;动物;8;细胞核;复制;遗传物质 13.e;j;后;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变为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两极;ef;ab或fg;bc或gh;bc 或gh;4;保持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14.解:细胞的分裂过程是: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动植物不同,植物还需形成新的细胞壁,这样一个细胞就分成了两个细胞。 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染色体复制,DNA也随之复制为两份,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使得后代细胞染色体数目恒定,从而保证了后代遗传特性的稳定。故染色体的变化应该是:X→2X→X。细胞核中有遗传物质DNA,而DNA就是染色体的重要成分,细胞的分裂实现了染色体的复制和均分,也实现了遗传物质DNA的复制和均分,因此保证了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物质相同。 故答案为: (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 (2)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 (3)重要意义:细胞核中有遗传物质DNA,而DNA就是染色体的重要成分,细胞的分裂实现了染色体的复制和均分,也实现了遗传物质DNA的复制和均分,因此保证了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物质相同。 【解析】 1. 解:A、当血液流经肺泡时,肺泡中氧的浓度高,周围血液中氧的浓度低,这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扩散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若X是肺泡,那么②是动脉血,A错误; B、在反射弧中,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是:感受器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然后神经冲动由传入神经传导神经中枢,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央的灰质内(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能接受神经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即做出指令),传出神经再将来自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传至效应器,最后由效应器接受神经冲动并作出相应的反应。可见,按照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反射弧的结构依次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B错误; C、过程①由一个细胞变成两个细胞,是细胞的分裂,过程②细胞数目增多,是细胞的分裂,过程③中细胞的功能、形态结构都发生了变化,是细胞分化的结果,C正确; D、植物细胞结构名称从上向下依次是:细胞壁、细胞膜、叶绿体、细胞核、液泡、细胞质。动物细胞的结构有:细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图示是动物细胞结构。D错误。 故选:C (1)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如图所示: (2)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3)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如图: 由图可知:①②是细胞分裂、③是细胞分化。 (4)植物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叶绿体、细胞核、液泡、细胞质、线粒体。动物细胞的结构有:细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 熟练掌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即可解答。 2. 解: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因此细胞分裂后,新生成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原来的细胞相同。所以人的体细胞有23对染色体,经细胞分裂产生新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3对。 故选:A (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分裂时先是细胞核一分为二,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 (2)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如图: 。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3. 解:细胞分裂时细胞核首先先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细胞壁。 故选:A 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各结构的分裂顺序是: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 掌握细胞分裂过程各结构的变化顺序即可判断。 4. 解: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染色体经复制后先加倍,DNA也随之复制为两份,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使得后代细胞染色体数目恒定,从而保证了后代遗传特性的稳定。 故人的体细胞中含有23对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情况是23→46→23。 故选:C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是:X→2X→X。 正确理解细胞分裂时细胞各部分的变化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 解:A、细胞核由一个分成两个; B、细胞质平均分成两份; C、新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和原来的一样,而不是原来的2倍; D、新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与母细胞一样。 所以,“关于细胞分裂”,说法不正确的是“新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原来的2倍”。 故选:C 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为两个,然后是细胞质分裂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因此,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与原细胞一样。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胞分裂的过程以及细胞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 6. 解:A、细胞生长可以使细胞体积增大,A正确; B、细胞生长可以从周围环境中吸取营养物质,使体积增大的过程,B正确; C、细胞分裂能使细胞数目增多,C错误; D、细胞生长时能将从外界吸收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物质,因此,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D正确。 故选:C。 细胞的分裂过程是: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动植物不同,植物还需形成新的细胞壁,这样一个细胞就分成了两个细胞。 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染色体复制,DNA也随之复制为两份,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使得后代细胞染色体数目恒定,从而保证了后代遗传特性的稳定。 正确理解细胞分裂过程中各结构的变化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 解: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首先染色体要进行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平均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部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由于染色体中有遗传物质DNA,所以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这样就保证了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如图:因此细胞分裂相成的两个新细胞,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 故答案为:染色体 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其目的是保证新细胞内的染色体数与原细胞相同,据此答题。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和染色体变化的意义。 8. 解: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一个细胞分裂n次,就会产生2n个子代细胞。一个亲代细胞连续分裂三次,其产生的子代细胞为23=8(个)。 故答案为:8。 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 掌握细胞分裂产生子代细胞的计算方法。 9. 解:细胞分裂的具体过程是:细胞核首先由一个分裂成两个,然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动物细胞是在原来细胞中央的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细胞;植物细胞是在中央形成新的细胞壁和细胞膜,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平均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因此保证了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 故答案为:染色体;复制;平均;相同 细胞分裂的过程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分析解答。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及各结构的变化,应注意生物体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分裂过程中,细胞中的染色体都要分开,即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 10. 解: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在细胞分裂前,染色体会进行复制,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这种变化的意义在于:细胞核中有遗传物质DNA,而DNA就是染色体的成分之一,细胞分裂实现了染色体的复制和均分,也就是实现了遗传物质DNA的复制和均分。因此,保证了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量相同。 故答案为:加倍;数量 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先复制加倍后再平均分配,保证了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和染色体变化的意义。 11. 解:(1)“由上表可以看出,随着边长的增大”,立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之比的变化是减少。 (2)“假如细胞的体积能不断增大”,其表面积和体积之比的变化是减少。那么细胞表面从外界吸收的营养物质不能(填“能”或“不能”)满足细胞对营养物质的需求,所以细胞不能(填“能”或“不能”)无限长大。 故答案为:(1)减小 (2)减小;不能;不能 当细胞体积逐渐变大时,表面积与体积之比会变小。随着细胞的生长,体积不断增大,需要从外界吸收更多的营养物质,但是吸收物质的表面积的增加相对较少,满足不了细胞吸收营养物质的需要,因此细胞的生长就会受到限制,不能无限长大。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胞表面积和体积之比的变化特点和提供分析解答图表信息的能力。 12. 解:(1)图A表示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因为此细胞有细胞壁,分裂过程中是在两份细胞质间形成新的细胞壁和细胞膜,而不是仅细胞膜向内凹陷,形成两个细胞。所以是植物细胞的分裂。 (2)图B表示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因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一个重要的区别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没有。所以是细胞膜向内凹陷,形成两个细胞。 细胞的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一个细胞经过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新细胞。两次分裂后,形成四个新细胞。1个细胞分裂N次后的个数是2N。因此一个细胞3次分裂后,可以形成新细胞的个数是23═8(个)。 (3)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 (4)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因此保证了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 故答案为:(1)植物;细胞壁; (2)动物;8; (3)细胞核; (4)复制;遗传物质。 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 细胞的分裂过程是考察的重点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与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对比掌握。 13. 解:(1)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因此图A中ej段可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2)图A中cd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此时染色体变化特点为: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变为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级;de段表示细胞有丝分裂末期。 (3)细胞核内DNA含量加倍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即图中ef段;纺锤体出现是有丝分裂前期,即图中ab或fg段;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即图中bc或gh段。 (4)图B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对应于图A中的bc或gh段;图B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其分裂产生的染色体数目与该细胞相同,即4条。 (5)经过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与亲代细胞具有相同数量的染色体,所以,细胞有丝分裂对于生物保持着遗传性的稳定有重要意义。 故答案为:(1)e;j; (2)后;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变为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两极; (3)ef;ab或fg;bc或gh (4)bc 或gh;4(5)保持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1)分析A图:A图为某动物细胞分裂的细胞周期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其中ab和fg段表示前期;bc和gh段表示中期;cd和hi段表示后期;de和ij段表示末期;ef段表示分裂间期。 (2)分析B图:B图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本题结合曲线图和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及变化规律,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区段代表的时期及细胞所处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 14. 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分裂时先是细胞核一分为二,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因此细胞分裂的大致过程细胞核分裂、细胞质分裂、形成细胞膜或细胞壁,据此解答。 正确理解细胞分裂时细胞各部分的变化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主要讲述了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在引言中明确提出生物体由小长大,是细胞生长和分裂的结果。鉴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教材关于细胞分裂强调的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为两个新细胞,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已经加倍了,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与原细胞一样。在“科学?技术?社会”栏目中介绍了癌细胞及预防癌症的生活方式,讲述了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在防治癌症方面的研究进展,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媒体查询资料,获取更多的信息。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2.说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
3.说出细胞分裂与生长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细胞生长和分裂的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认识自然现象的能力;
2.通过对细胞分裂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3.通过对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使学习进一步关注细胞的研究在防治癌症等方面的价值。
【教学重点】
1.细胞分裂的过程;
2.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教学难点】
1.生物体的长大除了靠细胞体积的增大,主要靠细胞数目的增加;
2.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
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新课
先从古诗《悯农》导入,以生物的生长现象,提出问题:生物体为什么会能由小长大呢?小鱼到大鱼,婴儿长大成人,主要是我们身内的细胞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活动:根据课件第2页,阅读并思考问题。思考细胞在我们的身体变化中发生的变化。
二、讲授新课
设问:许多生物是由一个受精卵(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发育成的,由一个细胞变成一个大的生物体。在这个过程中,细胞会发生哪些变化?
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明确细胞会生长、分裂、分化。
(一)细胞的生长
1、细胞的生长:新长出的细胞体积都很小,通过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
2、细胞的生长是否无限制的长大?为什么?(课件第3页)
3、一个生物体结构的大小,主要决定于细胞的数量,而不是细胞的大小,与细胞的数量成正比。提问:生物体如何使自己的细胞增多呢?
细胞不能无限制地增大,一部分细胞长到一定大小,就会进行分裂。
(二)细胞的分裂
1、出示课件第4页,提出问题:细胞分裂的大致过程是什么?
学生思考。
2、展示细胞分裂的分解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细胞分裂的大致过程。
细胞核由一个分为两个,细胞质平均分为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植物细胞)。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新的细胞。
3、在没有示意图的情况下再让学生复述细胞分裂的过程,将学生回答的内容以文字的形式现实在大屏幕上。
4、提出问题:细胞分裂过程中,变化最明显的是什么?提示: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的变化就是什么的变化。(染色体)
学生归纳细胞分裂的大致过程,推测细胞分裂时变化最明显的是什么?
(三)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
1、收集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并记录,出示课件第5页,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中染色体的变化情况。再次让学生回答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结论。
染色体数目在分裂时先加倍,分裂时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完全相同的两份。因此,染色体上的DNA数目也相同。
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与原来细胞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也相同。新细胞和原来细胞的遗传物质DNA也一样。
2、细胞分裂前,虽然数目增倍,但分裂后每个细胞的染色体和遗传物质却没有变化,这有何意义?
提示:如果某生物体内正常的染色体原本8条,分裂一次成4条,再分裂一次就是2条??分裂后的细胞与原来的细胞一样吗?这样会有什么结果?(形成新的生物)
学生根据细胞分裂前、后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解答问题,得到正确的结论:保证子细胞与母细胞中染色体形态数目相等(即:保证遗传物质相同)
3、提问:细胞可以通过分裂增加数量,但是亿万个细胞简单地堆起来不能成为生物体。生物体身上不同结构的细胞还是有差别的。这些细胞又是怎么得来?
学生思考问题,有一部分学生会从刚上课时提出的问题从得到答案:细胞通过分化,分化出各种形态和功能不同的细胞。
对于这个问题,可以直接告诉学生结论:细胞通过分化,分化出各种形态和功能不同的细胞。并说明这是下一章节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对已经回答正确的同学要加以首肯。
(四)课堂讨论
出示课件第8页,比较儿童、少年、成年人的骨髓干细胞的大小,问题:新细胞能无限长大吗?
学生讨论
出示课件第9-10页,揭示:细胞长大需要靠细胞表面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表面积越大吸收的营养物质越多,而随着细胞的长大,其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却在变小,即表面积增大没有体积增大的多,这必然会影响细胞营养物质的吸收,使细胞得不到足够的营养物质,因此,细胞只能长到一定的大小。
(五)课外拓展
脱缰之马——癌细胞
全世界每年约有700万人被癌症夺去了生命。原因是:
1、癌细胞分裂速度非常快,且无限分裂形成肿瘤。
2、癌症晚期癌细胞可侵入邻近的正常组织,并通过血液、淋巴进入其他组织和器官。
生活中致癌的因素有:
化学致癌物(有农药、化肥)、放射线、病毒、发霉和变质的食物、有毒气体、污染的水等。都有可能导致正常细胞变成癌细胞。
预防癌症应做到:
1、不吸烟,少饮酒。
2、少吃腌制、烧烤食品和高脂肪食物。
3、多吃粗粮、绿色蔬菜和水果。
4、不吃发霉、变质的食物。
5、避免过多日光曝晒和适量运动。
三、小结
1、细胞的生长——细胞体积的增大;
2、细胞的分裂——细胞数量的增多;
3、细胞的分化——产生不同类型的细胞;
4、细胞分裂的过程(叙述);
5、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数目变化;
6、生物体生长 = 细胞生长 + 细胞分裂 + 细胞分化。
四、板书 (略)
略。
课件15张PPT。课前思考 “为什么每个生命体,从一个小小的连肉眼都无法看见的受精卵开始,能不断的生长,发育,壮大呢?” 一个小小的受精卵如何变大人?从一粒种子到一颗大树、小鱼到大鱼、小宝宝到成人……主要是我们身内的细胞发生了什么变化?细胞分裂1、 细胞生长:细胞体积的增大
2、 细胞分裂:细胞数目的增多 (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不能无限制地增大,一部分细胞长到一定大小,就会进行分裂。) 植物细胞的分裂分裂的步骤:
1、先是细胞核一分为二,
2、后是细胞质一分为二,
3、最后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思考细胞分裂过程中最明显的变化是谁?洋葱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变化
染色体的变化染色体的复制,数量增加一倍。
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里。
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
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 细胞分裂的意义细胞分裂的意义促进生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繁殖新个体
新个体由小长大
更新衰老、死亡细胞 细胞分裂的意义比较儿童、少年、成年人的骨髓干细胞的大小新细胞能无限长大吗?比一比 谁的“表面积/体积”最大?细胞的表面积的增长速度和体积的增长速度谁的更大? 算一算 结论 细胞长大需要靠细胞表面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表面积越大吸收的营养物质越多,而随着细胞的长大,其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却在变小,即表面积增大没有体积增大的多,这必然会影响细胞营养物质的吸收,使细胞得不到足够的营养物质,因此,细胞只能长到一定的大小。 细胞为什么不能无限的长大? 拓展脱缰之马——癌细胞脑
癌
细
胞胸
癌
细
胞子
宫
癌
细
胞免疫
细胞
攻击
癌细胞 拓展 全世界每年约有700万人被癌症夺去了生命。原因是:
1、癌细胞分裂速度非常快,且无限分裂形成肿瘤。
2、癌症晚期癌细胞可侵入邻近的正常组织,并通过血液、淋巴进入其他组织和器官。 知识扩展 小贴士生活中致癌的因素有:
化学致癌物(有农药、化肥)、放射线、病毒、发霉和变质的食物、有毒气体、污染的水等。都有可能导致正常细胞变成癌细胞。预防癌症应做到:
1、不吸烟,少饮酒。
2、少吃腌制、烧烤食品和高脂肪食物。
3、多吃粗粮、绿色蔬菜和水果。
4、不吃发霉、变质的食物。
5、避免过多日光曝晒和适量运动。 课堂练习细胞分裂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核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细胞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