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2.2《植株的生长》教案+课件+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2.2《植株的生长》教案+课件+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08-14 18:35:43

文档简介


《植株的生长》同步练习
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能发育成植物枝叶的是(  ) A.芽?????B.根尖????C.胚轴????D.子叶
2.甲、乙图分别表示枝芽(叶芽)的纵剖结构和该职务的一段枝条,甲图相应结构将来发育成乙图相应结构的连线错误的是(  ) A.A??????B.B??????C.C??????D.D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 B.植物在光照下只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C.植物生活所需的水和无机盐是由输导组织中的筛管运输的 D.植物体的所有细胞都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4.根能不断生长的原因是(  ) A.成熟区细胞分裂?????????B.分生区细胞分裂和伸长区细胞伸长 C.伸长区细胞的伸长????????D.分生区细胞分裂
5.下列关于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芽中具有分生组织????????B.枝条是由芽发育而来的 C.枝条上的芽可以再发育成新的枝条?D.芽全部发育成枝条
6.如图是菜豆种子的结构和萌发过程示意图,下列不正确的说法是(  ) A.图中①是种皮,对幼嫩的胚有保护作用 B.图中②③④组成胚 C.菜豆种子萌发时,图中②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⑧ D.菜豆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需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7.根生长的主要动力是伸长区细胞的伸长,与分生区细胞无关。 ______ 。(判断对错)
8.根的生长既要靠 ______ 区增加细胞的数量,又要靠 ______ 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9.图表示某一植物的一段枝条、枝芽、种子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 (1)图甲中的结构[1]是由乙图中的[ ______ ] ______ 发育来的,也是由丙图中的[ ______ ] ______ 发育来的,甲图中结构[2]是由乙图中的[ ______ ] ______ 发育来的,也是由丙图中的[ ______ ] ______ 发育来的。 (2)将甲图中[3]的结构取下纵剖,你认为该结构的纵剖面应与图 ______ 的结构相似。 (3)乙图中[4]是 ______ ,其作用是能使[ ______ ] ______ 不断伸长。
10.植物的芽有不同类型。按着生位置的不同,可将芽分为 ______ 和侧芽。
11.红叶石楠??春季新叶红艳,夏季转绿,秋、冬、春三季呈现红色,石楠为我市的“五城联创”增添了一抹亮色。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石楠侧芽的生长主要受相邻侧芽的影响还是受顶芽的影响?在同一棵石楠树上,选取三组生长状况相似的枝条,分别标记为甲、乙、丙。 (1)请你帮助他们完善探究方案: ①甲组枝条不做处理; ② ______ ; ③ ______ 。 (2)甲组和乙组的对照中,实验组是 ______ 。实验最后分别测量每组各枝条的高度,以 ______ (选填“最大值”或“最小值”或“平均值”)作为该组枝条的高度。 (3)早春季节,在石楠的枝条上长出了许多芽,从芽的性质和构造来说,将来发育成枝条的是 ______ ;其结构中的 ______ 不断分裂产生新的芽结构。几个月下来,石楠长粗了一圈,这是由于茎中 ______ 的活动,使树干不断长粗。
12.
某同学用盆栽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细胞中无叶绿体)做实验,步骤如下:

①把盆栽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②用黑纸片C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
③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
④把叶片放入盛有X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
⑤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在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
⑥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
请分析回答:
(1)步骤①:将其放置到黑暗处一昼夜,以排除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这利用了天竺葵的哪项生理活动????????????????。
(2)步骤④中的X是???????????????。
(3)B、C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得出的结论是???????????????????。
(4)A、B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5)植物体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_____________细胞体积的增大。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A????2.A????3.A????4.B????5.D????6.B???? 7.× 8.分生;伸长 9.5;幼叶;9;胚芽;6;芽轴;9;胚芽;乙;生长点;6;芽轴 10.顶芽 11.乙组枝条去掉顶芽,保留相邻的侧芽;丙组枝条保留顶芽,去掉相邻的侧芽;乙组;平均值;枝芽;生长点;形成层 12. (1)呼吸作用 (2)酒精 (3)是否有光照 ?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4)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5)分生区 ?伸长区 【解析】 1. 解:将来发育成枝条的结构是枝芽。下面是枝芽的结构示意图: 枝芽的结构中,生长点可以使芽轴不断伸长,叶原基将来发育成幼叶,幼叶将来发育成叶,芽轴将来发育成茎,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可见,枝芽是未发育的枝条。 故选:A。 来发育成枝条的结构是枝芽。枝芽的结构中,生长点可以使芽轴不断伸长,叶原基将来发育成幼叶,幼叶将来发育成叶,芽轴将来发育成茎,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其实,枝芽是未发育的枝条。 芽的结构及发育情况结合图记忆效果好。 2. 解:由图可知:A、A是叶原基将来发育成幼叶A错误; B、B是幼叶将来发育成叶,B正确; C、C是芽轴将来发育成茎,C正确; D、D是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D正确。 故选:A。 叶芽的结构和功能:生长点有很强的分生能力,属于分生组织可以使芽轴不断伸长;叶原基将来发育成幼叶;幼叶将来发育成叶;芽轴将来发育成茎;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 分清叶芽各部分的结构及功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 解:A、幼叶将来发育成枝条的叶,芽轴将来发育成枝条的茎,芽原基发育成侧芽,一个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A正确; B、在光下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在黑暗中植物进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B错误; C、导管是植物体内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下而上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导管是为一串管状死细胞所组成,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当根毛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一定方式进入根部的导管,然后植物就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把水分和无机盐运输到植物体的全身。而筛管是植物体中由上而下输导有机物的管道,C错误; D、并不是每个植物细胞中都含有线粒体和叶绿体,叶绿体只在见光部分的植物细胞内有,因为叶绿体内叶绿素的形成要在光下,因此见光部分的植物细胞中含有线粒体和叶绿体,不见光部分的植物细胞中只有线粒体。D错误。 故选:A。 (1)芽按照将来发育成什么分为叶芽、花芽和混合芽三种。 (2)绿色植物的生理活动包括: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呼吸作用。 (3)植物体内主要有两条运输管道--导管和筛管。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 (4)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这部分内容在考试中经常出现,题型多变,要注意灵活的运用知识分析、解决不同的题目。 4. 解: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加,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 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生长,使细胞体积不断增大,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因此,根能不断生长的原因是“分生区细胞分裂和伸长区细胞伸长”。 故选:B。 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根尖的结构如图: 根冠位于根的顶端,属于保护组织,细胞比较大,排列不够整齐,像一顶帽子似地套在外面,具有保护作用。   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细胞体积小、细胞核大、细胞质浓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能够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成熟区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根能不断生长的原因。 5. 解:A、生长点属于分生组织,A正确; B、生长点使芽轴不断伸长,芽轴将来发育成植物的茎。叶原基发育成幼叶,幼叶发育成叶。芽原基发育成侧芽。所以说叶芽将来发育成枝条,B正确; C、枝条上的芽能不断的继续发育,C正确; D、芽按将来的发育结果,可分为叶芽、花芽、混合芽,叶芽发育成枝条,花芽发育成花,混合芽发育成叶和花,D错误。 故选:D 将来发育成枝条的结构是枝芽。枝芽的结构中,生长点可以使芽轴不断伸长,叶原基将来发育成幼叶,幼叶将来发育成叶,芽轴将来发育成茎,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如图: 熟练掌握芽的结构和发育情况,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基础。 6. 解:A、甲图种子①是种皮,对内部的胚起保护作用,A正确; B、图中②③④⑤组成种子的胚,B错误; C、甲图种子最先萌发的是②胚根,它将发育成乙图中的⑧根,C正确; D、种子萌发需要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是:需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D正确。 故选:B。 (1)植物的种子是由种皮和胚组成,胚是新植物的幼体,是种子的主要部分,由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四部分组成。 (2)种子萌发的过程:首先吸水,子叶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胚根最先突出种皮,发育成根,此后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 (3)甲图中①是种皮、②是胚根、③是胚轴、④是胚芽、⑤是子叶;乙图中,⑥是茎和叶、⑦子叶、⑧根。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种子的结构和种子的萌发过程。 7. 解: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加,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 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因此根的生长主要是由于分生区的不断分裂和伸长区的不断长长的缘故,故此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根的生长是由于分生区的不断分裂和伸长区的不断长长的缘故。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根的生长原因。 8. 解: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加,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 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因此根的生长主要是由于分生区的不断分裂和伸长区的不断长长的缘故。 故答案为:分生;伸长。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根的生长。解答时可以从分生区和伸长区的特点功能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根的生长原因。 9. 解:(1)图甲中的结构1所指的是叶,由乙图枝芽的5幼叶发育而来,种子萌发时,9胚芽发育从茎和叶,因此,也是由丙图种子中的9胚芽发育而来;甲图中的结构2是茎,由乙图中的6芽轴发育而来,也是由种子中的9胚芽发育而来。 (2)甲图中的3是侧芽,该结构的纵剖面应与乙图的结构相似。 (3)乙图中4是生长点,有很强的分生能力,属于分生组织,可以使6芽轴不断伸长。 故答案为:(1)5;幼叶;9;胚芽;6;芽轴;9;胚芽; (2)乙; (3)生长点;6;芽轴。 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甲是一段枝条、图乙是枝芽的结构、图丙是种子的结构,图中数字分别代表的结构是1是叶,2是茎,3是侧芽,4是生长点,5是幼叶,6是芽轴,7是芽原基,8是胚轴,9是胚芽,10是胚根,11是子叶,据此解答。 本题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题,把枝条、枝芽和种子的结构联合起来考查,增强了学生的系统性。 10. 解:芽的类型多种多样,按照着生位置的不同可以把芽分为顶芽和侧芽;按照芽将来发育结果的不同可以把芽分为枝芽、花芽和混合芽。 故答案为:顶芽。 茎是多数植物地上部分的枝干,连接着根和叶。着生叶和芽的茎通常称为枝或枝条。 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或植物的顶芽生长对侧芽的萌发和侧枝生长的抑制作用。 芽的类型是考查的重点,多以选择题或是填空题的形式出现,难度较小。 11. 解:(1)“探究石楠侧芽的生长主要受相邻侧芽的影响还是受顶芽的影响?”唯一的变量是有无顶芽(或有无侧芽)。 探究方案: ①“甲组枝条不做处理”; ②乙组枝条去掉顶芽,保留相邻的侧芽; ③丙组枝条保留顶芽,去掉相邻的侧芽。 (2)“甲组和乙组的对照中”,甲组是变量正常有顶芽的一组是对照组,乙组是变量顶芽改变即没有顶芽的一组,是实验组,所以实验组是乙组。 一次实验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设置重复组并计算多次实验的平均值,可以减少实验误差,确保实验严密准确。所以“实验最后分别测量每组各枝条的高度”,以平均值(选填“最大值”或“最小值”或“平均值”)作为该组枝条的高度。 (3)“早春季节,在石楠的枝条上长出了许多芽,从芽的性质和构造来说”,将来发育成枝条的是枝芽;其结构中的生长点不断分裂产生新的芽结构。“几个月下来,石楠长粗了一圈”,这是由于茎中形成层的活动,“使树干不断长粗”。 故答案为:(1)②乙组枝条去掉顶芽,保留相邻的侧芽???③丙组枝条保留顶芽,去掉相邻的侧芽????(②③顺序不做要求) (2)乙组;平均值 (3)枝芽;生长点;形成层 (1)按照位置芽分为顶芽和侧芽;按照其发育的结果芽分为花芽、枝芽(有的地方叫叶芽)和混合芽。花芽将来发育成花;枝芽将来发育成枝和叶;混合芽是将来既能发育成枝和叶,又能发育成花的芽。芽的结构包括:生长点:中央顶端的分生组织,将来发育成顶芽;叶原基:生长锥周围的一些小突起,是叶的原始体。 幼 叶:生长点周围的大型突起,将来形成叶;腋芽原基:生长在幼叶腋内的突起,将来形成侧芽。 (2)木本植物茎包括树皮、木质部和髓,其中维管束由韧皮部、形成层和木质部组成,形成层是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一种分生组织。能不断的进行细胞分裂,可以不断向内产生新的木质部与向外产生新的韧皮部,使植物的茎不断长粗。 (3)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枝芽的结构和发育、形成层的功能以及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 12.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的实验及根的生长。掌握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的实验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1)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使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转运走耗尽,以排除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保证实验结果所检测到的淀粉是实验过程中形成的,利用的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2)酒精脱色:光照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入盛有2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叶绿素为绿色,脱色后便于观察,如不脱色,不易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现象;脱色时,酒精要隔水加热是因为酒精的燃点低,防止酒精燃烧发生危险。 (3)C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是为了形成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光照.。由本实验可得出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4)A叶片不是绿色,叶片内无叶绿体,与B作为对照,变量是叶绿体,可以得出结论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5)植物体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植株的生长》
《植株的生长》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三节,主要讲了幼根的生长、枝条的发育以及植株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本课是在学习了《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和《种子的萌发》,学生对植物的生长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的学习,通过学习根的生长和枝条的发育,学生能够对植株的生长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从而很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所以本节内容意义十分重大。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描述根的生长和枝条的发育过程;
2、初步学会用测量的方法探究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3、调查了解无机盐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初步学会运用测量的方法探究根生长最快的部位,进一步提高观察、记录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初步认识化肥对环境的危害,培养环保意识,认同合理施肥,领悟科学方法。
【教学重点】
1、描述根的生长和枝条的发育过程;
2、运用测量数据,分析处理数据的方法探究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教学难点】
运用测量方法探究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根尖临时装片、植物生长过程图片、多媒体课件
第一部分:导入
你播下的种子都萌发成幼苗了吗?一株小小的幼苗是怎样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的呢?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设了问题的情景,导入了新课。
第二部分:观察根尖的结构
打开课件第2页,指导学生先观察幼苗的根,提问:
1、根尖包括哪些结构?
2、根尖的这些结构各什么作用?
3、根尖的哪个部位长得最快?
4、幼根是怎样生长的?
打开课件第3页,观察根尖切面图。
可观察到根尖部分的细胞特点是各不相同的,并能清楚地看到各部分之间是逐步变化的。根冠细胞较大,排列疏松;分生区的细胞较小,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分生区以上的细胞逐渐伸长;再向上逐步过渡到有根毛的成熟区。
教师指导: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一部分新细胞补充到因摩擦而受损的根冠,另一部分细胞迅速伸长,液泡渐大,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被挤到细胞的边缘。停止伸长的成熟区,一部分表皮细胞向外突出,形成根毛。随着根毛的不断产生,旧的根毛相继脱落,并且显示出中部导管的形成过程,使学生能从中理解根的形成是在根尖的生长和发育中完成的,从而让学生积极思维并归纳出: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第三部分:枝条是芽发育成的
首先教师创设情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课件第6页)。”让学生体会其中的含义,再出示带有芽的枝条(课件第7页),请同学观察,进而引出枝条就是由芽发育来的。
思考:
1、植株的幼芽按着生位置可以分为哪两种?
2、叶芽有哪些结构?
3、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芽的这些结构将来发育成枝条的哪些部分?
观察带幼芽的树枝,仔细看幼芽的结构、外形。并小组讨论上述问题,将答案写在纸上。
答案:
1、芽分顶芽和侧芽(课件第8页)
2、
3、(课件第9页)
第五部分: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
组内先汇报交流调查的过程和结果,推选一位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互相补充完善。教师再引导学生讨论施肥时应当注意的问题:一次施肥不能太多,否则会出现“烧苗”的现象,甚至会导致植株的死亡;施肥时要注意浇水,以利于肥料的吸收和运输。然后全班同学观察课外小组的同学课前做的甲、乙、丙、丁4瓶中培养的玉米生长正常的幼苗和缺少氮、磷、钾的幼苗,并描述出它们的症状(课件12页)。之后教师再出示几株幼苗,请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诊断,鉴别幼苗的病因,进一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分析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及做法。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质疑:一次施肥过多或过少,对植物及环境有什么影响?“粪大水勤,不用问人”与“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有无科学道理?等。引导学生讨论出合理施肥的重要性,以此教育学生树立环保的意识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课件14、15页)。
第六部分:课堂小结
教师用亲切的语言通过层层设问与同学进行交流:你能描述幼根和枝条的生长过程吗?你学会用测量的方法探究根生长最快的部位吗?你明确了无机盐与植物生长的关系了吗?在温馨氛围中让学生提纲挈领、理清思路,培养他们归纳的能力,既学到了知识又掌握了方法。
略。
课件19张PPT。幼根的生长一、幼根的生长阅读教材寻找下列下列问题:
自主学习:
1、根尖包括哪些结构?
合作学习:
2、根尖的这些结构各什么作用?
3、根尖的哪个部位长得最快?
4、幼根是怎样生长的? 根尖的结构1、根尖的结构1.根冠 ——保护分生区。
2.分生区——分裂产生新细胞,不断补充伸长区的细胞数量。
3.伸长区——生长最快的部位,细胞不断长大成为成熟区的细胞。
4.成熟区——生有大量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2、根尖的这些结构各什么作用?思考3.根的哪个部位生长最快?伸长区4.幼根是如何生长的?及时反馈1、植物生活所需要的无机盐主要( )
A、从叶片从空气中吸收
B、由根从土壤中吸收
C、由茎吸收
D、通过细胞间传递
2、根的长度不断增加是因为 ( )
A、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成熟区细胞根毛不断伸长
B、伸长区细胞不断伸长?成熟区细胞不断增加
C、伸长区细胞不断伸长?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
D、伸长区细胞不断伸长?成熟区根毛不断伸长BC 枝条的发育咏 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二、枝条是由芽发育来的万千枝条和其绿叶都是_ __发育成的芽柳树思考思考:
1、植株的幼芽按着生位置可以分为哪两种?
2、叶芽有哪些结构?
3、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芽的这些结构将来发育成枝条的哪些部分? 观察带幼芽的树枝,仔细看幼芽的结构、外形。并小组讨论上述问题,将答案写在纸上。思考答案顶芽侧芽芽分顶芽和侧芽芽原基芽轴幼叶生长点叶芽的结构图答案1答案2二级标题答案3: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芽的这些结构将来发育成枝条的哪些部分?生长点(分生组织)幼叶发育成叶芽轴发育成茎芽原基发育成芽及时反馈1、芽中有分生组织吗?
2、新的枝条由 发育成的。
3、植物的叶芽中具有分裂能力和将来发育成侧芽的结构分别是( )
A.叶原基和芽原基
B.生长点和芽轴
C.生长点和叶原基
D.生长点和芽原基有芽D小实验小实验:比较玉米的生长状况1号玻璃器皿中盛放的是土壤浸出液。2号玻璃器皿中盛放的是蒸馏水。实验开始一段时间后合作学习: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1.试验变量是什么?
2.这个试验说明了什么问题?深入学习思考:
1、植株生长需要不断地补充哪些营养物质?
2、植株生长需要最多的是哪些无机盐?如果缺少这些无机盐,植株将会出现什么症状?三、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正常叶片缺氮时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缺磷时,植株特别矮小,叶片呈暗绿色,并出现紫色。缺钾时,植株的茎秆软弱易倒伏,叶片边缘和尖端呈褐色,并逐渐焦枯。植株生长需要最多的无机盐是:
氮、磷、钾水、无机盐和有机物重点提示1、除了氮磷钾外,植物还需要许多其他种类的无机盐。例如,缺少含硼这种无机盐,油菜就会只开花而不结果实。
2、植物生长的不同时期,需要无机盐的量是不同的。
3、一次施肥不要过多,过度施化肥会使土壤板结,还会出现“烧苗”现象,甚至导致植株死亡。
4、农田中的化肥进入水域会引起营养富集化现象!除了这三种无机盐是不是还需要其他无机盐呢?我们施肥时候需要注意到什么?化肥过量过量使用化肥会导致土壤板结使用化肥会导致水华绿色化肥要多施农家肥、有机肥课堂小结植株的生长营养物质:包括水、无机盐(氮、磷和钾需要量最多)和有机物。课堂练习1、在根尖形成大量根毛有利于(?? )
A、根的吸收      B、根的稳定??
C、根的固着      D、根的支持2、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
A 、根冠 B、伸长区?? C 、分生区? D、成熟区AD3、植物生长需要较多的无机盐有( )
A、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B、含氮、铁、钙的无机盐
C、含磷、钙、锌的无机盐  D、含铁、锌、磷的无机盐4、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  )。
A、根毛???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成熟区AC课堂练习A6、根尖的表面被称为“根冠”的结构保护着。随着根在土壤里不断伸长,根冠的外层细胞不断磨损,但根冠从不会因为磨损而消失,原因是(  )。
A、分生区细胞能分裂和分化?? B、根能够长出根毛
C、根冠细胞特别耐磨?     ?D、伸长区细胞能伸长生长7、植物对无机盐的需要正确的叙述是( )
A、每种植物只需要一种无机盐
B、不同种植物需要同样的无机盐
C、植物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
D、植物需要的无机盐越多越好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