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同步练习
1.在菜市里卖青菜的人总是不停地往青菜上洒水,是为了( ) A.使青菜有足够的水分,能够比较硬挺?B.有水可以把菜叶洗干净 C.洒水可能作为装饰点缀??????D.洒水有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2.如图为叶片结构示意图,下列对相关结构和功能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④为上下表皮具有保护作用 B.②③为营养组织能制造营养物质 C.⑤为输导组织起运输养料、水分及无机盐的作用 D.⑦为气孔是植物从外界吸收二氧化碳的“门户”
3.水分进出植物体的主要途径依次是( ) A.根毛、导管、气孔????????B.根毛、筛管、气孔 C.气孔、根毛、导管????????D.根毛、气孔、导管
4.植物蒸腾作用的强弱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列几种情况中,蒸腾作用最强的是( ) A.气温37℃,阴天,无风??????B.气温37℃,晴天,有风 C.气温20℃,阴天,有风??????D.气温20℃,晴天,无风
5. 与蒸腾作用不相符的是A.促进根对水分的吸收???????B.促进无机盐的运输 C.降低叶面温度??????????D.促进有机物的转运
6.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 ______ 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角蒸腾作用,叶片表皮上分布的 ______ 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
7.如图为某小组研究植物散失水分的四个实验装置,将A、B、C、D四个实验装置放在阳光下照射2个小时.请分析回答: (1)A、B两个装置中,不能证明塑料袋上的水珠是植物体散发出的是 ______ 装置.C、D两个装置中,塑料袋上的水珠较多的是 ______ 装置.这些水珠主要是通过植物叶片上的 ______ (填结构名称)散失出来的. (2)C装置中,锥形瓶内的水中若滴有红墨水,一段时间后取出枝条纵切,可发现纵切面上的导管被染红,说明导管运输水分的方向是 ______ .
8. 某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叶的蒸腾作用。取三支试管,各注入相同体积的清水,分别插入一棵大小相似的枝条,甲、乙装置枝条保留全部叶,丙装置枝条去掉全部叶。在三支试管中各滴入相同量的植物油,然后将甲、丙装置放到35℃环境中,乙装置放到10℃环境中,两小时后观察实验结果。请回答:
(1)该实验可分为两组对照实验,一组是甲和乙,其变量是??????,实验结果是甲液面下降较大,可得出的结论是?????????????????????????????;另一组是甲和丙,其变量是??????,实验结果是甲装置液面下降较大,可得出的结论是?????????????????????。
(2)实验过程中,加入植物油的目的是????????????????????????????????。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A????2.D????3.A????4.B????5.D????6.水蒸气;气孔 7.B;C;气孔;自下而上 8. (1)温度 ?温度越高,植物蒸腾作用越强 ?有无叶片 ? 叶是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2)防止水分从液面蒸发 【解析】 1. 解:当植物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植物细胞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则失水;反之,植物细胞则吸水.菜农不时的往青菜上洒水,青菜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小于青菜细胞液的浓度,此时青菜细胞就会吸收周围的水分,使蔬菜变的硬挺,使青菜新鲜. 故选:A 市场上卖菜的人常常给蔬菜喷水,使蔬菜保持新鲜、硬挺,深受顾客青睐,是利用了植物细胞能够吸水的原理. 本题结合日常生活实际问题,掌握植物细胞的失水或吸水原理,对于此类题目应首先判断细胞是失水还是吸水,然后根据要求作出回答. 2. 【分析】 本题考查了叶片的结构,掌握叶片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观图可知:①是上表皮、②是栅栏组织、③是海绵组织、④是下表皮、⑤是叶脉、⑥是气孔、⑦是保卫细胞、⑧是叶肉,据此解答。? A.①是上表皮、④是下表皮,表皮属于保护组织,作用是保护内部组织,减少体内水分的蒸腾,控制植物与环境的气体交换,A正确; B.叶肉包括②栅栏组织、③海绵组织,叶肉细胞具有储藏营养物质的功能,叶肉细胞含有的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属于营养组织,B正确; C.⑤叶脉里含有导管和筛管,能够输导水、无机盐、有机物,为输导组织,起运输养料的作用,C正确; D.散布在表皮细胞中的由半月形的⑦保卫细胞组成的⑥气孔,气孔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也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D错误。 故选D。? 3. 解:土壤中的水分→根毛细胞→表皮内的层层细胞→根内的导管→茎内的导管→叶脉的导管→叶片的导管→叶肉细胞→气孔→大气(水蒸气).因此植物体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运输水分的通道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依次是根毛、导管、气孔. 故选:A 植物吸收水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水的主要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可以吸收水分,运输水分的是导管,散失水分的是叶的气孔.据此解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路线. 4. 解: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受温度、光照强度和风速的影响,根据环境因素对蒸腾作用的影响,通过比较只有B选项蒸腾作用强度最强. 故选:B.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受温度、光照强度和风速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气孔张开,蒸腾作用加强;光照增强,气孔也张开,蒸腾作用加强;风速增大,蒸腾作用加强. 本题主要考查了影响蒸腾作用的环境因素. 5. 【分析】 此题考查了蒸腾作用的意义。明确蒸腾作用的概念和意义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解答】 蒸腾作用是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散发出去的过程。植物体吸收的水分90%以上通过蒸腾作用散发到大气中。蒸腾作用的意义是:能够促进促进根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促进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降低植物体的温度等。蒸腾作用不能促进有机物的运输,D错误。 ?故选D。 6. 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活的植物体内通过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的气孔)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如图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受保卫细胞的控制.当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散失到外界空气中.因此,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 故答案为:水蒸气;气孔 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通过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稳定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掌握蒸腾作用的概念和意义是关键. 7. 解:(1)A、B两个装置,A中的塑料袋绑在了茎的基部,验证的是植物的蒸腾作用;而B中的塑料袋绑在了花盆上,塑料袋壁上的水珠不但有植物蒸腾的,还有花盆中土壤蒸腾的,故而B不合理.C和D比较.叶片的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的气孔进行的,C中的叶片多,蒸腾作用旺盛,因而塑料袋上的水珠多. (2)植物的茎的树皮中有筛管,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木质部中有导管,自下而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故答案为:(1)B;C;气孔;(2)自下而上. 此题主要考查蒸腾作用的探究实验有关知识点.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植物的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和结果以及输导组织的作用. 8.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实验探究的设置,还要注意控制变量的唯一性。 【解答】 (1)如图分析实验装置以及结合题意可知甲、乙除了温度不一样,其它条件都一样,因此是一组对照实验,甲的温度高,乙的温度低,结果甲的液面下降大,说明甲中的植物蒸腾作用旺盛,散失了大量的水分,促进了植物从试管中吸水,可见温度越高蒸腾作用越强。甲和丙除了枝条的叶不一样,其它条件都一样,因此甲丙是一组对照实验。 甲和丙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叶,甲液面下降较大的原因是,叶的数量多,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多,散失的水分是来自试管中的水。 (2)油的蒸发速度非常小,在水的表面加上一层油,遮住了水分与空气的接触,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章,是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重要意义之一。本章内容包括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蒸腾作用、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以及观察叶片结构的实验。内容抽象,逻辑关系强,气孔的作用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密切联系。实验过程对学生的要求较高,所以安排两课时完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叶片的横切面实验,介绍叶片的结构以及叶片上气孔的开闭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蒸腾作用及生物圈中水循环的过程。最后深入探讨绿色植物是如何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认识森林对促进水循环和保持水土的作用。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2、描述气孔的组成及开闭原理;
3、描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重要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和观察叶表皮气孔的实验,培养分析和综合的能力、画图能力以及实验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认同绿色植物对于维持生物圈中水循环的重要意义,自觉形成爱护绿色植物的美好情感,初步形成节约用水,保护森林的意识。
【教学重点】
1、制作并观察叶表皮的临时装片;
2、描述气孔的组成及开闭原理,气孔的开闭与蒸腾作用的关系;
3、蒸腾作用的概念及意义以及植物体是怎样参与生物圈水循环的。
【教学难点】
探讨绿色植物如何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形成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情感意识。
学生按照小组准备实验:选取三枝粗细相近的枝条,分为叶多、叶少、无叶,分别插入三个锥形瓶内,并用塑料袋罩住露出瓶外的部分,口袋扎紧。三瓶内水的液面高度一样,并做上标记,置于阳光下一段时间,上课观察。
序言:多媒体展示“山水风景如画”和“水分缺乏的非洲大陆”的比较,显示出水对生命非常重要,要想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必须保持水的良性循环。
在水的循环中,绿色植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引入第 1 节)
(一)情景导入:
请大家幼根的图片(多媒体展示),学生就此图开展短暂讨论:幼根上有白色的“毛”—根毛,大量的根毛的意义是?根吸收的水分是怎样运输到茎、叶、花等器官的呢?
讨论后请学生尝试回答此问题。
(二) 实验探究及分析:
1.请部分小组展示课前准备的实验,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有学生准备实验过程的录象)
老师在多媒体课件中进行总结分析:
多叶:试管中水位下降明显,袋内壁水珠多。
少叶:试管中水位下降稍明显,袋内壁水珠较少。
无叶:试管中水位下降不明显,袋内壁水珠极少。
2.提出问题:水从叶的什么地方散发出来?
实验(请学生上来):取一片叶子,浸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
现象:从上下表皮上冒出了气泡,且下表皮冒出的气泡多
结论:水以气体形式从叶的上下表皮中散发出来的,这就是蒸腾作用。而且,下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要多于上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
3.提出问题:水又是从上下表皮的什么地方散发出来?
组织学生开展“观察植物叶表皮的气孔”实验:
(1)制作叶表皮的临时装片
(2)用低倍镜观察叶表皮
(3)画图
总结实验,对学生的实验过程和实验报告完成情况作评价,对一些学生的实验失败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叶表皮、气孔的结构。
4.气孔的结构
多媒体展示图片并讲解:叶表皮的结构
多媒体展示图片并讲解:气孔的结构
当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较薄的外侧细胞壁容易伸长,引起整个保卫细胞向外侧弯曲,于是气孔就开放了;当保卫细胞失水时,整个细胞的体积缩小了。
气孔的张开或闭合可以调节蒸腾量的大小使植物体内经常持着适量的水分。
5.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过程,多媒体展示图片,并用一个FLASH动画演示
讲述:科学家们测定,植物体因蒸腾作用而散失的水量是惊人的。
例如:一株玉米一生中要消耗200千克以上的水,其中,只有1%左右的水真正用于各种生理活动和保留在植物体内,而99%左右的水则被蒸腾掉了。
问题引入:“根吸收进来的水,绝大部分都散失掉了。这不是一种很大的浪费吗?”
(三)蒸腾作用的意义:
让学生现场体会一:给每位学生分发酒精棉球,在手上涂抹酒精,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请学生说出体会并解释:涂抹酒精的手感到凉爽。这是因为酒精蒸发会带走手上的热量。
意义1、蒸腾作用同样可以降低植物体的温度,使植物体不至于在炎热的夏天受高温的伤害。这是因为通过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失,带走了植物体内一部分热量的缘故。
让学生现场体会二:(分发给每位学生半杯橙汁和吸管)我们用塑料管喝饮料时,如果嘴不用力吸,饮料能进入到口中吗?为什么?
请学生说出体会并解释:不能。因为缺少使饮料沿着吸管上升的动力。
意义2、蒸腾作用同样可以促进根对水分的吸收,原因何在?这是因为叶片里的水分蒸腾出去之后,叶肉细胞缺水,就要吸收叶脉中导管里的水分,从而促进水分从根通过导管上升到叶里,这也促使根从土壤中吸收了水分。
感受:我们喝饮料时,吸入的不仅是水,还有溶入其中的无机盐、糖分等
意义3、促进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这是因为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里,才能被根吸收。导管中的水分里就溶解有各种无机盐,所以随着水分在导管中的上升,无机盐也随着上升,并且最终进入到叶片。
(四)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
总结: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将大量的水分以蒸汽的形式送入大气,然后以降水的形式落到地面。这些降水一部分渗入地下,一部分流如海洋湖泊,还有一部分被植物吸收,经蒸腾作用再返回大气。
(五)爱护植被,绿化家园:
1. 请同学上台扮演主持人,播报昨日“新闻”:
1998年,长江两岸经历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的侵袭。调查表明,由于长江上游森林覆盖率由建国初期的35%下降为10%,长期的滥砍乱伐,毁坏了大片的生态保护林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使河水变浑、河床升高是造成洪水的重要原因之一。由此可见一片森林就是一座绿色水库,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水循环有重要作用。
2. 算算账:一棵树的价值
一棵树到底值多少钱?印度加尔各答农业大学的教授德斯先生对一棵树算了两笔账:“一颗正常生长50年的树,按市场上的木材价值计算,那么最多值300多美元。但是,如果按照它的生态价值来计算,其价值却多得多。据粗略估算,一颗生长了50年的树,每年可以生产出价值3 1250美元的氧气和价值2 500美元的蛋白质,可以减轻大气污染价值6 2500美元,涵养水源价值37 500美元,为鸟类及其他动物提供繁衍场所价值31 250美元。将这些价值综合在一起,一棵树的价值就是165 000美元了。
3.保护自然遗产
人类从森林古猿发展而来,森林是人类诞生的摇篮。但到20世纪中叶,全球森林减至40亿公顷,至1980年仅有20亿公顷,人均森林面积为工业革命开始时的1/80。生态学家认为,森林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自然遗产,20世纪人类对森林的乱砍滥伐使这一宝贵资源受到“伤筋动骨”的损害。森林破坏带来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其他生态灾难。绿色代表着生命,代表着希望,代表着未来。植树造林,绿化祖国。
通过以上的活动,来增强同学们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情感意识。
课后学生反应,整个上课的过程不仅是学生在听老师讲,而是同学们在“做”,不会开小差,思想很集中,上课的积极性很高,一改以往的“被动听课”为“积极主动的过程参与”,亲身经历的事情很难忘,与之相联系的知识也就掌握得很牢。
在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思维。记得让学生喝饮料感受吸力时,有个学生说:“吹,也能把饮料吹到嘴巴里”。我当时感觉该生瞎扯,然后对他说:“那请你吹给我们看看”。学生说杯子里的不行,要密封的剩下半盒的。课后我按照他的说法做了一下,果然如此。吸,是减少口腔里的空气压力;吹,是增加饮料盒里的压力,都是造成压力差。所以,老师虽然年龄大,知道的、经历的不一定就多,师生间的学习是相互的。
课件25张PPT。幼根上有白色的“毛”—根毛,大量的根毛的意义是?根吸收的水分是怎样运输到茎、叶、花等器官的呢?一、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增加根吸水的表面积,提高根吸水的能力。 水分的运输途径导管叶脉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通道茎筛管能运输有机物木本植物幼茎横切纵切面结构图木质部(有导管)形成层导管 根吸收水分,茎中的导管和叶中的叶脉上运输水分,叶的气孔散失水分。导管筛管筛管水和无机盐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方向 :从 下 到 上果实←花←叶←茎←根 用透明干燥的塑料袋将一株生长旺盛的盆栽植物罩起来,在茎部扎紧。放在阳光下照射,观察塑料袋内壁上有什么现象出现? 说明什么?二、植物的蒸腾作用水从叶的什么地方散发出来?蒸腾作用:
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在叶片进行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1. 促进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向上运输,
2 .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3. 蒸腾作用还可以降低植物体的温度。
4. 绿色植物稳定了大自然的水循环。1.将新鲜的叶片平放在小木板上。
2.右手捏紧并排的两片刀片,沿着横切的方向,迅速切割。
3.刀片的夹缝中存有切下的薄片。要多切几次。把切下的薄片放入培养皿中。
4.用毛笔蘸出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1234观察叶片的结构用显微镜观察叶片横切面的永久切片上表皮下表皮叶肉叶脉 (内有导管)叶片的结构表皮叶肉叶脉上表皮
下表皮有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有输导组织,起输导支持作用。(无叶绿体)(气孔较多)上面有气孔
(受保卫细胞的控制)观察叶片的下表皮气孔表皮细胞保卫细胞气孔: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保卫细胞内壁(薄)外壁(厚)气孔张开气孔闭合(保卫细胞吸水膨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白天—晚上—空气涌进气孔,叶片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当然水分也会通过气孔散失。叶片的生产活动停止,蒸腾作用随之减弱。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水分 根、茎、叶中的导管 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 叶片的蒸腾作用(绝大部分水)因为叶片会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大量的水分,导致树苗因缺水而死亡,所以要剪去大量的枝叶。减少蒸腾作用春季植树时,移栽的树苗常被剪去了大量的枝叶,这是为什么?三、生物圈的水循环大气中的水地表河流海洋植物地下水水循环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起的作用:1.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
2.植物的茎叶承接着雨水,能够大大减缓
雨水对地面的冲刷;
3.树林中的枯枝落叶能吸纳大量的雨水,
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一片森林就是一座绿色水库,我们应该好好保护森林!课堂练习一.填空
1.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
2.气孔的开关是由( )细胞控制的.
二.判断
1.蒸腾作用散失大量水分是一种极其严重的浪费现象.( )
2.在植物体内,水往高处流是蒸腾作用形成拉力的结果.( )叶片保卫×√1、根吸收的水分用于什么最多?( )
A 光合作用 B 呼吸作用
C 细胞生长作用 D 蒸腾作用
2、在生物圈水循环中,下列哪项犹如“绿色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 )
A 海洋 B 草地 C 森林 D 岩石
3、下列哪项既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又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 )
A 表皮 B 气孔 C 叶脉 D 保卫细胞
D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