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1.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不正确的是( )一、选择题C[解析]碘酒中有碘和酒精两种物质,它们分别由碘分子和酒精分子构成;闻到香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气体受热膨胀是因为气体分子间空隙变大引起的;碘由固态变为气态是分子间空隙变大引起的。2.2017·重庆 妈妈烘焙蛋糕时散发出阵阵香味,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
A.分子体积很小 B.分子间空隙很小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可以再分C[解析]蛋糕散发出阵阵香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蛋糕香味。C[解析]图甲中学生排列保持一定的形状和一定的体积,学生之间作用力很大,空隙小而紧密,不易被压缩,故对应的是固态;图乙中学生排列的间距很大,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学生之间作用力极小,几乎没有,容易被压缩,对应的是气态;图丙中学生排列保持一定的体积,但是没有一定的形状,略显不规则,学生之间作用力大,不易被压缩,故对应的是液态。4.随着夏季气温的升高,自行车的充气轮胎容易发生爆炸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子停止运动
B.分子质量变大
C.分子本身的体积变大,分子运动速率减慢
D.分子间空隙变大,分子运动速率加快D[解析]温度升高,分子间空隙变大,分子运动速率加快,轮胎容易发生爆炸;分子在不停地运动,不会停止运动;温度升高,分子质量不会发生改变;温度升高,分子本身的体积不会改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5.油库附近严禁烟火是由于 ( )
A.分子之间有空隙
B.同种分子的性质相同
C.汽油分子在不断运动
D.汽油分子非常小C6.下列有关扩散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A.人们能闻到香气,说明有扩散现象发生
B.红墨水滴在热水中比滴在冷水中扩散得快,说明扩散快慢与温度有关
C.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液体之间,不能发生在固体之间
D.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着空隙C7.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的是( )
A.红墨水滴入水中,整杯水都变红
B.香水擦在皮肤上,能闻到香味
C.两块铅块磨平后可以压合在一起
D.墙角堆煤久了,有擦不掉的黑色痕迹C8.2017·潍坊 能够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的事实是( )
A.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B.空气被压缩后体积缩小
C.2 L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后体积小于2 L
D.满架蔷薇一院香B[解析]空气被压缩后体积缩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水分子的体积很小;2 L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后生成液态物质水,所以体积小于2 L;满架蔷薇一院香,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9.2017·宜宾 “开启酒瓶,酒香四溢”的现象说明( )
A.分子由原子构成 B.分子不断运动
C.分子体积增大 D.分子种类发生变化B[解析] “开启酒瓶,酒香四溢”,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10.以下现象能够体现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是( )
A. 阳光下室内飘舞的灰尘
B.煤油温度计测量温度
C.未来分子机器人可进入人体的毛细血管治疗疾病
D.搜救犬可在废墟中发现具有生命体征的受灾人员D[解析]阳光下室内飘舞的灰尘是因为灰尘较轻,飘浮在空气中,随空气流动而运动,不是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 煤油温度计测量温度是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不是分子运动的结果; 未来分子机器人可进入人体的毛细血管治疗疾病,是分子构成的机器人在运动,不能说分子在不断运动; 搜救犬可在废墟中发现具有生命体征的受灾人员,是因为人体散发出不同的气味,是构成气味的分子在不断运动的结果。D12.“一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了( )
A.分子很小 B.分子可以再分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A13.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D.分子之间存在斥力D14.下列现象既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又能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的是 ( )
A.人在花园中能嗅到花的香气
B.湿衣服经晾晒变干
C.固体碘受热变成蒸气
D.空气受压体积变小C15.旅行中,小王发现从杭州带到西藏的密封塑料袋鼓起来了。这是因为塑料袋内分子( )
A.空隙增大 B.质量增加
C.体积增大 D.个数增多A二、填空题低分子间有空隙分子间存在引力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18.挖开多年堆煤的地面,会看到地面下一定深度的土层带有黑色。这一现象表明煤的分子在不停地______________,扩散到地面的土层中了。做无规则运动19.小青把驱蚊片放到电驱蚊器的发热板上,通电一段时间后,在整个房间里都能闻到驱蚊片的气味,这种科学现象是__________现象;如果驱蚊片不加热,在房间里就很难闻到驱蚊片的气味,可见,________越高,这种现象就越明显。扩散温度③④②探究创新收集信息,探究:物体的热膨胀。
(1)晓丽收集到如下的信息:
①自行车车胎气打得太足,在阳光下容易爆裂。
②铁轨之间要留空隙,否则天热易变形。
③加热装满冷水的水壶,水会从壶中溢出。
④乒乓球瘪进去一块,把它浸入开水里烫一下会重新鼓起来。从这些信息,你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许多物体,在________时,体积会增大。这种现象叫作物体的热膨胀,它可以发生在________(填序号)的物质中。
A.固体、液体 B.液体、气体
C.固体、气体 D.固体、液体、气体
(2)若固体中有一个孔,孔增大的体积和同等大小的实心固体增大的体积相同。因此,一个玻璃烧瓶热膨胀时增加的容积,与一个同样大小的实心玻璃体增加的体积________。受热D相等课件22张PPT。第4章 物质的特性拓展培优1.分子很小,一般需要借助哪个实验器材才能观察到( )
A.放大镜 B.平面镜 C.光学显微镜 D.扫描隧道显微镜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B.酒精由酒精分子构成
C.一滴很小的水就是一个水分子 D.自然界有很多种分子知识要点分类练知识点 1 认识分子第1节 物质的构成DC3.用放大镜观察一块蔗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放大镜下,我们看到了蔗糖分子
B.我们看到的是放大的蔗糖,不是它的分子
C.把蔗糖碾碎后,我们能看到蔗糖分子
D.蔗糖的水溶液中,没有蔗糖分子第1节 物质的构成B知识点 2 分子的特点第1节 物质的构成4.用素描笔在纸上画一条线,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发现这条线是“断裂”的,将100 mL的酒精和100 mL 的水混合后,发现总体积小于200 mL。基于上述现象所设想的物质微观结构模型较为合理的是( )
A.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微粒之间有空隙
B.固体是由微粒构成的,液体是连成一片的
C.液体是由微粒构成的,固体是连成一片的
D.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各个微粒在一起,形成我们看到的连续体A第1节 物质的构成[解析] 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用素描笔在纸上画的线,发现这条线是“断裂”的,说明微粒之间存在空隙;将100 mL的水和100 mL的酒精充分混合,混合后水与酒精的总体积小于200 mL,正是由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之间有空隙,才会导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5.下列常见的自然现象,能用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知识解释的是( )
A.春天,柳枝吐芽 B.夏天,山涧瀑布
C.秋天,菊香满园 D.冬天,雪花飘飘第1节 物质的构成C[解析] 柳枝吐芽是植物的生长现象,不是分子的运动;山涧瀑布是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动形成的,是机械运动;菊香满园是花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雪花飘飘是物体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分子的运动是肉眼看不到的。6.下列有关分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B.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C.雾霾天气时有大量极细微的尘粒悬浮在空中,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在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中,我们看不到构成墨水的分子在运动第1节 物质的构成D7.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运动快慢跟温度有关的是( )
A.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
B.空气容易被压缩
C.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天更容易干
D.两块用水刚洗干净的平玻璃板叠在一起不易分开第1节 物质的构成C8.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
B.蔗糖能溶于水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气体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间隔很小
D.石灰石能被粉碎成粉末说明分子很小第1节 物质的构成B9.将一根细线松松地系在一个铁丝框架相对的两边上。把框架浸到肥皂液里再取出来,框架上便会出现一层肥皂膜,如图中甲所示。用烧热的针刺破线一侧的肥皂膜,另一侧的肥皂膜会把细线拉过去,如图乙所示。这个实验现象说明( )
A.物体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
B.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
C.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第1节 物质的构成D10.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________、原子等构成的;炒菜时闻到香味,这一现象说明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通常液体分子之间的空隙比气体的________(填“大”或“小”)。第1节 物质的构成分子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小[解析] 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炒菜时闻到香味是一种扩散现象,这种现象是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一般情况下,固体分子排列最紧密,液体分子排列较紧密,气体分子排列最稀疏,所以液体分子之间的空隙要比气体的小。11.图所示是有关分子性质的实验。上瓶盛的是空气,下瓶盛的是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当抽出玻璃片后,会观察到红棕色气体逐渐扩散到上瓶,同时下瓶颜色逐渐________,最后,上、下两瓶气体颜色________,此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两瓶气体混匀后,分子________(填“继续”或“停止”)运动。第1节 物质的构成变浅相同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继续规律方法综合练第1节 物质的构成12.一群蜜蜂飞入一民宅,民警将装有蜂蜜的木桶置于门外,蜜蜂陆续飞入桶中,下列现象中,与此原理相同的是( )
A.煮稀饭时米粒在水中翻滚
B.用鼻子鉴别醋和酱油
C.固体、液体很难压缩
D.两个铅柱压紧后粘在一起B第1节 物质的构成[解析] 蜂蜜吸引蜜蜂运用的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煮稀饭时米粒在水中翻滚是水沸腾带动米粒翻滚; 固体、液体很难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两个铅柱压紧后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引力。13.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有物质的分子都是规则排列的
B.0 ℃时,所有物质的分子都停止了运动
C.分子之间的引力与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D.固体的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第1节 物质的构成C[解析] 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的分子是无规则排列的,非晶体的分子是规则排列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在0 ℃时,所有物质的分子仍然在做无规则运动;任何分子间都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二者同时存在。14.密封的烧瓶中装有某种气体,如图中甲所示,图中的黑点表示气体分子,用抽气筒抽出该烧瓶中部分气体后仍密封。图乙是描述烧瓶内剩余气体分子的四个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第1节 物质的构成D15.科学探究需要进行实验,在取得数据和事实后,再进行分析和推理,因此,在科学探究中我们需要区分事实与推论。下列叙述是事实或推论的是( )
①在气体扩散实验中,抽去玻璃板后,红棕色的NO2气体进入到空气中②在液体扩散实验中,红墨水滴入热水,热水很快变红
③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④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A.①②是事实,③④是推论 B.①②④是事实,③是推论
C.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 D.③④是事实,①②是推论第1节 物质的构成A第1节 物质的构成16.某市已开展对空气中PM2.5浓度的监测工作。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________的颗粒物,它们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人吸入后会进入血液对人体造成危害。室外空气中的PM2.5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燃烧的排放,室内空气中的PM2.5主要来自吸烟产生的烟雾。PM2.5在空中的运动__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分子的热运动。有效减小PM2.5在空气中的浓度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答案合理即可)μm不属于第1节 物质的构成17.分子运动论的主要内容有①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②分子间是有空隙的;③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④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上述理论与如图所示的现象相对应的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__。(均填数字序号)③④② 已知氨气溶于水后称为氨水,而浓氨水是一种易挥发出氨气的液体;酚酞是一种无色的试剂,将酚酞滴入浓氨水中,溶液会变红;酚酞滴入蒸馏水中不变色。李明同学按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项实验探究。实验现象是在如图所示的大烧杯内(密闭)的小烧杯B中的液体呈现红色。拓展培优第1节 物质的构成请回答:
(1)烧杯B中的液体为什么会变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明探究的问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节 物质的构成分子是否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合理即可)浓氨水易挥发,挥发出的氨气中的氨分子不断地运动,到达烧杯B的溶液中,形成氨水,使酚酞变红课件18张PPT。第1节 物质的构成第4章 物质的特性第1节 物质的构成考纲要求:
说出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第1节 物质的构成重要提示:
1.无论物质的状态如何,构成同一物质的分子种类相同。例如,水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
2.由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一般不同的物质之间体积不能相互加减。
3.模拟实验可以直观地表示分子之间存在空隙,但不能作为证明实验。
4.分子的运动,肉眼无法看到。能看到的运动都不是分子的运动。第1节 物质的构成新知一 物质的构成1.实验
(1)用放大镜观察一块方形蔗糖,我们可以看到____________。
(2)将方形蔗糖碾碎后,再用放大镜观察,我们可以看到________。
(3)将碾碎后的蔗糖放入水中,用放大镜观察糖水,我们发现蔗糖的粉末________。
2. 水、空气等物质是由大量的________构成的。 大颗粒蔗糖小颗粒蔗糖消失了分子第1节 物质的构成新知二 分子的特点1.分子很小。
2.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1)实验
①往一端封闭的细径玻璃管内注入近一半的清水,再沿内管壁缓缓注入酒精,使酒精上液面距管口约5 cm,标出酒精上液面的位置。 第1节 物质的构成②用手指封住管口,将玻璃管反复颠倒几次,使酒精和水充分混合。此时混合液的液面将________原先所标的液面位置。
(2)模拟实验
①在量筒中先倒入黄豆,再倒入芝麻。记下黄豆和芝麻的总体积。
②将量筒反复摇晃几次,使黄豆和芝麻混合。可以看到,混合后的总体积将________混合前的总体积。 低于小于第1节 物质的构成3.分子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
(1)实验
①老师在讲台上压一下香水瓶的喷嘴,当你闻到香水味时,请马上举手示意。
②两只分别装有空气和二氧化氮气体的玻璃瓶瓶口相对,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去玻璃板,使两个瓶口相互贴紧,将会看到__________________。 左侧的玻璃瓶也变红 第1节 物质的构成③两只烧杯中分别装入热水和冷水,用注射器慢慢地将红墨水注入两杯水的底部。一段时间后,将会看到什么现象?两杯水中发生的现象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红墨水在水中慢慢地扩散开来,并且在热水中扩散得更快第1节 物质的构成(2)扩散现象
扩散是指由于分子的运动而使不同种类的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分子空隙中的现象。气体、液体和固体之间都能发生扩散。扩散现象表明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热运动
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跟________有关,所以,我们把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叫作热运动。
4.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温度互动探究探究点一 物质的构成第1节 物质的构成[情景展示]第1节 物质的构成[问题探究]用放大镜分别观察方形蔗糖、蔗糖粉末和糖水,你能看到什么?你知道蔗糖的构成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交流]第1节 物质的构成[归纳提升]物质的构成有多种情况,有些物质是由原子或离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极其微小的粒子。 [课堂速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点二 分子的特点 第1节 物质的构成[情景展示]第1节 物质的构成[问题探究]结合图片内容,你知道分子具有哪些特点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交流]第1节 物质的构成[归纳提升]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分子之间不但存在引力,同时也存在斥力;正是分子之间的斥力,使物质内部的分子很难靠得很近。第1节 物质的构成[课堂速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节 物质的构成分子构成物质分子之间有力的作用扩散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证明分子间有空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