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物质的密度 课件(4课时 PPT版 学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4.3 物质的密度 课件(4课时 PPT版 学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8-14 21:05:24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第1课时 密度第4章 物质的特性 1.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B.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C.密度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 D.密度与物体的温度无关知识要点分类练知识点 1 密度的概述第3节 物质的密度B[解析]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对于确定的某种物质,它的密度不随质量、体积的改变而改变;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一定质量的物质,体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密度也相应改变。2.一瓶矿泉水喝去半瓶,则剩下的半瓶矿泉水(  )
A.质量减半,密度减半
B.质量减半,密度不变
C.体积减半,密度也减半
D.质量、体积、密度均减半第3节 物质的密度B3.小星发现铜制的钥匙比铝制的重,于是他认为“铜比铝重”。小星所说的“铜比铝重”其实是指(  )
A.铜的体积比铝大 B.铜的密度比铝大
C.铜的硬度比铝大 D.铜的质量比铝大第3节 物质的密度B4.入春以来气候干燥,龙东地区多处发生火灾。如若被困火灾现场,建筑物内受困人员应捂鼻、弯腰迅速撤离火场,这是因为燃烧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与空气相比(  )
A.质量较大,大量聚集在房间下方
B.密度较大,大量聚集在房间下方
C.质量较小,大量聚集在房间上方
D.密度较小,大量聚集在房间上方第3节 物质的密度D5.质量为500 g的水全部凝固成冰,在这一过程中(  )
A.质量、体积、密度都变小
B.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C.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D.质量、体积、密度都变大第3节 物质的密度C知识点 2 密度的计算第3节 物质的密度D第3节 物质的密度7.图中,能正确反映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是(  )B第3节 物质的密度8.如图所示,甲、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将质量相等的盐水和水分别装在这两个容器中,已知ρ盐水>ρ水,则甲容器装的是(  )
A.水 B.盐水
C.无法判断 D.都有可能B第3节 物质的密度9.小洪和小琴分别用天平和量筒测出了两种物质的多组质量和体积,测得的结果描绘成如图所示V-m关系图像。下列关于它们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ρ甲 >ρ乙 B.ρ甲 =ρ乙
C.ρ甲 <ρ乙 D.无法判断C规律方法综合练第3节 物质的密度10.水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能源,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住,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冰的密度比水的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头裂开后密度减小 B.石头裂开后密度增大
C.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变大,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D.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D第3节 物质的密度[解析] 石头裂开后,物质的种类不变,所以密度不变;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但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水结冰后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第3节 物质的密度11.在测定某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馨将多次测得的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与相对应的液体体积(V)绘制成关系图(如图所示)。则该液体的密度为(  )
A.2.50 g/cm3 B.1.33 g/cm3
C.0.40 g/cm3 D.0.75 g/cm3D第3节 物质的密度12.同学们估测教室空气的质量,所得下列结果中最为合理的是(空气密度约为1.29 kg·m-3)(  )
A.2.5 kg B.25 kg
C.250 kg D.2500 kgC[解析] 教室的长、宽、高大约分别为a=10 m,b=6 m,h=3.5 m,所以教室的容积为V=abh=10 m×6 m×3.5 m=210 m3,教室内空气的质量约为m=ρV=1.29 kg/m3×210 m3=270.9 kg。分析四个选项,只有C项最为合理。第3节 物质的密度13. 某钢瓶内的氧气密度为6 kg/m3,一次气焊用去其中的,则瓶内氧气的密度为(  )
A.2 kg/m3 B.4 kg/m3
C.6 kg/m3 D.无法确定B第3节 物质的密度14.两个由不同材料制成的质量相同的实心物体,其体积之比为V1∶V2=3∶2,则其密度之比ρ1∶ρ2是(  )
A.3∶2 B.5∶2 C.2∶3 D.2∶5C第3节 物质的密度15.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像,请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甲物质的密度ρ甲=________g/cm3。
(2)甲物质的密度是乙物质密度的______倍。
(3)当体积为2 cm3时,m甲=________g,m乙=______g。
(4)当质量都为54 g时,甲、乙两种物质的体积分别为V甲=______cm3,V乙=______cm3。60
2.735.41.820第3节 物质的密度16.在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小明找来大小不同的铝块进行实验。
(1)图B4-3-6中甲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
使用托盘天平的情景,他的操作错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正错误后,小明正确操作,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铝块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铝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为________g/cm3。2.7
直接用手取放砝码(或没有用镊子取放砝码)第3节 物质的密度17.在实验条件受限制的情况下,创造性地设计实验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小柯测量食盐水的密度,能找到的器材
有两个相同的透明杯子、清水(ρ水=1 g/cm3)、食盐水、记号笔和托盘天平。因为没有量筒,液体体积无法直接测量,小柯想到借助于V食盐水=V水的方法,用天平测得m1=52.0 g、m2=132.0 g、m3=141.6 g,利用三个数据完成了食盐水密度的测量。他的测量过程与方法如图所示。结合实验图解,ρ食盐水=________g/cm3。1.12拓展培优第3节 物质的密度C第3节 物质的密度2.小聪和小明为了探究“温度和物质状态对同种物质密度的影响”,在一定的环境下将1 g的冰加热,分别记录其温度和体积的数据,利用描点法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的密度是不会随状态而发生改变的
B.在0 ℃时,冰块的密度比水大
C.当0 ℃时,在冰变成水的过程中质量变大
D.当水温从0 ℃上升到4 ℃的过程中,水的密度逐渐增大D第3节 物质的密度[解析]课件29张PPT。第2课时 密度的简单应用第4章 物质的特性 1.一瓶啤酒放在冰箱冷冻室内,里面的啤酒结成冰后把瓶子胀破了,这是因为(  )
A.啤酒冻结后,质量不变,体积变大了
B.啤酒冻结后,质量变大,体积也变大了
C.啤酒冻结后,质量、体积均不变
D.啤酒冻结后,质量变小,体积也变小了知识要点分类练第3节 物质的密度A[解析] 啤酒凝固成冰后,质量不变,密度变小,所以体积变大。
2.人体的密度和水的密度差不多,请估算一个中学生的体积
最接近(  )
A. 50 m3 B.50 dm3
C.50 cm3 D.50 mm3第3节 物质的密度B3.一质量为0.25 kg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 kg,若盛满某液体时称得质量是1.75 kg,那么这种液体的密度是(  )
A.1.0×103 kg/m3
B.1.16×103 kg/m3
C.1.2×103 kg/m3
D.1.75×103 kg/m3第3节 物质的密度C4.用质量相同的铝和铜制成体积相等的球 (ρ铝=2.7×103 kg/m3, ρ铜=8.9×103 kg/m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铜球是实心的,铝球一定是空心的
B.铝球和铜球都是实心的
C.铜球不可能是实心的
D.铝球是实心的,铜球可能是实心的
第3节 物质的密度C5.工厂生产的酒精(ρ酒精=0.8 g/cm3)含水量(按质量计算)不得超过10%,质检员抽出甲、乙、丙、丁四瓶样本,查得它们的密度依次为0.81 g/cm3、0.815 g/cm3、0.82 g/cm3、0.83 g/cm3,其中合格产品是(不考虑酒精和水混合前后的体积变化)(  )
A.只有甲 B.甲、乙、丙
C.甲、乙 D.甲、乙、丙、丁第3节 物质的密度C6.有一捆粗细均匀的铜线,其横截面积是2.5 mm2,质量为89 kg,已知铜的密度为8.9×103 kg/m3。则这捆铜线的长度为(  )
A.4 m B.40 m
C.400 m D.4000 m第3节 物质的密度D第3节 物质的密度7.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像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  )
A.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
B.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
C.甲、乙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4∶1
D.甲、乙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1∶4C[解析] 图像的横轴表示体积,纵轴表示质量,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小;由图可知,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大;由图可知,当m甲=20 kg时,V甲=4 m3;当m乙=10 kg时,V乙=8 m3,则甲、乙的密度分别为ρ甲===5 kg/m3;ρ乙===1.25 kg/m3,所以,甲、乙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5 kg/m3)∶(1.25 kg/m3)=4∶1。第3节 物质的密度第3节 物质的密度8.有四个容量均为200 mL的瓶子,分别装满酱油、纯水、植物油和酒精,那么装的质量最多的是(ρ酱油>ρ纯水>ρ植物油>ρ酒精)(  )
A.纯水 B.酱油
C.酒精 D.植物油
B[解析] 由ρ=得:m=ρV,又因为分别装满,体积都等于瓶子的容积,故V相同,所以密度大的质量大,可知酱油的质量最多第3节 物质的密度9.甲、乙两种液体的体积之比为1∶3,质量之比为2∶1,则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之比是________。如果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之比是5∶4,质量之比为3∶1,则甲、乙的体积之比是________。 12∶56∶110.长度相同、材料也相同的甲、乙两个实心圆柱体,甲的直径是乙的直径的两倍,则甲的密度是乙的密度的________倍,甲的质量是乙的质量的________倍。14第3节 物质的密度11. 有A、B、C三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 g、400 g、60 g,体积分别为16 cm3、50 cm3、12 cm3。在A、B、C三个金属球中,若只有一个是空心的,那么________球是空心的,这种材料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
12.装在烧杯中的水被倒出一部分后,烧杯中剩余水的密度____________;密封在容器中一定质量的气体被抽出一部分后,容器中剩余气体的密度____________。(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C 8 g/cm3不变变小第3节 物质的密度13.如图所示,一个瓶子里有不多的水,乌鸦喝不到水,聪明的乌鸦就衔了很多的小石块填到瓶子里,水面上升了,乌鸦喝到了水。若瓶子的容积为450 mL,内有0.2 kg的水,乌鸦投入其中的石块的体积是____________,石块的质量是________。(石块的密度为2.6×103 kg/m3)
250 cm30.65 kg第3节 物质的密度14.已知砖的密度为1.5×103 kg/m3,用长25 cm、宽12 cm、厚6 cm的砖块砌房子的墙,若房子内外墙的总面积为720 m2,墙的厚度为25 cm,则(其他泥浆体积不计)修建此房约需砖________块;如果汽车一次能装4 t,则最少______次才能将这些砖拉完。
 345×104第3节 物质的密度15.某同学分别测量了三块橡皮泥的质量和体积,并根据测量数据画出如图所示的图像,橡皮泥的密度是________g/cm3。若另一块同种橡皮泥的体积为20 cm3,其质量是________g。
 240[解析] 本题运用数形结合法,物体的质量跟体积成正比,可取图像中任一点数据,计算出橡皮泥的密度为ρ=2 g/cm3。另一块同种橡皮泥的体积为20 cm3,其质量为m′=ρV′=2 g/cm3×20 cm3=40 g。第3节 物质的密度第3节 物质的密度16.小可为测量如图所示的酸奶的密度,先借助天平测量了一些数据并记录在下表中,则酸奶的密度为________kg/m3,然后观察了盒上标注的净含量,计算出酸奶的体积为________mL。规律方法综合练2001.15×103 第3节 物质的密度[解析] 由步骤①②可得,喝掉酸奶的质量:m=m1-m2=238.7 g-151.3 g=87.4 g;由步骤②③可得,所加水的质量:m水=m3-m2=227.3 g-151.3 g=76 g,由ρ=可得,喝掉酸奶的体积:V=V水===76 cm3,酸奶的密度:ρ===1.15 g/cm3=1.15×103 kg/m3;由盒上标注的净含量可知,盒中酸奶的总质量m总=230 g,则酸奶的总体积:V总===200 cm3=200 mL。
第3节 物质的密度17.如图中甲、乙所示分别表示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和物质的密度跟体积的关系。由图甲可知,120 g D物质的体积是__________,图乙中阴影部分S的面积表示物体的________,其值为___________。12 g200 cm3 质量 [解析]第3节 物质的密度第3节 物质的密度18. 国家标准规定以A0、A1、A2、B1、B2等标记来表示纸张幅面规格,以“克重”来表示纸张每平方米的质量。刘刚家新买回一包打印纸,包上标注着“A4 70 g 500 sheet 210×297 mm”,意思是该包纸是500张规格为70 g、210 mm×297 mm的A4通用纸。刘刚想知道这种纸的厚度和密度,只需用刻度尺测出这包纸的厚度。如果刘刚测得这包纸的厚度为5 cm,那么一张这种纸的厚度是________mm,密度是____________kg/m3。 0.7×1030.1[解析]第3节 物质的密度第3节 物质的密度19.如图所示,一个容积V0=500 cm3、质量m0=0.5 kg的瓶子里装有水,乌鸦为了喝到瓶子里的水,就衔了很多的小石块填到瓶子里,让水面上升到瓶口。若瓶内有质量m1=0.2 kg的水,求:(水的密度ρ水=1.0×103 kg/m3,石块密度ρ石块=2.6×103 kg/m3)
(1)瓶中水的体积V1。
(2)乌鸦投入瓶子中的石块的体积V2。
(3)乌鸦投入石块后,瓶子、石块和水的总质量m。第3节 物质的密度第3节 物质的密度20.王慧同学利用所学知识,测量一件用合金制成的实心构件中铝所占比例。她首先用天平测出构件质量为374 g,用量杯测出构件的体积是100 cm3。已知合金由铝与钢两种材料合成,且铝的密度为2.7×103 kg/m3,钢的密度为7.9×103 kg/m3。如果构件的体积等于原来两种金属体积之和。求:
(1)这种合金的平均密度。
(2)这种合金中铝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第3节 物质的密度某同学想测积雪的密度,他根据雪在外力挤压下可形成冰(密度为ρ冰并已知)的原理,用脚向下用力踩在雪上,使积雪压成了冰并形成一个下凹的脚印。接着他测出积雪的厚度为L,脚印深度为h,一只脚的脚印面积为S,则积雪的密度为________。(要求用所给的字母表示)拓展培优第3节 物质的密度第3节 物质的密度[解析]课件31张PPT。1.鸡尾酒是由几种不同的酒调配而成的,经过调配后,不同颜色的酒界面分明。这是由于不同颜色的酒具有不同的(  )
A.重力 B.质量
C.体积 D.密度一、选择题D2.酒精的密度是0.8×103 kg/m3,其表示的意义是(  )
A.每立方米0.8×103 kg
B.0.8×103千克除以每立方米
C.0.8×103千克每立方米
D.每立方米酒精的质量为0.8×103 kgD3.2017·湘潭 目前世界上最轻的一类物质“碳海绵”比同体积的普通海绵轻得多,“轻”说明“碳海绵”(  )
A.密度小 B.体积小
C.硬度小 D.弹性小A[解析] “碳海绵”比同体积的普通海绵轻得多。由m=ρV可以知道,“碳海绵”这种材料的密度较小。C5.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密度大的物体其质量不一定大
B.密度小的物体其体积不一定大
C.质量大的物体其密度一定大
D.质量相等的物体,其密度不一定相等C6.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质量的大小与地理位置无关
B.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大的密度小
C.冰熔化成水,密度变小
D.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A[解析]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作质量,一个物体的质量大小决定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质量大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都无关;同种物质密度一定,它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冰熔化为水,状态变了,但质量是不变的,根据水的反常膨胀,体积变小,根据ρ=,在质量一定时,体积变小,密度变大;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仅与物质的种类和所处的状态有关,不随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7.在生产与生活中,下列情况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的是(  )
A.用塑料作炒锅的手柄
B.用塑料泡沫作表演场景中倒塌的“墙壁”
C.用水给发动机冷却
D.用铜丝作导线[解析]塑料泡沫密度较小,与同体积的其他材料相比,质量较小,因此,在表演场景中制作成倒塌的“墙壁”,可保护演员的安全。BC[解析]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密度是定值,实际上当质量(或体积)增大几倍时,其体积(或质量)也增大几倍,而比值,即单位体积的质量不改变,但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它与质量和体积无关。9.对于几块形状和体积各不相同的实心铜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大的铜块密度大
B.体积小的铜块密度小
C.几块铜块的密度都相同
D.需要知道铜块的质量和体积才能判断C[解析]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随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仅与物质的种类和所处的状态有关。同种物质,其密度相同,与物体的形状、体积和质量都无关。B11.2017·东营 阅读下表信息判断下面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CA.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
B.体积相同的植物油和酒精,酒精的质量大
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
D.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解析]水银是液体,但它的密度比钢和铁的密度都大;体积相同的植物油和酒精,植物油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根据公式m=ρV可知植物油的质量大;水和冰属于同一种物质,但密度不同;冰和植物油不是同一种物质,但密度相等。A二、填空题密度弹性14.水的密度是1.0×103 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一铁丝钳断后,剩余部分的密度_________;在探究真空是否传声的实验中,瓶中的气体抽出一半后,剩余气体的密度________;液态蜡凝固后,中间会凹陷下去。则蜡由液态变为固态时,它的体积将______,密度______。(后四空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 m3的水的质量是1.0×103 kg不变变小变小变大15.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利用水和酒精进行实验探究,测得数据如下表:(2)通过对数据或图像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________的;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________的。(均填“相同”或“不相同”)
(3)科学上通常用________(填科学量名称)来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
(4)体积为50 cm3的水的质量是________g。相同不相同密度501[解析]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反映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由图像可知水、酒精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是通过坐标原点的斜直线,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利用水的图像,横坐标上V=50 cm3对应的纵坐标m=50 g。探究创新某同学在“探究物体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
(1)他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观察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37-K-6甲所示,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平横梁调平衡后,在称物体的质量时,他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后,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乙所示,这时他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左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移动游码,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①铁和铝两种不同物质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铁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同一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都是恒定的不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相同7.9 g/cm3③回忆我们在做这个实验时,为什么要选取多种物质,且对每种物质都要收集多组数据?若对每种物质仅收集一组数据是否可以?为什么?[答案]使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性;不可以,只收集一组数据找不出质量与体积的关系。课件14张PPT。第1课时 密度第4章 物质的特性第1课时 密度考纲要求:
1.概述物质密度的含义。
2.概述密度所反映的物质属性。第1课时 密度重要提示:
1.水的密度为1×103 kg/m3,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 m3水的质量为1000 kg。
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密度一般不变,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一定状态下,同种物质的密度不随物质的质量、体积的改变而改变,即物质的密度和物质的质量、体积均无关。第1课时 密度新知 密度的含义1.实验
(1)把体积相同的铝块和铁块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盘上,可以测得:铁块的质量比铝块________。
(2)把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铜块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盘上,可以测得:铜块的质量比铁块________。 大大第1课时 密度2.概念:单位________的某种物质的________,叫作这种物质的密度。
3.密度的公式:ρ=_____________。
4.单位
千克/米3(符号为kg/m3)或克/厘米3(符号为g/cm3)。
两者的换算关系:1 g/cm3=__________kg/m3。 体积质量1.0×103互动探究探究点一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第1课时 密度[情景展示]第1课时 密度[问题探究]结合图片可知,铁块和铝块的体积虽然相同,但将其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两盘时,却出现图中的现象。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交流]第1课时 密度[归纳提升]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并不相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作这种物质的密度。[课堂速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点二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第1课时 密度[情景展示]常见物质的密度(单位:kg/m3)
(除专门标注外,在0 ℃、标准大气压下)第1课时 密度第1课时 密度[问题探究]观察上表,你知道密度的物理意义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交流]第1课时 密度[归纳提升]各种物质都有其各自的密度。因此,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表示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课堂速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课时 密度物质的密度1.概念: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3.单位:千克/米3(符号为kg/m3) 克/厘米3(符号为g/cm3)课件35张PPT。1.一定量的冰熔化成水,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密度不变,体积变大
B.密度变小,体积增大
C.密度变大,体积变小
D.密度不变,体积变小一、选择题C2.2017·株洲 2017年5月18日, 我国全球首次海域试采可燃冰( 固态天然气水合物 ) 在南海取得成功 ,已知 1 m3 的可燃冰的质量约 0.9 t, 则可燃冰的密度最接近于下列哪种物质(  )
A.水 B.空气
C.铁 D.铅A3.甲、乙、丙三个实心铁球,甲球质量是乙球质量的2倍,乙球体积是丙球体积的3倍, 比较三个球的密度则(  )
A.甲球的密度大
B.乙球的密度大
C.丙球的密度大
D.三个球的密度一样大DDB6.已知铜、铁、铝的密度分别是8.9×103 kg/m3、7.9×103 kg/m3和 2.7×103 kg/m3。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都装满了水,把质量相等的铁块、铝块和铜块分别放入三个杯子中,都完全浸没,则溢出水的质量最大的是(  )
A.装铁块的杯子 B.装铝块的杯子
C.装铜块的杯子 D.无法确定B7.只有量筒,要取24 g酒精(酒精的密度为0.8×103 kg/m3),下列正确的是(  )
A.在量筒中量出体积21 mL的酒精
B. 单用量筒是做不到的,必须有天平
C.在量筒中量出体积7 mL的酒精
D.在量筒中量出体积30 mL的酒精DB9.用相同质量的铝和铜制成体积相等的球(已知ρ铝=2.7×103 kg/m3,ρ铜=8.9×103 kg/m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铜球不可能是实心的
B.铝球一定是实心的,铜球可能是实心的
C.铜球和铝球一定都是空心的
D.铝球和铜球一定都是实心的A[解析]由于V铜球=V铝球,ρ铜>ρ铝,若两球均是实心的,则m铜球=ρ铜V铜球,m铝球=ρ铝V铝球,即m铜球>m铝球,与题意(两球质量相同)不符。可以推测:两球不可能都是实心,至少有一球是空心,即铜球肯定空心,铝球有可能空心。10.小花同学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时,记录实验的数据如下表。这种液体的密度和空量杯的质量分别是(  )
A.3.0×103 kg/m3 10 g
B.1.7×103 kg/m3 10 g
C.1.4×103 kg/m3 20 g
D.1.0×103 kg/m3 20 gD[解析]由表格数据可知,当液体体积V1=10 cm3时,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总1=30 g;当液体体积V2=30 cm3时,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总2=50 g;
设量杯的质量为m杯,液体的密度为ρ,则:
m总1=m1+m杯, 30 g=ρV1+m杯,……①
m总2=m2+m杯, 50 g=ρV2+m杯,……②
②-①得:ρV2-ρV1=50 g-30 g=20 g,
ρ(V2-V1)=20 g,ρ(30 cm3-10 cm3)=20 g,
解得ρ=1 g/cm3=1.0×103 kg/m3 ,代入①得: 30 g=1 g/cm3×10 cm3+m杯,解得:m杯=20 g。11.2017·连云港 有四个容量均为200 mL的瓶子,分别装满酱油、纯水、植物油和酒精,那么装的质量最多的是(ρ酱油>ρ纯水>ρ植物油>ρ酒精)(  )
A.纯水 B.酱油
C.酒精 D.植物油B[解析]由公式m=ρV可知,体积一样,密度越大,质量越大,酱油密度最大,因而质量最大。D二、填空题13.2017·哈尔滨一个杯子里装有200 mL牛奶,其中牛奶的质量是210 g,那么牛奶的密度是 ________g/cm3;小聪喝了半杯,剩余牛奶的密度 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05不变甲215.一个瓶子里有不多的水,乌鸦喝不到水,聪明的乌鸦就衔了很多的小石块填到瓶子里,水面上升了,乌鸦喝到了水。若瓶子的容积为450 mL,内有0.2 kg的水,乌鸦投入其中的石块的体积是________,石块的质量是________。(石块密度为2.6×103 kg/m3)250 cm30.65 kg16.一个装满调和油的瓶子标有“4 kg/5 dm3”字样,由此可知这种油的密度约为__________kg/m3。当油用完后,若用此空瓶装水,则最多可装__________kg的水。0.8×103517.2017·南充 容积为250 mL的容器,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300 g,则容器质量为________g;若装满另一种液体后的总质量为250 g,则这种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g/cm3。500.818.2016年5月,科学家又发现了9颗位于宜居带(适合生命存在的区域)的行星。若宜居带中某颗行星的质量约为地球的6倍,体积为地球的8倍,则它的密度与地球的密度之比为________(行星与地球均看作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3∶419.一枚戒指的质量为8.8 g,体积为0.55 cm3,你能鉴别一下这枚戒指是不是纯金的吗?(已知纯金的密度为19.3×103 kg/m3)三、解答题探究创新2017·武汉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根据下表中一些气体密度估算你所在教室里空气的质量,合理的是(  )一些气体的密度(0 ℃,标准大气压)A.20 kg B.200 kg
C.1000 kg D.2.0×105 kg B课件13张PPT。第2课时 密度的计算与应用第4章 物质的特性第2课时 密度的计算与应用第2课时 密度的计算与应用新知 有关密度的计算1.密度公式:ρ=__________。
变形公式:m=__________,V=__________。
2.水结成冰后,质量________,密度________,体积________。 ρV 变大不变变小互动探究探究点 密度有关的计算 第2课时 密度的计算与应用[情景展示1]第2课时 密度的计算与应用[问题探究]铅球是用铅做的吗?体育课上用的铅球,质量是4000 g,体积约为570 cm3,这种铅球是纯铅做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交流]第2课时 密度的计算与应用[归纳提升]第2课时 密度的计算与应用[课堂速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2课时 密度的计算与应用[情景展示2]第2课时 密度的计算与应用[问题探究] 当温度改变物质状态改变时,物质的质量、体积、密度会改变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交流]第2课时 密度的计算与应用[归纳提升]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密度变小,体积变大。
生活中的物质大多数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当物质发生热胀冷缩时,密度也改变。但也有物质是 “热缩冷胀,水在0到4 ℃间就属于这种情况,因此在4 ℃时水的密度最大。 第2课时 密度的计算与应用[课堂速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2课时 密度的计算与应用密度有关的计算课件38张PPT。1.实验室中测量盐水的密度,可选用下列仪器中的(  )
A.天平、量筒 B.天平、刻度尺
C.天平、烧杯 D.天平、烧杯、量筒一、选择题D2.以下各组器材中,不能测出长方体金属块密度的是(  )
A.天平和砝码、量筒、水、细线
B.刻度尺、天平和砝码
C.刻度尺、水、细线、烧杯
D.天平和砝码、细线、水、溢水杯、烧杯C3.实验室有下列四种规格的量筒。要一次较准确地量出100 g密度为0.8×103 kg/m3的酒精,你选择的量筒规格是(  )
A.量程0~500 mL,最小刻度10 mL
B.量程0~250 mL,最小刻度5 mL
C.量程0~100 mL,最小刻度2 mL
D.量程0~50 mL,最小刻度1 mLBA5.测定石块的密度需要进行如下的实验操作:①将石块用细线系好后放入量筒,慢慢没入水中并记下总的体积;②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③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④将石块放在天平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⑤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为保证测量的准确性,正确的操作顺序应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③②④⑤①
C.⑤①③②④ D.③②⑤①④B6.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密度比水小的塑料块的密度,采用下列步骤,其中多余的步骤是(  )
A.用天平测量出塑料块的质量
B.取一小块铁块,用天平测出它的质量
C.将铁块浸入盛有水的量筒中,记下水面的高度
D.把铁块和塑料块系在一起再放入,记下液面的高度差B7.醋是我国一种传统的调味品,全国很多地方都出产醋,各地出产醋的密度有什么不同呢?为测量醋的密度,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
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醋,测出醋的体积
③用天平测出量筒和醋的总质量下面是对上述实验步骤所持的观点,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
A.所测出醋的体积一定不准确,不可取
B.能测出醋的密度且步骤合理
C.测出醋的密度值偏大,不可取
D.易使量筒从天平上倾斜而摔碎,不宜提倡DCBB二、填空题78.47.84×103>22.81.14等于13.下面是小明同学“测量食用油的密度”的实验报告,请将空缺处补充完整。
实验:测量食用油的密度
实验目的: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食用油的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配砝码)、量筒、烧杯、食用油。
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三、实验探究题实验数据记录:实验评估:按照小明的实验方案测出的食用油的密度值比真实值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43.0300.9×103偏大右(2)用调节好的天平称金属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为________g。
(3)用量筒测金属块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为________ cm3。
(4)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____ kg/m3。
(5)若实验中所用的线较粗,则测量结果与实际相比会偏________(填“大”或“小”)。78.4107.84×103小水平游码(2)向空量筒中倒入30.0 mL的食用油,再将烧杯放在天平左盘中,当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平衡。量筒中食用油的质量为________g,计算得出食用油的密度为________ kg/m3 。
(3)在(1)中测量质量前,小刚没有调节天平平衡,这使测得的烧杯和食用油总质量________,测得的食用油密度________。(均填“偏大”“不变”或“偏小”)27.00.9×103偏小不变(1)用托盘天平已测得矿石的质量是175 g,则矿石的密度是____________kg/m3。
(2)从图A到图B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在使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按规范的操作来称量矿石的质量时,通过增、减砝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右边一点,这时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103偏小取下最小的砝码,向右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探究创新1.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学校的供水系统和水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一)测自来水的密度
(1)某同学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侧的零刻度线,然后调节____________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平衡螺母6058.2(3)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出自来水的密度为 ________kg/m3。
(4)在向量筒倒入自来水时,如果不慎有水溅出,则测出的自来水密度会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二)测量水龙头打开后的流量
流量(Q)是单位时间内通过某横截面的体积。如图丙所示,水从B端流到A端所用时间为t,水流速度为v,管内横截面积为S。根据流量的定义,Q =________(要求在“S”“v”“t”中选择所需字母组成表达式)。1.01×103偏大Sv2.小红想测量一小金属块的密度,她在实验室里找到了一架天平,但没有砝码。除此之外还有如下器材:两个质量相近的烧杯、量筒、细线、滴管和足量的水(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请利用上述器材帮她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比较精确地测量金属块的密度。
要求:
(1)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及所需测量的物理量。
(2)写出金属块密度的数学表达式(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课件15张PPT。第3课时
实验:测量石块和盐水的密度第4章 物质的特性第3课时 实验:测量石块和盐水的密度考纲要求:
使用天平、量筒、刻度尺等常用工具测定固体或液体的密度。重要提示:
1.不规则固体:测量体积时,应先测量水的体积再测量固体和水的总体积。不能先测量固体和水的总体积,再取出固体,测量水的体积。
2.液体:不能将烧杯内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或者将量筒内的液体全部倒入烧杯中。第3课时 实验:测量石块和盐水的密度新知一 测量物体密度的原理测量物体密度的原理:______________。第3课时 实验:测量石块和盐水的密度新知二 测量物体密度的步骤第3课时 实验:测量石块和盐水的密度互动探究探究点 测量石块和盐水的密度第3课时 实验:测量石块和盐水的密度[情景展示1]测量石块的密度 第3课时 实验:测量石块和盐水的密度[问题探究]如何测量小石块的密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交流]第3课时 实验:测量石块和盐水的密度[归纳提升]1.调节天平平衡。
2.测量小石块的质量。
3.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
4.把小石块放入水中,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
5.计算小石块的密度,整理仪器。第3课时 实验:测量石块和盐水的密度[课堂速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3课时 实验:测量石块和盐水的密度[情景展示2]测量盐水的密度第3课时 实验:测量石块和盐水的密度[问题探究]如何测量盐水的密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交流]第3课时 实验:测量石块和盐水的密度[归纳提升]1.在量筒里倒入适量的盐水。
2.测量空烧杯的质量。
3.把量筒里的盐水倒入烧杯中,测量盐水与烧杯的总质量。
4.计算盐水的密度,整理仪器。第3课时 实验:测量石块和盐水的密度[课堂速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3课时 实验:测量石块和盐水的密度测量石块和盐水的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