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课件(PPT版 学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4.8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课件(PPT版 学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8-14 21:11:08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1.2017·南充 下列食品制作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大豆磨浆 B. 蛋糕切块
C. 焙制糕点 D.苹果榨汁一、选择题C[解析]小苏打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其主要作用是生成二氧化碳使得糕点变得松软,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大豆磨浆、蛋糕切块、苹果榨汁都只是改变了物质存在的状态,并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火上浇油 B.滴水成冰
C.玉石俱焚 D.百炼成钢B[解析]火上浇油、玉石俱焚、百炼成钢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滴水成冰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3.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
A.食物腐败、燃放烟花
B.酒精挥发、大米酿酒
C.钢铁生锈、雪糕熔化
D.电灯发光、霜打枝头B4.物质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①电灯通电发光 ②煤制成焦炭 ③塑料老化 ④干冰升华 ⑤石油分馏 ⑥海水制镁
⑦石块粉碎成石子 ⑧粮食酿酒
A.②③⑥⑧ B.②⑤⑥⑧
C.①③④⑧ D.①④⑥⑦A[解析] ②煤制成焦炭、③塑料老化、⑥海水制镁、⑧粮食酿酒的过程中都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化学变化;①电灯通电发光、④干冰升华、⑤石油分馏、⑦石块粉碎成石子的过程中都没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物理变化。5.2017·包头 下列各项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 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
B. 甲烷用作燃料
C.干冰用作制冷剂
D. 石墨用于制铅笔芯B[解析]甲烷用作燃料利用了甲烷的可燃性,通过发生化学反应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利用了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属于物理性质;干冰用作制冷剂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石墨用于制作铅笔芯利用了石墨质软、呈灰黑色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6.厨房里有多种调味品,以下描述表示其化学性质的有(  )
①蔗糖能溶于水 ②料酒具有挥发性 ③食盐有咸味 ④醋酸具有酸性 ⑤干桂花有淡淡的香味
A.② B.②④
C.④ D.④⑤C7.在探索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活动中,美国科学家米勒(S·Millte)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他把甲烷、氨气、氢气和水蒸气混合成一种和原始大气基本一致的气体,放入真空的玻璃仪器中进行模拟实验。一个星期后,他惊奇地发现仪器中果然有数种氨基酸生成。你从米勒的实验中能得出的结论是(  )
A.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B.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C.无法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D.一定没有发生物理变化A8.2016年7月,我国某公司宣布推出首款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产品——“烯王”。该产品的落地打开了石墨烯在消费电子锂电池、动力锂电池以及储能领域锂电池的应用空间。下列选项中属于石墨烯化学性质的是(  )
A.导热能力强 B.导电速度快
C.硬度大 D.燃烧要求高D二、填空题9.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够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酒精易燃烧,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一边汽化,一边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根据上述文字叙述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够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酒精易燃烧酒精在灯芯上汽化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10.下列家庭常用品中,可根据哪些物理性质来区别?
(1)盐和糖:________________。
(2)铜制品和铁制品:___________。
(3)酒和醋:_______________。
(4)瓷勺和塑料勺:____________。味道颜色气味硬度探究创新1.有两瓶无色液体,分别是水和酒精,请你根据它们不同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写出区分水和酒精的两种方法。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闻气味,有特殊气味的是酒精点燃,能燃烧的是酒精2.2017·常州 石墨烯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石墨烯碎片,需要全部回收,否则,飘散的石墨烯碎片进入电器,会导致短路;被吸入人体呼吸道,会切开细胞,可见石墨烯的物理属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导电性好硬度大[解析]石墨烯进入电器会导致短路,说明石墨烯能导电;石墨烯进入呼吸道能够切开细胞,说明石墨烯硬度大。课件16张PPT。第8节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第4章 物质的特性第8节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考纲要求:
1.描述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区别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识别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举例说明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力等)能影响物质的性质。第8节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重要提示: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①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②联系: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但物理变化中不一定伴随着化学变化。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第8节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新知一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1.定义:物质在发生变化后有新的物质产生,这种变化叫作________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叫作________变化。
2.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就是变化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系:化学变化过程中________伴随着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________有化学变化。 化学物理有没有产生新的物质不一定一定第8节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4.实验
(1)用一根磁铁分别去吸铁粉和铁锈,铁粉________(填“能”或“不能”,下同)被吸起,铁锈________被吸起。
(2)用滴管将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黄色的氯化铁溶液中,将会出现什么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不能会出现红褐色沉淀第8节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新知二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1.定义:(1)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作________性质,如物质的颜色、气味、状态、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2)只能在物质的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作________性质,如物质的可燃性、酸碱性、稳定性、腐蚀性等。
2.区别: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根本区别在于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____________才能表现出来。 化学变化物理化学互动探究探究点一 物质的变化 第8节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情景展示]第8节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问题探究]分析上述两幅图中的变化有何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交流]第8节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归纳提升]灯泡通电后,灯丝发生了变亮的变化,变化过程中无新的物质产生,这种变化叫作物理变化。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和黄色的氯化铁溶液混合后,会发生反应生出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沉淀。物质在发生变化后有新的物质产生,这种变化叫作化学变化。第8节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课堂速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点二 物质的变化 第8节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情景展示]第8节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问题探究]请大家说说:你会如何描述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交流]第8节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归纳提升]1.铁的物理性质:
(1)纯铁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
(2)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导热性能;
(3)密度为7.86 g/cm3;
(4)熔点为1535 ℃,沸点为2750 ℃。
2.铁的化学性质:铁会生锈。第8节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课堂速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8节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判断依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爆炸、变色、产生气体等不一定是化学变化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判断依据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