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2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课件(51张ppt)+视频(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2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课件(51张ppt)+视频(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8-15 11:11:04

文档简介

课件51张PPT。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的十九大报告,为中国描绘了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导】【思】
1.从1949-1978及1978-现在,你认为GDP提高幅度何时更大?原因是?
2.你能说说你心中的小康社会是什么样吗?
3.何为城市化?
4.城市化进程加快存在哪些问题?该如何应对?
5.评价互联网影响【议】请同学们对导学案上的
内容进行小组讨论中国人均GDP变化表一、从数据看沧桑巨变 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目前,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的重要指标之一。1990年世界GDP排名第10位2001年世界GDP排名第6位,发展中国家第1位2006年世界GDP排名第4位,超过法国和英国2010年世界GDP排名第2位1 美国2 中国3 日本146578亿美元 58791亿美元 54612亿美元 【展】
1949-1978及1978-现在,GDP提高幅度何时更大?原因是?建国到现在、我国GDP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大幅度上升,国民经济增长大大缩小了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原因是:
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我国改革开放的进行
科技水平的提高
社会环境安定和相对安定的和平的国际环境新时期的建设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2002年,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力争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
2、2007年,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提出,增强发展协调性,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2017年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提出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城市化,是指人口、用地和经济、文化模式由农村转向城市型的过程和趋势,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一)你知道什么是城市化吗?(二)、城市化的进程改革开放前缓慢改革开放后加快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1、城市化的历程①改革开放以前:十分缓慢②改革开放以来:进程加快③进入21世纪以来:高速发展2、城市化的道路
城市区域化,形成城市群雏形①乡镇企业异军突起②农民进城务工经商3、城市化的倾向:(二)、城市化的进程初具规模的城市群城市群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为中小城市和小城市的发展提供依托4.城市化进程加快存在哪些问题?该如何应对?环境污染、人口压力增加、交通拥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现代化生态城市。改善人居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成为城市化战略的主要任务之一。三、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1、迅速发展的原因:⑴信息时代的到来⑵政府的大力支持(主要原因)⑶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2、迅速发展的表现:⑴1995年全面开展⑵应用领域越来越广⑶计算机数、上网用户数迅猛增涨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达7.72亿,手机网民达7.53亿。其中手机游戏用户达4.07亿,手机视频用户达5.49亿,手机音乐用户达5.12亿,手机文学用户规模为3.44亿,网络娱乐用户规模呈现持续高速增长的态势。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广泛普及,网络动漫、游戏、文学、音乐、视频等数字文化产业迅速发展。#建设数字中国#【习近平致信祝贺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开幕】
在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开幕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向峰会的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向出席会议的各界人士表示热烈的欢迎。
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习近平强调,党的十九大描绘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对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作出战略部署。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就是要适应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
3.影响
(1)积极
打破了常规的时空界限,使信息知识更迅速便利的传递和共享。
改变着中国人的生产、生活、学习、娱乐方式。
潜移默化的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与认识世界的方法。
(2)消极
不法分子传播影响青少年成长的不良信息。
利用网络进行犯罪。
使青少年沉迷于网络。
4.启示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四、时尚中国1、思想观念的变化竞争意识 市场意识
效率意识 开放观念
终生学习改革开放前,一半市民穿的是中山装,所用的布料大多是机器织的“咔叽布”。有的农村居民穿的还是用自家织的粗棉布做的衣服。2、生活水平的提高(1)着装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的发展,从衣食住行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着装也跟着进入了“时尚热”。如今人们对于服装的而需求越来越倾向于舒适、高档、优美以及个性化。(1)着装(2)饮食城乡居民水平和质量显著提高,向小康迈进 改革开放前,那个时期人们大都居住在自家搭住的里房屋中,胡同遍布大街小巷,砖瓦房、茅草屋,各式各样的简陋又带有浓厚封建气息的房屋……(3)居住条件的转变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人们对家居生活有了一定自己的看法,随着生活观念的改变,各式各样的房屋及其内部装修已陆续出现……(4)出行现代交通豪华A380客机、磁悬浮列车,中国交通工具的不断发展。3、流行语的变化:你能想到什么流行词汇或语言?粉丝
666
给力
点赞
比心
“志愿军”、“大鸣大放”、“大字报”
“大辩论”
“大跃进”、“大炼钢铁”
“串连”、“知青”、“右派”、 “样板戏”【评】
现代中国生活巨变的原因
(1)政治局势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社会秩序稳定,人民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和权利。
(2)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国民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直接推动了物质生活的进步。这是推动现代中国生活巨变的根本原因。
(3)国家政策的影响。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促使人们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4)受国际环境的影响。特别是方兴未艾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使中国社会受到很大冲击。
(5)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和教育的发展。20102知识框架1.1985年,国务院批准将原有的票证供应物资逐年减少,1993年粮票全部取消,结束了50年代以来近半个世纪的短缺时代。这一变化主要说明(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B.计划经济在我国终结
C.国家全面放开商品市场定价
D.物质生活不断丰富D2.下列漫画表现了中国社会经济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  )A.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B.“大跃进”运动的开展C.“文化大革命”的结束D.改革开放的成效D3.改革开放加速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1978年我国的城市数量为193个,1997年为668个,其中以中小城市的增长最为迅速。这主要是由于(  )
A.经济特区的设立
B.乡镇企业的崛起与发展C.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D.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B4.20世纪末,中国的传统服饰连同印花棉布、古典丝绸又在国际时装舞台上活跃起来,掀起了一股股各具特色的“中国风”。时装“中国风”的出现反映了(  )①归真返璞的文化现象 ②经济全球化的加强 ③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④服饰深受政治生活的影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A5.服装作为一种独特的物质文化载体,不仅折射出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而且反映出不同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从图1到图2的服饰变化本质上是(  )
A.社会政治观念的变化
B.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
C.思想意识形态的变化
D.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的变化B《少年中国说》梁启超 若我少年者,前程浩浩,后顾茫茫。中国如称霸宇内,主盟地球,则指挥顾盼之尊荣,惟我少年享之。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家庭消费四大件的变化20C80S千元级30年代的长安街街道长安街街道北京
上海广州深圳(1) 发展乡镇企业城市化的重要道路:(2) 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城市化的重要道路:2017年,中国农民工达2.8亿人小康:最早源出《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而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小康最早在西汉《礼记·礼运》中得到系统阐述,成为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
家庭生活比较宽裕,可以安然度日。全面小康: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新时期的建设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