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张PPT。“三研合一”,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芦淞区教研室 方红军2009年市中考复习专题研讨会复习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在不发达学校尤其如此)2、“知识”与“载体”割裂开来。①未能把基础知识复习与相关练习有机整合 ,②教师为讲题而讲题,不能有效引导学生回归教材1、课堂结构松散、模式单一。不能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层层深入,随意性大,大部分的课基本上是“讲讲练练、练练讲讲”3、学生的主体性受到严重压抑。不能以学为主,从学生的问题出发4、不善于整合和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如《株洲中考》5、研究中考的力度不大,不能有效地为教学服务“有的放矢”“学情、学法”“教学设计策略”“内容”(知识、要求、载体)一、研“学”是提高复习质量的前提㈠找准学生的问题有哪些缺陷?障碍?需求?知道学生在以课标基本要求来研究学生的知识技能结构等方面。
(他们有什么问题?他们需要什么?乃至他们需求我们老师如何去教?)知识板快电路?欧姆定律?电功率及应用?㈡找学生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如解综合题方面的问题)反馈㈢采取相应的策略1、紧扣问题,制订计划、方案。(学科-----单元-----课时)2、紧扣问题,通过研“考”来突出复习的重点(学科-----单元-----课时)3、紧扣问题、突出重点、通过研“教”来保证复习的实效(学科-----单元-----课时)策略二、研“考”是提高复习质量的关键把准考标要求、扣准复习重点(主干)、瞄准中考动态1、认真研读考标 2、做好命题研究 3、进行试题研究 三、研“教”是提高复习质量的保障复习课要切实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四多”“互动多”“反馈、评价多”师---生、生----生、组---组“获取的信息多”“解决的问题多”㈠优化整合内容,拟定合理的呈现方式以什么方式呈现?将“内容” 和“载体”很好地整合知识回顾(问题化、网络化)理解提升(问题化)拓展迁移(问题化)检测反馈(问题化)整合《株洲中考》的资源合理的含义:有利于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有利于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有利于突出复习重点、突破难点,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自我反馈、调整。 特别是第一轮复习尤其注意这一点《株洲中考》上的栏目有“玄机”?知识链接释疑解难能力提升经典回放学生评价与课堂的复习进程安排大体一致?“我的题目我作主”比较、分析、筛选借鉴、整合其它资料㈡注重以学为主,合理主设计课堂流程避免出现“讲讲练练”的单一模式激疑明标自主构建合作探究巩固小结检测评价㈢从洋思、杜郎口所悟:大循环(一节课)值得我们长期思考的问题1、关键在于 “要跳出中考来看中考”,如何将新课程理念有效地落实在每一节新授课中? (去年中考一道填空题为例)2、如何能有效做到“课前分层设计”,“课中分层教学”?3、如何能有效整合、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为教学服务?谢谢!考试的性质 考试的形式 考试的范围要求 (表一科学探究、表二内容与要求)66个考点试卷结构 难度(7︰1.5︰1.5)内容结构(14%︰42%︰44%) 25%基本题型 … … …作图题、实验与探究题… … …题型示例 你注意到题目内容的变化吗?、你仔细推敲过这些题吗? 考标解析: 内容的可读性强、素材的挖掘空间大复习教学建议: 实质上是提示一个复习(新课)教学的策略问题样卷:取材于去年中考题,但有变化,从中捕捉今年中考动态1、只是一种可能的研究 2、值得去研究 a大的基本方向、b提高学生能力储备、c提高专业素养、
d学校平时检测也要命制试题3、如何去研究(有等更深的研究)⑴揣摩样卷: 涉及到哪些知识,对各知识的考试的层次是什么,重点突出了什么主干知识,分数分布如何,⑵尝试命题(在做中学,在做中提高)⑶交流(集思广益、团队的力量)进行试题研究 (进行题例分析、提炼讲题策略)揣摩命者的意图是什么?考查到了哪些相关的知识?属于哪一个层次 难度如何?有几种解题方法? 与此相关的试题还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列出、比较)本试题还可以作怎样的变化? 变向?简化?拓展?组合?这样做不是为了猜题、押题,一则为了提高自身学科专业素养,二则为了优化教师讲解习题的策略 学生解此题时最大的障碍可能在哪?引导的着力点在哪儿25.为测量阻值约10Ω的电阻,小龙设计并连接了如图12所示电路,所使用的电源为两节干电池。请指出他在电路设计和连接上存在的两个问题:
① ;
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