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耕牛 战马》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耕牛 战马》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少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8-08-15 16:18:57

文档简介

《耕牛·战马》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牛、马在人们生活中的位置,中国画中牛、马题材的表现意义及中国画的绘画语言和线条的独特魅力。
2、尝试运用线条的变化,临摹一头公牛,呈现公牛的不同质感及神情,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审美素养。
3、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感悟中国画简淡的风格,发展学生对中国画的感知能力,培养学生关爱动物、善待动物的情感,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水平。教学重点:中国画中线的表现语言的特点及作用。教学难点:学生对中国画线描的感受与表现。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范画、素描纸、刮画纸、画笔,牛、马的相关历史资料。教学过程:
一、设置疑问,激趣导入
展示两组摄影作品,学生浅谈对牛、马的认识,或者说几句关于马或者牛的诗句及成语(一两个学生回答)
揭示课题——《耕牛·战马》
二、文化积淀、感知探究
(一)牛、马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1、师: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跟老师进入“谈耕*论战”环节,问题是:牛马在古代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2、出示农耕时代以牛、马为题材的三组美术作品。通过汉代的画像砖、魏晋的壁画和唐朝的浮雕这三种不同艺术表现形式来体会牛、马与古人生活的关系。
3、唐代浮雕石刻《昭陵六骏》
浮雕中的六骏是李世民经常乘骑的六匹战马,它们既象征着唐太宗所经历的最主要的六大战役,同时也表彰他在唐王朝创建过程中立下的赫赫战功,这六匹马分别是飒露紫、拳毛騧(gua)、青骓、什伐赤、特勒骠、白蹄乌,其中三匹成奔驰状,三批站立状,主要采用高浮雕手法,以简洁的线条,准确的造型,生动传神的表现出战马的体态,性格以及驰骋疆场的一个情境,每幅画面都像人们展示了一个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以上资料图片向我们展示了牛马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没有同学来概括一下。
小结:牛、马,与古代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战马在一线刀光剑影,耕牛在后方默默拉犁”的社会现象,体现了耕牛、战马与国力强盛的密切关系。另外,人们与牛、马的特殊情感也使得牛和马成为了古代文学、艺术家们热衷于表现的题材。
(二)在传统的中国中国画中,画家们又是如何表现牛、马的呢?
1、唐代·韩滉·《五牛图》
a、学生交流画中五牛的姿态、性情,理解工笔画及线描的概念。探究作品中的用线特点(关注牛的轮廓线和表现皮毛质感的线条)。
b、教师演示线条变化,对牛的结构、质感再现,增强学生对中国画线条的感受力。
c、学生练习线条,初步体验中国画线描的魅力。
d、感受中国花鸟画“借物抒情”的表现手法在《五牛图》中的体现。学生探讨牛的性格特征、精神内涵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譬如:鲁迅的座右铭;齐白石的称号;江阴华西村随处可见的公牛雕塑。
2、宋代·李公麟·《五马图》
a、与《五牛图》比较,分析《五马图》中的线是如何表现物像的?
b、与油画《龙骑兵》比较,体会《五马图》的简淡之风。
小结:自从有了文字,有了原始绘画,有了战国帛画,泱泱两千年的绘画史,线成了中国画的基本元素和灵魂。它是画家们坦露情感,倾诉心灵,表达才气和修养的独特形式。
三、学生实践、线条表现
作业内容:仔细观察,用线描的方法临摹《五牛图》中的任何一头牛。或者,用线描的表现形式创作一头牛的形象。
个性要求:可以尝试运用不同的画笔、材料来表现。
提醒:注意形体结构和线条变化。
四、作品展示、快乐享受
围绕学生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得意之处,师生共同参与评价,主要从结构、线条及神情等角度进行点评。
五、拓展延伸、主题升华
运用已有的绘画知识,结合历史教材,探究不同时期战马形象的审美变化。
总结: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牛耕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马也不再是战场上重要的作战工具。但是,有一点却依然没有改变,那就是人类与牛、马的深厚感情。(共22张PPT)


综合·探索
耕牛 · 战马
牛马文化
文化积淀·感知探究
文化积淀·感知探究
战马在一线,刀光剑影。耕牛在后方,默默拉犁。
“行其田野,观其耕耘,计其农事,贫富之国可知也” -------《管子·八观》
牛马文化

魏晋

综合·探索
走进作品·体验赏析
中国画中的牛、马是如何表现的呢?
《五牛图》
(唐) 韩 滉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珍品。
走进作品·体验赏析
《五牛图》 姿态、神情
(唐) 韩 滉
作品的表现形式是什么呢?
造型基本功的锻炼手段,也是工笔画设色之前的工序过程。
线描:
工笔画:
运用厚重的线条勾勒形态,再以沉稳的赭石加墨进行渲染。
走进作品·体验赏析
《五牛图》 线的魅力
走进作品·体验赏析
《五牛图》  牛的姿态 性情
走进作品·体验赏析
《五牛图》
(唐) 韩 滉
走进作品·体验赏析
《小牛犊》
《五牛图》
(唐) 韩 滉
画面是怎样体现“借物抒情”的表现手法的呢?
韩滉以勤劳顺从的牛的品性来表达自我内心为国为君的情感。
鲁迅
华西村
走进作品·体验赏析
《五马图》
(北宋) 李公麟
奚官:官名,职司养马。
走进作品·体验赏析
走进作品·体验赏析
好头赤
照夜白
满川花
凤头骢
锦膊骢
《五马图》
(北宋) 李公麟
与《五牛图》的表现形式有何不同?
走进作品·体验赏析
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
单用墨线勾勒形象而 不施彩色的画法。
白描:
神奇的线
走进作品·体验赏析
唐 吴道子 《送子天王图》 局部一
走进作品·体验赏析
照夜白
[法] 席里柯 油画《龙骑兵》
画面虽然不着色彩,但是简练的概括与细腻的写实,使骏马形神俱妙。展示了中国画简淡、优雅的文人品味。
造型准确,色彩浓厚,明暗对比强烈。
走进作品·体验赏析
《五牛图》
(唐) 韩 滉
《五马图》
(北宋) 李公麟
走进作品·体验赏析
技法娴熟 才气 艺术灵性
--中国画线条的 魅力
学生实践·线条表现
作业内容: 仔细观察,用线描的方法临《五牛图》
中的任何一头。或者,用线描的表现形
式创作一头牛的形象。
个性要求: 可以尝试运用不同的画笔、媒材来表现。
注 意: 形体结构和线条变化
手工坊:
作品展示·快乐享受
耕牛 · 战马
1. 唐代绘画《五牛图》是( )的作品。
A.齐白石 B.韩干 C.李公麟 D.韩滉
2. 下列关于《五牛图》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采用工笔画法,运用厚重的线条勾勒形态
B.画家用笔朴实雄健,画出了牛的坚韧筋骨
C.画家笔下牛的皮毛质感逼真,敷色虽淡, 却给人厚重之感
D.画家用写意画法,挥毫泼墨表现出牛的神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