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月考
物理参考答案 2009.10.23
考生注意:请把姓名、班级和考号写在指定的位置!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 案 BD D ABD D C ACD C A A BC ABC C
二.填空题(5小题,前4题每小题4分,17题6分,共22分)
13. 不可靠数字 5 14. h/4 (n+1)2h/2t2
15. A B C 16. 140
17. 18 55 53
四.计算题(共44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分析和所依据的规律,否则扣分)
17.解析: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停车距离为思考距离和制动距离之和,由此可知当汽车速度为75 km/h时,停车距离为.由题意可知思考距离即人在作出反应之前汽车以原来的速度运动的距离.此题的关键需先求出人的反应时间以及刹车时的加速度.选取表格中第一组数据(45km/h=12.5m/s),由,解得(本题刹车时的加速度可以不求出).对于表格中第三组数据(90km/h=25m/s),思考距离为;制动距离.
注:求刹车时的加速度,选取第一组数据(45km/h=12.5m/s),由,解得.
18.(8分)解析:如图所示,可知,
代入数据解
得.
19.(10分)
解析:可以将这5滴水运动等效地视为一滴水下落,并对这一滴水的运动全过程分成4个相等的时间间隔,如图中相邻的两滴水间的距离分别对应着各个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它们满足比例关系:1∶3∶5∶7.设相邻水滴之间的距离自上而下依次为:x、3x、5x、7x,则窗户高为5x,依题意有 5x=1 则x=0.2 m
屋檐高度 h=x+3x+5x+7x=16x=3.2 m
由 h=gt2 得:t=s=0.8 s.
所以滴水的时间间隔为:Δt==0.2 s
20. (12分)
解析:(1)由a=知小球的加速度
a= cm/s2=500 cm/s2=5 m/s2
(2)B点的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即
vB= cm/s=1.75 m/s
(3)由于相邻相等时间的位移差恒定即sCD - sBC = sBC - sAB
所以sCD=2sBC-sAB=(40-15)cm=25 cm=0.25 m
(4)设A点小球的速率为vA
因为vB=vA+at vA=vB-at=1.75-5×0.1=1.25 m/s
所以A球的运动时间tA= s=0.25 s,故A球的上方正在滚动的小球还有两个.
21. (12分)
解析:先判断A追上B时,是在B停止运动前还是后?
B匀减速到停止的时间为:
在5秒内A运动的位移::
在5秒内B运动的位移:
因为:SAA追上B的时间为:
若VA=8m/s,则A在5秒内运动的位移为:SA= VAt0=85米=40m
因为:SA>SB+S0 ,即:B停止运动前,A已经追上B.
则:
答案 :8s; 3.828s
B
C
D
PAGE
1
高一物理答卷2009—2010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月考
物理试卷 命题 谢正军 2009.10.23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满分100分.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第I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至少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不全的得1分,选错的得零分.
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的物体的g值大
B.同一地点,轻重物体的g值一样大
C.g值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一样大
D.g值在赤道处小于在北极处
2.几个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内位移最大的是( )
A.加速度最大的物体 B.初速度最大的物体
C.末速度最大的物体 D.平均速度最大的物体
3.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加速度为2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在第一秒内的平均速度为lm/s
B.质点在第三个2秒内的平均速度等于5秒末的瞬时速度
C.质点在前3秒内的平均速度等于6m/s
D.质点运动中,后1秒的平均速度总比前1秒的平均速度大2m/s
4.关于直线运动中的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 B.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C.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大 D.物体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为零
5.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下面哪种情形是不可能的 ( )
A.相邻的相等时间间隔内的速度变化相同,而末速度方向相反
B.第1、2、3s内通过的路程为2m、3m、4m
C.任意相邻两段等时间间隔内通过的位移之差不等 、
D.第2s内通过的路程既小于第3s内通过的路程,也小于第ls内通过的路程
6.一物体以6 m/s的初速度从足够长斜面中间的某点向上做加速度大小为2 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又以同样大小的加速度沿斜面滑下,则经过多长时间物体位移的大小为5 m( )
A.1s B.3s C. 5s D.s
7. 在距离地面高度h处,一个物体从从静止开始自由落下,当其速度达到落地速度的一半时,距离地面的高度为 ( )
A.h/2 B.h/4 C.3h/4 D.h/8
8. 一辆汽车从车站开出,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开出一段时间后,司机发现乘客未上车,便紧急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从启动到停止一共经历10 s,前进了15 m,在此过程中,汽车的最大速度为 ( )
A. 1.5 m/s B.3 m/s C.4 m/s D.无法确定
9.汽车甲沿着平直的公路以速度 v0 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它路过某处的同时,该处有一辆汽车乙开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去追赶甲车,根据上述已知条件( )
A.可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的速度
B.可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所走的路程
C.可求出乙车从开始启动到追上甲车时所用的时间
D.不能求出上述三者中的任何一个
10.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同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在t=3s时刻两物体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在t=3s时刻两物体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在t=3s时刻之前,乙物体在甲物体前,
并且两物体间距离越来越大
D.在t=3s时刻,甲、乙两物体间距离最小
11.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固定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闪光时间间隔为1秒,分析照片得到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2m,在第3次、第4次闪光时间间隔内移动了8m,由此可求出( )
A.第1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
B.质点运动的加速度
C.从第2次闪光到第3次闪光的这段时间内质点的位移
D.质点运动的初速度
12.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如图所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由图可知
A.在时刻t2以及时刻t5两木块速度相同
B.在时刻t1两木块速度相同
C.在时刻t3和时刻t4之间某瞬间两木块速度相同
D.在时刻t4和时刻t5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4分)
二.填空题(5小题,前4小题每题4分,第5小题6分,共22分)
13.有效数字是指带有一位_____________的近似数字。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一米多的某物体长度时,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应是_______位。
14.利用水滴下落可以测出重力加速度g,调节水龙头,让水一滴一滴地流出.在水龙头的正下方放一个盘子.调整盘子的高度,使一个水滴碰到盘子时,恰好有另一个水滴从水龙头开始下落,而空中还有一个正在下落的水滴.测出水龙头到盘子间的距离为h;再用秒表测时间,从第一个水滴离开水龙头开始计时,到第n个水滴落到盘中,共用时间为t.则第一个水滴落到盘子时,第二个水滴离开水龙头的距离为_________,测得的重力加速度表达式是__________。
15.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定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如上图所示.设各相邻记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s1、s2、s3、s4,相邻两记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填关系式前的字母序号)
A.s2-s1=aT2 B.s4-s1=3aT2
C.打计数点2时物体的速度为v2= D.s1=aT2
16.五辆汽车每隔相等的时间,以同一加速度从某车站沿一笔直公路向同一方向出发,当最后一辆汽车起动时,第一辆汽车已离站320m,此时刻第一辆与第二辆车的距离是 _______m.
17.为了安全,车辆在行驶途中,车与车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从驾驶员看见某一情况到采取制动动作的时间(也称反应时间)里,汽车仍然要通过一段距离(称为思考距离);而从采取制动动作到车完全停止的时间里,汽车又要通过一段距离(称为制动距离).下表给出了某驾驶员驾车在不同速度下的思考距离和制动距离等部分数据.请分析这些数据,完成表格.
速度(km/h) 思考距离(m) 制动距离(m) 停车距离(m)
45 9 14 23
75 15 38
90 73
105 21 75 96
三.计算题(4小题 共42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分析和所依据的规律,否则扣分)
18.(8分)某测量员是这样利用回声测距离的:他站在两平行峭壁间某一位置鸣枪,经过1.00秒钟第一次听到回声,又经过0.50秒钟再次听到回声.已知空气中声速为340m/s,则两峭壁间的距离是多少?
19.(10分)屋檐上每隔相同的时间间隔滴下一滴水,当第5滴正欲滴下时,第1滴已刚好到达地面,而第3滴与第2滴分别位于高h=1 m的窗户的上、下沿,如图所示,问:
(1)此屋檐离地面的高度H=?
(2)滴水的时间间隔Δt是多少?(g取10 m/s2)
20.(12分)从斜面上某位置,每隔0.1 s释放一个小球,在连续释放几个小球后,对在斜面上的小球拍下照片如图所示,测得XAB =15 cm,XBC =20 cm,试求
(1)小球的加速度.
(2)拍摄时B球的速度vB=
(3)拍摄时XCD=
(4)A球上面滚动的小球还有几个?
21.(12分)A、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B在A的前面。当它们相距 S0=7m时,A在水平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正以VA= 4m /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运动,而物体B此时速度VB=10m /s向右,它在摩擦力作用下以a = 2 m/s2作匀减速运动,则经过多长时间A追上B? 若VA=8m/s ,则又经多长时间A追上B?
o
v/m.s-1
t/s
5
4
3
2
1
1
1 2 3 4 5 6 7 8
甲
乙
t1 t2 t3 t4 t5 t6 t7
t1 t2 t3 t4 t5 t6 t7
B
C
D
PAGE
高一物理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