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四年级上苏教版5.1解决问题的策略课件(20张)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四年级上苏教版5.1解决问题的策略课件(20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8-08-15 21:40: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导入从条件出发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从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例一、小芳家栽了3行桃树,8行杏树和4行梨树。桃树每行7棵,杏树每行6棵,梨树每行5棵。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讲解例题你能想办法整理题中的条件吗?桃树:3行,每行7棵;
杏树:8行,每行6棵;
梨树:4行,每行5棵。(文字方式整理)
桃树:3行,每行7棵;
梨树:4行,每行5棵。(列表方式整理)从条件出发整理从问题出发整理(1)理解题意按果树的种类整理条件。根据问题选择并整理条件。先求出桃树和梨树各有多少棵,再求出两种果树一共有多少棵。3×7=21(棵) 4×5=20(棵) 21+20=41(棵)桃树的棵树梨树的棵树桃树和梨树的总棵树(2)分析数量关系(3)列式解答并检验首先,要理解题意,明确条件和问题,这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其次,要分析题中数量关系,确定解题过程;
最后列式解答和检验。解决问题一般要经历哪些步骤?小结分析数量关系,你有哪些体会?可以从条件想起,也可以从问题想起。可以通过列表、画线段图等方法进行分析。想一想例一、小芳家栽了3行桃树,8行杏树和4行梨树。桃树每行7棵,杏树每行6棵,梨树每行5棵。
求杏树比梨树多多少棵,应该如何解答?先求出杏树、梨树各多少棵,再比较多多少杏树:8×6=48(棵)
梨树:4×5=20(棵)
杏树比梨树多多少棵:
48-20=28(棵)(1)理解题意(2)分析数量关系(3)列式解答并检验试一试1、春江小学三年级有3个班,四年级有2个班,五年级有4个班。(先整理题中的条件,再解答)
(1)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2)四年级比五年级少多少人?例二、一座水库某天从7:00起开始放水。水库管理员每2个小时观测一次水位下降情况,下面是他的观测记录。照这样的速度,要使水位下降120厘米,一共要放水多少小时?讲解例题水位下降的高度随着放水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均为每2小时水位下降12厘米,也就是说放水的速度保持不变,这就是题中所说的“照这样的速度”。
这样,问题就变为:“按照每2小时下降12厘米的速度计算,水位下降120厘米需要多少小时?”(1)理解题意从条件出发分析:
根据每2小时下降12厘米这个条件,可以先求每小时下降几厘米,再求下降120厘米要多少小时。从问题出发分析:
要想求得下降120厘米需要多少小时,必须需要知道每小时下降多少厘米。一共下降的厘米数÷每小时下降的厘米数=需要的小时数 。(2)分析数量关系从条件出发分析:
根据每2小时下降12厘米这个条件,可以先求每小时下降几厘米,再求下降120厘米要多少小时。12÷2=6(厘米) 120÷6=20(小时)(3)列式解答并检验比较水位下降的关系:2小时下降12厘米,120厘米里面有几个12厘米,就需要几个2小时。120÷12=1010×2=20(小时)根据表里的数据排列规律,再隔几个小时水位下降能达到120厘米。还有什么不同的解题思路吗?根据表里的数据排列规律,再隔几个小时水位下降能达到120厘米。思考如果求经过12小时水位一共下降多少厘米,应该怎样解答?方法一:每2小时下降12厘米,12小时里面有 几个2小时,就有几个12厘米。 12÷2=6 12×6=72(厘米)方法二:先求每小时下降多少厘米,再求12小时一共下降多少厘米。 12÷2=6(厘米) 12×6=72(厘米) 练一练小军用去多少元?小丽能买多少本?解决上面的问题,各应该先算什么,你是怎样想的?解决问题时,一般要分四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计算、检验反思。
解决问题时可以应用多种策略,从条件出发或从问题出发等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课堂总结作业布置完成练习九第1题、第5题、第8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