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致蒋经国先生信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致蒋经国先生信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2016)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8-16 08:32: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 致蒋经国先生信
1.基础考点链接
病句:成分赘余(二)
【主要类型】
(4)定语赘余。如:不干净的、没有消毒的纸。(定语“不干净的”和“没有消毒的”语义有重复的地方,应删去一个。)
(5)状语赘余。如:各自分道扬镳了。(“分道扬镳”已有“各奔各的前程或各干各的事”的意思,与前面的“各自”语义重复,应把“各自”删去。)
(6)补语赘余。如:不时发生使人不安的怪事出来。(“发生”有“出现”的意思,与后面的“出来”语义重复,应删去“出来”。)
(7)其他赘余。①文言词语赘余,如:付诸于行动。(“诸”是“之于”的意思,与后面的“于”重复了,应删去“于”,或将“诸”改为“之”。)②约数词赘余,如:约5亿人次左右。(“约”与“左右”都表示约数,语义重复,应删去一个。)
【习题链接】见“积累与运用”T5。
2.阅读考点链接
词语的理解
【词语的含义】
(1)理解词语的本义,把握引申义。
(2)结合语境,揣摩语境义。即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分析词语本义之外的深层含义。
(3)根据文章内容及作者情感推断具体含义。
(4)有时可根据修辞义,体会双关义。
【代词的指代义】
(1)先看代词(这、那、这些、那些等)的指代位置。
(2)要结合指示词临近的上下文理解其含义。
【词语的表达效果(作用)】
从词语的修辞手法、感彩(褒义、贬义、中性)及其他细节(如词语的轻重、范围、节奏、是口语还是书面语等)入手,落脚到人物的情感、文章的主旨上。
【习题链接】见“拓展阅读”T11。
01  积累与运用
1.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
A.梗概(gěng)苟同 未雨绸缪(miù) 前仆后继
B.悖谬(bèi) 珍摄 毋庸赘言(zhuì) 变换莫测
C.瞬逾(yú) 推崇 难辞其咎(jiù) 束装就道
D.东隅(yú) 寥廓 经纬万端(wěi) 名留清史
(解析:A.“缪”应读作“móu”;B.“换”应写作“幻”;D.“清”应写作“青”。)
2.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B)
A.中国社科院亚太研究所东南亚问题专家贾都强调,类似排华暴动近年来在东南亚地区极少发生,“该事件性质很严重,越南政府难辞其咎”。
B.在其后的询问中,他巧言令色,积极配合交警的调查,使得调查过程非常顺利。
C.我们凡事都必须未雨绸缪,以免问题真正发生时,来不及应对。
D.信中希望国共两党同捐前嫌,共创祖国统一大业。
(解析:B.“巧言令色”现指用花言巧语来迷惑、取悦他人。贬义词,应在此处不符合语境。)
3.文化积累——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A.《红岩》中,许云峰发现郑克昌形迹可疑,便命令甫志高通知所有人员迅速转移。甫志高不听劝告,结果被捕并叛变,导致很多同志相继被捕。
B.《平凡的世界》是路遥创作的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生活的中篇小说,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
C.《水浒传》中从最初占据水泊梁山到梁山好汉聚齐一百零八位直至被朝廷招安,梁山寨主先后共有三位,他们按顺序依次是晁盖、王伦、宋江。
D.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他受朱赫来、冬妮娅等人物影响很大,经过艰苦的锻炼,成为共产主义战士。
(解析:B.《平凡的世界》是长篇小说;C.三位寨主依次是王伦、晁盖和宋江;D.冬妮娅是一位资产阶级小姐,保尔并没有受她影响。)
4.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A.如何善读呢?据我个人体会,善读要点有二:即“善择”“善思”。
B.成昆路上,直线桥多,列车不断地过桥、进洞,出洞、过桥,几乎是桥连洞,洞连桥。
C.香菱笑道:“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
D.我慌忙把眼睛送上了书架,装作没看见。但是一本书触着我的胳膊,轻轻地送到我的面前:“请看吧,我多留了一天没有卖。”
(解析:A.冒号和“即”不能连用,任意去掉一个。)5.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B)【详见本课“基础考点链接”】
A.能否制定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是中考取得满意成绩的前提。
B.近期国际原油价格受诸多因素影响持续走低,国内参考的原油变化率持续下滑。
C.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有效的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的方法。
D.据商务部统计,目前大约已有100个左右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建设。
(解析:A.两面对一面,可删掉“能否”;C.语序不当,将“有效的”移至“方法”前面;D.成分赘余,删掉“大约”或“左右的”。)
6.语言运用——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B)
A.银行大堂经理看到前来办理业务的马大姐后,赶忙迎上去说:“你想干什么?”
B.我们几个经过调查,想写一篇《大学生消费意识调查报告》,遇到了一些困难,希望您能不吝赐教。
C.听说张局长昨天莅临你们公司视察工作并作出相应指导,你们公司想必蓬荜生辉吧!
D.作文课上,老师对同学们说:“上周我布置了一篇作文,请已经完成的同学把你们的拙作交上来吧。”
(解析:A.态度不友好,不恰当;C.“蓬荜生辉”指某事物使寒门增添光辉,是自谦的说法,用在这里不恰当;D.“拙作”是对自己作品的谦称,不能用于指别人的作品。)
7.句子积累——默写句子
(1)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2)岁月不居,来日苦短,夜长梦多,时不我与。
(3)寥廓海天,不归何待?
(4)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02  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第三、四两段,回答问题。
8.第三段紧紧围绕“祖国和平统一,乃千秋功业”这一中心展开,从民族利益的角度出发,从“台湾终必回归祖国,早日解决对各方有利”“和平统一纯属内政”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9.选段中“愿弟慎思”“望弟再思”这两句话对内容的推进和感情的表达起了什么作用?
这两句话使表达的内容层层深入,由国家民族的复兴而至历史责任的完成,表现出作者为对方设想周到,关怀备至。此两句作为这两段文字的结束语,层次清楚,结构严谨。
10.第三段文字的说理方式较为明晰、有感染力,请你举例加以说明。
运用了正反对比的说理方式:正面,“举国尊敬,世人推崇,功在国家,名留青史”;反面,“徒生困扰”“吾弟亦将难辞其咎”。来劝说蒋经国先生促成两岸和平统一的大业。
03  拓展阅读
(原创)
给在日本的外祖父的信
王 蕴
亲爱的外祖父:
您好!
我已经很久没有给您写信了。可是,自从读了您上次的来信以后,我的心一直难以平静。思潮竟像日本海的波涛那样,不停息地翻腾着。我感到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强烈的激奋的情绪在时时拍击着我的心扉,它驱使我终于提起笔来,向您倾诉……
外祖父,您在信中希望我能研读日本文学,将来到您的身边陪伴您。我深深地懂得您慈爱的心,我也曾向往过那樱花国度迷人的秀色和丰裕的生活。我曾经想象,在阳春三月的暮色里,我身穿艳丽的和服,挽着年迈的外祖父漫步在富士山下的樱花林中。木屐踏着落英,宿鸟唱着晚歌,花径上留下了祖孙二人的侧影。眺望那朦胧在桃色晚霞之中的圣洁的富士山顶,目送着夕阳最后一缕余晖……这是怎样静谧得令人神往的生活呵。可是,当我现在又一次郑重地把这一切放到思想的天平上反复衡量时,它翘起来了。我看到我所愿意从事的事业的砝码重重地沉了下去——这是一种使我震慑的力量,它几乎是不容抗拒地指引我去选择应走的路。在日本文学和中国文学之间,我选择了中国文学。因为,我的心是属于中国的。
外祖父,你们日本民族是一个自尊自强的民族。外祖父您当然还记得,日本四岛的国土也曾经被贪婪的侵略者注目。但是,明治维新使这个东亚岛国走上了自立图强的中兴之路,并迅然跻身强雄之列;军国主义的疯魔使日本几乎陷于举国颓废的肃杀之中,但是,发愤图强的日本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在战后的废墟上建起了一个高度现代化的崭新的日本。而我们中国,自从被枪炮敲开了大门,河山破碎,民族受辱,五千年辉煌的文明历史也就此黯然蒙尘。经受了一百多年被宰割和奴役的悲怆,我的祖国变贫穷落后了,但她的名字依然叫中国!今天,生息在这块国土上并握着它的主权的还是龙的传人!现在,我的祖国正处在振兴时期,而我作为一个中国青年,我觉得我在中国更有用,我的事业应该在中国。您是一位开明豁达的老人,您也曾亲历50年代日本的振兴时期。您如果回想起那时候日本的青年是怎样执着地致力于日本国的重建,您就会理解我此时此刻的心境了。因为,尽管日本民族和中华民族的风俗语言不尽相同,但我知道我们的心是相通的。
我立志于中国文学,因为它是中华祖先创立的源远流长的几千年的优秀文化精粹,能在这浩瀚的文学海洋中遨游,我将感到莫大的快乐和幸福。同时,更由于文学具有一种唤起人心的感召的力量,我觉得它对于我们现在十万万人所致力的大业也是有意义的。在我们民族沉沦的年代,鲁迅先生曾用他的笔唤醒昏睡的国人,为抗争的勇士们呐喊助威;在我们建设祖国的今天,我要以先生为榜样,用我的文章激发更多的同龄人的爱国热忱,做一名摇旗鼓劲的小卒。鲁迅先生始终是日本人民的好朋友,我也希望像他那样永远做日本人民忠诚的朋友。我将把学习日本语作为我的第一外语课程。我愿意化作联系中日文化的纽带上的小小的璎珞,化作沟通中日友谊的桥梁上的一颗小小的铆钉。我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我胸前戴上友谊使者的金牌出现在我亲爱的外祖父面前,那时候您一定会更高兴吧!
最后,恳切地请求外祖父谅解我的选择。
祝您健康!
您的外孙女:王蕴
×年×月×日
11.文中第一段提到的“从来没有过的强烈的激奋的情绪”这种“情绪”具体指什么?它为什么能“时时拍击着我的心扉”?【理解文章内容】【详见本课“阅读考点链接”】
指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因为外祖父的信激发了作者的爱国热情。
12.既然不打算回到外祖父的身边,作者为什么还要在文章中畅想同外祖父在一起的美好岁月呢?【分析文章写法作用】
这样更能反衬出作者以国家为重、事业为重的思想情操。
13.“我”从事中国文学研究的目的是什么?请用文中的原话回答。【提取文章信息】
用“我”的文章激发更多的同龄人的爱国热忱。
14.抒情自然、真挚是这篇文章的特色之一。请从下面两个句子中选择一个作简要赏析。【体会作者的情感】
①经受了一百多年被宰割和奴役的悲怆,我的祖国变贫穷落后了,但她的名字依然叫中国!
②今天,生息在这块国土上并握着它的主权的还是龙的传人!
我选择第①句,赏析:表现了作者对祖国摆脱贫穷落后,一定能够繁荣富强的坚定信心。
04  综合性学习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在台湾问题上始终坚持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唯一合法政府。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国家把对台湾地区的政策逐渐调整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该政策受到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广泛推崇。
材料二:2016年台湾“大选”结果出炉,蔡英文以689万多票当选,成为台湾地区的一位女性领导人。蔡英文强调,两岸间和平相处最重要,希望未来自然交流,让感情的成分增加,两岸若有足够的相互理解,信赖感会慢慢产生,和平是最大的选择。她也提到,台湾地区的国际处境是困难的,但要对自己有信心,台湾“政府”因为特殊的政治处境去很多地方都行不通,但台湾人就不一样了,“台湾人是走得出去的”。
15.从上面二则材料中提取两条主要信息。
①中央政府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对台湾地区实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政策。②2016年当选的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强调,和平是最大的选择。
16.如果有个台湾的学生说了类似于“台独”的话,你打算怎么劝说他?
【示例】同学,我觉得你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我们本就是一家人,台湾终必回归这个大家庭中,你说是吗?
17.为帮助台湾交换生更好地融入校园生活,校学生会决定于2018年11月12日(一周后)在大礼堂举办一场“两岸文化交流会”,会上需要邀请李校长致辞,如果你是学生会会长李明,请你以校学生会的名义写一封邀请函。
邀请函
尊敬的李校长:
您好!
感谢百忙之中阅读此邀请函。为帮助台湾交换生尽快适应现在的校园生活,使他们更好地融入集体中。我校学生会决定举办一场“两岸文化交流会”,使同学们之间加深对彼此的了解,营造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现在诚挚地邀请您在会上致辞,希望您能拨冗参加!
时间:2018年11月12日
地点:学校大礼堂
校学生会
2018年1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