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课件:巧用控制变量法解中考物理探究题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复习课件:巧用控制变量法解中考物理探究题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9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0-03-15 19:57:00

文档简介

《用控制变量法解中考物理探究题》说课
江西省余江县教研室 董文化
我的说课分为课标分析、教学资源、学情分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课标分析
1、课标要求:在《标准》中,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其要素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和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科学探究渗透在教材和教学过程的不同部分。
2、中考要求:我省中考物理试卷中探究题越来越受重视,分值也逐年增加,题目涉及的面虽然只有探究过程七个要素当中的某几个要素,但是,学生对这七个要素必须全面掌握。
3、由课标及中考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学会用控制变量法解探究题的要点,使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逐步得以提升,通过合作学习逐渐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4、由课标及中考要求确定本节课的重点、难点:重点是学会用控制变量法解探究题,难点是正确理解控制变量法,并能熟练运用。
第二部分:教学资源
1、教材资源:控制变量法是初中阶段最常用的解决探究题的方法,八年级物理(下)对控制变量法有明确的表述。
2、生活资源:物理探究活动贴近生活,物理知识也是来源于生活。
第三部分:学情分析
1、在知识上:初三学生对控制变量法已较为熟悉,有一定的基础,所学的知识也有许多是探究而来的。
2、在能力上:初三学生分析、归纳能力相对较弱,本节课就是想通过例题的讲解,引导学生归纳出从繁多的探究题目中找较为适用的解探究题的方法。
第四部分:教法与学法
启发式,自主合作学习,分析归纳出用控制变量法解探究题的技巧。由于要从大量的例题中讲解方法,所以,教学过程中必须运用多媒体组织教学。
第五部分:教学过程
1、设置情境,引入课题
由江西省近几年的中考对科学探究的重视程度,可以看出解中考探究题的重要性。为了帮助同学们从探究题目的题海中解脱出来,今天我们学习一种解探究题的方法。
引出课题“用控制变量法解中考物理探究题”。
2、师生互动,发挥自主合作的方式学习本节知识
首先明确探究过程的七个要素是什么?知道控制变量法,学会用字母表达出控制变量法,即被研究对象物理量为A,影响其大小的变量有B和C,研究时的方法如下表所示:
物理量
研究对象(A)
变量1(B)
变量2(C)
研究A与B的关系


不变
研究A与C的关系

不变

运用控制变量法解探究题,关键是要找出要研究的物理量A,以及影响A的另外几个变量B和C,只有找到这些物理量,才好运用它去解探究题。
①提出问题
解答提问时常用的表述是:物理量A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②猜想与假设
解答猜想常用的表述是:物理量C越大则A的值将会越小(或越大);物理量B越大则A的值将会越小(或越大)。
③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解答时的一般表述是:控制物理量B的大小不变,改变C的大小,观察A的大小的变化;控制物理量C的大小不变,改变B的大小,观察A的大小的变化。
例题着重从两个方面来讲解,一个是从题中已知的物理量来解答,另一个是根据控制变量法来设计实验步骤。
④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这一类题目多是以填写表格和设计表格出现,在解答有关这一要素的题目时,学生往往对设计表格把握不好。利用控制变量法则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设计实验记录表格时,应将所有的物理量都设计进去,并注意表格的科学性,还要注意设计多次实验来减小误差。
⑤分析和论证
根据控制变量法来表述结论时的常用语句是:通过探究得出物理量A与物理量B、C均有关,当B不变时,物理量A随C的增大而增大(或减小);当C不变时,物理量A随B的增大而增大(或减小)。叙述中强调“当B(C)不变时”,是控制变量法在结论叙述中的具体体现。
⑥评估与合作交流
探究题对评估与合作交流的考查一般是同时进行的,利用控制变量法解有关评估与合作交流类题目时,重点是从变量B、C的测量方法是否科学,设计的实验步骤是否会造成较大误差,设计的表格是否合理,是否进行了多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否科学等方面进行分析。
3、课堂小结,照应前言
用控制变量法解探究题只是从多解题方法中的一种,运用控制变量法解探究题,关键是要找出要研究的物理量A,以及影响A的另外几个变量B和C。
第六部分:板书设计
控制变量法 解 探究题
研究对象A 变量1(B ) 变量2( C) 变量3 变量4

摩擦力 f 压力 粗糙程度
压强 P 压力 S
感应电流 I 运动速度 磁性强弱
打击力 F m h
电阻值 R 材料 L S 温度
蒸发 快慢 温度t S V 种类
电流 I U R
电磁铁磁性 强弱 匝数 I 铁芯
课件17张PPT。用控制变量法 解中考物理探究题执教人: 董文化
2009年10月探究过程主要包括七个要素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分析和论证
评估
交流与合作 八年级物理教材对控制变量法的介绍 物理学习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办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我们用比较通用的字母来表示控制变量法 被研究的物理量A与物理量B及C有关,为了研究A与B的关系,则控制C的大小不变,改变B的大小,观察A随B的大小的改变情况;为了研究A与C的关系,则控制B的大小不变,改变C的大小,观察A随C的大小的改变情况;最后总结得出A与B、C之间存在的规律。 控制变量法如何运用到 解探究题当中呢?
1、提出问题关键是找出要研究的物理量A,以及影响A的另外两个量B和C 解答提问时常用的表述是: 物理量A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1)根据学过的知识找物理量进行提问例题1: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实验。如何提出问题呢?【分析】:这个实验中,要研究的物理量A即是滑动摩擦力,影响滑动 摩擦力 大小A的两个因素有压力B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C。 【解答】: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思考: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实验。如何提出问题呢? (同座位讨论:A、B、C各是什么?相信你一定能得出答案)(2)从试题内容中找物理量进行提问例题2:小红在学习电磁感应现象时,看到老师做实验时电流表的摆动大小不同,于是她们开始实验探究这问题,首先按照课堂上探究电磁感应的实验装置(如图)重新安装了仪器,并且准备了磁性强弱不同的磁铁,以便改变磁场的强弱。闭合电路后她先改变导体在磁场中运动的快慢,观察电流表摆动的幅度大小。发现导体在磁场中运动的速度越大,电流表的指针摆动幅度越大;然后她又保持导体的运动快慢不变,换用磁性强的磁铁来实验,发现磁性越强,电流表指针摆动的幅度越大。对于这么重大的发现,她高兴不已。通过以上的阅读,请你就小红的探究进行提问?【分析】:从题中可知,要研究的物理量A即是感应电流的大小,影响它的大小有导体在磁场中运动的速度大小(B)、磁场的强弱(C) 【解答】:感应电流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2、猜想与假设 猜想与假设则是对物理量A与B或物理量A与C之间可能的关系进行描述,为接下去的探究指明研究的方向。 解答猜想常用的表述是:变量B越大则A的值将会越小(或越大);变量C 越大则A的值将会越小(或越大)。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此时要不要先找出研究的对象物理量A,以及影响它的变量B和C?请根据上面所写的“解答猜想常用的表述”,对前面的例题1进行合理猜想与假设。(相信你一定能很快得出答案)解答猜想常用的表述是:变量B 越大则A的值将会越小(或越大);变量C越大则A的值将会越小(或越大)。例题3:在生活、生产中我们常遇到图中所示的事例:打夯时夯锤被高高抛起又下落,砸在工作面上;打桩机打桩时重锤被高高拉起又下落,打在桩面上……小军看到打桩机,思考“重锤对地面打击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猜想?【解题分析】:该题中要研究的物理量A是:重锤对地面打击力。影响重锤对地面打击力A的物理量是:重锤的质量B;重锤所处的高度C(或重锤的速度)。【解答】:“重锤的质量越大,重锤对地面打击力就越大”或“重锤所处的高度(或速度)越大,重锤对地面打击力就越大”。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设计实验是对前面的猜想进行具体安排的过程,因为猜想与假设中已经对物理量之间可能的关系有了描述,那么在设计时则要根据控制变量法细化每个步骤。 解答时的一般表述是:控制变量B的大小不变,改变C的大小,观察A的大小变化;控制变量C的大小不变,改变B的大小,观察A的大小变化。 例题4:物理兴趣小组做“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的关系” 实验。他们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的A、B两点间接入待研究的电阻丝,电源电压恒定。忽略电阻丝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影响,待用电阻丝的规格如下表。
(1)他们应选择序号为_________________的两根电阻丝来研究;
(2)从表中所给电阻丝的规格看,还可以用这些电阻丝来做另一个探究实验,即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这次你应该选择序号为______________两根电阻丝来做实验。 【分析】:该题中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从表中就可以知道,即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影响忽略)。本题第一问探究的是“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的关系”,所以,根据控制变量法,必须控制“材料”与“横截面积”不变。【解答】:(1)3号与4号。(2)横截面积;2号与4号。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该过程主要是依据设计好的实验进行操作,设计实验记录表格,记录下实验的有关数据。这一类题目多是以填写表格和设计表格出现。 设计实验记录表格时,应将所有的物理量都设计进去,并注意表格的科学性,还要注意设计多次实验来减小误差。 例题5: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实验中,请设计一份记录该实验
数据的表格。 【分析】:电流的大小与电压和电阻的大小有关。设计的表格就应该将这三个物理量都列入其中,并且要设计出三次实验。5、分析和论证分析和论证则是对实验中的数据进行总结,并得出结论,实际上就是对前面提出的猜想或假设的回答。 根据控制变量法来表述结论时的常用语句是:通过探究得出物理量A与物理量B、C均有关,当B不变时,物理量A随C的增大而增大(或减小);当C不变时,物理量A随B的增大而增大(或减小)。叙述中增加“当B(C)不变时”,是控制变量法在结论叙述中的具体体现。 例题6:为探究电磁铁的磁性跟哪些因素有关,小聪所在的实验小组用漆包线(表面涂在绝缘漆的导线)在大铁钉上绕若干圈,制成简单的电磁铁,结合其它实验器材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源电压相同)
请根据b、c、d中观察到的情况,完成下面填空:
(1)通过比较_______两种情况,可以知道通过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2)通过比较d中甲、乙两个电磁铁,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分析】:题中制作电磁铁的铁钉是相同的,所以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只有两个,一个是电流大小,另一个是电磁铁上线圈的匝数 【解答】:(1)bc;(2)制作材料相同的电磁铁,当通过相同的电流时,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6、评估与合作交流探究题对评估与合作交流的考查一般是同时进行的,利用控制变量法解有关评估与合作交流类题目时,重点是从变量B、C的测量方法是否科学,设计的实验步骤是否会造成较大误差,设计的表格是否合理,是否进行了多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否科学等方面进行分析。例题7: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实验中,某同学记录了该实验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分析一下,他的实验存在什么不科学之处呢?【分析】:影响电流大小的因素有电压、电阻的大小,本题探究的是电流与电阻之间的关系,因而就必须控制电压的大小不变。 【解答】:不科学之处是没有控制电压的大小不变, 可以使电压值均为4V,改变电阻的大小,测出电流大小,记录在表中。谢谢各位同学! 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