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历史岳麓版 一年级上
山东乐陵第一中学 盛全生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导入
1.右边的图片反映
了怎样的历史传说?
2.他还有什么重大
贡献?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一、夏之制度
材料一:芒芒禹迹,画为九州。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夏后氏百官。——《左传》
材料二:益干启位,启杀之”——《竹书纪年》
材料三: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
材料四:今大道即隐,天下为家。…城郭沟池以为固…;——《礼记》
探究一:以上材料反映了夏朝怎样的政治制度?
探究二:如何看待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的转变?
■从多家的争夺到一家的稳定
■生产力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历史的进步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二、商之制度
内外服制度
材料一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左传》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礼记》
材料二 “殷道衰,诸侯或不至。殷复兴,诸侯归之。”
——《史记》
探究三:上述材料反映商朝有哪些政治特点?
1、神权色彩浓厚,通过垄断神权来强化王权
2、商王对外服的控制力有限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三、周之政治
1、分封制:权力的分配——天下归周
(1)目的:
(2)对象:
(3)权利:
(4)义务:
(5)作用:
(6)特点: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1)目的:巩固统治,拱卫王室
(2)对象:同姓亲族、异姓(功臣、姻亲、先代贵族等)
(3)权利:授爵、授土、授民;向下分封;世禄世卿
(4)义务:服从政令、朝觐述职;交纳贡赋;随从作战
(5)作用:周朝疆域扩大、周王天下共主、贵族等级序列
(6)特点:等级森严,层层分封;宗族色彩,同姓为主;
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1、分封制:权力的分配——天下归周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1、分封制:权力的分配——天下归周
探究四:观察西周分封形势图,你能看出分封制何 特点?
(1)分布地区: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
(2)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
(3)亲疏侧重:同姓亲族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1、分封制:权力的分配——天下归周
商代的附属国与西周的诸侯国有何不同?
商 西周
制度
基础
关系
效果
内外服制度
分封制
武力征服
血缘宗亲
自主权大,时有战争
臣属关系更明确
部落基础,联盟松散
疆域扩大,天下共主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2、宗法制:权利的继承——天下归宗
(1)目的:
(2)内容:
(3)核心:
(4)作用:
(5)特点: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2、宗法制:权利的继承——天下归宗
(1)目的:解决贵族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的分配和继承, 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
(2)内容:大宗体系、小宗体系
(3)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4)作用:宗族团结、王权强化、特权垄断
(5)特点: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结合(家国同构)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2、宗法制:权利的继承——天下归宗
史学观点:
古人对民族、国家的认同是从家、家族、宗族引申而出来的,这是中国人特有的观念。将country.nation.state与“国家” 对译,其实内涵差距很大。汉语“国家”是把“国”与“家”连接在一起,国与家只是一大一小而已。英语三个单词含有“家乡”、“民族”“共同体”的意思,没有family的概念。———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2、宗法制:权利的继承——天下归宗
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这种离心力,是封建制度的致命弱点,导致分裂割据,与中央分庭抗礼。春秋战国的历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史学观点: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2、宗法制:权利的继承——天下归宗
探究五:宗法制在今天
积极影响:家族团结、社会稳定;民族凝聚、国家统一;
(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等现象)
消极影响:(家族)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的思想
(政治)任人唯亲、宗派主义、家长制作风(人情、关系)
(民族)大汉族主义、地方分裂主义
祭拜黄帝
徐氏家族
连战祭祖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3、礼乐制:权利的认同——天下归心
(1)内容:维护贵族等级名分的典章制度和礼仪制度
(2)实质:维护宗法分封制度的工具
“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礼记·乐记》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讲解
3、礼乐制:权利的认同——天下归心
乐器:王——编钟四架
诸侯——编钟三架
卿、大夫——编钟两架
士——编钟一架
庶民——不得拥有
天子——崩、驾崩
诸侯——薨
大夫——卒
士 ——不禄
平民——去世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拓展提高
没有周公不会有武王灭殷后的一统天下;没有周公不会有传世的礼乐文明;没有周公就没有儒家的历史渊源.没有儒家,中国传统的文明可能是另一种精神状态.此所以孔子要梦见周公,更称赞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而后人称周公曰“文”!我们不是过分强调周公,他一人也做不出许多伟大事业来,但他是这许多事业中的代表人物,历史上这种代表人物越多,文明越昌盛……。” ——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
依据材料概括周公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指出作者在评价周公时有何突出特点?
影响:周公辅佐武王统一天下,创立了礼乐文明,为后来儒家文明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并对中华文明的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
特点:对周公创立礼乐文明和政治业绩充满了赞美和景仰之情,肯定周公的历史作用,但没有神化周公,把一切都归功于周公。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拓展提高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具有神秘色彩。
(2)政治与血缘紧密结合;等级森严。
(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课堂总结
本节课的重点在西周,也就是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分封制解决的是如何巩固西周的统治,革命胜利了,排排座,分果子。指的是权利的分配,引申出地方分权; 宗法制解决的是继承权的问题,王权从多子到一子,引申出贵族政治;礼乐制 控制意识形态,为宗法分封制提供理论支撑,起到维稳作用。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板书设计
地方分权
贵族政治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作业布置
做配套练习。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
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随堂训练(解析卷)
1.(2018课标Ⅱ,24,4分)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
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
记载意在说明 ( )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答案 A 商汤见猎人所设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会将鸟兽杀绝,“乃去其三面”,显示了
他的仁德之心,他从而得到诸侯拥护,并最终取得天下。《史记》中的这一记载意在说明商汤
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故A项正确。农业生产是夏商时期的主要经济活动,故B项错误。材
料主要强调的是商汤的仁德之心,而非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统治者的治
国理念是夏商更替的主因,故D项错误。
2.(2017课标Ⅰ,24,4分)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
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 )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答案 A 材料中分封的卫、鲁和燕都位于周的东部,原属于殷商文化的分布区。周将王
室成员分封到这些地方,推动了殷商文化与周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促进了这些地区对周文化的
认同。故选A项。周代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B项错误;分封制下,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
性,周王室并未实现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故C项错误;早在夏商时期,贵族世袭特权已经确立,故D
项表述不当,排除。
3.(2016课标Ⅲ,24,4分)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
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 )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答案 B 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这表明
西周时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因此B项符合题意。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的甲骨
文是继承关系,并非全新的文字体系,故排除A项;宗法制是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C项与史实不
符;青铜器主要作为祭祀用的礼器和战争用的兵器,从商代到西周,其功用并未发生重大改变,
故D项错误。
4.(2014课标Ⅱ,24,4分,0.252)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
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 )
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
答案 C 西周是由兴起于今陕西岐山一带的周部族建立的,题干中的“雅言”是由当地语
言发展而来的,故C项符合题意。其他三个省份均与周的起源无关。
5.(2017江苏单科,1,3分)《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
“政治的权力”。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 )
A.农具 B.礼器 C.食具 D.货币
答案 B 本题考查先秦时期的礼乐制度。材料信息显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是政治权力的
象征,说明青铜器主要用作礼器,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与“政治的权力”这一信息不
符,故均可排除。
6.(2015浙江文综,14,4分)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 ( )
A.“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B.“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
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D.“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答案 D “封建亲戚,以蕃屏周”体现了分封制,分封制是以宗法制为依托的,故A项体现了
宗法制的影响;B项“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反映的是宗法制影响下的家谱意识;C项“父
死子继,兄终弟及”反映了统治权在家族内继承,折射出宗法制观念。“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
仇”反映了一种用人观念,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故D项符合题意。
7.(2015江苏单科,1,3分)《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
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
政治制度是 ( )
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
答案 A 从材料信息看,贵族朝会时,天子、三公、诸侯、诸伯、诸子、九夷、八蛮等都有
严格的列位礼节,这种礼仪规定体现了分封制下的等级特征,故选A项。B、C、D三项均与材
料中的“贵族朝会”特征不符。
8、(2017.4 浙江高考)(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 ——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二 我将我享(祭献),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保佑)之。仪式刑(效法)文王之典,日靖四方。伊嘏(伟大)文王,既右飨(祭献)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诗经 周颂 我将》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人统治的机制”是什么?概括这种机制在当时的积极作用。(6分)
(2)结合所学,概括材料二《周颂 我将》所蕴涵的主要意义,综括指出材料一、二所反映的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4分)
答案:(1)机制:分封制和宗法制。(4分)
作用:稳定政治秩序;维护政治联系。(2分)
(2)意义:以乐歌形式歌颂周文王的功德。(2分)
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神权与王权相结合。(2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随堂训练
1.(2018课标Ⅱ,24,4分)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
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
记载意在说明 ( )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2.(2017课标Ⅰ,24,4分)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
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 )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3.(2016课标Ⅲ,24,4分)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
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 )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4.(2014课标Ⅱ,24,4分,0.252)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
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 )
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
5.(2017江苏单科,1,3分)《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
“政治的权力”。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 )
A.农具 B.礼器 C.食具 D.货币
6.(2015浙江文综,14,4分)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 ( )
A.“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B.“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
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D.“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7.(2015江苏单科,1,3分)《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
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
政治制度是 ( )
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
8、(2017.4 浙江高考)(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 ——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二 我将我享(祭献),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保佑)之。仪式刑(效法)文王之典,日靖四方。伊嘏(伟大)文王,既右飨(祭献)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诗经 周颂 我将》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人统治的机制”是什么?概括这种机制在当时的积极作用。(6分)
(2)结合所学,概括材料二《周颂 我将》所蕴涵的主要意义,综括指出材料一、二所反映的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4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