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与次声测试题
时间:45分钟总分: 60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14.0分)
海上发生风暴时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在空气和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比风暴移动的速度大.次声波接收处理设备就是利用这一特点提前感知,预报海上风暴,从而为渔业、航海等服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次声波不能传递信息 B. 次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 次声波在海水中比空气中传播慢 D. 次声波的频率太高,人耳听不见
以下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B. 利用超声波进行金属探伤,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C. 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来确定障碍物的远近D. 公路两旁安装隔音板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医疗器械“B超”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是人们却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
A. 超声波的频率小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B. 超声波的频率大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C. 超声波无法在空气中传播D. 超声波的声音太弱,人耳感觉不到
如图所示中利用了超声波的是( )
A. 小孩对着山壁喊话B. 蝙蝠探测飞行中的障碍C. 工人用电钻钻墙D. 路旁安装隔音壁
小月同学认为生活中的现象出现原因不正确的是( )
A. 蝙蝠以很高的精确度确认目标是采用了回声定位法B. 大象们是用次声波进行交流的C. 击鼓时用力越大鼓面上的纸屑跳得越高说明音调与振幅有关D. 冰块熔化时温度不变说明晶体的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声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雨滴落在地面上会发出声音,说明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声B. 用超声波可击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C. 市区内“禁鸣喇叭”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 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是因为超声波比次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
下列事例中,没有利用超声波的是( )
A. 用听诊器检查身体 B. 用声呐探测海深C. 用B超做体检 D. 蝙蝠利用声波导航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14.0分)
声呐在海洋勘察和军事方面都是一种重要的仪器.从知识上看,它是一种能定向发射和接受______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的设备.
人们能查觉到身后飞行的蜜蜂,而不能查觉到飞行的蝴蝶,这是因为______ .汶川地震中,远在600公里以外的有些人感到恶心、胸闷,这是由于地震中产生的______ 而引起的.
2016年2月6日凌晨,台湾高雄发生里氏6.7级地震,地震时;会产生______ 声波,这种声波在常溫下空气中的传播速度______ 可听声的传播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考场内翻阅试卷的声音是由纸张的______产生的.倒车雷达利用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探测障碍物,帮助司机倒车.
通常情况下,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通过______这种介质传入人耳朵的.声波频率范围很宽,但正常人耳朵只能听到20Hz到20000Hz的声音,高于20000Hz的声音称之为______.减弱噪声有三个环节,公路两旁安装隔音墙,植树属于在______减弱噪声.
蝙蝠在夜间飞行时不会撞到障碍物,是因为它在飞行时发出______(选填“次声波)或超声波”),这些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______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它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蝙蝠所采用的这种方法叫做回声定位.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发明了______.
晴天晒被子能杀菌是利用太阳光中的______杀菌;“声呐”利用了______定向性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等特点,可用于测绘海底形状.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在学习声音的想过知识后,小明同学对一些生活现象进行了思考并做了如下的实验:(1)中华恐龙园库克苏克大峡谷的“湿谷”深处,工作人员借助超声波水雾机营造出亦真亦幻的童话世界,超声波能将水打散而形成白雾,是因为超声波能够传递______ ;人耳听不见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的频率大于______ Hz;医生用的“B超”是利用______ 声波获得信息.(2)如图甲所示,在鼓面上撒一些纸屑,他用木槌敲击鼓面的时候,既能听到鼓声,又能观察到纸屑______ ;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结论:______ ;这种科学研究方法叫做______ .(3)如图乙所示将正在发声的小电铃放在抽气机的密闭玻璃罩内,在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的过程中,所听到的声音将会______ (填“变大”或“变小”);假如抽气机把罩内空气全部抽去,当你靠近玻璃罩时______ (能/不能)听到铃声;此实验说明了______ ;本次实验采用的而肯学探究方法是:______ .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
超声波及其应用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空化效应--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出高能量,产生强冲击力的微小水柱,它不断冲击物件的表面,使物件表面及缝隙申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净化物件表面的目的.传播特性--它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进行超声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等.(1)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__ ,人耳______ 听到超声波(选填“能”或“不能”).(2)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声波能够______ .汽车的倒车雷达也是超声波的应用,说明声音还可以______ .(3)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是由于______ .
某渔船声纳发出超声波,经鱼群反射后0.8秒收到反射波,求鱼群离开船的距离?(超声波在水中传播速度约为1450米/秒.)
五、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2007年12月22日上午,位于海面下几十米深处的“南海一号”商船被打捞浮出海面,这是中国考古史上的又一突破.“南海一号”商船长约30米,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宋代船只,如图所示.很早以前,我国考古队员就利用超声波方向性好的特点制成了一种装置安装在船上,用它发出的超声波对“南海一号”沉船进行了细致的探测.(1)题中所指探测装置的名称是什么?(2)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为1500m/s,如果探测装置发出的信号后,从发出到遇到沉船,再到接受返回信号所花时间是2.4×10?2s,则沉船在海面下多深处?(3)该装置能不能用来探测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为什么?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 B 2. B 3. B 4. B 5. C 6. B 7. A
8. 超声波??
9. 蜜蜂产生的是人能听见的声音,蝴蝶产生的是次声;次声波??
10. 次;等于??
11. 振动;超声波??
12. 空气;超声;传播过程中??
13. 超声波;反射;声呐??
14. 紫外线;超声波??
15. 能量;20000;超;振动;振动产生声音;转换法;变小;不能;真空不能传声;科学推理法??
16. 高于20000Hz;不能;传递能量;传递信息;真空不能传声??
17. 解:∵超声波传播到鱼群的时间为听到回声的时间的一半,∴t=12×0.8s=0.4s,∵v=st,∴s=vt=1450m/s×0.4s=580m.答:鱼群离开船的距离为580m远.??
18. 解:(1)人们受蝙蝠利用超声波定位的启示,利用超声波方向性好的特点制成了超声波探测仪------声纳,用声纳来探测海底沉船、鱼群等.(2)从发出超声波到接受到返回信号所花时间是2.4×10?2s,则超声波传到海底的时间为1.2×10?2s. 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v=1500m/s,超声波传到海底的时间t=1.2×10?2s,所以沉船在海面下的深度为:s=vt=1500m/s×1.2×10?2s=18m (3)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不能利用超声波探测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答:(1)题中所指探测装置的名称是声呐.(2)沉船在海面下18m处.(3)该装置能不能用来探测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因为月球上是真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解析】
1. 解:A、次声波既能传递能量,也能传递信息,故A错误;B、次声波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C、次声波在海水中比空气中传播快,故C错误;D、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由于次声波的频率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所以人听不到,故D错误.故选B.(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3)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声音的传播在气体中慢,在液体中较快,在固体中最快.(4)超声波和次声波都是人耳听不到的.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传播速度,有一定的综合性,但难度不大,强化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记忆是解决识记性题目的基础.
2. 解: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A错误;B、利用超声波进行金属内部探伤,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故B正确;C、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的回声定位工作的,故C错误;D、公路两旁安装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选:B。(1)只要有声音产生,一定有物体振动;(2)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3)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的回声定位工作的。(4)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本题是一道综合了多个声学知识点的题目,做题时要对照相关的物理知识,仔细分析每一种情况的对错。
3. 解: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因为它已超过人类听觉的上限;医用“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所以人们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故选B.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人们把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掌握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和超声波的概念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4. 解:A、小孩在山谷里对着山壁喊话时,会有回声现象,不是超声波,不符合题意;B、蝙蝠发出的声音频率范围是10000~120000Hz,此范围是大多数是超声波,因为声波可以传递信息,所以可以判断障碍物的距离,符合题意;C、电钻钻墙壁发出的声音能够听到,会产生难听的噪声,不是超声波,不符合题意;D、路两旁安装隔音壁是为了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故选B.解决此题要知道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而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人类听不到超声波的频率声音,结合题意看人耳能否听到声音,凡是能够听到的都不是超声波的声音频率范围.此题从应用方面考查对超声波概念的理解情况,知道超声波是人类听不到的.属于基础知识.
5. 解:A、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这些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蝙蝠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从而做出判断,故A正确;B、次声波就是指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大象用人耳听不到的次声波进行交流,说法正确,故B正确;C、击鼓时用力越大鼓面上的纸屑跳得越高说明响度与振幅有关,故C错误;D、晶体的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冰是晶体,所以冰块熔化时温度不变,故D正确.故选C.(1)蝙蝠通常只在夜间活动、觅食,但它们从来不会撞到墙壁、树枝上,并且能以很高的精确度确认目标.(2)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3)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4)晶体的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此题考查了超声波、次声波的应用、晶体熔化特点、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等知识点,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
6. 解:A、雨滴落在地面会发出声音,是因为地面的振动发出的声音。此选项错误;B、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所以利用超声波可击碎人体内“结石”。此选项正确;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的声源处减弱噪声。此选项错误;D、超声波和次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相同。此选项错误。故选:B。①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②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③防治噪声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④声音的传播速度与声音的种类没有关系。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传播速度、声音的应用及减弱噪声的方法,解答的关键是熟悉相应的声现象规律。
7. 解:A、用听诊器检查身体,是利用了声音传递信息,不是利用超声波,超声波是人耳听不到的,故A符合题意.B、用声呐探测海深,利用了超声波传递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C、用B超做体检,利用了超声波传递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D、蝙蝠利用声波导航,利用了超声波传递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超声是指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人耳无法听到超声,超声波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本题考查学生对超声特点的掌握情况,需要联系实例来解释其中的原理.
8. 解:声呐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发射和接收的是超声波.故答案:超声波.超声波声呐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的优点;声呐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发射和接收的是超声波.本题综合性很强,考查学生对声音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9. 解:蜜蜂飞行时,翅膀振动频率在人耳听觉范围之内,故人能听到;但蝴蝶翅膀振动频率低于20赫兹,属于次声,人耳听不到;地震能产生次声波,人听不到但会有一些异样的感觉.故答案是:蜜蜂产生的是人能听见的声音,而蝴蝶产生的是次声;次声波.人耳的听觉范围在20赫兹到20000赫兹,低于20赫兹的是次声波,高于20000赫兹的超声波,无论次声波和超声波,人耳都听不见.该题考查了人耳的听觉范围以及超声和次声的概念,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
10. 解:(1)地震、火山、海啸等大型自然灾害发生时,往往会产生次声波;(2)相同温度下,在空气中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传播速度与可听声的速度是相同的.故答案为:次;等于.(1)地震、火山、海啸等大型自然灾害往往伴随着次声波的产生;(2)无论是超声波还是次声波,传播速度是相同的,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本题考查学生对次声波的产生以及声速的掌握,要学会用物理知识解释身边现象,属于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11. 解:翻阅试卷的声音是由纸张的振动产生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来确定障碍物的远近.故答案为:振动;超声波.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们可以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如利用回声定位制造的倒车雷达.此题考查声音的产生、超声波的应用,属于基础知识.
12. 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我们听到的声音通过空气这种介质传入人耳的;正常人耳朵只能听到20Hz到20000Hz的声音,高于20000Hz的声音是人耳无法听到的叫超声;公路两旁安装隔音墙,植树切断了汽车产生的噪声向居民传播的途径,这属于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答案为:空气;超声;传播过程中.根据声音的传播条件进行分析,我们的耳朵与声源之间的物质就是声音的传播介质.超声是指高于20000Hz的声音;人耳无法听到超声.将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与题目中提到的物理情景相对应,从而可以得到答案.本题考查声音的传播和接收、减弱噪声的方法.但注意人耳有听不到的声音----次声和超声.
13. 解:蝙蝠在飞行时能够发出超声波,超声波碰到蛾子、蚊子等昆虫或其它的障碍物反射回来,蝙蝠根据反射回来的超声波就可以对前方的物体做出判断,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蝙蝠所采用的这种方法叫做回声定位.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发明了声呐.故答案为:超声波;反射;声呐.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这些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蝙蝠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从而做出判断.此题考查了超声波的应用,即回声定位原理的应用,是一道理论联系实际的题目.
14. 解:太阳光中含有紫外线,紫外线可以杀菌,所以晴天晒被子杀菌是利用太阳光中的紫外线杀菌;声纳利用超声波具有定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获得较集中声能等特点,可以用来探测鱼群、测绘海底形状.故答案为:紫外线;超声波.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看不见的光,紫外线可以杀死微生物,所以常用紫外线来杀菌;声波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紫外线和超声波都是新增的内容,是近几年考查的热点.
15. 解:(1)超声波能将水打散而形成白雾,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人的听觉频率范围:20Hz---20000Hz,超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所以人耳不能听到超声波;“B超”是利用超声波获得信息.(2)用木槌敲击鼓面的时候,鼓面发出声音的同时,会发现纸屑会被弹起,说明发声的鼓面在振动,所以可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的振动有时用眼睛无法直接看到,可以通过纸屑是否被弹起判断物体是否在振动,被弹起的高度来判断物体振动幅度的大小,这种思维方法叫做转换法;(3)由实验现象可知,把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逐渐变小;当罩内空气接近真空时,虽然还能听到极微弱的声音,但可通过推理知道真空不能传声.由于实验中无法达到绝对的真空,最终的结果是通过推理得出的,所以这种研究方法称为理想推理法或科学推理法.故答案为:(1)能量;20000;超;(2)振动;振动产生声音;转换法;(3)变小;不能;真空不能传声;科学推理法.(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声呐”的利用、医用“B超”等;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超声波碎石”等.人的听觉频率范围:20Hz---20000Hz,频率大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频率小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出的.用小球被弹开的角度表示振动幅度的大小,这种方法是转换法.(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实验中无法达到绝对的真空,但可以通过铃声的变化趋势,推测出真空时的情况,这种方法称为理想推理法或科学推理法.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有两个:一是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二是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是不能传声的,要会用理论知识去解决生活的实际现象.
16. 解:(1)根据原文内容: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人耳不能听到超声波.(2)根据原文内容: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声波能够传递能量;汽车的倒车雷达也是超声波的应用,说明声音还可以传递信息.(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月球的表面没有空气,因此,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故答案为:(1)高于20000Hz;不能;(2)传递能量;传递信息;(3)真空不能传声.(1)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2)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3)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信息给予题要仔细阅读短文,注意从短文中寻找问题答案的线索,很多问题都是在短文中有正确的答案的.
17. 先求出超声波从渔船传到鱼群的时间,再根据速度公式v=st的变形式计算出鱼群离开船的距离.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计算及回声测距离的应用,确定超声波从渔船传到鱼群的时间(单趟用时)是解题的关键.
18. 本题主要考查以下知识点:(1)人们根据超声波方向性好的特点制成了超声波探测仪------声纳.(2)利用回声计算海底深度:先找到超声波从水面传到海底的时间,再利用公式s=vt计算海底的深度.(3)声波的传播特点:真空不能传声.本题的解题关键有三个:(1)了解声纳的用途.(2)知道超声波传到海底的时间是总时间的一半.(3)知道超声波是声波和真空不能传声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