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A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A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8-16 13:24: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组 达标检测卷
(90分钟 100分)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29分)
一、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恰当的答案,把字母填入“(  )”里。(15分)
1.下列词语中,带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岷山(mín)   B.飘拂(fú)  
C.踌躇(chú)   D.沏茶(qì)
2.下列四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瞻仰 旬职 排山倒海 B.庄严 石碾 端端正正
C.协商 干忧 夜以继日 D.电纽 拟定 四面八方
3.“诞”字的第六笔是(  )
A.捺 B.竖 C.竖折 D.横
4.清明节那天,我们(  )了闽西革命烈士纪念碑。
A.仰望 B.瞻仰 C.浏览 D.扫视
5.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岭∕逶迤∕腾∕细浪 B.乌蒙∕磅礴∕走∕泥丸
C.更喜∕岷山∕千里雪 D.三军∕过后∕尽开∕颜
6.下面哪篇作品没有直接写到毛泽东?(  )
A.《七律·长征》 B.《开国大典》
C.《青山处处埋忠骨》 D.《毛主席在花山》
7.“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反映的军事行动不包括(  )
A.四渡赤水河 B.强渡大渡河
C.巧渡金沙江 D.飞夺泸定桥
8.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B.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C.岸英同志为了人民的事业在朝鲜战场上光荣殉职和牺牲了。
D.毛主席夜以继日地为解放全中国的事业操劳着。
9.“‘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体吧!’主席想。”这句话运用的描写方法是(  )
A.神态描写 B.心理描写 C.语言描写 D.动作描写
10.下面哪件事不是《毛主席在花山》中记叙的事?(  )
A.让警卫员把到别处碾米的群众请回来。
B.派警卫员给碾米群众送去茶水。
C.收到岸英逝世的消息后极度痛苦。
D.毛泽东来到群众中交谈并帮助群众推碾子。
二、填空题。(8分)
1.红军不怕________________,万水千山________________。
2.这___________宣告,这_________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________________。
3.青山处处埋忠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们常用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这首词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赞美梅花不畏艰难险阻、凌寒独放的品格。
三、按题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分)
1.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这个局面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穿越时空隧道,我们来到了开国大典的现场。如果你是一名记者,要你采访参加开国大典的观众,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再想象你采访的那位观众会如何回答。
记者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阅读欣赏(31分)
(一)下面是网络上关于“冰心文学馆”的介绍页面,请按要求作答。(12分)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冰心文学馆
建立时间
1997年
开馆时间
周二~周日
闭馆时间
周一
适宜游玩的季节
四季皆宜
地理位置
长乐市冰心公园左侧
级别
AAA
所在国家
中国
荣誉
全国第一个以个人命名的文学馆
景区等级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所在地
福州
开放时间
9:00~16:30
类别
城中风光
目录
1.基本资料
2.展厅
3.冰心小传
4.文库工程
5.美食
6.住宿
7.交通
8.购物
9.小贴士
10.冰心研究
1.下面哪个人去冰心文学馆的时间最不合适?(  )(2分)
A.王燕7月13日(星期四)下午1点去。 
B.林晓12月19日(星期二)上午10点去。
C.郑婷3月31日(星期五)下午4点去。
D.陈明8月14日(星期一)上午8点去。
2.上面四人分别想了解冰心的生平、去文学馆的路线、文学馆的展品、周边的美食情况,请问他们分别点击目录中的哪一部分最正确?(  )(2分)
A. 1、9、2、5    B. 3、7、2、5   
C. 3、7、1、5    D.9、1、2、5
3.下列是冰心作品的是(  )(2分)
A.《慈母情深》 B.《寄小读者》
C.《开国大典》 D.《青山处处埋忠骨》
4.从上述表格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请简要介绍一下“冰心文学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要在展馆内粘贴一幅保持安静、不大声喧哗的宣传标语,你会怎么写呢?(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少年毛泽东(19分)
曾经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五千年前,贤明的舜帝南下巡视,跨长江,涉洞庭,来到湘江流域。经过湘中的一座山时,被苍松翠竹、奇峰异石所陶醉,便命乐师演奏起动听的“韶乐”,竟引来凤凰翩翩起舞。后人就把这座山叫做韶山,被它环抱的一块狭长的谷地便是韶山冲。
公元1893年12月26日,在松竹掩映的韶山冲上屋场的一栋土砖屋子里,一个新的生命诞生了!出世的是一个男孩,这对于这栋屋子的主人毛顺生和他的妻子毛文氏来说,真是天大的喜事。他们给这个男孩取名泽东,字咏芝(后改润之)。
毛泽东童年时代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湘乡唐家坨的外婆家度过的。直到八岁时,父母把他接回韶山入私塾开始读书。十六岁前,中间曾停学两年在家务农,其余时间他先后在韶山一带的南岸、关公桥、桥头湾、钟家湾、井湾里、乌龟井、东茅塘等多处私塾读书。毛泽东后来把自己的私塾生活概括为“六年孔夫子”。毛泽东照例从《三字经》 《百家姓》《增广贤文》《幼学琼林》这些普及读物入门,去接触他从小注定要接受的儒家文化传统。
1908年在井湾里私塾就读时,他最爱读被塾师称为“闲书”和“杂书”的《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精忠岳传》《隋唐演义》等小说。在学校里,老师不让读,他用课本挡住偷着读;在家里,父亲不让读,他就用布把窗户遮住,使父亲看不见灯光。
1910年,毛顺生要毛泽东去做生意,毛泽东却立志走出韶山冲到新式学校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继续求学。经过自己的力争和亲友、老师们的一致劝说,父亲答应了他的要求。临行前,他改写了一首诗,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账簿里:“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1.毛顺生是毛泽东的(  )(2分)
A.老师 B.父亲 C.表哥 D.堂叔
2.“六年孔夫子”是指少年毛泽东(  )。(2分)
A.读过六处私塾 B.读过六年孔子的书
C.读过六本孔子的书 D.读过六种孔子的书
3.下列是少年毛泽东爱读的“闲书”和“杂书”的是(  )(2分)
A.《三字经》 B.《增广贤文》
C.《精忠岳传》 D.《幼学琼林》
4.“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中“桑梓”的意思是(  )(2分)
A.桑树 B.梓树 C .大树 D.家乡
5.根据短文内容,下列句子说法错误的一句是(  )(2分)
A.毛顺生一直都很支持毛泽东的求学之路。
B.毛泽东童年时代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湘乡唐家坨的外婆家度过的。
C.毛泽东的出生,对于生活在韶山的毛顺生和他的妻子毛文氏来说,真是天大的喜事。
D. 毛泽东爱读“闲书”和“杂书”。
6.说说第三段主要讲了件什么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毛泽东留给父亲的诗和少年周恩来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2分)
8.读了这篇短文,你喜欢少年毛泽东吗?根据文本说明理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少年毛泽东爱看“闲书”“杂书”,可学校、家里都不支持,除了短文中的办法,你认为还有什么办法可以使毛泽东安心看“闲书”“杂书”?(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习作表达(40分)
(一)小练笔。(5分)
我们都爱看电影、电视,也喜欢把看过的影视作品讲给别人听。从你看过的有关革命领袖、英雄人物的电影、电视中选一部印象最深的用80—100字推荐给大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习作。(35分)
生活中有许多令我们难忘的场景,如班级联欢会、学校组织的春游、运动会,或者跟父母参加的展览会等。请打开记忆的大门,选取一个给你印象深刻的场景,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写的时候要把场景写具体,写清楚。
要求:1.题目自拟,400字以上;
2.做到过程清楚,内容具体,句子通顺;
3.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第八组 达标检测卷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
一、1.D 2.B 3.C 4.B 5.D 
6.A 7.A 8.C 9.B 10.C
二、1.远征难 只等闲 
2.庄严的 雄伟的 欢呼起来
3.何须马革裹尸还
4.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三、1.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不可能有今天这个局面。
2.示例:你对新中国有什么美好的祝愿?
希望祖国繁荣昌盛,越来越好。
第二部分:阅读欣赏
(一)1.D 2.B 3.B
4.冰心文学馆坐落在长乐市冰心公园左侧,于1997 年建成并对外开放,是全国第一个以个人命名的文学馆,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5.示例:心与心的交流需要静静地聆听!
(二)1.B 2.B 3.C 4.D 5.A
6.简要介绍了毛泽东少年时代的读书经历。
7.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8.略。点拨:理由从文本中找,言之成理即可。
9.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