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B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B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8-16 13:35: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组达标测试卷
一、基础达标。(共37分)
1.在加点字正确读音下画横线。(3分)
磅礴(pánɡ bànɡ)   踌躇(zhù chú)   簸箕(bǒ bò)
奔赴(bēn bèn) 按钮(niǔ chǒu) 副主席(fú fù)
2.形近字组词。(5分)
       
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4分)
典:①标准,法则;②典故;③典礼;④典范性书籍。
开国大典(    )      典范(    )
行文用典(    ) 字典(    )
4.读拼音写词语。(9分)
(1)在文艺(    )wěi yuán的(    )xié zhù下,王悦同学在毕业(   )diǎn lǐ上(    )yǎn zòu 了自己创作的曲子。
(2)(    )mín shān的(    )xuán yá上,竟然长着一棵树,真是不可思议!
(3)从四面八方(    )huì jí到天安门广场的人们(    )sù lì着,(    )zhān yǎng着鲜艳的五星红旗。
5.把成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6分)
(  )水(  )山     夜以(  )日
端(  )正(  ) (  )山(  )海
(1)妈妈____________地工作,是为了早一点完成手上的稿子。
(2)中国奥运健儿又夺得了一块金牌,赛场上响起了一阵____________的掌声。
6.构词练习,注意词语的组成特点,要求字数相等。(4分)
(1)雷鸣般的掌声
____________般的__________  __________般的____________
(2)乐呵呵地笑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凉在石板上
______在_________ ______在_________  ______在________
7.句子训练。(6分)
(1)改成陈述句: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修改病句:不能因为影响群众的生活,我们就在这里工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缩句: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教材回顾。(共16分)
1.判断对错。(3分)
(1)《开国大典》是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叙述的。 (    )
(2)“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的“三军”指海、陆、空三军。 (    )
(3)“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这句话通过神态描写来反映毛主席痛苦的心情。 (    )
2.积累填空。(2分)
(1)风雨送春归,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她在丛中笑。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6.5分)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逶迤”和“磅礴”是用__________的手法极言__________,而后用“细浪”“泥丸”的__________手法言其______________。这扬抑之间,更显出红军的__________________。
(2)“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这里,把________________比成两股“红流”。“光明”不仅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照亮了北京城,而且象征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毛泽东的爱子______________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战争中光荣牺牲的。毛泽东在惊悉这个噩耗后,做出了将爱子葬于__________的艰难、痛楚的决定,并在电报上写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批示。
4.国事与家事:没有国哪有家?写一写你读了《青山处处埋忠骨》后的感想。(4.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拓展。(共22分)
(一)课内阅读(13分)
接着,升国旗。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 瞻望)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54门大炮齐发,一共28响。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 飘浮)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接着,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打“√”。(2分)
2.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大炮54门代表__________________,28响代表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用简短的话概括各段的内容。(3分)
第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波浪线画出文中一个场面描写的句子,并试着写一句场面描写。(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9分)
18日黄昏,敌人先头部队已经进犯到吴家枣园。
同志们都感到了形势的严峻。
毛泽东稳稳坐在椅子上,问:“机关都撤完了吗?”
“早撤光了。”好几个喉咙抢着回答。
“群众呢?” ①
“走了。全撤离了。”
“嗯。”毛泽东满意地哼了一声,“好吧,吃饭!” 毛泽东有言在先,要最后一个撤离延安,现在已经是最后一个撤离,可他又要吃饭!首长和卫兵们突然想到毛泽东还有一句话,他还要看看胡宗南的兵是个什么样子呢!
枪声已经近在耳畔,一阵紧似一阵,中间还夹杂着手榴弹的爆炸声。同志们火烧屁股一般急。饭菜早已装在饭盒里准备带到路上吃。这时不得不拿出来,匆匆摆放在毛泽东面前。毛泽东吃饭本是有名的快,今天同志们越急他越吃得慢条斯理。②他是下决心要看看胡宗南的兵是个什么样子呢!
周恩来把彭老总请来了。彭老总一脚门里一脚门外就吼起来:“主席怎么还不走!龟儿子的兵有什么好看的?走走走,部队代你看了,你一分钟也不要待了,马上给我走!”
毛泽东望望心急如火的彭德怀,固执地继续往嘴里拨饭。彭德怀像是要去夺他的筷子,到底还是忍住了。彭德怀忽地转过脸,瞪起眼朝秘书和警卫人员吼:“还愣什么?把东西搬出去!”
毛泽东放下筷子,环顾一遍打扫过的居室,一声不响地走出窑洞。他先打量一遍周围的每个人,然后双手一背,久久凝视宝塔。他吮了吮下唇,喉咙里咕噜响着吞下一口唾液,将目光转向枪炮大作亮光闪耀的东南方。良久,他的嘴角一沉,出现两道深深的表示轻蔑的纹络。③他对站在身边的周恩来及所有工作人员说:“我本来还想看看胡宗南的兵是个什么样子,可是彭老总不干,他让部队代看。我惹不起他,那就这样办吧。”
毛泽东走近吉普车,登车之际,突然转回头,发表宣言一样大声说:“同志们,上车吧,我们一定还会回来的!”
1.根据故事内容,给短文拟个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理解词语。(3分)
(1)心急如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慢条斯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彭德怀心急如火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人物,说说标了序号的三个地方各表现出毛泽东的什么特点。(3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理解语言。(2分)
“我们一定还会回来的!”意思是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习作展示。(共25分)
题目:向先烈致敬
提示:①说明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②我们作为祖国的下一代,要继承先烈的遗志,当革命的接班人;③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以告慰我们的先烈。
第八组达标测试卷
一、1.pánɡ chú bò bēn niǔ fù
2.示例:    
3.③ ① ② ④
4.(1)委员 协助 典礼 演奏
(2)岷山 悬崖
(3)汇集 肃立 瞻仰
5.万 千 继 端 正 排 倒
(1)夜以继日 (2)排山倒海
6.示例:(1)花儿般的笑脸 梦幻般的想象
(2)笑眯眯地说 喜滋滋地走 气呼呼地想
(3)坐在教室里 站在房间里 走在小路上
7.(1)我们吃的穿的,没有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
(2)不能因为我们在这里工作,就影响群众的生活。
(3)心情融成欢呼。
二、1.(1)√ (2)× (3)×
2.(1)飞雪迎春到 (2)待到山花烂漫时
3.(1)夸张 山势雄险 比喻 渺小 伟大
(2)游行队伍 灯笼火把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北京城,使全国永远摆脱黑暗统治,获得了光明
(3)毛岸英 抗美援朝 朝鲜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
4.示例:没有国就没有家,毛泽东主席正是把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才把自己的亲生儿子送到危险的战场上的。课文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悲痛的父亲形象,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伟人的气魄。
三、(一)1.瞻仰√ 飘拂√
2.五星红旗升起来了,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都被推翻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了。
3.我国54个民族(当时统计的)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奋斗的28年
4.升国旗。 鸣礼炮。 毛泽东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5.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示例:同学们欢呼雀跃,向目的地奔去。有的高兴得又蹦又跳,有的乐得把帽子扔上了天。
(二)1.示例:撤离延安
2.(1)心里像着了火一样急。
(2)形容不慌不忙的样子。
情况紧急,他担心毛泽东同志的安危
3.①心系群众,首先考虑群众的安危。
②英勇无畏,对敌人毫不畏惧。
③有战争必胜的信念,蔑视敌人。
4.撤离只是暂时的,我们一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四、思路分析:可以根据题目中的“提示”来展开思路,也可以按自己的想法来写。 例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