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a 科学探究的意义 b 猜想与事实验证
c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d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e 化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发展
一.选择题
1.将“泡腾片”放入水中,有无色气体产生.小红同学建议,可以用石灰水鉴定一下气体的成分是不是二氧化碳,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假设 B.交流评价 C.设计实验 D.作出结论
2.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是由铁制成的.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实验探究的( )
A.假设 B.实验 C.观察 D.作出结论
3.一元硬币的外观是:①有银白色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②它可能是由铁制成的.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③“我们先用磁铁来吸一下”.就这一过程而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③为实验 B.②为猜想假设 C.①为观察 D.③为设计实验
4.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之一,下列因素中与化学实验成功与否无必然联系的是( )
A.严谨的科学态度 B.科学的实验方案
C.合理的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 D.偶然的巧合
5.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的溶液,为能立即确定它是否为石灰水溶液,你认为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猜想假设 B.查阅资料 C.进行实验 D.交流讨论
6.实验桌上有一包黑色粉末,为验证该粉末是否为铁粉,有同学提出将磁铁放在黑色粉末上方.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猜想假设 B.收集证据 C.设计实验 D.得出结论
7.小军同学做家庭小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发现未变蓝色.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
A.向老师请教
B.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C.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
D.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它实验
8.研究和学习化学有很多重要的方法。下列方法中所举示例不正确的是( )
选项 方法 示例
A 实验法 用抽丝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以鉴别羊毛和涤纶
B 推理法 酒精燃烧生成CO2和H2O,则酒精中一定含有C、H、O元素
C 分类法 生铁、硬铝、焊锡、不锈钢都是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D 归纳法 根据稀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可以归纳出酸的通性
A.A B.B C.C D.D
9.下列问题的研究中,没有利用对比实验方法的是( )
A. 研究空气中氧气含量 B.研究燃烧条件
C.研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D.研究分子的运动
10.“模拟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以下不属于该研究方法的是( )
A.研究气压与流速实 B.米勒实验
C.研究宇宙膨胀实验 D.研究地球形状实验
二.填空题
11.小明在实验室中发现一种白色固体,他认为“可能是食盐”.对于可能是食盐,应是科学探究的 小华说“可以尝一尝”.对于“尝一尝”这一过程,应是科学探究中的 .
A.问题 B.假设 C.实验 D.结论.
12.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请阅读下列资料回答以下两个小题.
小婷的妈妈从超市买回两袋食盐,一袋标明是加碘盐,另一袋标明是低钠盐(一种含有氯化钾的盐).小婷看了包装后想:这两种盐哪一种更咸?于是她开始了探究.
(1)小婷认为可以将两种盐配成盐水,然后分别尝一下,就能知道哪一种更咸了.对于小婷的这种想法属于科学探究基本环节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设计实验方案 D得出结论
(2)按照小婷的想法进行探究,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客观性,在配制食盐水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
A.取用盐的质量 B.取用盐的颗粒大小
C.取用水的质量 D.食盐是否完全溶解.
13.化学是21世纪最有用、最富有创造性的中心学科.请举出一项对当今人类产生较大影响的化学研究成果: .
14.下面是一学习小组针对科学探究提出的几个问题,请将下列所述基本环节补充完整.
(1)“呼出的气体是什么?”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环节;
(2)“呼出的气体中一定有二氧化碳”属科学探究中的 环节;
(3)“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有二氧化碳”属科学探究中的 环节;
(4)将呼出的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变浑浊,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环节;
(5)“这个实验既简单,现象又明显”,某同学的这句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环节.上述各环节的正确顺序是 .(填上述数字序号)
15.在铜的化学性质探究中,我们学到了有关物质化学性质探究的基本步骤: →假设与预测→ → →表达与交流→拓展与迁移.
三.实验探究题
16.为验证某无色气体是二氧化碳,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并记录了如下活动,但由于时间紧张,记录顺序前后颠倒、较乱,现编号如下:
(1)需解决的内容主要是:该无色气体是二氧化碳吗?
(2)将燃烧的木条插入该瓶气体中,观察木条熄灭;
(3)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4)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瓶中振荡,观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5)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不只二氧化碳,所以用燃着的木条不如澄清石灰水理由充分.
你认为以上探究活动环节中,属于提出问题的是 (填效字序号,下同);属于收集证据的是 ;属于获得结论的是 ;属于反思评价的是 .
17.形成科学认识需要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请回答:
(1)观察、猜想、假设、实验等收集证据的方法是获得感性认识的重要方法.
观察是用感官或借助仪器去获得信息的过程.
猜想是没有事实根据、不知真假的主观猜测,可能会出错,可不去证明,也可能无法证明.
假设是对客观事物的假定性说明,假设必须建立在观察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能够被检验,不是对的,就是错的.
下面的5个陈述,来自一位食品与营养化学工作者的笔记.其中,哪个陈述是观察? (填代号,下同);哪个陈述是猜想? ;哪个陈述是假设? .
A.包装良好的食物可以长期储存,不会滋长霉菌
B.在对34名志愿者跟综和检测后发现,持续一周的饮食为全麦、新鲜蔬菜和水果,可以让每个人的体重平均减轻1.9Kg
C.如果食物遇到碘水变蓝,那么一定含有淀粉
D.早餐时,看到一袋胀包的牛奶,打开后,嗅到酸臭味
E.实验表明,橘子、柠檬、草莓中富含维生素C
(2)抽象、归纳、演绎等是理性思维的重要方法.
抽象是从众多事物中抽取它们共同的本质特征的过程.例如,微观粒子Na+、Mg2+、K+、NH4+;共同的本质特征是都带正电荷,这类微观粒子称为阳离子.
归纳是根据一系列具体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或结论的过程.如在买樱桃时,先拿几个樱桃尝一尝,如果都很甜,就能归纳出这份樱桃是甜的.
下面的4个陈述,来自某同学的化学笔记.其中,哪个陈述是抽象? ;哪个陈述是归纳?
A.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所以摄入铅对人体有毒
B.实验证明,盐酸能跟NaOH反应,也能跟Ca(OH)2反应,所以盐酸能和碱反应
C.NaOH、KOH、Ca(OH)2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本质原因,是它们的溶液中都存在OH﹣,我们把溶于水理解出的阴离子都是OH﹣的一类化合物称为碱
D.石蕊试液遇到盐酸变红,因为盐酸中有氢离子
18.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的科学探究活动,请将下列问题补充完整.
(1)“呼出的气体是什么?”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环节
(2)“呼出的气体中一定有二氧化碳”属科学探究中的 环节
(3)“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有二氧化碳”属科学探究中的 环节
(4)“将呼出的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变浑浊”,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环节
(5)“这个实验既简单,现象又明显”,某同学的这句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环节
(6)上述各环节的正确顺序是 (填上述数字序号)
19.初中化学有许多实验,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可以把化学实验从“实验装置、探究物质的性质、探究的方法”等角度进行分类。据此应将下列实验中的D与 (填“A”或“B”或“C”)归为一类,依据是 。
实验室制取氧气
A B C D
20.课堂上,同学们与老师一起进行了镁条燃烧的实验(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最能说明镁条燃烧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用序号表示,下同);烟花、照明弹中都用到镁粉作原料,其原因是镁粉燃烧时 .
①发出白光;②放出大量热;③生成白色固体.
(2)镁条能在空气中燃烧,属于镁条的 性质.
(3)小科同学发现实验桌上的镁条表面有黑色物质.黑色物质是什么,会不会是镁带缓慢氧化后产生的氧化镁?
小科把磨去黑色物质的镁带放在氧气中燃烧,结果得到的是白色固体.由此,他得出结论是: .
小科询问老师后,获知任何固体颗粒直径小到一定量,颜色都是黑色的(如纯净的铁块是银白色的,而铁粉是黑色的).由此,小科认为他原来的结论 (填序号).
①正确;②不正确;③可能不正确.
小科又开始了进一步的探究…
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A
4.D
5.C
6.C
7.D
8.B
9.A
10.A
二.填空题
11.B;C.
12.(1)C;(2)B.
(3)猜想与假设;
(4)收集证据;
(5)反思与评价;(1)、(3)、(4)、(2)、(5).
15.提出问题;设计方案;进行实验.
三.实验探究题
16.(1);(2)(4);(3);(5).
17.(1)D;A;C.(2)C;B.
18.(1)提出问题;
(2)得出结论;
(3)猜想与假设;
(4)进行实验;
(5)反思与评价;
(6)(1)(3)(4)(2)(5).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